一种瓷器制作用多级式练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14892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一种瓷器制作用多级式练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练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瓷器制作用多级式练泥装置。



背景技术:

瓷器是由瓷石、高岭土、石英石、莫来石等烧制而成,外表施有玻璃质釉或彩绘的物器。瓷器的成形要通过在窑内经过高温(约1280℃-1400℃)烧制,瓷器表面的釉色会因为温度的不同从而发生各种化学变化。烧结的瓷器胎一般仅含3%不到的铁元素,且不透水,因其较为低廉的成本和耐磨不透水的特性广为世界各地的民众所使用,是中华文明展示的瑰宝。

练泥是景德镇专用术语,指瓷器作坯之前的一道工序,其过程是把白不入水池内浸泡,用木楸不断翻搅,漂去浮渣,筛以马尾细箩,沉淀后用细绢袋装浆渗水,放无底木匣内,上用石压,去水成泥,然后用锹反复反转,使之纯精结实。而现如今的练泥大多是依靠人工完成,工作量较大,耗费时间较长。

现有的瓷器制作用练泥方式存在工作效率低的缺点,因此亟需研发一种工作效率高的瓷器制作用多级式练泥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的瓷器制作用练泥方式工作效率低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的瓷器制作用多级式练泥装置。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瓷器制作用多级式练泥装置,包括有框架、第一弹簧、练泥槽、搅拌叶片、第一导向轮、升降杆、支板、滑轴、摆动杆、第一拉绳、第二导向轮、第一齿轮、主动轮、第一旋转电机、第二齿轮、平皮带、从动轮、电动推杆、搅拌杆、固定环、喷头、第二弹簧、第一支杆、软管、水泵、水箱和第二拉绳;框架内底部设有练泥槽,练泥槽左外壁与框架内左壁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框架内右壁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二导向轮、支板和第一导向轮,支板顶部设有第一旋转电机和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位于第一旋转电机的右方,第一旋转电机后方设有主动轮和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位于主动轮的后方,第二齿轮位与第一齿轮啮合,第一齿轮上设有摆动杆,摆动杆上设有一字孔,一字孔内设有滑轴,滑轴与一字孔接触配合,滑轴上设有升降杆,升降杆底端连接有第二拉绳,并绕过第一导向轮,第二拉绳末端与练泥槽右外壁连接,支板左端设有从动轮,从动轮和主动轮之间绕有平皮带,从动轮上设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底端设有搅拌杆,搅拌杆位于练泥槽内,搅拌杆上设有搅拌叶片,框架内顶部设有水箱,水箱内底部设有水泵,水泵上设有软管,软管穿过水箱底部,水箱底部左侧设有第一支杆,第一支杆右侧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右端连接有固定环,软管穿过固定环,软管底端设有喷头,固定环右端连接有第一拉绳,第一拉绳绕过第二导向轮,第一拉绳末端与升降杆顶部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有导向板,框架内顶部设有导向板,导向板位于水箱的右方,导向板上开有导向孔,第一拉绳穿过导向孔,导向板的形状为长方体形,导向板表面为光滑表面,导向孔的形状为圆柱体形。

优选地,还包括有第二旋转电机,从动轮上设有第二旋转电机,第二旋转电机倾斜设置在从动轮上,第二旋转电机底部设有电动推杆,第二旋转电机位于练泥槽的上方,第二旋转电机位于支板的下方。

优选地,还包括有第二支杆和风扇,框架内顶部设有第二支杆,第二支杆位于水箱的左方,第二支杆底端设有风扇,风扇倾斜设置在第二支杆底端上,第二支杆的形状为长方体形,第二支杆表面为光滑表面。

优选地,还包括有工具箱,框架内底部右侧设有工具箱,工具箱位于练泥槽的右方,工具箱位于第一导向轮的下方,工具箱的形状为圆柱体形,工具箱的材质为不锈钢,工具箱表面为光滑表面。

优选地,还包括有加强筋,框架内顶部右侧与框架内右壁上部之间设有加强筋,加强筋位于水箱的右方,加强筋位于第二导向轮的上方,加强筋的厚度为5cm,加强筋的材质为Q235B,加强筋的形状为圆柱形。

优选地,搅拌叶片上开有小孔,小孔直径与搅拌叶片宽度的比例为1:3,小孔的深度与搅拌叶片的厚度相同,小孔的左视图为长方形,小孔的立体形状为圆柱体形。

优选地,支板的材质为Q235钢,支板位于第二导向轮和第一导向轮之间的框架内右壁上,支板位于升降杆的前方,支板位于练泥槽的上方,支板的形状为长方体形,支板的表面为非加工表面。

优选地,练泥槽的材质为Q235钢,练泥槽位于第一导向轮的左方,练泥槽位于喷头的下方,练泥槽的下表面与框架内底部接触,练泥槽的形状为圆柱体形,练泥槽表面为非加工表面。

工作原理:起初,人工将制作瓷器用的练泥材料倒入练泥槽内,间歇性地启动第一旋转电机顺转和反转,并且启动电动推杆做伸缩运动,同时启动水泵工作。当第一旋转电机顺转时,带动主动轮顺转,使从动轮顺转,带动电动推杆顺时针摆动,使搅拌杆和搅拌叶片顺时针摆动,对练泥槽内的材料进行搅拌;与此同时,第一旋转电机顺转带动第二齿轮顺转,使第一齿轮逆转,带动摆动杆向上摆动,使升降杆向上移动,带动第二拉绳移动,使练泥槽向右移动,从而对练泥槽内的材料搅拌更充分;升降杆向上移动使第一拉绳移动,在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带动固定环向左移动,使软管向左移动,带动喷头向左移动,对练泥槽内的材料均匀喷洒水。当第一旋转电机逆转时,带动主动轮逆转,使从动轮逆转,带动电动推杆逆时针摆动,使搅拌杆和搅拌叶片逆时针摆动,对练泥槽内的材料进行搅拌;与此同时,第一旋转电机逆转带动第二齿轮逆转,使第一齿轮顺转,带动摆动杆向下摆动,使升降杆向下移动,带动第二拉绳移动,在第一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使练泥槽向左移动,从而对练泥槽内的材料搅拌更充分;升降杆向下移动使第一拉绳移动,在带动固定环向右移动,使软管向右移动,带动喷头向右移动,对练泥槽内的材料均匀喷洒水。练泥槽的左右移动和搅拌杆与搅拌叶片的顺时针和逆时针摆动和伸缩运动,使练泥槽内的材料搅拌效果更好。当练泥槽内的材料练泥完后,水泵停止工作,第一旋转电机停止工作,电动推杆停止工作。

因为还包括有导向板,框架内顶部设有导向板,导向板位于水箱的右方,导向板上开有导向孔,第一拉绳穿过导向孔,导向板的形状为长方体形,导向板表面为光滑表面,导向孔的形状为圆柱体形,所以导向板和导向孔对第一拉绳起导向作用。

因为还包括有第二旋转电机,从动轮上设有第二旋转电机,第二旋转电机倾斜设置在从动轮上,第二旋转电机底部设有电动推杆,第二旋转电机位于练泥槽的上方,第二旋转电机位于支板的下方,所以当在练泥时,启动旋转电机转动,带动搅拌杆转动,使搅拌叶片转动,使练泥效果更好。

因为还包括有第二支杆和风扇,框架内顶部设有第二支杆,第二支杆位于水箱的左方,第二支杆底端设有风扇,风扇倾斜设置在第二支杆底端上,第二支杆的形状为长方体形,第二支杆表面为光滑表面,所以人工作时,启动风扇工作,可以为人吹风。

(3)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第一旋转电机的顺转和反转,和电动推杆的伸缩运动,对练泥槽内练泥材料的进行搅拌,达到了工作效率高的效果,为现有的瓷器制作用练泥方式提供了一些借鉴,可以减少工人的工作时间,使工作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三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四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五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框架,2-第一弹簧,3-练泥槽,4-搅拌叶片,5-第一导向轮,6-升降杆,7-支板,8-一字孔,9-滑轴,10-摆动杆,11-第一拉绳,12-第二导向轮,13-第一齿轮,14-主动轮,15-第一旋转电机,16-第二齿轮,17-平皮带,18-从动轮,19-电动推杆,20-搅拌杆,21-固定环,22-喷头,23-第二弹簧,24-第一支杆,25-软管,26-水泵,27-水箱,28-第二拉绳,29-导向板,30-导向孔,31-第二旋转电机,32-第二支杆,33-风扇,34-工具箱,35-加强筋,36-小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瓷器制作用多级式练泥装置,如图1-5所示,包括有框架1、第一弹簧2、练泥槽3、搅拌叶片4、第一导向轮5、升降杆6、支板7、滑轴9、摆动杆10、第一拉绳11、第二导向轮12、第一齿轮13、主动轮14、第一旋转电机15、第二齿轮16、平皮带17、从动轮18、电动推杆19、搅拌杆20、固定环21、喷头22、第二弹簧23、第一支杆24、软管25、水泵26、水箱27和第二拉绳28;框架1内底部设有练泥槽3,练泥槽3左外壁与框架1内左壁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2,框架1内右壁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二导向轮12、支板7和第一导向轮5,支板7顶部设有第一旋转电机15和第一齿轮13,第一齿轮13位于第一旋转电机15的右方,第一旋转电机15后方设有主动轮14和第二齿轮16,第二齿轮16位于主动轮14的后方,第二齿轮16位与第一齿轮13啮合,第一齿轮13上设有摆动杆10,摆动杆10上设有一字孔8,一字孔8内设有滑轴9,滑轴9与一字孔8接触配合,滑轴9上设有升降杆6,升降杆6底端连接有第二拉绳28,并绕过第一导向轮5,第二拉绳28末端与练泥槽3右外壁连接,支板7左端设有从动轮18,从动轮18和主动轮14之间绕有平皮带17,从动轮18上设有电动推杆19,电动推杆19底端设有搅拌杆20,搅拌杆20位于练泥槽3内,搅拌杆20上设有搅拌叶片4,框架1内顶部设有水箱27,水箱27内底部设有水泵26,水泵26上设有软管25,软管25穿过水箱27底部,水箱27底部左侧设有第一支杆24,第一支杆24右侧连接有第二弹簧23,第二弹簧23右端连接有固定环21,软管25穿过固定环21,软管25底端设有喷头22,固定环21右端连接有第一拉绳11,第一拉绳11绕过第二导向轮12,第一拉绳11末端与升降杆6顶部连接。

还包括有导向板29,框架1内顶部设有导向板29,导向板29位于水箱27的右方,导向板29上开有导向孔30,第一拉绳11穿过导向孔30,导向板29的形状为长方体形,导向板29表面为光滑表面,导向孔30的形状为圆柱体形。

还包括有第二旋转电机31,从动轮18上设有第二旋转电机31,第二旋转电机31倾斜设置在从动轮18上,第二旋转电机31底部设有电动推杆19,第二旋转电机31位于练泥槽3的上方,第二旋转电机31位于支板7的下方。

还包括有第二支杆32和风扇33,框架1内顶部设有第二支杆32,第二支杆32位于水箱27的左方,第二支杆32底端设有风扇33,风扇33倾斜设置在第二支杆32底端上,第二支杆32的形状为长方体形,第二支杆32表面为光滑表面。

还包括有工具箱34,框架1内底部右侧设有工具箱34,工具箱34位于练泥槽3的右方,工具箱34位于第一导向轮5的下方,工具箱34的形状为圆柱体形,工具箱34的材质为不锈钢,工具箱34表面为光滑表面。

还包括有加强筋35,框架1内顶部右侧与框架1内右壁上部之间设有加强筋35,加强筋35位于水箱27的右方,加强筋35位于第二导向轮12的上方,加强筋35的厚度为5cm,加强筋35的材质为Q235B,加强筋35的形状为圆柱形。

搅拌叶片4上开有小孔36,小孔36直径与搅拌叶片4宽度的比例为1:3,小孔36的深度与搅拌叶片4的厚度相同,小孔36的左视图为长方形,小孔36的立体形状为圆柱体形。

支板7的材质为Q235钢,支板7位于第二导向轮12和第一导向轮5之间的框架1内右壁上,支板7位于升降杆6的前方,支板7位于练泥槽3的上方,支板7的形状为长方体形,支板7的表面为非加工表面。

练泥槽3的材质为Q235钢,练泥槽3位于第一导向轮5的左方,练泥槽3位于喷头22的下方,练泥槽3的下表面与框架1内底部接触,练泥槽3的形状为圆柱体形,练泥槽3表面为非加工表面。

工作原理:起初,人工将制作瓷器用的练泥材料倒入练泥槽3内,间歇性地启动第一旋转电机15顺转和反转,并且启动电动推杆19做伸缩运动,同时启动水泵26工作。当第一旋转电机15顺转时,带动主动轮14顺转,使从动轮18顺转,带动电动推杆19顺时针摆动,使搅拌杆20和搅拌叶片4顺时针摆动,对练泥槽3内的材料进行搅拌;与此同时,第一旋转电机15顺转带动第二齿轮16顺转,使第一齿轮13逆转,带动摆动杆10向上摆动,使升降杆6向上移动,带动第二拉绳28移动,使练泥槽3向右移动,从而对练泥槽3内的材料搅拌更充分;升降杆6向上移动使第一拉绳11移动,在第二弹簧23的弹力作用下,带动固定环21向左移动,使软管25向左移动,带动喷头22向左移动,对练泥槽3内的材料均匀喷洒水。当第一旋转电机15逆转时,带动主动轮14逆转,使从动轮18逆转,带动电动推杆19逆时针摆动,使搅拌杆20和搅拌叶片4逆时针摆动,对练泥槽3内的材料进行搅拌;与此同时,第一旋转电机15逆转带动第二齿轮16逆转,使第一齿轮13顺转,带动摆动杆10向下摆动,使升降杆6向下移动,带动第二拉绳28移动,在第一弹簧2的弹力作用下,使练泥槽3向左移动,从而对练泥槽3内的材料搅拌更充分;升降杆6向下移动使第一拉绳11移动,在带动固定环21向右移动,使软管25向右移动,带动喷头22向右移动,对练泥槽3内的材料均匀喷洒水。练泥槽3的左右移动和搅拌杆20与搅拌叶片4的顺时针和逆时针摆动和伸缩运动,使练泥槽3内的材料搅拌效果更好。当练泥槽3内的材料练泥完后,水泵26停止工作,第一旋转电机15停止工作,电动推杆19停止工作。

因为还包括有导向板29,框架1内顶部设有导向板29,导向板29位于水箱27的右方,导向板29上开有导向孔30,第一拉绳11穿过导向孔30,导向板29的形状为长方体形,导向板29表面为光滑表面,导向孔30的形状为圆柱体形,所以导向板29和导向孔30对第一拉绳11起导向作用。

因为还包括有第二旋转电机31,从动轮18上设有第二旋转电机31,第二旋转电机31倾斜设置在从动轮18上,第二旋转电机31底部设有电动推杆19,第二旋转电机31位于练泥槽3的上方,第二旋转电机31位于支板7的下方,所以当在练泥时,启动旋转电机转动,带动搅拌杆20转动,使搅拌叶片4转动,使练泥效果更好。

因为还包括有第二支杆32和风扇33,框架1内顶部设有第二支杆32,第二支杆32位于水箱27的左方,第二支杆32底端设有风扇33,风扇33倾斜设置在第二支杆32底端上,第二支杆32的形状为长方体形,第二支杆32表面为光滑表面,所以人工作时,启动风扇33工作,可以为人吹风。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