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式双层升降车位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782982阅读:来源:国知局
放大剖视图。
[0027]图1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剪式双层升降车位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0028]图1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剪式双层升降车位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0029]图1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剪式双层升降车位的局部放大图。
[0030]图1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剪式双层升降车位的局部放大图。
[0031]图中各组件为:
[0032]1-下载车板2-上载车板3-托架4-固定框架
[0033]5-下轨道A6-第一吊耳A 7-中轨道A8-上轨道A
[0034]9-旋转轨道A 10-第二剪刀叉A 11-第二剪刀叉B 12-第一剪刀叉A
[0035]13-第一剪刀叉B 14-第一滑轨A 15-第二滑轨A 16-第二吊耳A
[0036]17-第二直线轴承A 18-第二直线轴承B 19-第二滑轨B 20-第二吊耳B
[0037]21-第二直线轴承C 22-第二直线轴承D 23-第一直线轴承A 24-第一直线轴承B
[0038]25-第一直线轴承C 26-第一直线轴承D 27-第一吊耳B 28-第一滑轨B
[0039]29-旋转轨道B 30-连杆A31-连杆B32-滚轮B
[0040]33-下轨道B34-中轨道B35-上轨道B36-滚轮A[0041 ]37-滚轮C 38-滚轮D 39-第一转轴B 40-第二转轴B
[0042]41-第一转轴A42-第二转轴A。
【具体实施方式】
[0043]实施例一:
[0044]在图1、图2、图3、图4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由固定框架4,下载车板1,上载车板2,托架3,第一剪刀叉A12、第一剪刀叉B13,第二剪刀叉A 10、第二剪刀叉B11,下轨道A5和下轨道B33,中轨道A7、中轨道B34,上轨道A8、上轨道B35,旋转轨道A9、旋转轨道B29构成。所述的第一剪刀叉A12、第一剪刀叉B13、第二剪刀叉A 10、第二剪刀叉Bll都是由一定长度的多根条形支撑板相互交叉铰接成“剪刀”状而成。在固定框架4的底面铺设有对称分布的下轨道A5、下轨道B33 ;中部铺设有对称分布的中轨道A7、中轨道B34 ;顶端铺设有对称分布的上轨道AS、上轨道B35。所述的旋转轨道B29、旋转轨道A9为角形,其中一边为轨道杆,另一边为支撑杆。在上轨道B35、上轨道AS的末端,旋转轨道A9、旋转轨道B29连接在固定框架4的两个侧边并与上轨道B35、上轨道AS垂直。旋转轨道A9、转轨道B29可绕各自的固定轴旋转。托架3的底面设有车轮可沿着上轨道A8、上轨道B35和旋转轨道A9、旋转轨道B29移动。下载车板I的底面设有车轮可沿下轨道A5、下轨道B33移动。上载车板2的底面也有车轮用于和下轨道A5、B33以及中轨道B34、中轨道A7相啮合,保持稳定性。下载车板I放在下轨道A5、下轨道B33上,并通过第二剪刀叉AlO连接到固定框架4上。托架3放在上轨道A8、上轨道B35上,并通过第二剪刀叉Bll连接到固定框架4上。上载车板2放在中轨道A7、中轨道B34上,并通过第一剪刀叉A12、第一剪刀叉B13连接到托架4上。
[0045]实施例二:
[0046]在图1、图2、图3、图6、图13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中,第二剪刀叉AlO的一端通过滚轮C 37、第二吊耳A 16、第二滑轨A15连接到下载车板I上,另一端通过第二直线轴承A17、第二直线轴承B18连接到固定框架4上。所述的第二滑轨A15上设有滑槽。结合图6、图13,所述的下载车板I的一侧面连接有第二吊耳A16和第二滑轨A 15。滚轮C37通过自己的中心轴连接在第二剪刀叉AlO的一端的一个分支上,滚轮C37可绕中心轴自转。并且滚轮C37卡入第二滑轨A15的滑槽里。第二剪刀的AlO有滚轮C37 —端的另一个分支铰接在第二吊耳A16上,另外一端的两个分支分别铰接在第二直线轴承A17、第二直线轴承B18上。第二直线轴承A17、第二直线轴承B18安装在固定于固定框架4上的配套直线导轨上并与驱动装置相连。
[0047]实施例三:
[0048]在图1、图2、图3、图4、图5、图14所示的第三实施例中,第二剪刀叉Bll的一端通过滚轮D38、第二吊耳B20、第二滑轨B19连接到托架3上,另一端通过第二直线轴承C21、第二直线轴承D22连接到固定框架4上。所述的第二滑轨B19上设有滑槽。结合图5、图14,所述的托架3的一侧连接有二吊耳B20和第二滑轨B19。滚轮D38通过自己的中心轴连接在第二剪刀叉Bll的一端的一个分支上,滚轮D38可绕中心轴自转。并且滚轮D38卡入第二滑轨B19的滑槽里。第二剪刀Bll有滚轮D38 —端的另一个分支铰接在第二吊耳B20上,另外一端的两个分支分别铰接在第二直线轴承C21、第二直线轴承D22上。第二直线轴承C21、第二直线轴承D22安装在固定于固定框架4上的配套直线导轨上并与驱动装置装置相连。
[0049]实施例四:
[0050]在图1、图2、图3、图4、图9、图10、图11、图12所示的第四实施例中,第一剪刀叉A12的一端通过第一吊耳A6、第一滑轨A14连接到上载车板2上,另一端通过第一直线轴承A23、第一直线轴承B24连接到托架4上。第一剪刀叉B13的一端通过第一吊耳B27、第一滑轨B28连接到上载车板2上,另一端通过第一直线轴承C25、第一直线轴承D26连接到托架4上。所述的第一滑轨A14、第一滑轨B28上设有滑槽。结合图10和图12,所述的上载车板2 一侧固定有第一吊耳A6和第一滑轨A14。滚轮A36通过自己的中心轴连接在第一剪刀叉A12的一端的一个分支上,滚轮A36可绕中心轴自转。并且滚轮A36卡入第一滑轨A14的滑槽里。第一剪刀叉A12有滚轮A36—端的另一个分支铰接在第一吊耳A6上,另外一端的两个分支分别铰接在第一直线轴承A23、第一直线轴承B24上。第一直线轴承A23、第一直线轴承B24安装在固定于托架3—侧上的配套直线导轨上。结合图9和图11,所述的上载车板2另外一侧固定有第一吊耳B27和第一滑轨B28。滚轮B32通过自己的中心轴连接在第一剪刀叉B13的一端的一个分支上,滚轮可绕中心轴自转。并且滚轮B32卡入第一滑轨B28的滑槽里。第一剪刀B13有滚轮B32 —端的另一个分支铰接在第一吊耳B27上,另外一端的两个分支分别铰接在第一直线轴承C25、第一直线轴承D26上。第一直线轴承C25、第一直线轴承D26安装在固定于托架3另外一侧上的配套直线导轨上。第一直线轴承A23、第一直线轴承B24、第一直线轴承C25以及第一直线轴承D26与驱动装置相连。
[0051]实施例五:
[0052]在图1、图2、图3、图4、图7、图8、图15、图16所示的第五实施例中,旋转轨道B29通过第一转轴B39、第二转轴B40、连杆B31连接到固定框架4上,并可绕第一转轴B39、第二转轴B40旋转。旋转轨道A9通过第一转轴A41、第二转轴A42、连杆A30连接到固定框架4上,并可绕第一转轴A41、第二转轴A42旋转。旋转轨道B29、旋转轨道A9为角形,其中一边为轨道杆,另一边为支撑杆。结合图7和图15,在上轨道8的末端一侧,固定框架4上安装有第一转轴B39和第二转轴B40,将旋转轨道B29的轨道杆和支撑杆分别铰接到第一转轴B39和第二转轴B40上。在上轨道A8的内侧面,连杆B31 —端铰接到固定框架4上,另一端铰接在旋转轨道B29的轨道杆上,使旋转轨道B29与上轨道AS垂直。结合图8和图16,在上轨道B35的末端一侧,固定框架4上安装有第一转轴A4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