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立体车库的轿厢底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75194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用于立体车库的轿厢底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平面移动类立体车库用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立体车库的轿厢底架,属于智能停车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平面移动类立体车库在运行过程中,轿厢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现有的轿厢结构比较简单,尤其是轿厢的底架,通常由两个横梁和两个纵梁首尾相接焊接而成,在使用时,不但无法很好的与其他车库部件配合,实用性较差,且机械强度弱,容易造成安全事故,需要定期检修和维护,属于典型的安装便宜使用昂贵。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实用性强,机械强度高,安全性好,能够对横移车起到较好支撑的用于立体车库的轿厢底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的用于立体车库的轿厢底架,包括底架本体,底架本体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横梁,在两根横梁之间等间距且平行设置五根纵梁,两端的纵梁顶部均设置有轨道梁,一侧轨道梁的内侧设置集线板安装架,两端的纵梁外侧分别设置两个安装座,两根横梁的端部外侧均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和底架本体上设置加强板。

用于立体车库的轿厢底架通过设置多跟横梁和纵梁,能够提高基础的牢固性,增加了轿厢底架的机械强度,同时在基础上设置轨道梁,能够更好的配合车库横移车的使用,设置安装座和连接板,能够方便连接侧板和平层机构的安装,提高可轿厢底架的实用性和适用性,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使用成本低。

进一步的优选,安装座采用工字形结构。方便平层机构的安装。

进一步的优选,横梁上设置有2个吊耳。方便轿厢底架的安装。

进一步的优选,轨道梁一端固定在底架本体上,另一端伸出底架本体且端部设置为倾斜边。方便与车库轨道的配合。

进一步的优选,纵梁外侧的两个安装座之间的距离为1200mm-1300mm。

进一步的优选,轨道梁的宽度为150mm,轨道梁的高度为300mm,纵梁的宽度为125mm,相邻两根纵梁之间的间距为1400mm。机械强度好。

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的轨道梁的内侧设置导向辅助板。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立体车库的轿厢底架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使用成本低,机械强度高,不但能够很好的对横移车进行稳定支撑,还能够方便安装部件与车库进行较好的配合,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处放大图;

其中,1、轨道梁;2、集线板安装架;3、吊耳;4、安装座;5、连接板;6、底架本体;7、横梁;8、纵梁;9、加强板;10、导向辅助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立体车库的轿厢底架,包括底架本体6,底架本体6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横梁7,在两根横梁7之间等间距且平行设置五根纵梁8,两端的纵梁8顶部均设置有轨道梁1,一侧轨道梁1的内侧设置集线板安装架2,两侧轨道梁1的内侧均设置导向辅助板10,两端的纵梁8外侧分别设置两个安装座4,两根横梁7的端部外侧均设置有连接板5,连接板5和底架本体6上设置加强板9。

其中,所述的安装座4采用工字形结构,横梁7上设置有2个吊耳3。

所述的轨道梁1一端固定在底架本体6上,另一端伸出底架本体6且端部设置为倾斜边。

所述的纵梁8外侧的两个安装座4之间的距离为1200mm-1300mm,所述的轨道梁1的宽度为150mm,轨道梁1的高度为300mm,纵梁8的宽度为125mm,相邻两根纵梁8之间的间距为1400mm。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使用过程:

所述的用于立体车库的轿厢底架在使用时,通过安装座4安装轿厢的平层机构,通过连接板5连接轿厢的连接侧板,轨道梁1顶部与搬运车的移动轮相对应,轨道梁1的斜边端与立体车库的运行轨道相对应,同时,通过设置集线板安装架2和加强板9,增加了轿厢底架的牢固性。

本实用新型不但能够很好的对横移车进行稳定支撑,还能够方便安装部件与车库进行较好的配合,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成本低,机械强度高,使用方便,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并不仅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