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的预应力钢绞线挤压头作业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59078阅读:1517来源:国知局
一种简易的预应力钢绞线挤压头作业平台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简易的预应力钢绞线挤压头作业平台。



背景技术:

预应力单侧张拉施工过程中需要一端安装挤压头,安装挤压头过程中由于预应力钢绞线较长、挤压机较重,移动过程中很难准确控制,较难保证挤压机平稳的前后移动,造成在挤压作业中挤压前后钢绞线、挤压头的安装和拆除不够准确、方便,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问题之一,提供一种更方便、准确和有效率的完成控制挤压作业的简易的预应力钢绞线挤压头作业平台。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简易的预应力钢绞线挤压头作业平台,包括下垫板、上垫板、及置于上垫板上方与上垫板固定连接的挤压机,所述上垫板下方设有滚轮,所述下垫板设有与滚轮对应的滑道,所述下垫板通过固定装置与地面固定。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为楔形块。

优选的,所述下垫板下方设有支腿。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

1.利用应力挤压作业平台前后移动完成挤压作业操作行程,从而简化挤压作业步骤使其简单化精确化,提高预应力挤压作业的效率和挤压精确度提高预应力挤压作业的效率和挤压精确度。

2.通过实践的总结,利用挤压作业平台,能方便精确的控制挤压头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作业平台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作业平台钢绞线插入挤压孔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作业平台钢绞线安装挤压头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作业平台顶紧安装后的挤压件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作业平台完成挤压作业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挤压机1;上垫板2;下垫板3;滚轮4;垫块5;楔形块6;挤压头7;钢绞线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一种简易的预应力钢绞线8挤压头7作业平台,包括下垫板3、上垫板2、及置于上垫板2上方与上垫板2固定连接的挤压机1,上垫板2下方设有滚轮4,具体为在上垫板2的下方靠近四角处各一个滚轮4,下垫板3设有与滚轮4对应的滑道,可以保证滚轮直行,下垫板3通过固定装置与地面固定。

具体的,固定装置为楔形块6,分别在挤压机1运动的左右方向设置,这样可以固定下垫板3避免其在挤压机1运动方向的位移,且由于可以直接取放,因此在调节下垫板3在水平方向时使用较为方便。

具体的,下垫板3下方设有支腿,下垫板3的设置主要是针对在施工基地,地面不平的情况,而为挤压机1提供一个平面设置,以便精确控制挤压机1的工作,由支腿支撑下垫板3,在安置时,只需要确定前后支腿之间在同一高度即可保证下垫板3水平。

具体的,上垫板2上方设有垫块5,垫块5承载挤压机1,并将挤压机1与上垫板2固定在一起。

如图2-5,对本实用新型的作业平台使用方法进行阐述:

第一步、将钢绞线8插入挤压机1前端的挤压孔;

第二步、由于钢绞线8较长不方便移动,因此推动上垫板2向钢绞线8方向移动,使钢绞线8穿过挤压孔后,在钢绞线8上安装挤压头7;

第三步、挤压机1挤压部分向钢绞线8方向移动,顶紧安装后的挤压件;

第四步、完成挤压作业。

在目前的挤压机1钢绞线8挤压作业中,由于钢绞线8较长,挤压机1较重,两者都比较难移动,给挤压工作带来较多不便,且耗费人力物力,降低工作效率,本方法中,只要将钢绞线8一端插入挤压孔之后,稍微调节钢绞线8的角度,然后仅推动上垫板2即可,由于挤压机1下方是滚轮4,因此移动起来极省人力,且方便控制穿过挤压孔的钢绞线8的长度,有利于提高挤压作业的精确度,作业之后,推动上垫板2复位即可。可见,本方法简便,省时省力,控制简单,可以大大提高挤压作业的精确度和效率。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作业平台制作简单,可以在工地中临时搭建,使用方便,但效果突出。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