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调平组件及房屋装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32533发布日期:2018-07-13 18:34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修调平组件及房屋装修结构。



背景技术:

在房屋装修的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地面和墙面进行装修。

例如,若需要铺设地暖,则需要在地面上铺设保温层,然后再将实木地板或大理石瓷砖等铺设在保温层上。但是,现有技术中待装修的地面往往并不平整,容易导致铺设于地面上的保温层、实木地板和瓷砖等发生倾斜,影响美观,降低客户体验。另外,现有技术中待装修的墙面往往也并不平整,在对墙面进行装修的过程中,容易使得安装于墙面上的装饰板发生倾斜,同样影响美观,降低客户体验。

现有技术中,为避免铺设于地面或安装于墙面上的装修层发生倾斜,通常需要经验丰富的装修工人进行实地测量、计算并监督施工。此种方式往往需要大量的经验积累,不利于年轻装修工人独立作业;此外,装修层的平整度也并不能得到较好的保证,还会增加施工成本,延长施工周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中铺设于地面或安装于墙面上的装修层的平整度也并不能得到较好的保证,还会增加施工成本,延长施工周期。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修调平组件,包括:

调平杆,所述调平杆的轴向一端适于抵接待装修部;

调平盘,具有套筒和固定设置于所述套筒,且沿径向向外延伸的翼;

所述调平杆固定插设于所述套筒,且相对所述套筒沿所述轴向方向位置可调,所述翼适于接触装修主材朝向待装修部的表面。

可选的,所述装修调平组件还包括垫片,所述垫片设置于所述调平杆的轴向一端,所述调平杆通过所述垫片抵接于所述待装修部。

可选的,所述调平杆螺接固定于所述调平盘。

可选的,所述翼为固定套设在所述套筒外的圆盘;或,所述套筒的外周面上设有多个所述翼,多个所述翼均位于同一平面上。

可选的,所述翼固定设置于所述套筒的轴向一端。

可选的,从所述套筒的所述轴向一端至所述套筒的轴向另一端,所述套筒的外径逐渐减小。

可选的,所述垫片可旋转的设置于所述调平杆或固定设置于所述调平杆。

可选的,所述垫片朝向调平杆的面上设有环形凸起,所述调平杆插设在所述环形凸起所围成的区域内。

可选的,所述调平杆的轴向另一端的端面上设有插槽或凸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屋装修结构,包括待装修部和装修主材,所述装修主材上设有安装孔;

所述房屋装修结构还包括以上所述的装修调平组件;

所述套筒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翼设置于所述装修主材的内表面;

所述调平杆插设于所述套筒,且所述调平杆的轴向一端抵接于所述待装修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所述的装修调平组件,包括调平杆和调平盘。在装修过程中,将调平盘的套筒设置在装修主材的安装孔内,并将调平杆固定插设在套筒内,通过调节调平杆相对调平盘在轴向方向上的位置,使调平杆的轴向一端相抵于待装修部的表面,使调平盘的翼接触装修主材的表面。当调平杆、调平盘的轴向相对位置发生改变时,能够改变装修主材和待装修部之间的间隙,从而能够使装修主材竖直设置或水平设置。使得装修主材不会出现与待装修部类似的表面不平整或倾斜的状况,能够使装修后的墙面或地面具有较好的外观,提升客户满意度。

由于仅需调整调平杆和调平盘之间的相对位置,即能够保证多个装修主材均位于同一竖直面或同一水平面上。该方法操作较为简单、方便,即使是经验较少的装修工人,也能够较好的完成装修主材的安装。同时,还能够节约装修时间,降低施工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套筒固定设有翼的轴向一端至轴向另一端,套筒的外径逐渐减小。因此,能够方便的将套筒插入至装修主材的安装孔中,尤其需要使套筒与安装孔过盈配合时,套筒远离翼的一端能够逐渐引导套筒本体插入至安装孔中,节约安装时间、降低安装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装修主材安装至待装修部时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A-A方向上的剖视图;

图3是图2所示B区域的放大图,以显示装修调平组件的具体结构;

图4是图3所示调平盘的立体结构图;

图5是图3所示调平杆的立体结构图;

图6是图2所示C区域的放大图,以显示装修固定件的具体结构;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装修调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垫片的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第一实施例

参照图1、图2,在房屋装修过程中,需要将装修主材200(例如铺设于地面的保温层、安装于墙面的装饰板等)固定安装至待装修部300(例如毛坯地板、毛坯墙面等)上。为使装修后的地板或者墙面具有较好的外观,还需要对固定安装后的装修主材200进行调平。

本实施例中,先利用装修固定件400将装修主材200固定安装至待装修部300;待装修主材200被固定安装后,再利用装修调平组件100将装修组件200进行调平,以避免装修主材出现不平整或倾斜的情况,使装修后的地板或墙面具有较好的外观。

参照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装修调平组件100,包括调平杆10和调平盘20。其中,所述调平盘20包括套筒21和翼22,所述翼22固定设置于套筒21的外周面上,且径向向外延伸;所述调平杆10插设在所述套筒21内,与所述套筒21固定连接。

装修主材200上设有安装孔201,在所述装修固定件400将装修主材200固定安装至待装修部300之前,先将所述调平盘20设置在装修主材200和待装修部300之间,且使套筒21伸入至安装孔201内,所述调平杆10固定插设在套筒21内。然后,利用装修固定件400(图2所示)将所述装修主材200固定安装至待装修部300上。

最后,通过调节调平杆10相对所述调平盘20在轴向方向上的位置,使调平杆10的轴向一端相抵于待装修部300的表面,使调平盘的翼22接触装修主材200的表面。也就是说,当调平杆10、调平盘20的轴向相对位置发生改变时,能够改变装修主材200和待装修部300之间的间隙,从而能够使装修主材200竖直设置或水平设置。

因此,当待装修部300的表面不平整或倾斜时,通过调节装修调平组件100,能够调节装修主材200和待装修部300之间的间隙,从而使得装修主材200不会出现与待装修部300类似的表面不平整或倾斜的状况,使装修后的墙面或地面具有较好的外观,提升客户满意度。

本实施例调节装修主材200使其平整的方法,仅需调整装修调平组件100中所述调平杆10和调平盘20之间的相对位置,操作较为简单、方便,即使是经验较少的装修工人,也能够较好的完成装修主材200的安装。相较于现有技术,还能够节约装修时间,降低施工成本。

另外,由于调平杆10的一端相抵于待装修部300的表面,待装修部300上无需设置于所述调平杆10相对应的孔,从而不会对待装修部300造成较大的损坏。同时,也使装修主材200的固定、安装变得更加简单、方便。

如图1所示,在实际装修过程中,一个装修主材200往往配设有多个装修调平组件100和多个装修固定件400。多个装修固定件400能够将所述装修主材200较好固定至待装修部300;多个装修调平组件100能够在多个位置上调节装修主材200和待装修部300之间的间隙,更容易使装修主材200保持水平设置或竖直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需要使用所述装修固定件400用以固定安装装修主材200和待装修部300。但是,在一些具体装修例中,例如,安装地板保温层的过程中,由于保温层平铺于地面上,依靠重力作用即能够较好的固定在地板(待装修部)上;而且,保温层上往往还需要铺设瓷砖或木地板,此时即使没有装修固定件400,也能够将保温层较好的固定在底板上。

参照图3、图4,所述套筒21的内周面上设有内螺纹,调平杆10的外周面上设有外螺纹,所述调平杆10螺接固定于所述套筒21。因此,通过旋转所述调平杆10,即能够改变所述调平杆10在套筒21中的位置,进而能够改变装修主材200和待装修部300之间的间隙。

在调节装修主材200和待装修部300间隙的过程中,旋转所述调平杆10,若所述调平盘20随调平杆10旋转,则无法改变调平盘20、调平杆10之间的相对位置,即无法改变装修主材200、待装修部300之间的间隙。

因此,需使所述调平盘20固定设置在装修主材200上,具体的,所述调平盘20的固定可以采用以下方式。

其一,使调平盘的翼22在其面向装修主材200的表面上具有较大的粗糙度,当所述翼22与装修主材200接触贴合时,利用所述翼22和装修主材200之间的摩擦力以实现固定。

其二,在装修主材200固定安装至待装修部300之前,将调平盘的套筒21插入至安装孔201的过程中,即将所述翼22固定连接在待装修部300的表面。其中,具体固定方式可以是卡合固定、螺接固定或粘结固定等。

其三,在装修主材200固定安装至待装修部300之前,将调平盘的套筒21插入至安装孔201的过程中,使所述套筒21过盈的配合于安装孔201,依靠套筒21、装修主材200的挤压力以实现固定。

参照图3、图4,本实施例中,所述翼22呈圆盘形状,固定设置在套筒21的轴向一端,以使所述翼22能够更好的贴合于装修主材200的表面,对所述装修主材200起到更好的支撑作用。

在其他变形例中,所述翼22还可以呈片状结构(仅沿其中一个径向方向延伸),同样能够支撑所述装修主材200。此时,为了能够起到更好的支撑作用,可以在所述套筒21的外周面上设置多个所述翼22,多个翼22均位于同一平面上,且沿周向均匀分布。

另外,所述翼22并非限定设置在套筒21的轴向一端,也可以将所述翼22设置在套筒21的中间部位,不影响本技术方案的实施。

继续参照图3、图4,从所述套筒21固定设有翼22的轴向一端至所述套筒21的轴向另一端,所述套筒21的外径逐渐减小。具体的,所述套筒21远离翼22的一端的径向尺寸小于安装孔201的径向尺寸。

因此,能够方便的将所述套筒21插入至安装孔201中,尤其需要使套筒21与所述安装孔201过盈配合时,所述套筒21远离翼22的一端能够逐渐引导套筒21本体插入至安装孔201中。

参照图5,所述调平杆10的轴向一端用于抵接待装修部300,在轴向另一端的端面上还设有插槽11,所述插槽11的作用在于旋转调平杆10,以调整调平杆10和调平盘20之间的相对位置。具体的,所述插槽11可以与相应的螺丝刀等工具配合,通过螺丝刀以旋转所述调平杆10。

在其他变形例中,也可以在该端面上设置凸起,凸起的作用同样能够方便旋转调平杆10,不影响本技术方案的实施。

参照图2、图6,本实施例的装修固定件400可以采用普通的螺钉,例如现有的用于固定保温层的保温钉、用于固定装饰板的装饰钉等。但是,上述方式的作用仅在于固定,在该螺钉使用位置处却无法调节装修主材200和待装修部300之间的间隙。

本实施例中,所述装修固定件400也能够对装修主材200和待装修部300之间的间隙进行调节。具体的,所述装修固定件400包括连接套管410、调平螺栓420和固定件430。其中,所述连接套管410用于固定设置在待装修部300内;所述调平螺栓420的一端固定插设在连接套管410内,且能够根据需要,调节所述调平螺栓420和连接套管410之间的相对位置;所述固定件430固定设置在调平螺栓420的另一端,用于固定装修主材200。

当需要将装修主材200安装至待装修部300上时,先将所述连接套管410安装至待装修部300内,此时,待装修部300将所述连接套管410固定。接着,将装修主材200安装至调平螺栓420,并利用固定件430将装修主材200与调平螺栓420固定。最后,使调平螺栓420的一端插入至连接套管410中,通过调平螺栓420与连接套管410的固定连接,从而能够将所述装修主材200固定至待装修部300上。

通过调整所述调平螺栓420在连接套管410中的位置,改变调平螺栓420和连接套管410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能够改变装修主材200和待装修部300之间的间隙。也就是说,若待装修部300的表面不平整或倾斜,通过调整装修主材200上的装修固定件400,也能够使装修主材200和待装修部300之间在各个位置上的间隙不一致,从而使得装修主材200不会出现与待装修部300类似的表面不平整或倾斜的状况。

继续参照图3,本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房屋装修结构,包括待装修部300、装修主材200和以上所述的装修调平组件100。其中,所述调平盘的套筒21设置在装修主材的安装孔201内,所述调平盘的翼22设置于装修主材200的内表面;所述调平杆10插设于所述插设于所述套筒21,且所述调平杆10的轴向一端抵接于所述待装修部300。

第二实施例

参照图7、图8,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装修调平组件100还包括垫片30,所述垫片30设置于所述调平杆10的轴向一端,所述调平杆10通过所述垫片30抵接于所述待装修部300。

为使装修主材200具有较好的外观,装修主材200上的安装孔201一般较小,插设于所述安装孔201的调平杆10也相对较细,若直接让调平杆10相抵于待装修部300,则在调平过程中,调平杆10的旋转很容易损坏所述待装修部300的表面,在调平杆10接触位置产生凹槽。

通过在待装修部300、调平杆10之间设置垫片30,垫片30与待装修部300的表面之间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因而不容易对待装修部300的表面造成损坏。而且,垫片30一般采用金属材料制成,调平杆10与垫片30之间的接触也不容易导致垫片30发生损坏;另外,即使垫片30发生损坏,只需更换所述垫片30即可,不会造成较大的损失。

本实施例中,所述垫片30可旋转的设置于所述调平杆10。也就是说,当调平杆10旋转,调节装修主材200和待装修部300之间的间隙时,所述调平杆10与所述垫片30发生相对旋转,所述垫片30与待装修部300相对固定。

因此,能够避免垫片30、待装修部300之间相对旋转,损坏待装修部300的表面;同时,也不需要太大的旋转作用力以克服垫片30、待装修部300之间的旋转摩擦力。

继续参照图7、图8,所述垫片30朝向调平杆10的面上设有环形凸起31,所述调平杆10插设在所述环形凸起31所围成的区域内。环形凸起31的作用在于对垫片30进行限位,以防止垫片30脱离调平杆10。

在其他变形例中,若所述垫片30具有较大的厚度,也可以在垫片30朝向调平杆10的面上设置凹槽,使调平杆10插设于凹槽内,也能够起到对垫片30进行限位,防止垫片30脱离调平杆10的作用。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