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跨度网壳钢结构屋面的施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86880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网壳钢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跨度网壳钢结构屋面的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大跨度空间钢结构主要是指网架、网壳结构及其组合结构(两种或 两种以上不同建筑材料组成)和杂交结构(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结构形式构成)。这是一类结构受力合理、刚度大、重量轻、杆件单一、制作安装方便的空间结构体系,在近一二十年来获得蓬勃发展,并在大跨度、大柱网的公共和工业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它不仅可用于屋盖结构,而且可用于楼层结构、墙体结构和特种结构。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级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为了建造更大、更强、更长的各种超大型复杂结构物来满足人们对生活空间的追求。大跨度钢结构随之被发展起来。大跨度钢结构具有单榀重量大、建筑造型复杂、施工过程的受力状态与设计成型时受力状态相差甚远以及与混凝土结构交叉施工的特点。

然而大跨度钢结构虽有着种种优良特性,但现有的大跨度钢结构建筑存在施工困难,建设难度大,工期较长,施工占地面积较大的问题,局限着大跨度钢结构的发展,为此我们设计出一种大跨度网壳钢结构屋面的施工工艺,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大跨度网壳钢结构屋面的施工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跨度网壳钢结构屋面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携带建筑工程测绘工具进行施工现场的尺寸测量以及现场施工状况的勘察,并记录数据,绘制成数据表格;

S2:采用数学建模技术,计算得到网壳节点杆件的尺寸以及安装于其上杆件的数量尺寸等几何参数;

S3:将通过数学建模技术计算得到的数据导入三维建模软件中,建立三维模型,并通过测试软件测试风向风速、光照强度、降雨强度等自然因素对三维模型的影响,并根据影响修正三维模型,打印出最终的三维模型图纸;

S4:根据三维模型图纸,对安装节点和预埋件进行安装和预埋,节点安装顺序为先装上弦节点,后装下弦节点,在地面完成节点杆件的拼装,将预埋件按图纸的位置和定位尺寸进行预埋,对位置进行复测后,浇筑混凝土进行加固;

S5:在大跨度网壳钢结构的中心处搭建支撑滑动圆台,采用两边对称同时施工的方式,进行连接杆件与节点的拼装,大跨度网壳钢结构的两侧均设置起吊机,起吊机吊起连接杆件,使其支撑底座和节点拼装,拼装过程中,连接杆件搭在支撑滑动圆台上,起吊机带动连接杆件在支撑滑动圆台上移动,便于快速拼装;

S6:对多组上弦杆、下弦杆和腹杆进行拼装,使其成为网壳钢结构,完成相应的测量和调整,安装并焊接网壳钢结构的支座和安装节点;

优选的,所述网壳钢结构完成拼装和焊接后,进行屋面板和内部设备的安装。

优选的,所述起吊机预留活动范围宽度为10-20米。

优选的,所述支撑滑动圆台为钢结构通过铆钉搭建而成,且顶端设置有圆形滑动轨道,高度可根据施工进度增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一种大跨度网壳钢结构屋面的施工工艺,对称式的施工方式加快了施工进度,缩短了施工工期,预先通过数学建模和三维建模软件模拟自然因素对建筑结构的影响,避免了施工过程中由于自然因素影响施工的情形,提高了安装精度,且增强了建筑的安全性,支撑滑动圆台的设置减轻了起吊机负担,同时使得连接杆件能够很轻易的在支撑滑动圆台上移动,到达指定拼装位置,提高了大跨度网壳钢结构的施工速度,本发明施工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快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一种大跨度网壳钢结构屋面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携带建筑工程测绘工具进行施工现场的尺寸测量以及现场施工状况的勘察,并记录数据,绘制成数据表格;

S2:采用数学建模技术,计算得到网壳节点杆件的尺寸以及安装于其上杆件的数量尺寸等几何参数;

S3:将通过数学建模技术计算得到的数据导入三维建模软件中,建立三维模型,并通过测试软件测试风向风速、光照强度、降雨强度等自然因素对三维模型的影响,并根据影响修正三维模型,打印出最终的三维模型图纸;

S4:根据三维模型图纸,对安装节点和预埋件进行安装和预埋,节点安装顺序为先装上弦节点,后装下弦节点,在地面完成节点杆件的拼装,将预埋件按图纸的位置和定位尺寸进行预埋,对位置进行复测后,浇筑混凝土进行加固;

S5:在大跨度网壳钢结构的中心处搭建支撑滑动圆台,所述支撑滑动圆台为钢结构通过铆钉搭建而成,且顶端设置有圆形滑动轨道,高度可根据施工进度增高,采用两边对称同时施工的方式,进行连接杆件与节点的拼装,大跨度网壳钢结构的两侧均设置起吊机,所述起吊机预留活动范围宽度为10-20米,起吊机吊起连接杆件,使其支撑底座和节点拼装,拼装过程中,连接杆件搭在支撑滑动圆台上,起吊机带动连接杆件在支撑滑动圆台上移动,便于快速拼装;

S6:对多组上弦杆、下弦杆和腹杆进行拼装,使其成为网壳钢结构,完成相应的测量和调整,安装并焊接网壳钢结构的支座和安装节点;所述网壳钢结构完成拼装和焊接后,进行屋面板和内部设备的安装。

本发明对称式的施工方式加快了施工进度,缩短了施工工期,预先通过数学建模和三维建模软件模拟自然因素对建筑结构的影响,避免了施工过程中由于自然因素影响施工的情形,提高了安装精度,且增强了建筑的安全性,支撑滑动圆台的设置提供给连接杆件一个支撑力,减轻了起吊机负担,同时使得连接杆件能够很轻易的在支撑滑动圆台上移动,到达指定拼装位置,提高了大跨度网壳钢结构的施工速度,本发明施工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快捷,适用于重量大、跨度大、现场制作安装、吊装的钢结构工程。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