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预制整体装配式外墙竖向接缝的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2032阅读:193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预制整体装配式外墙竖向接缝的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防水工程作为建筑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传统的装配式大型壁板建筑板缝的防水处理,采用了压力平衡水平缝的基本构造做法,忽略了接缝防水的问题,时常出现水流通过毛细作用渗入室内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进一步提高外墙的防水性能,解决接缝防水问题,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筑预制整体装配式外墙竖向接缝的防水结构。

具体技术方案实现如下:一种建筑预制整体装配式外墙竖向接缝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由现浇墙板和预制叠合保温外墙板组成,其中内层为现浇墙板,外层为预制叠合保温外墙板,所述的预制叠合保温外墙板是由外层的预制配筋混凝土板和内层的保温泡沫混凝土板制成,左侧预制叠合保温外墙板和右侧预制叠合保温外墙板之间有企口缝,所述的企口缝外侧缝口处塞入聚乙烯棒,再用聚氨酯密封胶进行嵌缝,其内侧缝口处用硬塑料片盖缝,待用水泥钉将硬塑料片固定后,再用胶带贴缝,同时,左、右侧预制叠合保温外墙板之间设有减压空腔,流水渗入预制叠合保温外墙板经过节流作用压力比减压空腔压力高,此时高压流水将往低压的减压空腔流,这样防止了水流通过毛细作用渗入室内。

优选地,所述的预制配混凝土的厚度为40~50mm。

优选地,所述的保温泡沫混凝土板的厚度为30~40mm。

优选地,所述的硬塑料片宽度为75~80mm,厚度为1.4~1.8mm。

优选地,所述的胶带宽度为90~110mm。

本实用新型的建筑预制整体装配式外墙竖向接缝的防水结构,通过提高建筑构件预制装配化比例,来提高构件功能集成,同时,在预制叠合保温外墙板之间设计了减压空腔,诱导流水从高压引向低压进行排水,使预制整体装配式外墙板具有构造简单、防水性能可靠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现浇墙板,2-预制叠合保温外墙板,3-聚乙烯棒,4-聚氨酯密封胶,5-硬塑料片,6-胶带,7-减压空腔,21-预制配筋混凝土板,22-保温泡沫混凝土板,23-左侧预制叠合保温外墙板,24-右侧预制叠合保温外墙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建筑预制整体装配式外墙竖向接缝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由现浇墙板1和预制叠合保温外墙板2组成,其中内层为现浇墙板1,外层为预制叠合保温外墙板2,所述的预制叠合保温外墙板2是由外层的预制配筋混凝土板21和内层的保温泡沫混凝土板22制成,左侧预制叠合保温外墙板23和右侧预制叠合保温外墙板24之间有企口缝,所述的企口缝外侧缝口处塞入聚乙烯棒3,再用聚氨酯密封胶4进行嵌缝,其内侧缝口处用硬塑料片5盖缝,待用水泥钉将硬塑料片5固定后,再用胶带6贴缝,同时,左、右侧预制叠合保温外墙板之间设有减压空腔7,流水渗入预制叠合保温外墙板2经过节流作用压力比减压空腔7压力高,此时高压流水将往低压的减压空腔7流,这样防止了水流通过毛细作用渗入室内。

优选地,所述的预制配混凝土21的厚度为40~50mm。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预制配混凝土21的厚度为45mm。

优选地,所述的保温泡沫混凝土板22的厚度为30~40mm。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保温泡沫混凝土板22的厚度为35mm。

优选地,所述的硬塑料片5宽度为75~80mm,厚度为1.4~1.8mm。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硬塑料片5宽度为76mm,厚度为1.5mm。

优选地,所述的胶带6宽度为90~110mm。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胶带6宽度为95mm。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