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水袋循环式混凝土养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49432阅读:52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涉及一种冬季混凝土室外装配式养护装置,属于混凝土养护领域。适用于当代现浇混凝土冬季施工的室外现场养护。



背景技术:

冬季期间新浇筑的混凝土因低温冻结将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发展,后期即使正常温度养护也无法恢复至设计强度,如果能采取合理措施防止混凝土受冻,让混凝土强度在合适的温度条件下增长至混凝土早期受冻的允许临界强度以上,使得混凝土即使在冬季低温环境下也能在养护环境中达到设计强度。所以冬季养护对混凝土的施工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在冬季施工中常用的养护方法--外部加热法。外部加热法主要用于气温-10℃以上,而构件并不厚大的工程。通过加热混凝土构件周围的空气,将热量传给混凝土,或直接对混凝土加热,提供一个混凝土能正常硬化的条件。①火炉加热:一般在较小的工地使用,方法简单,但室内温度不高,比较干燥,且放出的二氧化碳会使新浇混凝土表面碳化,影响质量。②红外线加热:以高温电加热器或气体红外线发生器,对混凝土进行密封辐射加热,但耗能大,不便于实时监控检查。③蒸气加热:用蒸气使混凝土在湿热条件下硬化。此法较易控制,加热温度均匀。但因其需专门的锅炉房设备,费用较高,场地局限大。且热损失较大,工作环境也不理想。④电加热:将钢筋作为电极,或将电热器贴在混凝土表面,变电能变为热能,以提高混凝土的温度。此法简单方便,热损失较少,易控制,但不足之处是电能消耗量相对较大。

目前随着各种异形结构和高层建筑的发展,大体积混凝土的使用和现场施工效率的有待提高,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已经难以适用现场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耗能大、场地局限性大、不便现场对现浇混凝土进行养护的问题,适应越来越复杂的冬季建筑结构施工工艺及施工环境,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混凝土水热水管导流循环养护装置,使现场对现浇混凝土养护更为便捷,能耗更小,达到施工高效、节能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水袋循环式混凝土养护装置,包括锅炉水仓,与锅炉水仓相连通的循环输水管道,以及在循环输水管道之间连接的由上部隔热层、中部供热板袋和下部防护网构成的柔性供热板袋,将连通有循环输水管道的柔性供热板袋铺盖在所需养护的混凝土表面实现混凝土的养护。

优选的,所述锅炉水仓包括锅炉热水仓和锅炉蓄水仓,循环输水管道包括主输水管、次输水管、次回流管和主回流管,所述主输水管和主回流管分别与锅炉热水仓和锅炉蓄水仓相互连通,主输水管、次输水管、次回流管和主回流管依次连通构成循环供水回路。

优选的,所述锅炉热水仓连通主输水管,锅炉蓄水仓通过输水管回水口连通主回流管,次回流管通过次回流管接口连通主回流管,主输水管和次回流管分别连通柔性供热板袋中的中部供热板袋。

优选的,由所述上部隔热层、中部供热板袋和下部防护网构成的柔性供热板袋为两个相互连通的矩形框形结构,中部供热板袋架设在下部防护网上,通过锅炉连通循环输水管道至中部供热板袋中输送导热介质。

优选的,所述隔热层采取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挤塑板。

优选的,所述中部供热板袋采取高分子尼龙塑胶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

该装置克服了已有的众多方法的多数局限性,比电转化热能的方法更节约能源,而且材料也更为经济;更好的解决了室外施工的便捷,不再局限于室内加工和设备的过于繁琐。其原理简单,耗能少,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锅炉热水仓;2、锅炉蓄水仓;3、输水管回水口;4、主回流管;5、次回流管接口;6、防护网;7、隔热层;8、主输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限制的依据。

如图1所示,一种热水袋循环式混凝土养护装置,包括锅炉水仓,与锅炉水仓相连通的循环输水管道,以及在循环输水管道之间连接的由上部隔热层7、中部供热板袋和下部防护网6构成的柔性供热板袋,将连通有循环输水管道的柔性供热板袋铺盖在所需养护的混凝土表面实现混凝土的养护。

其中,锅炉水仓包括锅炉热水仓1和锅炉蓄水仓2,循环输水管道包括主输水管8、次输水管、次回流管和主回流管4,主输水管8和主回流管4分别与锅炉热水仓1和锅炉蓄水仓2相互连通,主输水管8、次输水管、次回流管和主回流管4依次连通构成循环供水回路。锅炉热水仓1连通主输水管8,锅炉蓄水仓2通过输水管回水口3连通主回流管4,次回流管通过次回流管接口5连通主回流管4,主输水管8和次回流管分别连通柔性供热板袋中的中部供热板袋。

柔性供热板袋由上部隔热层7、中部供热板袋和下部防护网6构成,柔性供热板袋为一个矩形框形,中部供热板袋架设在下部防护网6上,上部设有隔热层7,通过锅炉连通循环输水管道至柔性供热板袋输送导热介质,热水输送到柔性供热板袋内,其铺盖在所需养护的混凝土表面,通过柔性供热板袋内的中部供热板袋均匀散热,再由次、主回流管道回流低温的水回锅炉内再次加热,达到此类循环的目的。

导热介质的选材上:水资源丰富、比热容大、流动性好,携带的热量多,水温容易控制,是携热的较好介质,而且它能同时保证混凝土养护中的温度和湿度两个重要条件,是最佳的介质。

该组装式设备总体分为两个部分:

①锅炉部分:由锅炉提供热源,根据所需温度进行调节水温,调节混凝土表面湿度,由水泵提供水供应的动力。

②输热部分:输热部分由主输水管、柔性供热板袋、主回水管和组成。

主输水管道和主回水管道,管径以40mm—50mm为宜。快速接口统一尺寸,便于安装拆卸。

柔性供热板袋中隔热层7采取挤塑板(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材质。中部供热板袋采取导热性能比较好的材质,例如,采用柔性的高分子尼龙塑胶材料制作,能够达到一定的充水厚度,并保证充水体积,同时也能避免水袋充水过多造成混凝土结构的损坏,通过柔性供热板袋均匀散热。下部防护网6采用金属材质。

工作流程:

主输水管是将温度适宜的热水从锅炉中输送的管道,将热水输送到柔性供热板袋内,再由主回流管道回流低温的水回锅炉内再次加热,达到此类循环的目的。柔性供热板袋由上部隔热层、中部供热板袋,以及下部防护网组成。上层隔热层和下部防护网连接成一个整体,不仅可以加强供热板袋的整体性,同时也能约束供热板袋的充水厚度在设计厚度内变化,保证充水体积,同时也能避免水袋充水过多造成混凝土结构的损坏,通过柔性供热板袋均匀散热,供热板袋之间可相互连接,形成井格式循坏途径。

工作原理简单,耗能少,操作方便。养护板袋整体柔度较大,可适应不同结构形式如楼梯梯段和壳体形式的混凝土构件的养护,整体温度分布的均匀,养护效果不会因为养护对象的不同而折损效率。根据现场混凝土体量的大小和表面积的大小,本装置可以进行相应的装配,对输水管、回水管、供热板袋的数量进行相应的搭配。该装置都能在已有材料中购得。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