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用安全警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89306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涉及油田安全生产区域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野外用安全警示装置。



背景技术:

野外用安全警示装置可以用于在工作环境恶劣的生产工作区域周围设置警示带,以进行警戒标识。因野外工作环境恶劣,常用于银行、机场等美观、轻巧的警戒线装置并不适用。交通部门常用的安全识别警戒标识也不能满足恶劣工况的要求。

现有技术中的野外用安全警示装置通常包括以铁钎为支撑物。使用时首先由人工利用锤子将铁钎砸入地下固定,然后在铁钎的上端固定设置警示带以进行警戒标识。该方式存在以下缺陷:一是现场铁钎长度固定,而地面软硬度不一,导致警示带高度参差不齐,且高度较低,达不到警示带高度标准;二是砸入每个钎子平均耗时15分钟,影响作业时效,同时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三是在钎子砸入过程中,存在砸手伤人隐患;四是地面下情况复杂,容易危及电缆、管线等地下生产设备;四是受井场地面限制,部分水泥地面无法设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快速安装高度达标的野外用安全警示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野外用安全警示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能填充用于稳定所述壳体的配重物;纵长延伸的支架,其与所述壳体相连接,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警示带的安装部;所述支架能沿其长度方向伸缩以升降所述安装部;所述支架包括固定支架和能相对于所述固定支架移动的活动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壳体相连接,所述固定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活动支架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活动支架上设置有所述安装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固定支架内设置有通道,所述活动支架穿设于所述通道内,所述固定支架和所述活动支架的其中之一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另一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设置有连接销,所述连接销凸伸入所述第二通孔内。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通孔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通孔沿所述长度方向间隔排布,每个所述第二通孔均能供所述连接销穿过。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固定支架和所述活动支架的其中之一的外壁上设置外螺纹,另一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壳体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支架背离所述第一表面延伸,所述第二表面的面积大于所述支架的横截面积。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安装部为两个,两个所述安装部设置于所述支架的相对侧;所述安装部包括能穿设于所述警示带的安装孔内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连接有连接杆,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朝向所述支架延伸,所述连接杆背对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架的侧壁相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支撑杆竖直延伸。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限位部为所述支撑杆弯折形成。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手柄,至少两个所述手柄位于所述支架的相对侧。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手柄包括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的固定部和与所述固定部可转动连接的握持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壳体的外周壁上设置有荧光部。

借由以上的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方式所述的野外用安全警示装置通过设置能沿其长度方向伸缩的支架,可以在搬运时缩短支架的长度,以方便搬运;而在野外举起警示带时,又可以伸长支架,且能根据地面的高低程度适当调整伸长量;使警示带安装高度统一达标。如此,本申请实施方式实现提供一种能够快速安装高度达标的野外用安全警示装置的目的。另一方面通过壳体内可以填充配重物,所以搬运时可以将壳体内的配重物倒出,以减轻本申请所述的野外用安全警示装置的重量,而在野外举起警示带时,又可以在壳体内填充配重物,如此降低了本申请实施方式所述的野外用安全警示装置的搬运难度。

附图说明

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申请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申请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申请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申请。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方式的野外用安全警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请参阅图1,本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野外用安全警示装置,其可以包括:壳体11;所述壳体11内用于填充配重物;纵长延伸的支架,其与所述壳体11相连接,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警示带的安装部,安装部至少两个,至少两个安装部设置于支架的相对侧,安装部包括能穿设于警示带的安装孔内的支撑杆31,支撑杆31的一端连接有连接杆33,支撑杆31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部35,限位部35朝向支架延伸,连接杆33背对支撑杆31的一端与支架的侧壁相连接,所述支架能沿其长度方向伸缩以升降所述安装部,支架包括固定支架21和能相对于固定支架21移动的活动支架23,固定支架21的一端与壳体11相连接,固定支架21的另一端与活动支架23的一端相连接,活动支架23上设置有安装部。

使用时,首先将壳体11内填充入配重物,以增加本申请所述的野外用安全警示装置的重量,然后再沿支架的长度方向伸长支架以起升安装部,且根据地面的高低程度适当调整伸长量,从而既将警示带举起一定的高度以能被周围的操作人员看见,又能在不平整的地面上达到统一标准高度。如此,本申请实施方式实现提供一种能够快速安装高度达标的野外用安全警示装置的目的。当需要搬运时,首先沿支架的长度方向缩短支架以减少支架的长度,以方便搬运;然后,将壳体11内的配重物倒出,以减轻本申请所述的野外用安全警示装置的重量,以方便搬运。

由以上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方式所述的野外用安全警示装置由于设置的支架能沿其长度方向伸缩,所以在搬运时可以缩短支架的长度,以方便搬运;而在野外举起警示带时,又可以伸长支架,以能在不平整的地面上达到统一标准高度。另一方面由于壳体11内可以填充配重物,所以搬运时将壳体11内的配重物倒出,以减轻本申请所述的野外用安全警示装置的重量,而在野外举起警示带时,又可以在壳体11内填充用于稳定壳体11的配重物,如此降低了本申请实施方式所述的野外用安全警示装置的搬运难度。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11用于放置于地面上。具体地,该壳体11的形状可以是锥体、柱体或台体,对此本申请不做限定。该壳体11具有开口13,该开口13可以设置于壳体11的上端面上,也可以设置于壳体11的侧壁上,优选地,该开口13设置于壳体11的上端面上。该开口13用于向壳体11内填充或取出配重物。

进一步地,壳体11的外周壁上设置有荧光部,该荧光部能提高夜间的识别度,具体地,该荧光部为荧光反光带,该荧光反光带粘贴在壳体11的外周壁上。

进一步地,可以在壳体11内填充用于稳定壳体11的配重物,以增加壳体11的重量,从而提高本申请实施方式的野外用安全警示装置的稳定性。由野外的工作环境恶劣,因此为了减轻运输人员的负担,壳体11的重量越轻越好,所以壳体11内的配重物能通过开口13倒出,从而能减小壳体11的重量,如此能方便运输人员的搬运和携带。再者,为了防止本申请实施方式的野外用安全警示装置能被轻易的碰撞而倒落在地面上,该壳体11的重量越大越好。如此,可以在壳体11内填充配重物,以增加壳体11的重量,该配重物可以是砂砾。由于砂砾在野外比较容易获得,所以降低了操作人员获取的难度。

优选地,该壳体11为回转体,该壳体11在填充砂砾时,能通过晃动壳体11使得砂砾分布均匀,如此使能加强壳体11的平稳性。

优选地,壳体11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15和第二表面17,支架背离第一表面15延伸,第二表面17的面积大于支架的横截面积,从而当第二表面17与底面相接触时,该第二表面17不容易相对于地面移动,从而能增强壳体11的稳定性。

支架,其与壳体11相连接,该连接可以是螺纹连接、螺钉连接、焊接、螺栓连接、一体成型。支架能沿其长度方向伸缩以升降安装部。从而将警示带举起一定的高度以能被周围的操作人员看见且能根据地面的高低程度适当调整伸长量;使警示带安装高度统一达标。如此,本申请实施方式实现提供一种能够快速安装高度达标的野外用安全警示装置的目的。当需要搬运时,可以沿支架的长度方向缩短支架以减少支架的长度,以方便搬运。

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架包括固定支架21和能相对于固定支架21移动的活动支架23,固定支架21的一端与壳体11相连接,固定支架21的另一端与活动支架23的一端相连接,活动支架23上设置有安装部。该固定支架21与壳体11之间的连接可以是螺纹连接、螺钉连接、焊接、螺栓连接、一体成型。当该活动支架23相对于固定支架21移动时,该活动支架23能升降安装部。

进一步地,固定支架21内设置有通道,活动支架23穿设于通道内,固定支架21和活动支架23的其中之一的侧壁上设置第一通孔25,另一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通孔27,第一通孔25内设置有连接销,连接销凸伸入第二通孔27内,从而活动支架23和固定支架21之间通过连接销相连接。如此搬运时,可以将连接销从第一通孔25中拆卸下来,以使得活动支架23与固定支架21相互分离,从而进一步减轻本申请实施方式所述的野外用安全警示装置的重量。

进一步地,第二通孔27为多个,多个第二通孔27沿长度方向间隔排布,每个所述第二通孔27均能供所述连接销穿过。从而当活动支架23相对于固定支架21移动时,该多个第二通孔27能分别与第一通孔25相连通且该活动支架23能通过连接销与固定支架21进行固定,从而伸长或收缩支架。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固定支架21和活动支架23的其中之一的外壁上设置外螺纹,另一的外壁上设置有与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从而活动支架23能相对于固定支架21转动以伸长或收缩支架。

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架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警示带的安装部,安装部至少两个,至少两个安装部设置于支架的相对侧。从而该支架的两侧能安装两个警示带,位于支架相对侧的两根警示带能对支架施加相反的作用力,从而支架上受到的警示带的合力为零,从而保证了支架的稳定性。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安装部包括能穿设于警示带的安装孔内的支撑杆31,支撑杆31的一端连接有连接杆33,支撑杆31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部35,限位部35朝向支架延伸,连接杆33背对支撑杆31的一端与支架的侧壁相连接。从而当支撑杆31穿设于警示带的安装孔内时,所述限位部35和所述连接杆33能防止所述警示带从所述支撑杆31上滑落,从而增强了警示带固定的牢固性。

优选地,由于警示带一般由具有柔弹性的材料制成,所以为了防止警示带沿支撑杆31的延伸方向发生褶皱,支撑杆31竖直延伸。从而当支撑杆31穿设于警示带的安装孔内后,该警示带在支撑杆31的延伸方向上受力均匀,从而不会发生褶皱。

进一步地,限位部35为支撑杆31弯折形成。

优选地,壳体11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手柄,至少两个手柄位于支架的相对侧,从而能在支架的相对侧通过手柄提起该壳体11。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手柄包括与壳体11固定连接的固定部和与固定部可转动连接的握持部41,该固定部与壳体11的连接方式可以是螺栓连接、焊接、一体成型。具体地,该固定部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固定部37和第二固定部39,第一固定部37上设置有第一贯通孔,第二固定部39上设置有第二贯通孔,握持部41的两端分别穿设于第一贯通孔和第二贯通孔内。如此握持部41能相对于固定部转动,从而能方便操作人员调整握持部41与壳体11之间的角度,以方便搬运。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和区别类似的对象,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先后顺序,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应该理解,以上描述是为了进行图示说明而不是为了进行限制。通过阅读上述描述,在所提供的示例之外的许多实施方式和许多应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教导的范围不应该参照上述描述来确定,而是应该参照前述权利要求以及这些权利要求所拥有的等价物的全部范围来确定。出于全面之目的,所有文章和参考包括专利申请和公告的公开都通过参考结合在本文中。在前述权利要求中省略这里公开的主题的任何方面并不是为了放弃该主体内容,也不应该认为申请人没有将该主题考虑为所公开的申请主题的一部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