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装配式建筑的构件智能运输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86993阅读:445来源:国知局
用于装配式建筑的构件智能运输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领域的装配式房屋的建造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构件智能运输系统。



背景技术:

国家“十二五规划”首次以“绿色发展”为主题,专篇论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绿色发展时代。2015年3月24日,政治局会议发出重大信号,首次提出“绿色化”这是在十八大提出的“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新四化”之外,又加入了“绿色化”,并且将其定性为“政治任务”。装配式建筑作为绿色建筑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在实际施工中,工业化构件生产出来运至施工现场,如何把构件准确、快速地运送到安装位置,已经成为装配式建筑快速发展的瓶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在施工现场把工业化生产的构件快速、准确地运送至安装位置的用于装配式建筑的构件智能运输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构件智能运输系统,包括可爬升支撑底座、支撑钢架、起重机和工艺小车,所述可爬升支撑底座由钢架平台、顶升机构和人行走道组成,所述顶升机构的上端固定在钢架平台上,其下端固定在建筑房屋主结构上的若干支撑平台上,所述钢架平台上铺设所述人行走道;所述钢架平台上设置支撑钢架,所述支撑钢架的上端设置顶架,所述顶架上设置有纵梁,所述起重机通过行走座与横梁连接且能够沿横梁移动,所述横梁通过吊挂座与纵梁连接且能够在纵梁上移动;所述支撑钢架或建筑房屋主结构上设置轨道,所述轨道上设置所述运输小车,该运输小车具有自动定位功能,所述钢架平台或房屋建筑主结构上设置定位传感器。

所述顶升机构、运输小车、定位传感器和起重机分别与控制器连接;所述人行走道采用花纹钢板铺成。所述支撑钢架采用模块化拼装结构,每9m为一个单元,跨度按照房屋的宽度设计,总单元数量根据房屋的长度计算,并且所述支撑钢架由钢结构组成。

所述起重机为运输核心元件,每个支撑单元设一台起重机,每相邻两台起重机可联合工作,所有起重机采用群控系统,可自主起降和定位。运送至施工现场的构件,根据施工图纸做出的编码系统进行编号,并与安装位置一一对应,经过编码的构件,按照施工顺序运至施工现场塔吊的起吊范围内进行顺序起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纵梁和横梁的交叉设置,能够将建筑模板构件运送到安装位置,省时省力。

2、本实用新型支撑平台由固定在房屋主结构的若干支撑平台组成,强度高且安全性好;顶升机构固定在支撑平台上,可自行向上顶升,提高工作效率。支撑平台上铺设花纹钢板组成人行走道,供人员工作、检修使用,方便快捷。

3、本实用新型支撑钢架采用模块化拼装结构,每9m为一个单元,跨度按照房屋的宽度设计,总单元数量根据房屋的长度计算,便于拆装,效率高,另外支撑钢架由钢结构组成,整体强度高。

4、本实用新型悬挂起重机为运输的核心系统,每个支撑单元设一台起重机,每相邻两台起重机可联合工作,提高起吊的稳度和承载能力,所有起重机采用群控系统,可自主起降和定位。

5、本实用新型运输小车为构件的横向运输工具,具有自动定位功能,并且控制器可24小时监控设备运行状态和工作状态。

6、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容易实施,并且自动化程度高,其适用范围广,易于推广实施,经济效益明显。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装配式建筑的构件智能运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用于装配式建筑的构件智能运输系统的侧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用于装配式建筑的构件智能运输系统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图3,图中,1-建筑房屋,2-支撑平台,3-顶升机构,4-钢架平台,5-支撑钢架,6-顶架,7-横梁,8-纵梁,9-行走座,10-起重机,11-吊挂钩,12-塔吊,13-运输小车,14-控制器,15-定位传感器。

用于装配式建筑的构件智能运输系统包括可爬升支撑底座、支撑钢架5、起重机和工艺小车14,可爬升支撑底座由钢架平台4、顶升机构3和人行走道组成,顶升机构3的上端固定在钢架平台4上,其下端固定在建筑房屋1主结构上的若干支撑平台2上,能够自行向上顶升,钢架平台4上铺设花纹钢板组成人行走道,供人员工作、检修使用;钢架平台4上设置支撑钢架5,支撑钢架5的上端设置顶架6,顶架6上设置起重机,该起重机能够做纵向和横向移动;支撑钢架5或建筑房屋1主结构上设置轨道,轨道上设置运输小车13,该运输小车13具有自动定位功能,在房屋建筑主结构上设置定位传感器15;顶升机构3、运输小车13、定位传感器15和起重机分别与智能化控制装置14连接。

起重机10通过行走座9与横梁7连接且能够沿横梁7移动,横梁7通过吊挂座与纵梁8连接且能够在纵梁8上移动,纵梁8固定在顶架6上,上述移动均可通过电机和传动机构实现。

支撑钢架5为起重机的支撑系统,采用模块化拼装结构,每9m为一个单元,跨度按照房屋的宽度设计,总单元数量根据房屋的长度计算,并且支撑钢架由钢结构组成。

起重机10为运输的核心系统,每个支撑单元设一台起重机,每相邻两台起重机10可联合工作,所有起重机采用群控系统,可自主起降和定位。

运送至施工现场的构件,根据施工图纸做出的编码系统进行编号,并与安装位置一一对应,经过编码的构件,按照施工顺序运至施工现场塔吊12的起吊范围内进行顺序起吊;由塔吊12将构件吊运到运输小车13上,构件由运输小车13横移运送至每个起重机的上件位置,由起重机10吊起构件送至安装工位,空载的运输小车13返回去接下一个构件,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每完成一层或两层楼房施工,可爬升支撑底座在智能控制装置的控制下自行向上爬升至新的施工位,进行下一轮施工。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