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斜拉绳紧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0742阅读:632来源:国知局
用于斜拉绳紧线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检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斜拉绳紧线装置。



背景技术:

为确保电力杆塔的稳定,平衡电力杆塔所承受的电力线路的拉应力,一般通过拉绳实现对杆塔的拉设,从而实现对输送杆塔的稳定,现有的拉绳多采用钢绞线,一端利用连接金具固定在杆塔上,另一端通过连接金具与地面的预埋件连接固定,而钢绞线的尾端对折合并,并利用镀锌铁丝按规定工艺绑扎固定,从而实现钢绞线的尾端与连接金具的连接固定和应力调节。

现有的拉绳通过紧线器预警后,将拉绳的一端固定在预埋件上,即可实现拉绳的固定,然而,现有用于拉紧拉绳的紧线器在实施对拉伸操作时,操作极为不便,拉绳的张紧度达不到设定的指标,往往对电力杆塔的稳定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斜拉绳紧线装置,能够快速且方便实现对拉伸进行拉伸张紧,确保输送杆塔的固定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用于斜拉绳紧线装置,包括设置在直线导轨上的第一、第二夹块,所述第一、第二夹块之间的贴合面分别设置有第一、第二凹槽,所述第一、第二凹槽构成夹持线绳的夹口,所述第一、第二夹块设置在滑块上,所述滑块上设置有圆锥台形通孔,所述第一、第二夹块的外部轮廓与圆锥台形通孔的孔腔轮廓吻合,所述滑块滑动式设置在直线导轨上,所述滑块与驱动机构连接,驱动机构驱动滑块沿着水平方向滑动。

本实用新型还存在以下特征:

所述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滑块前方的线绳固定支架,所述线绳固定支架上设置有线绳穿过的通孔,所述线绳固定支架上设置有锚体。

所述滑块由两个瓣体构成,所述两瓣体之间设置成圆锥台形通孔,两瓣体贴合的一侧设置有转动轴,两瓣体贴合的另一侧设置有紧固螺栓。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滑块连接的驱动齿条,所述驱动齿条的长度方向水平,所述驱动齿条与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与驱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一、第二齿轮以及驱动齿轮转动式设置在箱体上,所述箱体设置在直线导轨上。

所述第一、第二凹槽内均设置有凸起。

所述直线导轨上设置有导向轮。

所述直线导轨设置在基座板,所述基座板的一端尺寸大、另一端尺寸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的技术效果为:将待拉紧的拉绳穿过第一、第二夹块之间形成的夹口,将上述的第一、第二夹块卡在滑块上设置的圆锥台形通孔内,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滑块沿着直线导轨上移动,从而使得滑块将第一、第二夹块夹紧,进而实现对拉绳的拉紧,第一、第二夹块也将拉绳越夹越紧,该紧线装置操作方便,能够快速且方便实现对拉伸进行拉伸张紧,确保输送杆塔的固定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是用于斜拉绳紧线装置的两种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是用于斜拉绳紧线装置中的第一、第二夹块平面示意图;

图4是用于斜拉绳紧线装置中的滑块端面示意图;

图5是用于斜拉绳紧线装置中的滑块的瓣体结构示意图;

图6用于斜拉绳紧线装置中的第一夹块或第二夹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至图6,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用于斜拉绳紧线装置,包括设置在直线导轨10上的第一、第二夹块21、22,所述第一、第二夹块21、22之间的贴合面分别设置有第一、第二凹槽211、221,所述第一、第二凹槽211、221构成夹持线绳的夹口,所述第一、第二夹块21、22设置在滑块30上,所述滑块30上设置有圆锥台形通孔31,所述第一、第二夹块21、22的外部轮廓与圆锥台形通孔31的孔腔轮廓吻合,所述滑块30滑动式设置在直线导轨10上,所述滑块30与驱动机构连接,驱动机构驱动滑块30沿着水平方向滑动;

结合图1和图2所示,将待拉紧的拉绳穿过第一、第二夹块21、22之间形成的夹口,将上述的第一、第二夹块21、22卡在滑块30上设置的圆锥台形通孔31内,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滑块30沿着直线导轨10上移动,从而使得滑块30将第一、第二夹块21、22夹紧,进而实现对拉绳A的拉紧,第一、第二夹块也将拉绳越夹越紧,该紧线装置操作方便,能够快速且方便实现对拉伸进行拉伸张紧,确保输送杆塔的固定稳定性。

为方便实现对拉绳A一端的固定,提高拉绳A固定的牢靠度所述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滑块30前方的线绳固定支架40,所述线绳固定支架40上设置有线绳穿过的通孔,所述线绳固定支架40上设置有锚体41;

上述的紧线装置将拉绳拉紧后,使得拉伸的一端伸入线绳固定支架40上的通孔内,拉绳的一端可设置螺纹连接段,螺纹连接段伸出通孔上设置有紧固螺母42,通过旋拧紧固螺母42,从而实现对拉绳固定以及进一步拉紧。

进一步地,结合图4所示,所述滑块30由两个瓣体32构成,所述两瓣体32之间设置成圆锥台形通孔31,两瓣体32贴合的一侧设置有转动轴321,两瓣体32贴合的另一侧设置有紧固螺栓322;

上述的滑块30采用两个瓣体32构成,方便实现滑块30与线绳A的拆卸及安装,拆卸时,将紧固螺栓322拆卸下来,其中一个瓣体32可以绕着转动轴321转动,将第一、第二夹块21、22从两个瓣体32之间的圆锥台形通孔31拿出,即可实现对整个滑块30的拆卸;安装时,将线绳夹持在第一、第二夹块21、22内,并且将上述的第一、第二夹块21、22和线绳A导入滑块30的两瓣体32内,并且将紧固螺栓322拧紧。

具体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滑块30连接的驱动齿条51,所述驱动齿条51的长度方向水平,所述驱动齿条51与第一齿轮52啮合,所述第一齿轮52与第二齿轮53啮合,所述第二齿轮53与驱动齿轮54啮合,所述第一、第二齿轮52、53以及驱动齿轮54转动式设置在箱体55上,所述箱体55设置在直线导轨10上;

通过扳手或者其他驱动设备驱动驱动齿轮54转动,从而使得滑块30沿着直线导轨10移动,进而实现对拉绳的张紧。

结合图6所示,为实现对拉绳的抱紧牢靠度,所述第一、第二凹槽211、221内均设置有凸起。

为实现对拉绳A的扶持导向,所述直线导轨10上设置有导向轮11。

所述直线导轨10设置在基座板60,所述基座板60的一端尺寸大、另一端尺寸小。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