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耦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14576发布日期:2018-12-08 08:11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钢筋耦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连接钢筋的耦合器,更为详细地,涉及一种钢筋耦合装置(couplerforconnectingsteelreinforcement),其在圆筒形的主体内侧设置有多个夹紧部件,从而可以连接多个钢筋,所述主体在两端形成有钢筋插入的插入孔,所述夹紧部件紧贴于钢筋的外面的同时对钢筋进行紧紧地固定。

背景技术

在各种建筑工地,为了连接用于混凝土(concrete)结构物的钢筋,现有技术中,在将钢筋叠为双重的状态下,用铁丝等捆绑进行固定,但所述钢筋固定方式具有如下问题:作业者要将铁丝多次卷绕至钢筋外周后再捆绑,所以作业繁琐,并且钢筋的重心无法垂直而是会变歪,不仅如此,因为铁丝的强度弱所以容易断,同时连接状态被解除。

为了解决所述问题,开发了钢筋连接装置(钢筋耦合装置)并正在被使用,所述钢筋连接装置用于用其他工具而非铁丝容易且紧固地连接钢筋。

但是,现有技术中,被开发的大部分钢筋耦合装置为将钢筋插入于外壳内部后用螺丝旋转外壳从而固定的方式,结构上复杂且钢筋的连接作业困难,所以具有在作业上需要大量的时间和努力、费用的问题。

为了解决所述问题,在韩国登记专利第0439305号(2004.6.28.登记)和韩国登记专利第0462291号(2004.12.08.登记)、韩国专利登记第1003302号等中公开了一种单触(one-touch)式钢筋耦合器,其可以对钢筋进行简单地连接。

然而,所述现有的钢筋耦合装置束缚钢筋的力量弱,所以担心在向钢筋施加强大的张紧力时,钢筋会从耦合装置脱离并分离。

由此,在韩国登记专利第10-1375535号中公开了一种钢筋耦合装置,其构成为将贯通孔贯通形成于主体的侧面部,并且使得形成为圆锥形的加压部件通过所述贯通孔插入后,利用液压装置使得加压部件强力地插入至主体内侧,从而使得对钢筋进行固定的夹紧(clamping)部件(钢筋固定部件)可以用强大的力量对钢筋进行固定。

然而,所述登记专利的钢筋耦合装置的加压部件形成为圆锥形,所以具有如下问题:因回弹(springback)现象而导致其再次被挤出至贯通孔的外侧的现象频繁发生。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韩国登记专利第10-1375535号(2014.03.10.登记)

韩国登记专利第10-0439305号(2004.6.28.登记)

韩国登记专利第10-0462291号(2004.12.08.登记)

韩国登记专利第10-1003302号(2010.12.16.登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用于解决如上所述的现有的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筋耦合装置,所述钢筋耦合装置构成为利用液压装置将形成为圆锥形的加压部件插入后,加压部件不会再次被挤出至外侧,而是可以保持原来的被插入的状态,从而可以对钢筋稳固地进行夹紧的同时进行连接。

根据用于实现如上所述目的的本发明的钢筋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耦合器主体及第二耦合器主体,其形成有中空部,并且在侧面以相面对的形式形成有多个贯通孔,在所述中空部的末端部形成有入口,钢筋插入于入口,并且所述中空部包括椎体部(taper),所述椎体部从入口越向入口的相对面内径逐渐增大;第一夹紧部件及第二夹紧部件,其包括多个夹持器(clamper),所述多个夹持器的外侧面在所述第一、第二耦合器主体的中空部内侧与所述椎体部相连接,在所述夹持器的内侧面排列有多个夹紧凸起,钢筋的节卡在所述多个夹紧凸起并得到支撑;多个加压部件,其具有销插入孔贯通形成于中心部的圆锥形态,并且利用液压装置通过所述贯通孔被插入,从而向入口侧加压第一夹紧部件及第二夹紧部件,进而使得所述第一夹紧部件及第二夹紧部件紧贴于椎体部;固定销,其通过所述多个加压部件的销插入孔被插入并同时对多个加压部件进行支撑。

根据本发明,加压部件利用液压装置被压入至第一、第二耦合器主体的内侧后,加压部件利用固定销被稳固地支撑,从而防止向第一、第二耦合器主体的外侧脱离,所以防止发生回弹现象,并且防止发生第一、第二夹紧部件对钢筋进行固定的力弱化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钢筋耦合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作为图1所示的钢筋耦合装置的剖面图,表示连接钢筋之前的状态。

图3作为图1所示的钢筋耦合装置的剖面图,表示连接钢筋之后的状态。

图4是表示用于对图1所示的钢筋耦合装置的加压部件进行压入的液压装置的立体图。

图5是图4所示的液压装置的要部剖面图。

图6a及图6b是表示图4所示的液压装置的液压工具(tool)的例子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根据本发明的钢筋耦合装置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地说明。

参照图1至图5,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钢筋耦合装置构成为包括:第一耦合器主体10a及第二耦合器主体10b,其构成为圆筒管形态;第一夹紧部件20a及第二夹紧部件20b,其以对称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耦合器主体10a及第二耦合器主体10b的内侧,并发挥稳固地夹紧钢筋b的作用;多个(在本实施例中为2个)加压部件30,其通过形成于所述第一耦合器主体10a及第二耦合器主体10b的侧面的多个(在本实施例中为2个)贯通孔15被插入,对所述第一夹紧部件20a及第二夹紧部件20b进行加压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夹紧部件20a及第二夹紧部件20b紧贴于椎体部12;固定销50,其通过所述多个加压部件30的销插入孔31被插入并同时对多个加压部件30进行支撑;环形态的垫环(spacer)40,其设置于所述第一夹紧部件20a及第二夹紧部件20b的末端部和所述加压部件30的侧面之间。

所述第一耦合器主体10a由坚硬的金属材质制成,并且设置有中空部11,在所述中空部的一端部形成有入口11a,钢筋b插入于所述入口11a,并且所述中空部11形成有椎体部12,所述椎体部12从入口11a越向入口的相对面内径逐渐变小。在所述中空部11的其他一端部外周面形成有用于与所述第二耦合器主体10b相结合的外螺纹13。

所述第二耦合器主体10b具有与第一耦合器主体10a相对应的形态。换句话说,第二耦合器主体10b设置有中空部11,在所述中空部11的一端部形成有入口11a,钢筋b插入于入口11a,所述中空部11形成有椎体部12,所述椎体部12从上部越向下部内径逐渐变小。此外,在所述中空部11的上端部内周面形成有用于与第一耦合器主体10a相结合的内螺纹14。

所述第一耦合器主体10a和第二耦合器主体10b的侧面部,严格地说,在形成有所述外螺纹13及内螺纹14的部分形成有多个贯通孔15,所述加压部件30插入于贯通孔15。所述多个贯通孔15相面对地配置为相互间隔180度。所述贯通孔15具有与所述加压部件30的最大直径相对应的直径并具有圆形孔形态。

设置于所述第一耦合器主体10a和第二耦合器主体10b的中空部11内的第一夹紧部件20a和第二夹紧部件20b配置为相互对称结构,并分别稳固地对嵌入到第一耦合器主体10a的内侧的钢筋b和嵌入到第二耦合器主体10b的内侧的钢筋b进行夹紧,同时对钢筋进行连接。所述第一夹紧部件20a和第二夹紧部件20b形成为相互对称的构成,因此为了便于说明,下面将以第一夹紧部件20a的构成及操作为主进行说明。

所述第一夹紧部件20a包括:多个(在本实施例中为每4个)夹持器21,其沿着圆周方向排列;夹持器支撑用环25,其在所述多个夹持器21之间的空间内侧与夹持器21的内侧面相接触,同时防止夹持器21间的移动。

构成所述第一夹紧部件20a的多个夹持器21设置于所述第一耦合器主体10a的中空部11内,并且外侧面形成为曲面,从而与中空部11的椎体部12相对应并连接。所述多个夹持器21全部具有相同的形态,并且结合于所述夹持器支撑用环25并保持一定的间隔。就所述多个夹持器21而言,在钢筋b未插入于第一耦合器主体10a的状态下,位于中空部11的中间部分,若钢筋b通过第一耦合器主体10a的入口11a被插入,则在张开的同时紧贴于钢筋b的外面,接下来,通过加压部件30被加压从而紧贴于椎体部12,进而稳固地对钢筋b进行固定。

在所述夹持器21的内侧面形成有多个夹紧凸起22,钢筋b的节p卡在多个夹紧凸起22的同时得到支撑。优选地,所述多个夹紧凸起22沿着第一耦合器主体10a的轴方向排列为一定间距(pitch),并且具有棘轮(ratchet)锯齿形态,以便与从钢筋b的节p施加的张紧力相抵抗,防止钢筋b脱离。优选地,所述夹紧凸起22以1±0.05mm的间距形成,但可以根据钢筋的规格进行变更。

所述夹持器支撑用环25形成为圆形的环,并支撑夹持器21,从而在钢筋b未插入至夹持器21之间的状态下,使得夹持器21保持规定的间隔的同时保持位置。

所述加压部件30具有越向第一耦合器主体10a及第二耦合器主体10b的中空部11内侧直径越来越减小的圆锥形态,并且销插入孔31沿着轴方向(附图上为上下方向)贯通形成于中心部,所述固定销50插入于销插入孔31。所述加压部件30利用液压装置60通过所述贯通孔15被插入,从而发挥如下作用:向入口11a侧加压第一夹紧部件20a及第二夹紧部件20b,进而使得所述第一夹紧部件20a及第二夹紧部件20b紧贴于椎体部12的同时进行固定。

所述固定销50具有长长的圆形杆形态,并且通过所述多个加压部件30的销插入孔31被插入,以防止加压部件30从第一、第二耦合器主体10a、10b的中空部11内侧脱离的形式进行支撑。所述固定销50的两端部凸出至所述加压部件30的外侧后,利用液压装置被扩张并扩展开为圆锥形,同时防止加压部件30的脱离。

就所述固定销50而言,整体可以为中空管形态,但是如在本实施例中一样,也能够以如下形式具有中空管形态:除两端部之外的中间部分为实心的管形态,只有两端部能够扩张。此外,除圆形杆之外,所述固定销50也可以形成为具有方杆或六边杆等多边形剖面的杆。

在本实施例中,对所述固定销50的两端部进行扩张,从而防止加压部件30从固定销50脱离,但是在凸出至加压部件30的外侧的固定销50的两端部的外面形成有螺纹,将螺母紧固于固定销50的两端部,从而也可以防止加压部件30的脱离。

所述垫环40形成为圆形的环形态,并位于第一夹紧部件20a及第二夹紧部件20b和加压部件30之间。在与所述加压部件30相接触的垫环40的一面形成有收容槽41,所述收容槽41形成为与加压部件30的侧面相应的形态,从而与加压部件30的侧面相紧贴。

所述垫环40位于第一夹紧部件20a及第二夹紧部件20b和加压部件30之间,所以从加压部件30向形成于垫环40的一面的收容槽41传递接触力,接下来,向沿着垫环40的其他一面周围进行接触的第一夹紧部件20a及第二夹紧部件20b传递所述力。此时,构成第一夹紧部件20a及第二夹紧部件20b的多个夹持器21的一端部沿着垫环40的周围相接,所以由压入加压部件30而产生的力被分散,从而起到能够稳定地对钢筋进行固定的功能。所述结构提供如下优点:分别相分离的多个夹持器21的一侧末端面与垫环40的一面同时面对面接触,同时传递力,从这个方面上,非常稳定地向夹持器21传递力,从而可以使得钢筋b得到固定。

并且,与所述第一夹紧部件20a及第二夹紧部件20b的夹持器21的末端部相接触的垫环40的一面形成为越往半径方向内侧走越向加压部件30侧倾斜。为方便起见,将与所述夹持器21的末端部相接触的倾斜的面命名为倾斜接触面42并进行说明。所述倾斜接触面42提供如下优点:在将加压部件30的力通过垫环40传递至第一夹紧部件20a及第二夹紧部件20b的夹持器21时,所述夹持器21的末端部向中空部11的中心部侧偏斜从而可以更加稳固地夹紧钢筋b。

所述液压装置60以如下形式构成:通过第一耦合器主体10a及第二耦合器主体10b的贯通孔15同时插入多个加压部件30,并且可以同时扩张固定销50的两端部。参照图4及图5,所述液压装置60形成为如下结构:在本体61一端部设置有大致为u字形的支撑头62,液压供给于所述本体61;在所述支撑头62的外侧端部配置有固定液压工具63,所述固定液压工具63紧贴于加压部件30的外面,所述加压部件30插入于第一耦合器主体10a及第二耦合器主体10b的任意一个贯通孔15内;在支撑头62的内侧端部配置有可动液压工具64,所述可动液压工具64利用供给至所述本体61的液压进行滑动,从而用强大的压力向所述固定液压工具63侧对加压部件30进行加压,所述加压部件30插入于第一耦合器主体10a及第二耦合器主体10b的另一个贯通孔15内。

就所述固定液压工具63和可动液压工具64而言,在对加压部件30进行加压时,如图6a所示,具有销收容孔63a形成于中央部的圆筒形的块形态,在对固定销50的两端部进行加压并扩张时,如图6b所示,具有用于扩张的圆锥部63a凸出于中央部的块形态。

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发明的钢筋耦合装置起如下作用。

如图2所示,通过形成于第一耦合器主体10a的一端部的入口11a将钢筋b插入于中空部11内,通过形成于第二耦合器主体10b的一端部的入口11a将钢筋b插入于中空部11内。

此时,所述第一夹紧部件20a及第二夹紧部件20b的多个夹持器21与钢筋b的直径相对应并稍微张开,同时与夹持器21内侧面的夹紧凸起22相紧贴。并且,钢筋b的末端部与垫环40相接触的同时停止。

并且,通过第一耦合器主体10a及第二耦合器主体10b两侧面的贯通孔15将固定销50插入,使得所述多个加压部件30的销插入孔31和固定销50的两端部一致,从而将多个加压部件30插入于固定销50。此时,加压部件30插入至第一耦合器主体10a及第二耦合器主体10b的贯通孔15内侧,并且外侧面与所述垫环40的收容槽41相连接。

在所述状态下,利用液压装置60通过贯通孔15将多个加压部件30完全压入至中空部11内侧,首先,利用图6a所示的第一个液压工具63同时对多个加压部件30进行加压,从而以强大的力将加压部件30压入至贯通孔15内侧。此时,固定销50的两端部凸出至加压部件30的外侧,并利用图6b所示的第二个液压工具63进行加压从而扩张为圆锥形。随着所述固定销50的两端部扩张,加压部件30固定于固定销50,从而防止向固定销50的外侧脱离的回弹现象的发生。

所述加压部件30利用液压装置60压入至贯通孔15内侧时,加压部件30插入至两侧的垫环40的收容槽41内侧,同时将两侧的垫环40推向第一耦合器主体10a及第二耦合器主体10b的入口11a侧。由此,与所述垫环40相接的所述第一夹紧部件20a及第二夹紧部件20b的夹持器21分别向入口11a侧移动的同时强有力地紧贴于椎体部12,与此同时以强大的力紧贴于钢筋b的外面。

据此,若向钢筋b施加张紧力,产生钢筋b想要向第一耦合器主体10a及第二耦合器主体10b的外侧脱离的力,则所述夹持器21起到楔作用,从而使得钢筋b被紧紧地束缚,进而防止钢筋b从第一耦合器主体10a及第二耦合器主体10b分离。

如上所述,就本发明而言,通过形成于第一耦合器主体10a及第二耦合器主体10b的侧面的多个贯通孔15,多个加压部件30被压入,同时以强大的力向椎体部12侧加压第一夹紧部件20a及第二夹紧部件20b,由此,第一夹紧部件20a及第二夹紧部件20b起到楔作用,从而防止钢筋b脱离。此时,所述加压部件30利用固定销50使得位置得到紧紧地固定,从而防止向贯通孔15的外侧脱离,所以不会发生回弹现象,并且不会发生第一夹紧部件20a及第二夹紧部件20b对钢筋b进行固定的力被弱化的现象。

以上,参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地说明,但是显而易见的是,若是在本发明所属的技术领域中具有一般知识的技术人员,则在不脱离所述说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多种置换、附加及变形,并且应该理解为,如上所述的变形的实施形态也属于通过如下附加的权利要求书来决定的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标号说明

10a:第一耦合器主体10b:第二耦合器主体

11:中空部11a:入口

12:椎体部15:贯通孔

20a:第一夹紧部件20b:第二夹紧部件

21:夹持器22:夹紧凸起

25:夹持器支撑用环30:加压部件

31:销插入孔40:垫环

41:收容槽42:倾斜接触面

50:固定销60:液压装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