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支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01740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筑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建筑用支撑器。



背景技术: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建筑业得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建筑行业中的一些辅助设备的品种也越来越多。在建筑辅助设备中,作为其中之一的支撑器,能够根据施工人员对所需支撑的地方进行支撑。而现有的建筑支撑器多为单支撑杆支撑,整体单簿,支承力有限。在建筑上支撑用受力基本较大,所以单支撑杆使用时容易弯折,严重影响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建筑用支撑器,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建筑用支撑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面两侧均设置有连接杆,两所述连接杆上套有弹簧,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固定连接在u型板的底面,所述u型板的中部设置有方形块,所述方形块贯穿有螺纹杆,并且,所述螺纹杆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在所述u型板的内侧面上,所述螺纹杆位于所述方形块两侧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螺纹杆的一端设置有圆盘,所述圆盘的侧面上设置有把手,所述方形块的顶面设置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设置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顶端设置有第一支撑块,所述第一支撑块的顶面设置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底面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导槽,所述第一支撑板通过减震板与第二支撑板连接,所述螺纹杆位于所述方形块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所述第一螺母和所述第二螺母的顶面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杆,两所述第一支撑杆内设置有第二导槽,两所述第二导槽设置有第二支撑杆,两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端均设置有固定螺栓,且所述固定螺栓的内底面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侧面相抵,两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顶端均设置有第二支撑块,两所述第二支撑块均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槽内。

进一步,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滚轮。

进一步,所述滚轮的上方设置有脚刹。

进一步,所述弹簧为减震弹簧。

进一步,所述减震板为橡胶减震板。

进一步,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顶面设置有防滑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液压缸和活塞杆,可以增加支撑器的作业高度,同时,在活塞杆上设置第一支撑块,可以增大活塞杆的支撑力度;通过在u型板上设置螺纹杆、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可以调节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位置,从而改变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受力点,从而增大支撑器的支撑力度,而且,由于设置多个受力点,也可以防止支撑杆折弯,从而增加支撑器的实用性,进而增加支撑器的经济效益。

此外,通过在底座的底部设置滚轮,可以便于移动支撑器,从而增加支撑器的实用性;通过在滚轮的上方设置脚刹,可以及时对支撑器进行位置固定,从而增加支撑器的稳定性;通过设置弹簧为减震弹簧,可以增加支撑器的减震效果,从而防止支撑器由于受力过大而变形;通过设置减震板为橡胶减震板,由于橡胶弹性恢复能力强,从而减少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形变程度;通过在第二支撑板的顶面设置防滑板,可以防止所支撑的物体发生侧滑现象,从而增加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建筑用支撑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底座;2、连接杆;3、弹簧;4、u型板;5、方形块;6、螺纹杆;7、圆盘;8、把手;9、液压缸;10、活塞杆;11、第一支撑块;12、第一支撑板;13、第一导槽;14、减震板;15、第二支撑板;16、第一螺母;17、第二螺母;18、第一支撑杆;19、第二导槽;20、第二支撑杆;21、固定螺栓;22、第二支撑块;23、滚轮;24、脚刹;25、防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筑用支撑器。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建筑用支撑器,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面两侧均设置有连接杆2,两所述连接杆2上套有弹簧3,所述连接杆2的顶端固定连接在u型板4的底面,所述u型板4的中部设置有方形块5,所述方形块5贯穿有螺纹杆6,并且,所述螺纹杆6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在所述u型板4的内侧面上,所述螺纹杆6位于所述方形块5两侧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螺纹杆6的一端设置有圆盘7,所述圆盘7的侧面上设置有把手8,所述方形块5的顶面设置有液压缸9,所述液压缸9设置有活塞杆10,所述活塞杆10的顶端设置有第一支撑块11,所述第一支撑块11的顶面设置有第一支撑板12,所述第一支撑板12底面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块11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导槽13,所述第一支撑板12通过减震板14与第二支撑板15连接,所述螺纹杆6位于所述方形块5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螺母16和第二螺母17,所述第一螺母16和所述第二螺母17的顶面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杆18,两所述第一支撑杆18内设置有第二导槽19,两所述第二导槽19设置有第二支撑杆20,两所述第一支撑杆18的顶端均设置有固定螺栓21,且所述固定螺栓21的内底面与所述第二支撑杆20的侧面相抵,两所述第二支撑杆20的顶端均设置有第二支撑块22,两所述第二支撑块22均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槽13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底座1来说,所述底座1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滚轮23,可以便于移动支撑器,从而增加支撑器的实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滚轮23来说,所述滚轮23的上方设置有脚刹24,可以增加支撑器的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弹簧3来说,所述弹簧3为减震弹簧,可以增加支撑器的减震效果,从而防止支撑器由于受力过大而变形。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减震板14来说,所述减震板14为橡胶减震板,可以减少第一支撑板12和第二支撑板15的形变程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第二支撑板15来说,所述第二支撑板15的顶面设置有防滑板25,可以防止所支撑的物体发生侧滑现象,从而增加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液压缸9和活塞杆10,可以增加支撑器的作业高度,同时,在活塞杆10上设置第一支撑块11,可以增大活塞杆10的支撑力度;通过在u型板4上设置螺纹杆6、第一螺母16和第二螺母17,可以调节第一支撑杆18和第二支撑杆20的位置,从而改变第一支撑板12和第二支撑板15的受力点,从而增大支撑器的支撑力度,而且,由于设置多个受力点,也可以防止支撑杆折弯,从而增加支撑器的实用性,进而增加支撑器的经济效益。

此外,通过在底座1的底部设置滚轮23,可以便于移动支撑器,从而增加支撑器的实用性;通过在滚轮23的上方设置脚刹24,可以及时对支撑器进行位置固定,从而增加支撑器的稳定性;通过设置弹簧3为减震弹簧,可以增加支撑器的减震效果,从而防止支撑器由于受力过大而变形;通过设置减震板14为橡胶减震板,由于橡胶弹性恢复能力强,从而减少第一支撑板12和第二支撑板15的形变程度;通过在第二支撑板15的顶面设置防滑板25,可以防止所支撑的物体发生侧滑现象,从而增加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