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隔震支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83367发布日期:2018-12-14 23:04阅读:887来源:国知局
三维隔震支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用于建筑上的三维隔震支座。



背景技术: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 0级地震,根据地震灾区的信息披露表明,汶川大地震中的人员伤亡,大部分是因为工厂、办公楼、学校、住宅等房屋倒塌造成的,由此可以看出,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发展,城镇聚集的人口密度也在随之上升。因此,汶川大地震的警示之一,就是应当更加关注建筑物减震隔震的研究应用。

目前国内外对隔震技术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单纯水平方向的隔震,对同时实现多维水平隔震和竖向隔震的研究还不多见。通过大量的地震记录统计结果可以看出,竖向地震峰值加速度与水平地震加速度比值1/2~2/3,并且已经得竖向加速度分量达到甚至超过水平加速度分量的地震记录。而大量的震害表明,竖向地震作用有时甚至超过水平地震作用,其对结构的影响不容忽视。

随着大城市的地铁建设日益增加以及人民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为了有效利用地铁周边及上部结构的空间而建筑的楼房,因地铁运行造成的震动(水平向和竖向)对居住舒适性产生的不良影响急需得以解决。

现今,普通叠层橡胶支座和滑移隔震是比较成熟的隔震技术,由于其隔震作用主要在于水平隔震方面,竖向隔震的效果很差,几乎不具备竖向隔震功能。

公告号为CN 2905932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水平—竖向复合隔震装置,该实用新型由铅芯橡胶支座隔振器和竖向隔震器组成,竖向隔震器由中心主碟形弹簧组、辅助碟形弹簧组并联组成;其中,中心主碟形弹簧组置于中心部位,辅助碟形弹簧组的中心均布以中心主碟形弹簧组内部设置有主碟形弹簧组导向筒,辅助碟形弹簧组内部设有导向筒,中心主碟形弹簧组和辅助碟形弹簧组的碟形弹簧组上部均有压套。该装置具有的同时隔离水平和竖向地震的能力。但是该支座为了提高竖向承载力和竖向变形能力,使用了多组平行布置的碟形弹簧,且各组碟形弹簧高度较大,易产生摇摆导致倾覆,削弱支座的多维隔震效果。申请号为200420083525.8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三维橡胶隔震支座由双层橡胶隔震支座上下组合而成,竖向稳定性不理想。

传统橡胶隔震支座由于在设计时需兼顾竖向刚度大而水平刚度小两方面的问题,所以设计压力不宜太大,一般控制在10至15Mpa之间,而本发明隔震竖向隔震支座主体只需着重考虑竖向刚度问题,设计压力可按24至30Mpa进行设计,承受相同荷载时,橡胶支座尺寸将大为降低,可以有效解决高层建筑运用中必须解决大型橡胶隔震支座加工工艺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各构件功能分工明确,质量能得到保证,更换方便,隔震效果好的三维隔震支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三维隔震支座,包括上座板、下座板、位于上、下座板间的竖向橡胶隔震支座主体、位于竖向橡胶隔震支座主体周边的限位套、上端伸入限位套中的限位板,限位板底部装有聚四氟乙烯板,下座板上相对聚四氟乙烯板的位置装有不锈钢板。

上述的竖向橡胶隔震支座主体由薄钢板和橡胶层交替叠加而成。

上述的竖向橡胶胶隔震支座主体的自振频率为1~12Hz。

上述的上座板、下座板间沿导向套周边分布有复位橡胶剪切弹簧。

上述的上座板、下座板周边有装在上支墩、下支墩上的复位橡胶剪切弹簧。

本实用新型采用竖向隔震和滑移水平隔震组合而成。在竖向结构高度上较上述两个实用新型大为减小,克服了竖向稳定性不理想的问题。竖向橡胶隔震支座主体采用叠层橡胶支座技术由薄钢板和橡胶层交替叠加而成,由于竖向橡胶隔震支座主体不发生水平变形,因此竖向刚度比传统橡胶隔震支座大幅度减小,可按竖向频率设计在1~12HZ之间来加以设计,由于竖向刚度小,橡胶层这种结构能加长房屋自振周期,使其远离地震波特征周期,减小地震竖向作用。水平隔震由承压的聚四氟乙烯板和不锈钢板组成摩擦副,摩擦副系数小到0.01,使地震传递给上部结构的水平力仅为很小的摩擦力,以此达到水平隔震的效果。在上、下座板或上、下支墩间加以复位橡胶剪切弹簧,即能达到水平复位的作用。最终综合实现三维隔震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各构件功能分工明确,质量能得到保证,更换方便,隔震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装在支墩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复位橡胶剪切弹簧装在支墩上的本实用新型另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给出了本实施例1图。本实施例1三维隔震支座,包括上座板1、下座板2、位于上、下座板间的由薄钢板3—1和橡胶层3—2交替叠加而成的竖向橡胶隔震支座主体3、位于竖向橡胶隔震支座主体周边的限位套4、上端伸入限位套中的限位板5。限位板底部装有聚四氟乙烯板6。下座板上相对聚四氟四氟乙烯板的位置装有不锈钢板7。竖向橡胶隔震支座主体的自振频率为4Hz。

实施例2:

图2给出了本实施例2图。本实施例2基本与实施例1同。不同处是上座板、下座板间沿导向套周边分布有多个复位橡胶剪切弹簧8。

图3为本实施例2三维隔震支座装在上支墩(上转换梁)9、下支墩(下转换梁)10上的位置示意图。

实施例3:

图3给出了本实施例3图。本实施例3基本与实施例2同。不同处是复位橡胶剪切弹簧单独装在上支墩(上转换梁)9、下支墩(下转换梁)10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