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少立体车库噪音及张紧链条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91339阅读:10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少立体车库噪音及张紧链条的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车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减少立体车库噪音及张紧链条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车辆保有量急剧增加,停车难成为较突出的问题。建设机械立体停车库是缓解停车难的有效措施之一。机械停车共计有九大类,其中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PSH)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所以应用范围较广。

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PSH)的升降车台边梁与升降链条或钢丝绳间是刚性连接,但是因为是刚性连接没有减震措施所以降到地面和将要从地面升起时整个车台的震动较大,且车台降到地面后链条失去张紧力约束会变弯曲降车台降到地面时的震动会损坏车台的零部件。车辆驶入后即将升离地面的震动既会损伤车辆也会损伤升降车台浪板,升降车台上有车辆时,开始下降使也会有冲击载荷影响车台和升降链条的使用寿命,升降链条或钢丝绳变弯曲后有可能划伤车辆表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减少立体车库噪音及张紧链条的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减少立体车库噪音及张紧链条的装置,包括:立柱、横梁、升降车台,所述立柱下端安装固定在地面上,立柱上端固定设有横梁,横梁一端的立柱上固定安装有升降电机,所述升降车台两端通过吊杆安装有升降链条,升降车台下侧的地面上安装有横移车台,升降链条上端连接于循环链条,循环链条缠绕在转向轴轮上,所述循环链条上连接于升降电机,所述升降车台与吊杆连接处设有弹簧,弹簧两端设有弹簧座。

所述横梁上端设有行程开关,行程开关连接控制升降电机。

所述立柱上安装有测距雷达、警报器,横梁下侧设有固定安全挂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计简单功能实用,在车台上升、下降过程中由强烈震动时能够起到减小震动保护车台和车辆的作用,解决了升降车台长期碰撞引发的质量问题,解决了升降时损伤车辆的问题,解决了升降链条或钢丝绳弯曲导致划伤车辆表面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上升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下降状态示意图。

图3为图1的A部放大图。

图4为图2的B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弹簧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5所示,一种减少立体车库噪音及张紧链条的装置,包括:立柱1、横梁10、升降车台3,所述立柱1下端安装固定在地面5上,立柱1上端固定设有横梁10,横梁10一端的立柱1上固定安装有升降电机9,所述升降车台3两端通过吊杆4安装有升降链条2,升降车台3下侧的地面上安装有横移车台6,升降链条2上端连接于循环链条7,循环链条7缠绕在转向轴轮11上,所述循环链条7上连接于升降电机9,所述升降车台3与吊杆4连接处设有弹簧41,弹簧41两端设有弹簧座42。

所述横梁10上端设有行程开关8,行程开关8连接控制升降电机9。

所述立柱1上安装有测距雷达13、警报器14,横梁10下侧设有固定安全挂钩12。

本实用新型在吊杆4和升降车台3边梁之间加上弹簧和弹簧座利用弹簧的弹力来减缓在升降车台3上升和下降过程中升降车台3所受的载荷突然变化。在升降车台3降到地面5时弹簧张开抵消一部分冲击载荷;降到地面5后升降链条失去由升降车台3提供的张紧力换由弹簧张紧,升降链条或钢丝绳2依然保持垂直状态;车辆进入升降车台3后升降车台3升起时会先压缩弹簧再直接接触到升降车台3减缓冲击;在上升过程中由升降链条导致的震动也会被弹簧吸收减震;取车时车辆和车台共同下降时弹簧也会吸收一部分震动。弹簧的弹力根据升降车台3的重量和车辆的重量计算。弹簧座的样式根据弹簧的选型决定。

本实用新型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PSH)的升降车台边梁与吊杆之间有起到减震作用的装置,包括但不限于弹簧,缓冲垫等,在车台上升、下降过程中有强烈震动时能够起到减小震动保护车台和车辆的作用,弹簧两端有弹簧固定座,在弹簧压紧和张开过程中保证弹簧的中心轴线与吊杆的中心轴线偏差在许可范围内,保证弹簧弹力能够有效利用。

本实用新型设计简单功能实用,在车台上升、下降过程中由强烈震动时能够起到减小震动保护车台和车辆的作用,解决了升降车台长期碰撞引发的质量问题,解决了升降时损伤车辆的问题,解决了升降链条或钢丝绳弯曲导致划伤车辆表面的问题。提高了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PSH)的使用价值。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