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01410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夹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紧固的管夹。



背景技术:

目前,在混凝土建筑工程结构中,现在现浇板都会预留管道铺设洞口,待管道布置完成后,还需要在预留口进行二次支模,浇筑混凝土填补洞口。填补洞口时往往需要各种紧固件将托板固定放置于洞口下方,浇筑时防止混凝土从洞口脱出影响浇注质量。

现有技术中采用较多的是紧固件和托板固定连接的方式,如中国发明专利【CN101787797A】所述的一种支模构件,其中紧固件为快速锁合装置,所述快速锁合装置包括一锁扣和一对接座,该锁扣和对接座分别设置在两个托板模块上。这种紧固方式在使用过程中不够便利,操作时需要两个人同时进行,一个人将托板拼合,另一个人将锁扣扣上。又如中国发明专利【CN103485531A】公开了一种可重复使用的管道吊模紧固装置,其中所述的紧固件为锁扣连接,锁扣包括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活动地连接在一夹臂上,其另一端通过锁定螺母连接在另一夹臂上实现紧固。这种紧固方式虽然能够一个人独立操作完成,但是所需的操作空间较大,当需要在墙角,墙边等狭窄处施工时,由于操作空间有限,此类紧固装置同样使用不便。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0720186839.4】公开了一种管道预留孔封堵模衬,其中采用的紧固方式为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包括螺杆和固连于固定件或衬板上的连接卡,连接卡设有水平开设的U型卡口,螺杆的一端水平铰链于一侧的连接卡的卡口上,螺杆的另一端还设有将跨接于两侧卡口的螺杆拧紧的螺栓。近似地,本专利也是采用螺杆螺母的固定方式。申请人在长期工作实践中发现,采用螺杆螺母的固定方式,虽然能够单人完成安装工作,且获得的加紧效果良好,但是螺杆螺母的固定方式存在两个明显的不足:1)必须预留足够的操作空间(至少需要预留手扭动螺母的操作空间);2)由于施工现场水泥、浆料较多,而且这些紧固装置往往是和水泥浆料直接接触,十分容易造成水泥在螺杆上的螺纹内固结,使用时螺母往往难以正常拧入螺杆实现紧固。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夹,其具体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夹,包括夹体、销轴、弹力组件和防滑组件,所述夹体包括手持部、连接部和夹持部,所述手持部用于为操作者提供着力点将管夹张开,所述夹持部用于将管夹夹持在管道上,夹体有两个,在所述连接部上通过销轴互相连接,所述弹力组件安装在夹体上,提供夹持力,所述防滑组件和所述夹体的夹持部连接,夹持时所述防滑组件和管道外壁接触,所述防滑组件包括内层和外层,所述内层和所述夹持部接触,所述外层涂覆凝结在所述内层上。

进一步地,所述内层和夹持部胶接,内层为橡胶材料制成,外层为聚氨酯防水涂料。

进一步地,所述内层的厚度为1~2mm,所述外层为2~4mm。

进一步地,所述手持部和夹持部设于所述夹体的两端,连接部设于夹体的中部,所述手持部为板状结构,手持部的内侧设有弹簧固定槽;所述夹持部为半圆结构,两个所述夹体的夹持部组成整个圆环,所述夹持部的上、下两侧表面面积大小不一,下表面面积大于上表面面积,夹持部的外侧还设有弹簧固定孔,用于定位和固定弹力组件。

进一步地,为了减轻管夹的重量,所述夹体设计成抽壳状。

进一步地,所述弹力组件包括两个弧形弹簧和一个螺旋弹簧,所述弧形弹簧为1/2~4/5圆弧,弧形弹簧的两端分别插入两个所述夹持部外侧的弹簧固定孔内;所述螺旋弹簧盘绕在所述销轴上,螺旋弹簧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手持部内侧的弹簧固定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手持部上设有防滑凸起。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夹持部相接触的面上设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设置在一个夹体上的定位柱和设置在另一个夹体相对位置上的定位孔。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经过大量实验发现,聚氨酯防水涂料和塑料管体之间具有十分优秀的摩擦系数,但是采用塑料制作管夹时,聚氨酯防水涂料根本不能有效地涂覆在塑料管夹上,或者虽然涂覆完成,涂料干燥后还是十分容易脱落。经过优化改进,在内层橡胶材料表面涂覆聚氨酯防水涂料,再将内层和夹体胶接,不但能够保证夹持时通过聚氨酯防水涂料形成巨大的摩擦系数,而且能够保证涂料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易脱落。优化后的管夹能够承受大载荷压力,而不会在管体上滑移。

2.本实验新型设计了3个弹簧,极大地提高了管夹对管体的夹持力,使得管夹承受载荷压力的最大值进一步提升。

3.实验发现,通过设计所述夹持部的上、下两侧表面面积大小不一,下表面面积大于上表面面积的结构,能保证在减少操作空间的基础上,保证管夹承受载荷压力的均匀分布,使得夹体不易错位,防滑组件不易磨损擦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管夹(不包含防滑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夹体内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夹体外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管夹,包括夹体1、销轴4、弹力组件和防滑组件。夹体1包括手持部14、连接部15和夹持部16,手持部14用于为操作者提供着力点将管夹张开;夹持部16用于将管夹夹持在管道上;夹体1有两个,在连接部15上通过销轴4互相连接。手持部14和夹持部16设于夹体1的两端,连接部15设于夹体1的中部,14手持部为板状结构,手持部14的内侧设有弹簧固定槽11,手持部14外侧设有防滑凸起6,如图3、4所示。夹持部16为半圆结构,两个夹体1的夹持部16组成整个圆环。夹持部16有上、下两侧板,两侧板的表面面积大小不一,下侧板7表面面积大于上侧板8表面面积。夹持部16的外侧还设有弹簧固定孔13,用于定位和固定弹力组件,两个夹持部16相接触的面上设有定位组件,定位组件包括设置在一个夹体上的定位柱12和设置在另一个夹体相对位置上的定位孔,如图3、4所示。弹力组件安装在夹体上,提供夹持力。弹力组件包括两个弧形弹簧2和一个螺旋弹簧3。弧形弹簧2为1/2~4/5圆弧,弧形弹簧2的两端分别插入两个夹持部16外侧的弹簧固定孔13内。所述螺旋弹簧3盘绕在销轴4上,螺旋弹簧3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手持部14内侧的弹簧固定槽11内。防滑组件安装在夹持部16上的防滑组件槽5内,夹持时所述防滑组件和管道外壁接触。所述防滑组件包括内层91和外层92,内层91和夹持部16的内侧壁胶接,外层92涂覆凝结在所述内层91上,内层91为橡胶材料制成,外层92为聚氨酯防水涂料。内层91的厚度为1~2mm,外层92为2~4mm。为了减轻管夹的重量,夹体设计成抽壳状。

实验发现,聚氨酯防水涂料和塑料管体之间具有十分优秀的摩擦系数,但是采用塑料制作管夹时,聚氨酯防水涂料根本不能有效地涂覆在塑料管夹上,或者虽然涂覆完成,涂料干燥后还是十分容易脱落。因此,先在内层橡胶材料表面涂覆聚氨酯防水涂料,再将内层和夹体胶接,不但能够保证夹持时通过聚氨酯防水涂料形成巨大的摩擦系数,而且能够保证涂料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易脱落。

使用过程中,将挡板套入管道,使得挡板上表面封堵住管道旁边的洞口。然后将所述管夹夹在管道上,使得管夹下表面和挡板的下表面紧密接触。由于管夹上的弹力组件对管体的夹持力,以及防滑组件和管壁巨大的摩擦系数,当需要修补的洞口较大,水泥对挡板的压力负载较大时,管夹也能紧密的夹持在管道上,不会滑移,保证了浇筑的顺利进行,浇筑处理的管道边界防水性能优秀。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