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体成型压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16319发布日期:2018-06-05 22:34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墙体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墙体成型压紧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在建筑领域,通常使用混凝土浇灌技术来构成整个外围的框架,而在混凝土浇灌过程中,需要对某些工程面进行临时压紧。现有的建筑工地上,一般采用木桩来作为支撑件,这种木桩极容易发生断裂,造成人员伤亡,同时当墙体发生倾斜时,还需要借助其他机械才能判定,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墙体成型压紧装置,用来解决现有的墙体成型压紧结构缺陷导致木桩容易发生断裂,以及需要借助其他机械才能判定墙体是否倾斜带来操作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墙体成型压紧装置,包括长方体底板,所述底板设有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内穿设有螺钉,所述底板上端面中央设有第一铰接槽,所述第一铰接槽内设有下支杆,所述下支杆铰接在第一铰接槽内,所述下支杆的上部为中空结构、中空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下支杆通过内螺纹可拆卸连接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两端分别设有旋向相反的外螺纹,所述调节螺杆下端的外螺纹与下支杆上部中空内壁的内螺纹相匹配,所述调节螺杆的中段为正六棱柱,所述调节螺杆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有上支杆,所述上支杆的下部为中空结构、且中空内壁设有与调节螺杆上端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上支杆的上端设有第二铰接槽,所述上支杆的上端与第二铰接槽铰接,所述第二铰接槽的底面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有矩形通孔,所述矩形通孔内设有固定条,所述固定条上设有软绳,所述软绳的自由端设有配重块。

所述固定条上设有可供软绳缠绕的凹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实用新型,底板放置在地面上,使用螺钉把底板固定,旋转调节螺杆,把下支杆、调节螺杆和上支杆的总长度大致调整到一个合适的长度尺寸,再把支撑板贴在需要固定的墙体上,然后再一次旋转调节螺杆,加大下支杆、调节螺杆和上支杆的总长度,进一步加大了支撑板和墙体之间的挤压力,从而使支撑力更强,调节螺杆中段为正六棱柱结构,可以直接使用扳手对调节螺杆进行旋转调节,最后把固定条插入矩形通孔,放下软绳,软绳在配重块的作用下与水平面保持垂直,通过观察软绳与墙体是否平行,可大致判断墙体是否存在倾斜情况,操作方便。

进一步限定,所述圆形通孔为四个、且分布在底板端面的四个角,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保证底板能更加稳固地固定在地面上。

进一步限定,所述固定条上设有可供软绳缠绕的凹槽,这样的结构设计,可根据实际需要,调节软绳下放长度,同时在不使用时,可把软绳缠绕在固定条上,便于收放。

进一步限定,所述配重块设有与固定条相匹配的收纳腔,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在不使用时,把软绳缠绕在固定条上,再将固定条放入收纳腔内,便于收放。

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铰接槽与下支杆采用销钉铰接,所述销钉为可拆卸式,这样的结构设计,在不使用装置时,可把第一铰接槽与下支杆拆开,方便运输。

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二铰接槽与上支杆采用销钉铰接,所述销钉为可拆卸式,这样的结构设计,在不使用装置时,可把第二铰接槽与上支杆拆开,方便运输。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墙体成型压紧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底板1、通孔11、第一铰接槽2、下支杆3、调节螺杆4、上支杆5、第二铰接槽6、支撑板7、固定条8、软绳9、配重块9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墙体成型压紧装置,包括长方体底板1,底板1设有圆形通孔11,圆形通孔11内穿设有螺钉,底板1上端面中央设有第一铰接槽2,第一铰接槽2内设有下支杆3,下支杆3铰接在第一铰接槽2内,下支杆3的上部为中空结构、中空内壁设有内螺纹,下支杆3通过内螺纹可拆卸连接有调节螺杆4,调节螺杆4的两端分别设有旋向相反的外螺纹,调节螺杆4下端的外螺纹与下支杆3上部中空内壁的内螺纹相匹配,调节螺杆4的中段为正六棱柱,调节螺杆4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有上支杆5,上支杆5的下部为中空结构、且中空内壁设有与调节螺杆4上端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上支杆5的上端设有第二铰接槽6,上支杆5的上端与第二铰接槽6铰接,第二铰接槽6的底面设有支撑板7,支撑板7设有矩形通孔,矩形通孔内设有固定条8,固定条8上设有软绳9,软绳9的自由端设有配重块91。

本实施例中,底板1放置在地面上,使用螺钉把底板1固定,旋转调节螺杆4,把下支杆3、调节螺杆4和上支杆5的总长度大致调整到一个合适的长度尺寸,再把支撑板7贴在需要固定的墙体上,然后再一次旋转调节螺杆5,加大下支杆3、调节螺杆4和上支杆5的总长度,进一步加大了支撑板7和墙体之间的挤压力,从而使支撑力更强,调节螺杆4中段为正六棱柱结构,可以直接使用扳手对调节螺杆4进行旋转调节,最后把固定条8插入矩形通孔,放下软绳9,软绳9在配重块91的作用下与水平面保持垂直,通过观察软绳9与墙体是否平行,可大致判断墙体是否存在倾斜情况,操作方便。

优选圆形通孔11为四个、且分布在底板1端面的四个角,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保证底板1能更加稳固地固定在地面上。实际上,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考虑圆形通孔11的数量和分布位置。

优选固定条8上设有可供软绳9缠绕的凹槽,这样的结构设计,可根据实际需要,调节软绳9下放长度,同时在不使用时,可把软绳9缠绕在固定条8上,便于收放。实际上,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考虑软绳9的收放方式。

优选配重块91设有与固定条8相匹配的收纳腔,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在不使用时,把软绳9缠绕在固定条8上,再将固定条8放入收纳腔内,便于收放。实际上,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其他便于存放的结构设计。

优选第一铰接槽2与下支杆3采用销钉铰接,销钉为可拆卸式,这样的结构设计,在不使用装置时,可把第一铰接槽2与下支杆3拆开,方便运输。实际上,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考虑第一铰接槽2与下支杆3的铰接方式。

优选第二铰接槽6与上支杆5采用销钉铰接,销钉为可拆卸式,这样的结构设计,在不使用装置时,可把第二铰接槽6与上支杆5拆开,方便运输。实际上,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考虑第二铰接槽6与上支杆5的铰接方式。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墙体成型压紧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