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形立体智能车库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59638阅读:994来源:国知局
环形立体智能车库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立体车库的施工领域,尤其是一种环形立体智能车库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的:在民用建筑中,圆型立体智能车库是新型设备;为节约占地,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和在狭窄地区解决停车问题正兴起,圆形智能车库还正在研发试验期,智能车库基础、钢结构、平层输送设备成环形分布,这样有利于利用空间,而且利于设备的循环运行以最短的时间将车辆运至最近的车位处。

现有的环形立体车库的施工方法,一般采取按照环形立体车库的停车层数由下至上依次进行施工安装。无法实现钢结构安装和设备的安装交叉施工;因此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实现钢结构安装和设备安装穿插施工,提高施工效率的环形立体智能车库施工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环形立体智能车库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立体智能车库安装基础的施工;对立体智能车库安装基础进行检测、验收;

2)然后进行钢结构的制作安装;

2.1钢结构制作;

钢结构采取胎膜制作,钢结构上的牛腿采用数控加工制作;

2.2钢结构安装;

圆型立体车库钢结构包括立柱和梁;所述立柱由多节柱子由下至上同轴组成;相邻两根柱子之间通过连接梁连接;

包括以下步骤:

2.2.1将圆形分布的圆型立体车库钢结构在竖直方向上,按照立柱的每节柱子为单位,将圆型立体车库钢结构分为多个立体车库钢结构层;然后将每层立体车库钢结构层均分为多个扇形单元,且每个扇形单元包括在竖直方向上的柱子以及在水平方向上每个扇形单元内相邻柱子之间的连接梁,所述扇形单元的一端的边缘为连接梁,另一端的边缘为柱子;

2.2.2在基础上组装扇形单元;

在基础上将扇形单元包括的所有柱子进行固定,且柱子与基础可拆卸连接;搭设临时平台,在临时平台上组装扇形单元包括的所有连接梁;扇形单元组装完成后,进行检查、验收,保证扇形单元符合施工要求;

2.2.3将扇形单元整体从基础上进行拆卸,然后进行整体吊装,吊装至圆型立体车库钢结构的安装基础上进行安装;

在安装过程中,以立柱上的每节柱子为一层,由下至上分层安装;首先将扇形单元安装在最下层,对相邻两个扇形单元进行组装,使得相邻两个扇形单元中,一个扇形单元一端边缘的连接梁与另一个扇形单元一端边缘的柱子连接;最终在圆型立体车库钢结构的安装基础上形成最下层圆环形立体车库钢结构层;然后再将扇形单元吊装至该层圆环形的立体车库钢结构层上,进行第二层圆环形的立体车库钢结构层的组装,直到最终完成圆型立体车库钢结构整体的组装;

在进行步骤2的过程中可以同时进行以下步骤:

3)机电设备安装;

3.1转盘的安装;

3.1.1对圆型立体智能车库主体结构已经完成安装的部分进行主体验收;所述圆型立体智能车库主体结构具有吊井、多层平层;所述平层为立体车库钢结构层;所述平层包括内圈的转盘安装平层和外圈的停车平层;在平层上预留扇形吊装区域,且该扇形吊装区域由向至上贯穿整个圆型立体智能车库主体结构;

3.1.2所述转盘安装平层具有内环和外环;在内环和内环上安装支撑轮;并且使得支撑轮按照规定的间距沿圆周均匀分布;

在安装支撑轮的过程中,首先根据圆型立体智能车库主体结构中心标板在吊井与平层相平的位置,找平支撑轮的标高;调整支撑轮处于水平;检测支撑轮的中心;再对支撑轮的沿圆周均匀分布的位置进行调节;

3.1.3所述转盘由多块转盘组装块组成;首先在需要安装转盘的平层的转盘安装平层上设置安装平台;然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a、在位于停车平层的扇形吊装区域通过吊装装置将转盘组装块吊装到安装平台的位置;

b、在安装平台上对相邻两块转盘组装块进行拼装;保证转盘组装块的下表面的标高与支撑轮顶点的标高一致;

c、将拼装好后的转盘组装块在支撑轮上绕圆型立体智能车库主体结构的中心线沿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转动;使得拼装完成后的转盘组装块部分位于安装平台上,其余部分转动出安装平台;并且使得安装平台上具有容纳至少一块转盘组装块的空间;

d、重复步骤a、b、c直到在步骤c中拼装完成后的盘组装块组成环形的转盘;

3.1.4在转盘安装平层上安装驱动转盘转动的传动装置;

3.1.5在转盘安装平层、停车平层上安装第二停车板,并且在第二停车板之间安装运输小车行驶的轨道;

3.2其他设备的安装;

在转盘上安装运输小车;在吊井内小车升降平台;并且在吊井内安装驱动升降平台升降的升降机;

3.3在升降平台上安装内环掉头装置;

所述内环掉头装置包括转动盘、所述转动盘上设置有两块平行的第二停车板,所述第二停车板之间设置有运输小车行驶的轨道;所述转盘下方设置有与转动驱动装置传动连接的齿盘;

首先在升降平台上安装转动盘支撑轮,然后在转动盘支撑轮上安装转动盘,再依次安装轨道、第二停车板;最后在升降平台上安装转动驱动装置;

4)在进行完步骤2)和步骤3)后对控制系统进行安装。

优选的,步骤1中立体智能车库安装基础的施工,按以下步骤依次进行:

a、基础开挖,在进行土建施工前使用全站仪测量基础的开挖边缘及放坡的范围;然后进行地基的凭证和验收;

b、筏板基础施工,基础开挖完成后进行中心的测量,然后做上标记;开始用混泥土浇筑垫层;

垫层施工完成后进行筏板钢筋的辐射,在敷设前在垫层上将中心标记号,不得低于筏板厚度,安装圆形筏板的周边模板,然后进行测量放线作业;在垫层上确定好基础柱子的钢筋位置和设备井的钢筋位置并插筋;

d、进行筏板浇筑;浇筑过程中,检测浇注时间和混泥土塌落度,保证结合处的质量;

e、基础柱子、基础梁的施工及地脚螺栓的安装;

基础柱子根据插筋的位置进行完善钢筋,并支模;同时对基础梁进行支模及钢筋制作安装,在对基础梁进行支模时,搭设完整的脚手架进行作业;

f、设备井和基础柱子在完成钢筋支模后,对安装地脚螺栓以下的部分进行浇筑,安装地脚螺栓以上部分不浇筑;车库中心的环形吊井完整的浇筑;

g、在基础柱上安装地脚螺栓;

h、当地脚螺栓安装完成后进行浇筑;

i、基础完成后进行回填。

进一步的,在步骤2.1中钢结构制作采取数控钻和胎膜控制;组装部件采用标准模板划线下料,组装构件采取固定胎膜制作组装,达到同一类构件一个胎膜,标准焊接制作出场。

进一步的,在步骤3.1.3完成后还包括步骤在转盘安装平层上转盘的外侧安装导向轮;使得导向轮与转盘的外圆周面相切。

具体的,在步骤3.1.4中的传动装置包括电机和减速箱,所述转盘上设置有传动齿圈,所述减速箱上设置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与齿圈啮合,采用塞尺对传动齿轮与齿圈的啮合进行检测。

优选的,在步骤2.2.2中在基础上通过设置固定螺栓实现对柱子的固定;所述固定螺栓插入柱子底部。

具体的,在步骤2.2.2中所述柱子与连接梁之间的连接采用螺栓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所述的环形立体智能车库施工方法由于在进行钢结构的制作安装过程中,将圆型立体车库钢结构划分为多个扇形单元,通过将单个的扇形单元在地面进行组装,然后再将扇形单元吊装进行组装,从而完成对圆型立体车库钢结构的施工;因此提高了钢结构安装效率,提前检查构件制作质量,减少了高空作业,减少了以往单独吊装构件的时间长度,提高了吊装的效率。

在进行机电设备的安装尤其是转盘的安装过程中,由于在圆型立体智能车库主体结构预留有扇形吊装区域,在扇形吊装区域对转盘组装块进行吊装,并且在平层的安装平台实现相邻两块转盘组装块的拼装,然后进行旋转,推移工艺,实现转盘的分体安装;因此转盘的安装可以独立进行,不会影响后道工序施工,从而提高了效率,同时所有的转盘组装块均由扇形吊装区域进行吊装,因此需要的操作人员较少,可以流水作业。大大提高效率,比一般的结构安装验收完一层再进行设备吊装,吊装完成后再进行结构安装更加高效,而且可以同步进行;对作业人员操作难度降低,工作效率提高80%以上,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

因此,本发明所述的环形立体智能车库施工方法能够实现在钢结构施工的同时对机电设备进行安装,从而可以使得多种工序同时进行,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降低了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圆型立体智能车库主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体智能车库安装基础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体智能车库安装基础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单层立体车库钢结构层的俯视图;

图5是图4中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扇形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扇形单元结构示意图的俯视图;

图8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图8中b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图9中c的局部放大图;

图11是图9中d的局部放大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单层平层中转盘安装平层的俯视图;

图13是图12中e的局部放大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单层平层上安装盘组织块的结构;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转盘组装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单层平层上安装平台上转盘组装块拼装完成后转动后的俯视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单层平层上转盘安装完成后再安装停车板后的俯视图;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内环掉头装置的立体图;

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内环掉头装置的俯视图;

图中标示:1-立体智能车库安装基础,11-吊井,12-基础柱子,13-地脚螺栓,14-基础梁,15-升降平台,2-圆型立体智能车库主体结构,21-安装平台,3-转盘安装平层,31-外圈,32-内圈,33-支撑轮,34-停车平层,35-连接横梁,311-扇形单元,312-柱子,313-连接梁4-转盘,41-转盘组装块,42-限位装置,43-槽钢,5-传动装置,6-导向轮,61-导向轮支座,7-停车板,8-运输小车,9-升降机,10-内环掉头装置,101-转动盘,102-第二停车板,103-轨道,104-齿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19所示,本发明所述的环形立体智能车库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立体智能车库安装基础1的施工;对立体智能车库安装基础1进行检测、验收;

2)然后进行钢结构的制作安装;

2.1钢结构制作;

钢结构采取胎膜制作,钢结构上的牛腿采用数控加工制作;

2.2钢结构安装;

圆型立体车库钢结构包括立柱和梁;所述立柱由多节柱子312由下至上同轴组成;相邻两根柱子之间通过连接梁313连接;

包括以下步骤:

2.2.1将圆形分布的圆型立体车库钢结构在竖直方向上,按照立柱的每节柱子312为单位,将圆型立体车库钢结构分为多个立体车库钢结构层;然后将每层立体车库钢结构层均分为多个扇形单元311,且每个扇形单元311包括在竖直方向上的柱子312以及在水平方向上每个扇形单元313内相邻柱子之间的连接梁313,所述扇形单元11的一端的边缘为连接梁2,另一端的边缘为柱子312;

2.2.2在基础上组装扇形单元311;

在基础上将扇形单元311包括的所有柱子312进行固定,且柱子312与基础可拆卸连接;搭设临时平台,在临时平台上组装扇形单元311包括的所有连接梁313;扇形单元311组装完成后,进行检查、验收,保证扇形单元311符合施工要求;

2.2.3将扇形单元311整体从基础上进行拆卸,然后进行整体吊装,吊装至圆型立体车库钢结构的安装基础上进行安装;

在安装过程中,以立柱上的每节柱子312为一层,由下至上分层安装;首先将扇形单元311安装在最下层,对相邻两个扇形单元311进行组装,使得相邻两个扇形单元311中,一个扇形单元311一端边缘的连接梁313与另一个扇形单元311一端边缘的柱子312连接;最终在圆型立体车库钢结构的安装基础上形成最下层圆环形立体车库钢结构层;然后再将扇形单元311吊装至该层圆环形的立体车库钢结构层上,进行第二层圆环形的立体车库钢结构层的组装,直到最终完成圆型立体车库钢结构整体的组装;

在进行步骤2的过程中可以同时进行以下步骤:

3)机电设备安装;

3.1转盘4的安装;

3.1.1对圆型立体智能车库主体结构2已经完成安装的部分进行主体验收;所述圆型立体智能车库主体结构2具有吊井11、多层平层;所述平层为立体车库钢结构层;所述平层包括内圈的转盘安装平层3和外圈的停车平层35;在平层上预留扇形吊装区域,且该扇形吊装区域由向至上贯穿整个圆型立体智能车库主体结构2;

3.1.2所述转盘安装平层3具有内环32和外环31;在内环32和内环31上安装支撑轮33;并且使得支撑轮33按照规定的间距沿圆周均匀分布;

在安装支撑轮33的过程中,首先根据圆型立体智能车库主体结构2中心标板在吊井11与平层相平的位置,找平支撑轮33的标高;调整支撑轮33处于水平;检测支撑轮33的中心;再对支撑轮33的沿圆周均匀分布的位置进行调节;

3.1.3所述转盘4由多块转盘组装块41组成;首先在需要安装转盘的平层的转盘安装平层3上设置安装平台21;然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a、在位于停车平层35的扇形吊装区域通过吊装装置将转盘组装块41吊装到安装平台21的位置;

b、在安装平台21上对相邻两块转盘组装块41进行拼装;保证转盘组装块41的下表面的标高与支撑轮33顶点的标高一致;

c、将拼装好后的转盘组装块41在支撑轮33上绕圆型立体智能车库主体结构2的中心线沿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转动;使得拼装完成后的转盘组装块41部分位于安装平台21上,其余部分转动出安装平台21;并且使得安装平台21上具有容纳至少一块转盘组装块41的空间;

d、重复步骤a、b、c直到在步骤c中拼装完成后的盘组装块41组成环形的转盘4;

3.1.4在转盘安装平层3上安装驱动转盘转动的传动装置5;

3.1.5在转盘安装平层3、停车平层35上安装第二停车板102,并且在第二停车板102之间安装运输小车8行驶的轨道103;

3.2其他设备的安装;

在转盘上安装运输小车8;在吊井11内小车升降平台15;并且在吊井11内安装驱动升降平台15升降的升降机9;

3.3在升降平台15上安装内环掉头装置10;

所述内环掉头装置10包括转动盘101、所述转动盘101上设置有两块平行的第二停车板102,所述第二停车板102之间设置有运输小车8行驶的轨道103;所述转盘101下方设置有与转动驱动装置传动连接的齿盘104;

首先在升降平台15上安装转动盘支撑轮,然后在转动盘支撑轮上安装转动盘101,再依次安装轨道103、第二停车板102;最后在升降平台15上安装转动驱动装置;

4)在进行完步骤2)和步骤3)后对控制系统进行安装。

在步骤1)中可以通过多种施工方式实现立体智能车库安装基础1的施工;对立体智能车库安装基础1进行检测、验收。通过首先对立体智能车库安装基础1进行施工,为后续圆型立体车库钢结构的安装提供基础。

在步骤2)中实现了钢结构的制作和安装,具体的:

2.1钢结构制作;

钢结构采取胎膜制作,钢结构上的牛腿采用数控加工制作;

2.2钢结构安装;

圆型立体车库钢结构包括立柱和梁;所述立柱由多节柱子312由下至上同轴组成;相邻两根柱子之间通过连接梁313连接;

包括以下步骤:

2.2.1将圆形分布的圆型立体车库钢结构在竖直方向上,按照立柱的每节柱子312为单位,将圆型立体车库钢结构分为多个立体车库钢结构层;然后将每层立体车库钢结构层均分为多个扇形单元311,且每个扇形单元311包括在竖直方向上的柱子312以及在水平方向上每个扇形单元313内相邻柱子之间的连接梁313,所述扇形单元11的一端的边缘为连接梁2,另一端的边缘为柱子312;

2.2.2在基础上组装扇形单元311;

在基础上将扇形单元311包括的所有柱子312进行固定,且柱子312与基础可拆卸连接;搭设临时平台,在临时平台上组装扇形单元311包括的所有连接梁313;扇形单元311组装完成后,进行检查、验收,保证扇形单元311符合施工要求;

2.2.3将扇形单元311整体从基础上进行拆卸,然后进行整体吊装,吊装至圆型立体车库钢结构的安装基础上进行安装;

在安装过程中,以立柱上的每节柱子312为一层,由下至上分层安装;首先将扇形单元311安装在最下层,对相邻两个扇形单元311进行组装,使得相邻两个扇形单元311中,一个扇形单元311一端边缘的连接梁313与另一个扇形单元311一端边缘的柱子312连接;最终在圆型立体车库钢结构的安装基础上形成最下层圆环形立体车库钢结构层;然后再将扇形单元311吊装至该层圆环形的立体车库钢结构层上,进行第二层圆环形的立体车库钢结构层的组装,直到最终完成圆型立体车库钢结构整体的组装。

具体的,在步骤2.1中钢结构采取胎膜制作,钢结构上的牛腿采用数控加工制作;组装部件采用标准模板划线下料,组装构件采取固定胎膜制作组装,达到同一类构件一个胎膜,标准焊接制作出场。部件组装焊接前使用专用模具进行螺栓孔和角度的检查,保证每一个角度及相应的螺栓孔都在焊接前无误,焊接后对相关尺寸进行复查校正。包括柱子母材的组装前校正和组组装焊接后校正,保证柱子的直线度和牛腿的相关尺寸,垂直度等。

在步骤2.2.1中,将圆形分布的圆型立体车库钢结构在竖直方向上,将圆形分布的圆型立体车库钢结构在竖直方向上,按照立柱的每节柱子312为单位,将圆型立体车库钢结构分为多个立体车库钢结构层;然后将每层立体车库钢结构层均分为多个扇形单元311,且每个扇形单元311包括在竖直方向上的柱子312以及在水平方向上每个扇形单元313内相邻柱子之间的连接梁313,所述扇形单元11的一端的边缘为连接梁2,另一端的边缘为柱子312;

由于所述立柱由多节柱子312由下至上同轴组成,因此将圆形分布的圆型立体车库钢结构在竖直方向上,按照立柱的每节柱子312为单位,将圆型立体车库钢结构分为多个立体车库钢结构层;从而便于实现圆形分布的圆型立体车库钢结构由下至上的分层安装。

同时将立体车库钢结构层均分为多个扇形单元311,从而可以实现每层立体车库钢结构层1的组合安装;将每个扇形单元311在地面进行单独组装,最终在立体车库钢结构安装基础上进行组装即可。

在步骤2.2.2中在基础上组装扇形单元311;

在基础上将扇形单元311包括的所有柱子312进行固定,且柱子312与基础可拆卸连接;搭设临时平台,在临时平台上组装扇形单元311包括的所有连接梁313;扇形单元311组装完成后,进行检查、验收,保证扇形单元311符合施工要求;

通过在基础上,实现对扇形单元311的组装,从而避免了大量的高空作业,能够有效的减少安全隐患。

在步骤2.2.3中,将扇形单元311整体从基础上进行拆卸,然后进行整体吊装,吊装至圆型立体车库钢结构的安装基础上进行安装;

将扇形单元311整体从基础上进行拆卸,然后进行整体吊装,吊装至圆型立体车库钢结构的安装基础上进行安装;

在安装过程中,以立柱上的每节柱子312为一层,由下至上分层安装;首先将扇形单元311安装在最下层,对相邻两个扇形单元311进行组装,使得相邻两个扇形单元311中,一个扇形单元311一端边缘的连接梁313与另一个扇形单元311一端边缘的柱子312连接;最终在圆型立体车库钢结构的安装基础上形成最下层圆环形立体车库钢结构层;然后再将扇形单元311吊装至该层圆环形的立体车库钢结构层上,进行第二层圆环形的立体车库钢结构层的组装,直到最终完成圆型立体车库钢结构整体的组装。

将扇形单元311吊装至圆型立体车库钢结构的安装基础上进行安装;通过采用由下向上逐层组装的方式,从而便于施工,提高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在进行钢结构的制作安装过程中,将圆型立体车库钢结构划分为多个扇形单元,通过将单个的扇形单元在地面进行组装,然后再将扇形单元吊装进行组装,从而完成对圆型立体车库钢结构的施工;因此提高了钢结构安装效率,提前检查构件制作质量,减少了高空作业,减少了以往单独吊装构件的时间长度,提高了吊装的效率。

在步骤3中实现了转盘和其他设备的安装,具体的,

3)机电设备安装;

3.1转盘4的安装;

3.1.1对圆型立体智能车库主体结构2已经完成安装的部分进行主体验收;所述圆型立体智能车库主体结构2具有吊井11、多层平层;所述平层为立体车库钢结构层;所述平层包括内圈的转盘安装平层3和外圈的停车平层35;在平层上预留扇形吊装区域,且该扇形吊装区域由向至上贯穿整个圆型立体智能车库主体结构2;

3.1.2所述转盘安装平层3具有内环32和外环31;在内环32和内环31上安装支撑轮33;并且使得支撑轮33按照规定的间距沿圆周均匀分布;

在安装支撑轮33的过程中,首先根据圆型立体智能车库主体结构2中心标板在吊井11与平层相平的位置,找平支撑轮33的标高;调整支撑轮33处于水平;检测支撑轮33的中心;再对支撑轮33的沿圆周均匀分布的位置进行调节;

3.1.3所述转盘4由多块转盘组装块41组成;首先在需要安装转盘的平层的转盘安装平层3上设置安装平台21;然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a、在位于停车平层35的扇形吊装区域通过吊装装置将转盘组装块41吊装到安装平台21的位置;

b、在安装平台21上对相邻两块转盘组装块41进行拼装;保证转盘组装块41的下表面的标高与支撑轮33顶点的标高一致;

c、将拼装好后的转盘组装块41在支撑轮33上绕圆型立体智能车库主体结构2的中心线沿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转动;使得拼装完成后的转盘组装块41部分位于安装平台21上,其余部分转动出安装平台21;并且使得安装平台21上具有容纳至少一块转盘组装块41的空间;

d、重复步骤a、b、c直到在步骤c中拼装完成后的盘组装块41组成环形的转盘4;

3.1.4在转盘安装平层3上安装驱动转盘转动的传动装置5;

3.1.5在转盘安装平层3、停车平层35上安装第二停车板102,并且在第二停车板102之间安装运输小车8行驶的轨道103;

3.2其他设备的安装;

在转盘上安装运输小车8;在吊井11内小车升降平台15;并且在吊井11内安装驱动升降平台15升降的升降机9;

3.3在升降平台15上安装内环掉头装置10;

所述内环掉头装置10包括转动盘101、所述转动盘101上设置有两块平行的第二停车板102,所述第二停车板102之间设置有运输小车8行驶的轨道103;所述转盘101下方设置有与转动驱动装置传动连接的齿盘104;

首先在升降平台15上安装转动盘支撑轮,然后在转动盘支撑轮上安装转动盘101,再依次安装轨道103、第二停车板102;最后在升降平台15上安装转动驱动装置。

在步骤3.1.1中对圆型立体智能车库主体结构2已经完成安装的部分进行主体验收;所述圆型立体智能车库主体结构2具有吊井11、多层平层;所述平层为立体车库钢结构层;所述平层包括内圈的转盘安装平层3和外圈的停车平层35;在平层上预留扇形吊装区域,且该扇形吊装区域由向至上贯穿整个圆型立体智能车库主体结构2;

通过在平层上预留扇形吊装区域,且该扇形吊装区域由向至上贯穿整个圆型立体智能车库主体结构1;从而便于在平层上安装转盘4时,对需要进行安装的设备进行吊装;可以避免下层平层对上层平层上安装设备的干扰。

在步骤3.1.2中如图12、13所示,所述转盘安装平层3具有内环32和外环31;在外环31和内环32上安装支撑轮2;并且使得支撑轮2按照规定的间距沿圆周均匀分布;

在安装支撑轮33的过程中,首先根据圆型立体智能车库主体结构1中心标板在吊井11与平层相平的位置,找平支撑轮33的标高;调整支撑轮33处于水平;检测支撑轮33的中心;再对支撑轮33的沿圆周均匀分布的位置进行调节;

通过在转盘安装平层3的外环31和内环32上安装支撑轮33,从而便于后续步骤中转盘组装块41拼接完成后的转动。

在步骤3中所述转盘4由多块转盘组装块41组成;首先在需要安装转盘的平层的转盘安装平层3上设置安装平台21;然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如图14所示,a、在位于停车平层34的扇形吊装区域通过吊装装置将转盘组装块41吊装到安装平台21的位置;

b、在安装平台21上对相邻两块转盘组装块41进行拼装;保证转盘组装块41的下表面的标高与支撑轮33顶点的标高一致;

c、将拼装好后的转盘组装块41在支撑轮33上绕圆型立体智能车库主体结构1的中心线沿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转动;如图15所示,使得拼装完成后的转盘组装块41部分位于安装平台21上,其余部分转动出安装平台21;并且使得安装平台21上具有容纳至少一块转盘组装块41的空间;

d、重复步骤a、b、c直到在步骤c中拼装完成后的盘组装块41组成环形的转盘4;

在步骤b中具体的可以通过在转盘组装块41下表面设置限位装置42卡主支撑轮33,从而使得支撑轮32不仅能够实现对转盘组装块41的支撑,还能对转盘组装块41的转动进行定位。

通过上述步骤中在吊装区域实现了对转盘组装块41的吊装,并且在平层的安装平台实现相邻两块转盘组装块41的拼装,然后进行旋转,推移工艺,从而实现转盘4的分体安装;避免下层平层对上层平层设备安装的影响。

在步骤3.1.4中,最后在转盘安装平层3上安装驱动转盘转动的传动装置5。通过安装传动装置5从而为转盘4的转动提供动力,实现转盘4的安装。

在步骤3.1.5中,在转盘安装平层3、停车平层35上安装第二停车板102,并且在第二停车板102之间安装运输小车8行驶的轨道103;

在步骤3.2中进行其他设备的安装;

在转盘上安装运输小车8;在吊井11内小车升降平台15;并且在吊井11内安装驱动升降平台15升降的升降机9;通过安以装运输小车8、升降平台15以及升降平台15从而能够实现对小车的运输,实现小车运输设备的安装。

在步骤3.3中,在升降平台15上安装内环掉头装置10;

所述内环掉头装置10包括转动盘101、所述转动盘101上设置有两块平行的第二停车板102,所述第二停车板102之间设置有运输小车8行驶的轨道103;所述转盘101下方设置有与转动驱动装置传动连接的齿盘104;

首先在升降平台15上安装转动盘支撑轮,然后在转动盘支撑轮上安装转动盘101,再依次安装轨道103、第二停车板102;最后在升降平台15上安装转动驱动装置;

通过安装内环掉头装置10能够使得车库可以对小车进行掉头。

综上所述,在进行机电设备的安装尤其是转盘的安装过程中,由于在圆型立体智能车库主体结构预留有扇形吊装区域,在扇形吊装区域对转盘组装块进行吊装,并且在平层的安装平台实现相邻两块转盘组装块的拼装,然后进行旋转,推移工艺,实现转盘的分体安装;因此转盘的安装可以独立进行,不会影响后道工序施工,从而提高了效率,同时所有的转盘组装块均由扇形吊装区域进行吊装,因此需要的操作人员较少,可以流水作业。大大提高效率,比一般的结构安装验收完一层再进行设备吊装,吊装完成后再进行结构安装更加高效,而且可以同步进行;对作业人员操作难度降低,工作效率提高80%以上,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

在步骤4)中在进行完步骤2)和步骤3)后对控制系统进行安装。从而实现整个立体车库的安装。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述的环形立体智能车库施工方法在主体钢结构的安装过程中,采用分体式安装,在转盘的安装过程中采用,预留吊装区间,推移的安装工艺,从儿能够实现在钢结构施工的同时对机电设备进行安装,从而可以使得多种工序同时进行,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降低了施工成本。

在步骤1)中可以通过多种施工方式实现立体智能车库安装基础1的施工;对立体智能车库安装基础1进行检测、验收。比如可以采用现有的基础施工工艺,为了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其中的一种优选施工方式为:立体智能车库安装基础1的施工,按以下步骤依次进行:

a、基础开挖,在进行土建施工前使用全站仪测量基础的开挖边缘及放坡的范围;然后进行地基的凭证和验收;

b、筏板基础施工,基础开挖完成后进行中心的测量,然后做上标记;开始用混泥土浇筑垫层;

垫层施工完成后进行筏板钢筋的辐射,在敷设前在垫层上将中心标记号,不得低于筏板厚度,安装圆形筏板的周边模板,然后进行测量放线作业;在垫层上确定好基础柱子12的钢筋位置和设备井的钢筋位置并插筋;

d、进行筏板浇筑;浇筑过程中,检测浇注时间和混泥土塌落度,保证结合处的质量;

e、基础柱子12、基础梁14的施工及地脚螺栓13的安装;

基础柱子12根据插筋的位置进行完善钢筋,并支模;同时对基础梁14进行支模及钢筋制作安装,在对基础梁14进行支模时,搭设完整的脚手架进行作业;

f、设备井和基础柱子2在完成钢筋支模后,对安装地脚螺栓13以下的部分进行浇筑,安装地脚螺栓13以上部分不浇筑;车库中心的环形吊井11完整的浇筑;

g、在基础柱12上安装地脚螺栓13;

h、当地脚螺栓13安装完成后进行浇筑;

i、基础完成后进行回填。

为了保证钢结构的质量以及保证连接的准确性,具体的,在步骤2.1中钢结构制作采取数控钻和胎膜控制;组装部件采用标准模板划线下料,组装构件采取固定胎膜制作组装,达到同一类构件一个胎膜,标准焊接制作出场。

在步骤3.1.3完成后还包括步骤在转盘安装平层3上转盘4的外侧安装导向轮6;使得导向轮6与转盘4的外圆周面相切。

具体的导向轮6包括导向轮安装底座61,首先安装导向轮底座61,然后调整导向轮底座61的标高即径向位置,使得导向轮6与转盘4的外圆周面相切。

为了简化操作,并且提高安装效率,进一步的,在步骤3.1.4中的传动装置5包括电机和减速箱,所述转盘上设置有传动齿圈,所述减速箱上设置有传动齿轮51,所述传动齿轮51与齿圈啮合,采用塞尺对传动齿轮51与齿圈的啮合进行检测。

为了便于对柱子312进行固定,并且便于拆卸吊装,优选的,在步骤2.2.2中在基础上通过设置固定螺栓实现对柱子312的固定;所述固定螺栓插入柱子312底部。

为了便于扇形单元311的组装,具体的,在步骤2.2.2中所述柱子312与连接梁313之间的连接采用螺栓连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