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立锁缝金属屋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74500阅读:563来源:国知局
一种直立锁缝金属屋面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屋面,具体涉及一种直立锁缝金属屋面板。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上常用的金属屋面板从安装方式上来分主要由以下三种形式:打钉式、扣合式和锁缝式。打钉式屋面板的施工速度慢,钉合处温度应力集中,容易产生边形而导致渗漏;扣合式屋面虽然安装简便,但有时会因工人施工经验不足而产生假扣合的情况出现,另外,扣合式屋面板的抗风吸能力不高,且水密、气密的性能也不理想。直立锁缝式屋面板改进了上述两种屋面板存在的问题。

直立锁缝式屋面是指相邻面板之间在安装时沿着板的纵向边缘相互锁扣,形成垂直于屋面的锁缝,板与板之间通过锁缝相连,形成一个联系紧密几乎刚性的屋面系统。隐藏在锁缝中间的滑动勾片,可以使屋面板随温度变化而热胀冷缩,并将屋面板与次结构系统相连接,减少了穿板螺钉的使用。直立锁边系列板型有其独特的优势,即通过公母扣扣合在一起,再通过咬边机咬合成型,以达到抗风能力的要求。

但是由于常规的360°锁缝屋面系统板型是通过支架和屋面檩条连接起来的的,抗风性能也有所欠缺,在一些台风地区容易被台风破坏,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人员伤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抗风性能强、防水性能好的直立锁缝金属屋面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直立锁缝金属屋面板,包括平面底板及设置在平面底板两端的公肋板和母肋板,两块金属屋面板之间设有滑动钩片,所述的母肋板包住滑动勾片和相邻金属 屋面板的公肋板的顶端并经咬边机一次弯折形成360°锁缝,所述的360°锁缝的直边部分向公肋板侧二次弯折50~70°,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360°锁缝的直边部分向公肋板侧二次弯折60°。通过上述二次弯折,可以大大增加板型的咬合紧密度,也增加了板型在受风时的脱开难度,大大增加了抗风性能。

所述的公肋板包括一体成型依次连接的水平下板、竖直板及公肋钩板,所述的水平下板通过弯板与所述的平面底板的一端连接。

所述的母肋板包括一体成型依次连接的水平底板、长竖直板和母肋钩板,所述的水平底板通过弯板与所述的平面底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的长竖直板与相邻的公肋板的竖直板相贴合,所述的母肋钩板与相邻的公肋板的公肋钩板相贴合且包住公肋钩板。

所述的母肋钩板经咬边机弯折至与长竖直板压紧360°锁缝,贴合的长竖直板及竖直板向公肋板侧二次弯折。

公肋板和母肋板均采用直边,增加了母扣边形角度,当大风来时,不至于被大风吹起,引起财产损失甚至人员伤亡。

所述的母肋板内侧设置胶黏层,例如采用不干胶层,可以设置在长竖直板和母肋钩板的连接处。增加了母肋板与滑动勾片以及公肋板之间的紧密程度,从而增加了抗风性及防水性。

所述的公肋钩板的端部还设有向内弯折的加强边,

所述的母肋钩板的端部还设有向内弯折的加强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360°锁缝进行二次弯折,特别是通过将360°锁缝的直边部分向公肋板侧二次弯折50~70°,增加了金属屋面板之间的紧密程度,从而增加了抗风性能,这是因为,如果弯折度大于70°以后,咬边机无法实现咬边,如果要实现大角度(大于70°咬边必须加大上部板型尺寸,但这样就增加了材料的用量,增加了成本,对产品市场推广不利,这样在70°以下是既能满足咬边的一个极限角度,也不需要增加材料,即在固定材料的基础上,板型的抗风最优。对于角度过小(小于50°)时,在承受风荷载作用时,两块板容易从板缝处脱开,如果咬合成一定角度就增加了脱开的难度,也就是增加板的抗风性能。

(2)母肋板内侧涂有胶黏层,使金属屋面板连接具有良好的防水性,同时,由于进行二次弯折,金属屋面板之间的密闭性进一步提升,增加了防水性能。

(3)板型公母肋在边缘部位采取了增加加强小边的做法,增加加强小边既可以解决板的边部波浪的问题,也可以解决板型咬合后的整体强度,增强板的抗风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直立锁缝结构示意图。

图2为直立锁缝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直立锁缝金属屋面板连接流程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现有直立锁缝结构在风载荷作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金属屋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直立锁缝金属屋面板连接流程示意图。

图8为图7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母肋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公肋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公肋板,11为水平下板,12为竖直板,13为公肋钩板,14为公肋板加强边,2为母肋板,21为水平底板,22为长竖直板,23为母肋钩板,24为母肋板加强边,3为滑动勾片,4为不干胶,5为弯板,6为平面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对比例

现有的金属屋面板的直立锁缝结构如图1-2所示。该锁缝结构包括依次叠放的公肋板1、滑动勾片3和母肋板2,母肋板内侧涂有不干胶4。

现有直立锁缝结构的连接步骤如图3所示,第一步为将一块金属屋面板的公肋板、滑动勾片、另一块金属屋面板的母肋板依次叠放在一起,长竖直板与相邻的公肋板的竖直板相贴合,母肋钩板与相邻的公肋板的公肋钩板相贴;第二步为将母肋板的母肋钩板的前端进行弯折,包住滑动勾片及公肋板水平上板的顶端;第三步为 沿公肋板公肋钩板与竖直板的连接处进行弯折,弯折90°,形成360°锁缝,锁缝如图4所示。

如图5所示,当风载荷作用时,现有360°锁缝的母肋板会被顶起,导致母扣脱开,降低了金属屋面板的防风能力,可能造成经济损失甚至人员伤亡。

实施例1

一种直立锁缝金属屋面板(SS600),其结构如图6所示。该金属屋面板包括平面底板6及设置在平面底板两端的公肋板1和母肋板2,公肋板1和母肋板2通过弯板5与平面底板6连接。公肋板1包括依次连接的水平下板11、竖直板12和公肋钩板13,水平下板11与竖直板12相互垂直,水平下板11通过弯板5与平面底板6的一侧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竖直板12的高度为26mm,水平下板11的宽度为20mm,公肋钩板13的宽度为15mm。

母肋板2包括依次连接的水平底板21、长竖直板22和母肋钩板23,水平底板21与长竖直板22垂直连接,水平底板21通过弯板5与平面底板6的另一侧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水平底板21的宽度为20mm,长竖直板22的高度为28mm,母肋钩板23的宽度为25mm,在7mm处进行弯折,成弯钩状,长竖直板22和母肋钩板23的连接处内侧涂有不干胶4。

弯板5为“V”字板,一条边与平面底板6相连,另一条边与公肋板1或母肋板2相连;与平面底板6相连的弯板5宽度为20mm,高度为18mm;与公肋板1或母肋板2相连的弯板5宽度为17mm,高度为28mm。平面底板6的宽度为486mm。

本实用新型在连接安装时,其工艺步骤如图7所示,第一步为将一块金属屋面板的公肋板、滑动勾片、另一块金属屋面板的母肋板依次叠放在一起,长竖直板与相邻的公肋板的竖直板相贴合,母肋钩板与相邻的公肋板的公肋钩板相贴;第二步为将母肋板的母肋钩板的前端进行弯折,包住滑动勾片及公肋板水平上板的顶端;第三步为沿公肋板公肋钩板与竖直板的连接处进行弯折,弯折90°,形成360°锁缝;第四步为用咬边机将360°锁缝的直边部分向公肋板侧再弯折50-70°。

图8为两块金属屋面板连接部位结构的局部放大图,在本实施例中将直边部位进行弯折60°,不仅大大增加了板型的咬合紧密度,也增加了板型在受风使的脱开难度,大大增加了抗风性能。

实施例2

一种直立锁缝金属屋面板,其结构与实施例1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 施例采用的公肋钩板13的前端还带有向内弯折,形成弯钩状结构的公肋板加强边14,同样在母肋钩板23的前端还带有向内弯折,形成弯钩状结构的母肋板加强边24,如图9、10所示。通过上述加强边的设计,能够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采用包边的设计,一方面使屋面板本身的机械强度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另一方面还可以保护屋面板的端部不会因为磨损而导致使用寿命降低,第三还可以提高密封性能以及安全性能。增加加强小边既可以解决板的边部波浪的问题,也可以解决板型咬合后的整体强度,增强板的抗风性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