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板房活动板房底板的锁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71563阅读:691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板房活动板房底板的锁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紧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移动板房活动板房底板的锁紧装置。



背景技术:

移动板房是一种以轻钢为骨架,以夹芯板为围护材料,以标准模数系列进行空间合,构件采用螺栓连接,全新概念的环保经济型移动板房屋。可方便快捷地进行组装和拆卸,实现了临时建筑的通用标准化,树立了环保节能、快捷高效的建筑理念,使临时房屋进入了一个系列化开发、集成化生产、配套化供应、可库存和可多次周转使用的定型产品领域。

移动板房在安装时,需要先将底板固定安装在地面或者其他安装面上,目前的移动板房只是通过简单的焊接或者螺栓加固即可,稳定性较差,而且安装、拆卸比较费时费力等。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板房活动板房底板的锁紧装置,解决目前集移动板房底板安装不稳定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板房活动板房底板的锁紧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移动板房活动板房底板的锁紧装置,包括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第一锁紧机构、第二锁紧机构,所述第一锁紧机构包括锁杆、锁杆一侧末端设置的把手以及锁杆上设置的多个锁紧块,所述第二锁紧机构包括上滑块、与上滑块的底端相连接的上连接杆、与上连接杆相匹配的下连接杆、下连接杆底端设置的卡合块以及下连接杆顶端设置的凸块,所述上连接杆内设置带有内螺纹的凹槽,所述凸块外部设置有与所述凹槽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所述第一锁紧机构设置在支撑杆上,所述支撑杆垂直安装在移动板房底板上,所述移动板房底板上对应所述锁紧块的正下方位置设置有卡合板;所述第二锁紧机构通过所述上滑块设置在轨道上,所述轨道设置在基板的中间位置,所述基板垂直安装在位于所述移动板房底板两侧的侧板的顶端。

进一步地,所述侧板上设置有多个大螺栓安装孔。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板房底板上设置有多个小螺栓安装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锁紧机构的卡合块与卡合板的数量相同。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设置第一锁紧机构、第二锁紧机构的相互配合,能够实现多重锁紧移动板房底板,移动板房底板底板 放置稳定牢固,而且操作简单、便捷、省时省力,大大提高了移动板房的稳定性,适合大范围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锁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锁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移动板房底板;2、侧板;3、基板;4、卡合板;5、支撑杆;6、第一锁紧机构;61、锁杆;62、把手;63、锁紧块;7、轨道;8、第二锁紧机构;81、上滑块;82、卡合块;83、上连接杆;84、下连接块;85、凸块;9、大螺栓安装孔;10、小螺栓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如图1-3所示,一种移动板房活动板房底板的锁紧装置,包括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第一锁紧机构6、第二锁紧机构8,所述第一锁紧机构6包括锁杆61、锁杆61一侧末端设置的把手62以及锁杆61上设置的多个锁紧块63,第一锁紧机构6的结构设计,操作方便、快捷,只需要旋转把手62即可实现锁紧、松开移动板房底板。

所述第二锁紧机构8包括上滑块81、与上滑块81的底端相连接的上连接杆83、与上连接杆83相匹配的下连接杆84、下连接杆84底端设置的卡合块82以及下连接杆84顶端设置的凸块8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第二锁紧机构8的上连接杆83内设置带有内螺纹的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第二锁紧机构8的凸块85外部设置有与所述凹槽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第二锁紧机构8的结构设计,利用螺纹卡合原理,只需要旋转下连接杆84即可实现锁紧、松开移动板房底板,安装稳定且便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锁紧机构6设置在支撑杆5上,所述支撑杆5垂直安装在移动板房底板1上,所述移动板房底板1上对应所述锁紧块63的正下方位置设置有卡合板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第二锁紧机构8通过所述上滑块81设置在轨道7上,所述轨道7设置在基板3的中间位置,所述基板3垂直安装在位于所述移动 板房底板1两侧的侧板2的顶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侧板2上设置有多个大螺栓安装孔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移动板房底板1上设置有多个小螺栓安装孔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锁紧机构6的卡合块63与卡合板4的数量相同。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