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用锁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5465阅读:710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锁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用锁紧装置。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是指用预制的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这种建筑的优点是建造速度快,受气候条件制约小,节约劳动力并可提高建筑质量。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建造房屋可以像机器生产那样,成批成套地制造。只要把预制好的房屋构件,运到工地装配起来就成了。

早期的装配式建筑外形比较呆板,千篇一律。后来人们在设计上做了改进,增加了灵活性和多样性,使装配式建筑不仅能够成批建造,而且样式丰富。美国有一种活动住宅,是比较先进的装配式建筑,每个住宅单元就像是一辆大型的拖车,只要用特殊的汽车把它拉到现场,再由起重机吊装到地板垫块上和预埋好的水道、电源、电话系统相接,就能使用。活动住宅内部有暖气、浴室、厨房、餐厅、卧室等设施。活动住宅既能独成一个单元,也能互相连接起来。

现有的装配式墙体存在搭接不方便、强度不高、抗震强度差、搭接效率不高、工期长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装配式建筑用锁紧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第一预制墙体、第二预制墙体、竖向连接筋、浆锚套筒、现浇圈梁、座浆、键槽、锚环、箍筋;所述的第一预制墙体和第二预制墙体内分别设置有若干并列的竖向连接筋,两根竖向连接筋通过浆锚套筒连接;所述的第一预制墙体与第二预制墙体之间设置有现浇圈梁,现浇圈梁的上表面设置有座浆;所述的第一预制墙体和第二预制墙体的顶面、底面和两侧面设置有若干键槽;所述的第一预制墙体和第二预制墙体的竖向连接筋的外周设置有锚环,两个锚环通过箍筋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键槽替换为粗糙面,且粗糙面凹凸≥6mm。

作为优选,所述的座浆的厚度≤20mm。

作为优选,所述的竖向连接筋采用单排钢筋。

本实用新型操作时,键槽或粗糙面露出的混凝土粗骨料不宜小于其最大粒径的1/3,且粗糙面凹凸不应小于6mm座浆宜采用高强灌浆料或者干硬性水泥砂浆,其立方体抗压强度应高于预制剪力墙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10MPa或以上,且不应低于60MPa;竖向连接筋的间距不宜大于400mm,强度不应小于上下层被连接钢筋强度较大者的1.1倍。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用锁紧装置,搭接方便,整体稳定性高,抗震性能强,搭接效率高,工期短,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第一预制墙体1、第二预制墙体2、竖向连接筋3、浆锚套筒4、现浇圈梁5、座浆6、键槽7、锚环8、箍筋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参看如图1——图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含第一预制墙体1、第二预制墙体2、竖向连接筋3、浆锚套筒4、现浇圈梁5、座浆6、键槽7、锚环8、箍筋9;所述的第一预制墙体1和第二预制墙体2内分别设置有若干并列的竖向连接筋3,两根竖向连接筋3通过浆锚套筒4连接;所述的第一预制墙体1与第二预制墙体2之间设置有现浇圈梁5,现浇圈梁5的上表面设置有座浆6;所述的第一预制墙体1和第二预制墙体2的顶面、底面和两侧面设置有若干键槽7;所述的第一预制墙体1和第二预制墙体2的竖向连接筋3的外周设置有锚环8,两个锚环8通过箍筋9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键槽7替换为粗糙面,且粗糙面凹凸≥6mm。

作为优选,所述的座浆6的厚度≤20mm。

作为优选,所述的竖向连接筋3采用单排钢筋。

本具体实施方式操作时,键槽或粗糙面露出的混凝土粗骨料不宜小于其最大粒径的1/3,且粗糙面凹凸不应小于6mm座浆宜采用高强灌浆料或者干硬性水泥砂浆,其立方体抗压强度应高于预制剪力墙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10MPa或以上,且不应低于60MPa;竖向连接筋3的间距不宜大于400mm,强度不应小于上下层被连接钢筋强度较大者的1.1倍。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用锁紧装置,搭接方便,整体稳定性高,抗震性能强,搭接效率高,工期短,本具体实施方式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