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钢模支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57441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折叠式钢模支腿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中钢模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折叠式折叠式钢模支腿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钢模板还较少,钢模技术不够成熟,钢模支撑体系往往不适用实际情况,钢模支腿笨拙,需要安装的空间较大,不能满足的现场的使用要求,导致钢模使用常处于无支撑情况,因此如何解决钢模支腿使用空间问题也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经济适用的,集节约资源、方便施工于一体的折叠式钢模支腿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折叠式钢模支腿装置,其与大钢模板固定连接,包括支腿和连接装置,所述支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钢模支腿、第二钢模支腿和第三钢模支腿,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装置和第二连接装置,所述第一钢模支腿、第二钢模支腿通过第一连接装置连接,所述第二钢模支腿和第三钢模支腿通过第二连接装置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装置包括旋转机构、固定卡扣和固定螺栓,其中,旋转机构连接第二、第三钢模支腿并可按一定角度进行旋转,固定卡扣配合固定螺栓将其进行固定,使其形成一个可折叠的钢模支腿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支腿由钢管和设置在所述钢管两端的可调螺杆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钢模支腿、第三钢模支腿与设置在所述大钢模板上的钢模背楞一一铰接并通过该钢模背楞与大钢模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卡扣包括卡扣本体,所述卡扣本体上沿长度方向均布设置有卡槽,所述旋转结构旋转一定角度时,卡槽与设置在所述第二钢模支腿、第三钢模支腿的孔一一对应并通过所述固定螺栓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主要由支腿和连接装置组成,支腿由钢管和可调螺杆组成;连接装置由旋转机构、固定卡扣和固定螺栓组成;旋转机构连接第二、第三两根钢模支腿并可按需要角度进行旋转,固定卡扣配合固定螺栓将其进行固定,使钢模支腿形成一个可折叠的体系。当使用钢模支腿作为支撑时,将保持支撑形状,当不需作为支撑时,可折叠收起,最多可节约60%的使用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折叠式钢模支腿装置的展开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折叠式钢模支腿装置的折叠状态示意图;

图3为图2节点状态示意图。

其中:1-大钢模板,2-第一钢模支腿,3-第二钢模支腿,4-第三钢模钢模支腿,5-连接块,6-旋转机构,7-固定卡扣,8-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3所示,折叠式钢模支腿装置,其与大钢模板1固定连接,包括支腿和连接装置,支腿为柔性支腿,支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钢模支腿2、第二钢模支腿3和第三钢模支腿4,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装置和第二连接装置,第一钢模支腿、第二钢模支腿通过第一连接装置连接,具体地,第一连接装置为一连接块5,第一钢模支腿2的一端与大钢模板1铰接,另一端与连接块5的一端铰接,连接块5的另一端与第二钢模支腿3的一端铰接,第二钢模支腿3和第三钢模支腿4的通过第二连接装置连接,具体地,第二钢模支腿3的另一端和第三钢模支腿4的一端通过第二连接装置连接,第三钢模支腿4的另一端与大钢模板1铰接,第二连接装置包括旋转机构6、固定卡扣7和固定螺栓8,其中,旋转机构6连接第二、第三钢模支腿并可按一定角度进行旋转,固定卡扣7配合固定螺栓8将其进行固定,使其形成一个可折叠的钢模支腿装置,当使用钢模支腿作为支撑时,将保持支撑形状,当不需作为支撑时,可折叠收起,最多可节约60%的使用空间。

进一步地,支腿由钢管和设置在钢管两端的可调螺杆组成。

进一步地,第一钢模支腿2、第三钢模支腿3与设置在大钢模板上1的钢模背楞9一一铰接并通过该钢模背楞9与大钢模板1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固定卡扣7包括卡扣本体,卡扣本体上沿长度方向均布设置有卡槽,旋转结构旋转一定角度时,卡槽与设置在第二钢模支腿、第三钢模支腿的孔一一对应并通过固定螺栓8固定连接。通过旋转构件将第二、第三钢模支腿连接,折叠第二、第三钢模钢模支腿达到要求的形状,将其用固定卡扣7将其固定,使得整个支腿可满足不同使用要求,节省使用空间。

以上对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