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车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79458发布日期:2019-02-15 21:59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立体车库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尤其是涉及一种立体车库。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我国汽车保有量快速攀升,交通拥堵、停车难、汽车尾气排放问题等等,已经成为大中城市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其中,停车设施供给不足问题日益凸显,挤占非机动车道等公共资源,影响交通通行,制约了城市进一步提升品质和管理服务水平。地面停车场需要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地下停车场建设成本高,运营管理成本高,无法满足城市发展需要。立体车库由于综合占用空间小停车数量多,已经逐渐被人们接受。

但是,在一些空间较为狭小的小区和商场等场合,不方便大型车库的改造,且由于车位狭小,给侧方停车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立体车库,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车位狭小,侧方停车较为困难,同时不不方便大型车库的改造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立体车库,包括:多个底层车位、多个升降机构、多个横移机构和多个上层车位;

多个所述底层车位均匀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底层车位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横移机构;

所述底层车位包括第一载车板、第一驱动机构和固定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固定部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载车板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第一载车板向靠近或远离所述固定部的一端移动;

所述上层车位固定在所述升降机构上,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横移机构上,且,所述横移机构能够带动所述升降机构沿所述底层车位上的第一载车板的移动方向进行往复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执行部和驱动部;

所述驱动部设置在所述固定部上,所述执行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载车板连接,所述执行部的另一端和所述驱动部连接,所述驱动部驱动所述执行部带动所述第一载车板往复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部包括第一主动轮、第一从动轮和第一链条;

所述第一主动轮和所述第一从动轮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部的两端,所述第一链条用于将所述第一主动轮和所述第一从动轮连接,所述第一链条与所述驱动部连接,以驱动所述驱动部。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包括第一固定架、第二固定架和第一滑槽;

所述第一滑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架和所述第二固定架之间,所述第一固定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主动轮配合的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固定架上设置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从动轮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槽,所述驱动部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中,并沿所述第一滑槽的延伸方向往复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执行部包括第一联动杆和第二联动杆;

所述第一联动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二联动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个第三滑块和第四滑块,所述第一联动杆和所述第二联动杆交叉设置;

所述第二联动杆的一端与通过第三滑块所述第一载车板连接,所述第二联动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四滑块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上,且所述第四滑块位于所述第一链条下方,并与所述第一链条连接,所述第一联动杆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载车板连接,所述第一联动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滑块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载车板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滑槽、多个支撑轮和导向板;

所述第二滑槽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靠近所述第一滑槽的一端,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三滑块均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中,所述导向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一滑槽相邻的一侧,多个所述支撑轮均均分布在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底端。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主架体、连接架、卷扬机和底板;

所述底板呈u型,所述卷扬机设置在所述主架体的顶端,所述底板设在所述主架体的底板,所述底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多个第一导向轮和多个平衡块,所述主架体靠近所述底板的一侧设置多个滚轮,所述第一导向轮和所述滚轮均与所述横移机构接触;

所述主架体呈中空状,且所述主架体的两侧壁相对设置两个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槽的延伸方向与主架体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连接架的两端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槽中,所述连接架的顶端与所述卷扬机通过绳索连接,所述连接架的侧端延伸至所述主架体的外侧,并与所述上层车位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架包括两个第一连接板、第一定位块和第二连接板;

所述第一连接板呈l型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至少两个第二导向轮,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导向轮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槽中,以使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可滑动够地设置在所述主架体中,所述第一定位块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之间,所述第一定位块上设置有多个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用于和所述绳索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远离所述主架体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板设置有多个卡槽,所述卡槽用于将所述上层车位卡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横移机构包括第三固定架、第四固定架、第一同步链轮、第二同步链轮、第二链条和第二驱动机构;

所述第三固定架和所述第四固定架平行间隔设置,所述第三固定架和所述第四固定中上设置有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设置在所述底板两侧的第一导向轮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中,设置在所述主架体两侧的所述滚轮用于和所述第三固定架和所述第四固定架的侧壁抵接,所述第一同步链轮和所述第二同步链轮设置在所述第三固定架和所述第四固定架之间,且所述第一同步链轮和所述第二同步链轮设置在所述第三固定架和所述第四固定架的两端,所述第二链条将所述第一同步链轮和第二同步链轮连接,所述第二链条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三固定架的外侧,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同步链轮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层车位包括第二载车板和两个挂接板;

两个所述挂接板设在所述第二载车板靠近第二连接板的一侧,所述挂接板上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用于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上的卡槽连接;

所述第二载车板包括主板体,所述主板体上设置有呈等腰梯形的第二支撑板,所述主板体的两端均设置有多个第二定位块。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立体车库,包括:多个底层车位、多个升降机构、多个横移机构和多个上层车位;多个所述底层车位均匀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底层车位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横移机构;所述底层车位包括第一载车板、第一驱动机构和固定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固定部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载车板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第一载车板向靠近或远离所述固定部的一端移动;所述上层车位固定在所述升降机构上,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横移机构上,且,所述横移机构能够带动所述升降机构沿所述底层车位上的第一载车板的移动方向进行往复运动。采用上述的方案,第一载车板通过第一驱动机构能够向远离或靠近固定部的一端运动,汽车能够直接行驶到第一载车板,以便于汽车侧方停车,而且不会占用主干道的位置,每两个底层车位之间设置有一个升降机构、横移机构和上层车位,上层车位通过横移机构横移到主干道上,再通过升降机构使上层车位与底面接触,汽车移动到上层车位后,通过横移机构和升降机构移动到两个底层车位之间的上方,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车位狭小,侧方停车较为困难,同时不不方便大型车库的改造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立体车库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立体车库的底层车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立体车库的升降机构、横移机构及上层车位的主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立体车库的升降机构、横移机构及上层车位的正面的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立体车库的升降机构、横移机构及上层车位的后面的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立体车库的底座的局部示意图。

图标:1-底层车位;2-升降机构;3-横移机构;4-上层车位;11-第一载车板;12-第一驱动机构;13-固定部;21-主架体;22-连接架;23-卷扬机;24-底板;41-主板体;42-第二支撑板;43-第二定位块;44-挂接板;31-第一同步链轮;32-第二同步链轮;33-第三固定架;34-第四固定架;35-第二驱动机构;36-第二链条;111-第一支撑板;112-第二滑槽;113-导向板;121-第一从动轮;122-第一链条;123-第一联动杆;124-第二联动杆;125-第四滑块;133-第一固定架;132-第二固定架;133-第一滑槽;211-第一导向槽;212-滚轮;221-第一连接板;222-第一定位块;223-第二连接板;224-连接环;225-第二导向轮;241-第一导向轮;242-平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立体车库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立体车库,包括:多个底层车位1、多个升降机构2、多个横移机构3和多个上层车位4;

多个所述底层车位1均匀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底层车位1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横移机构3;

所述底层车位1包括第一载车板11、第一驱动机构12和固定部13,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2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固定部13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载车板11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2能够驱动所述第一载车板11向靠近或远离所述固定部13的一端移动;

所述上层车位4固定在所述升降机构2上,所述升降机构2设置在所述横移机构3上,且,所述横移机构3能够带动所述升降机构2沿所述底层车位1上的第一载车板11的移动方向进行往复运动。

其中,横移机构3可包括伸缩杆和驱动电机。

本实施例中,第一载车板11通过第一驱动机构12能够向远离或靠近固定部13的一端运动,汽车能够直接行驶到第一载车板11,以便于汽车侧方停车,而且不会占用主干道的位置,每两个底层车位1之间设置有一个升降机构2、横移机构3和上层车位4,上层车位4通过横移机构3横移到主干道上,再通过升降机构2使上层车位4与底面接触,汽车移动到上层车位4后,通过横移机构3和升降机构2移动到两个底层车位1之间的上方,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车位狭小,侧方停车较为困难,同时不不方便大型车库的改造的技术问题。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立体车库的底层车位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2包括执行部和驱动部;

所述驱动部设置在所述固定部13上,所述执行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载车板11连接,所述执行部的另一端和所述驱动部连接,所述驱动部驱动所述执行部带动所述第一载车板11往复运动。

本实施例中,执行部和第一载车板11连接,驱动部能够带动执行部运动,执行部运动以带动第一车载板横向移动,运动至主干道上,以使汽车能够直接驾驶到第一载车板11上。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驱动部包括第一主动轮、第一从动轮121和第一链条122;

所述第一主动轮和所述第一从动轮121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部13的两端,所述第一链条122用于将所述第一主动轮和所述第一从动轮121连接,所述第一链条122与所述驱动部连接,以驱动所述驱动部。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13包括第一固定架133、第二固定架132和第一滑槽133;

所述第一滑槽133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架133和所述第二固定架132之间,所述第一固定架133上设有与所述第一主动轮配合的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固定架132上设置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从动轮121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槽,所述驱动部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133中,并沿所述第一滑槽133的延伸方向往复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执行部包括第一联动杆123和第二联动杆124;

所述第一联动杆12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二联动杆12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个第三滑块和第四滑块125,所述第一联动杆123和所述第二联动杆124交叉设置;

所述第二联动杆124的一端与通过第三滑块所述第一载车板11连接,所述第二联动杆124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四滑块125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133上,且所述第四滑块125位于所述第一链条122下方,并与所述第一链条122连接,所述第一联动杆123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载车板11连接,所述第一联动杆123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滑块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133上。

本实施例中,第一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121分别设置在第一固定架133上的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固定架132上的第二安装槽中,当第一主动轮转动时,第一链条122带动第四滑块125在第一滑槽133中移动,由于,第二联动杆124的一端与第四滑块125连接,且第二联动杆124和第一联动杆123铰接,第一联动杆123和第二联动杆124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滑块和第三滑块设置在第二滑槽112中,这样,第四滑块125移动,即可使第二联动杆124和第一联动将第一载车板11推出或拉回,以实现侧方停车或取车的动作。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载车板11包括第一支撑板111、第二滑槽112、多个支撑轮和导向板113;

所述第二滑槽112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111靠近所述第一滑槽133的一端,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三滑块均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133中,所述导向板113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111与所述第一滑槽133相邻的一侧,多个所述支撑轮均均分布在所述第一支撑板111的底端。

其中,支撑轮为四个,四个支撑轮均匀分布在支撑板的底部。

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111用于承载汽车,且在第一支撑板111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支撑轮,支撑轮的设置可以使第一支撑板111与地面的摩擦力减小,而且在第一支撑板111靠近第一滑槽133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滑槽112,第一联动杆123和第二联动杆124的一端均通过第一滑块和第三滑块设置在第二滑槽112中,以使第一联动杆123和第二联动杆124能够带动第一支撑板111移动,同时,导向板113的设置能够便于使驾驶员将汽车驾驶到第一支撑板111上。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立体车库的升降机构、横移机构及上层车位的主视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立体车库的升降机构、横移机构及上层车位的正面的立体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立体车库的升降机构、横移机构及上层车位的后面的立体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立体车库的底座的局部示意图。如图3-6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2包括主架体21、连接架22、卷扬机23和底板24;

所述底板24呈u型,所述卷扬机23设置在所述主架体21的顶端,所述底板24设在所述主架体21的底板24,所述底板2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多个第一导向轮241和多个平衡块242,所述主架体21靠近所述底板24的一侧设置多个滚轮212,所述第一导向轮241和所述滚轮212均与所述横移机构3接触;

所述主架体21呈中空状,且所述主架体21的两侧壁相对设置两个第一导向槽211,所述第一导向槽211的延伸方向与主架体21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连接架22的两端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槽211中,所述连接架22的顶端与所述卷扬机23通过绳索连接,所述连接架22的侧端延伸至所述主架体21的外侧,并与所述上层车位4连接。

本实施例中,底板24设置在主架体21的底端,在底板24两侧上设置的多个第一导向轮241用于使底板24能够相对横移机构3滑动,同时平衡块242的设置相邻的两个第一导向轮241之间,用于时第一导向轮241能够充分地与横移机构3接触,使各个第一导向轮241受力均匀,主架体21上的滚轮212的设置用于提高主架体21相对于横移机构3运动的稳定性;连接架22通过绳索与卷扬机23连接,且在主架体21上设置有两个第一导向槽211,连接架22通过与第一导向槽211配合连接,以使连接架22能够沿第一导向槽211的延伸方向移动,从而带动与连接架22连接的上层车为上下移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架22包括两个第一连接板221、第一定位块222和第二连接板223;

所述第一连接板221呈l型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板221上至少两个第二导向轮225,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导向轮225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槽211中,以使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221可滑动够地设置在所述主架体21中,所述第一定位块222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221之间,所述第一定位块222上设置有多个连接环224,所述连接环224用于和所述绳索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223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221远离所述主架体21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板223设置有多个卡槽,所述卡槽用于将所述上层车位4卡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板223上。

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一连接板221之间设置有第一定位块222,第一定位块222上设在有用于和绳索连接的连接环224,在第一连接板221的侧面设置有第二导向轮225,通过第二导向轮225与第一导向槽211的配合,以使两个第一连接板221连接在主架体21上,由于第二连接板223与第一连接板221连接,第二连接板223用于和上层车位4连接,第一连接板221带动第二连接板223上下移动,以实现上层车位4的移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横移机构3包括第三固定架33、第四固定架34、第一同步链轮31、第二同步链轮32、第二链条36和第二驱动机构35;

所述第三固定架33和所述第四固定架34平行间隔设置,所述第三固定架33和所述第四固定中上设置有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设置在所述底板24两侧的第一导向轮241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中,设置在所述主架体21两侧的所述滚轮212用于和所述第三固定架33和所述第四固定架34的侧壁抵接,所述第一同步链轮31和所述第二同步链轮32设置在所述第三固定架33和所述第四固定架34之间,且所述第一同步链轮31和所述第二同步链轮32设置在所述第三固定架33和所述第四固定架34的两端,所述第二链条36将所述第一同步链轮31和第二同步链轮32连接,所述第二链条36与所述底板24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机构35设置在所述第三固定架33的外侧,所述第二驱动机构35与所述第一同步链轮31传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同步链轮31和第二同步链轮32通过第二链条36连接,第二链条36与底板24的u型通道处连接,且第二驱动机构35与第一同步链轮31连接,第二驱动机构35驱动第二同步链轮32进行正转或者反转,以使底板24向外延伸或向内运动,且在第三固定架33和第四固定架34分别设置用于和第一导向轮241配合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这样底板24的两端即稳定的设置在第三固定架33和第四固定架34上,第三固定架33和第四固定架34还与主架体21上的滚轮212滑动连接,从而能使主架体21能够稳定设置在横移机构3上。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上层车位4包括第二载车板和两个挂接板44;

两个所述挂接板44设在所述第二载车板靠近第二连接板223的一侧,所述挂接板44上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用于和所述第二连接板223上的卡槽连接;

所述第二载车板包括主板体41,所述主板体41上设置有呈等腰梯形的第二支撑板42,所述主板体41的两端均设置有多个第二定位块43。

其中,第二定位块43的数量为四个。

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撑板42相对与主架体21向上凸出,且呈等腰梯形,且在主板体41的两端均设置有多个第二定位块43,这样汽车在行驶到主板体41上时,通过第二支撑板42及第二定位块43能够使汽车稳定的设置在主板体41上,挂板连接在主板体41上,挂板通过凸起与第二连接板223连接,以使主板体41能够便捷的连接在升降机构2上。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