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式双层升降车位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8782982阅读:来源:国知局
1和第二转轴A42,将旋转轨道A9的轨道杆和支撑杆分别铰接到第一转轴A41和第二转轴A42上。在上轨道B35的内侧面,连杆A30 —端铰接到固定框架4上,另一端铰接在旋转轨道A9的轨道杆上,使旋转轨道A9与上轨道B35垂直。连杆A30、连杆B31与驱动装置相连。
[0053]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当车位下层停车时,第二直线轴承A17、第二直线轴承B18在驱动力的作用下沿配套的直线导轨相向移动,两者互相靠近,进而带动第二剪刀叉AlO的各分支绕铰接轴旋转并使滚轮C37在第二滑轨A15的滑槽里移动,使其张角减小,将下载车板I沿下轨道A5、下轨道B33移出。当车开到下载车板I上后,第二直线轴承A17、第二直线轴承B18在驱动力的作用下沿配套的直线导轨相背离移动,两者互相远离,进而带动第二剪刀叉AlO的各分支绕铰接轴旋转并使滚轮C37在第二滑轨A15的滑槽里反向移动,使其张角增加,将下载车板I沿下轨道A5、下轨道B33拉回原位置,停车完成。取车与上述过程相同。
[0054]当车位第二层停车时,首先连杆A30、连杆B31在驱动力的作用下旋转,分别带动旋转轨道A9绕第一转轴A41、第二转轴A42转动到与上轨道B35在同一直线上,旋转轨道B29绕第一转轴B39、第二转轴B40转动到与上轨道A8在同一直线上。然后第一直线轴承A23、第一直线轴承B24在驱动力作用下沿配套直线导轨背离移动,相互远离,进而带动第一剪刀叉A12的各分支绕铰接轴旋转并使滚轮A36在第一滑轨A14的滑槽里移动,使其张角增加;第一直线轴承C25、第一直线轴承D26在驱动力作用下沿配套直线导轨背离移动,相互远离,进而带动第一剪刀叉B13个分支绕铰接轴旋转并使滚轮B32在第一滑轨B28的滑槽里移动,使其张角增加。第一剪刀叉A12、第一剪刀叉B13张角同时增加,来提升上载车板2,使其上的车轮略高于中轨道A7、中轨道B34并悬挂与托架3上。接下来第二直线轴承C21、二直线轴承D22在驱动力的作用下沿配套的直线导轨相向移动,两者互相靠近,进而带动第二剪刀叉Bll各分支绕铰接轴旋转并使滚轮D38在第二滑轨B19的滑槽里移动,使其张角减小,将托架3沿上轨道A8、上轨道B35以及旋转轨道B29、旋转轨道A9推出。上载车板2也会被托架3带出并悬挂与托架3上。然后,然后第一直线轴承A23、第一直线轴承B24在驱动力作用下沿配套直线导轨相向移动,相互靠近,进而带动第一剪刀叉A12各分支绕铰接轴旋转并使滚轮A36在第一滑轨A14的滑槽里反向移动,使其张角减小;第一直线轴承C25、第一直线轴承D26在驱动力作用下沿配套直线导轨相向移动,相互靠近,进而带动第一剪刀叉B13个分支绕铰接轴旋转并使滚轮B32在第一滑轨B28的滑槽里反向移动,使其张角减小。第一剪刀叉A12、第一剪刀叉B13张角同时减小,使上载车板2下降到底面上。汽车开到上载车板2上以后。然后第一直线轴承A23、第一直线轴承B24在驱动力作用下沿配套直线导轨相背离移动,相互远离,使第一剪刀叉A12张角增加;第一直线轴承C25、第一直线轴承D26在驱动力作用下沿配套直线导轨相背离移动,相互远离,使第一剪刀叉B13张角增加。第一剪刀叉A12、第一剪刀叉B13张角同时增加,将上载车板2提升到原高度。接下来第二直线轴承C21、第二直线轴承D22在驱动力的作用下沿配套的直线导轨背离移动,两者互相远离,使第二剪刀叉Bll张角增加,将托架3沿上轨道AS、上轨道B35以及旋转轨道B29、旋转轨道A9拉回原位置。上载车板2也会被托架3拉回并悬挂与托架3上。然后,在驱动力作用下第一直线轴承A23、第一直线轴承B24作用下相向移动,相互靠近,第一直线轴承C25、第一直线轴承D26在驱动力作用下沿配套直线导轨相向移动,相互靠近,进而使第一剪刀叉A12、第一剪刀叉B13张角同时减小,使上载车板2下降到中轨道A7、中轨道B34上。最后连杆A30、连杆B31在驱动力的作用下旋转,分别使旋转轨道A9、旋转轨道B29旋转到与上轨道B35、上轨道A8垂直。停车完成。取车与上述过程相同。
【主权项】
1.一种剪式双层升降车位,其特征在于:下载车板(I)放在固定于固定框架(4)上的下轨道A (5)、下轨道B (33)上,并通过第二剪刀叉A (10)连接到固定框架(4)上;托架(3)放在固定于固定框架(4)上的上轨道A (8)、上轨道B (35)上,并通过第二剪刀叉B (11)连接到固定框架(4)上;上载车板(2)放在在固定于固定框架(4)上的中轨道A (7)、中轨道B (34)上,并通过第一剪刀叉A (12)、第一剪刀叉B (13)连接到托架(3)上;在上轨道B (35)、上轨道A (8)的末端,旋转轨道A (9)、旋转轨道B (29)通过连杆A (30)、连杆B(31)连接到固定框架(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式双层升降车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剪刀叉A(1)的一端通过滚轮C (37)以及固定在下载车板(I)侧面的第二吊耳A (16)和第二滑轨A (15)连接到下载车板(I)的侧面,另一端通过第二直线轴承A (17)、第二直线轴承B (18)连接到固定框架(4)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式双层升降车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剪刀叉B(11)的一端通过滚轮D (38)以及固定在托架(3)侧面的第二吊耳B (20)和第二滑轨B (19)连接到托架(3)的侧面,另一端通过第二直线轴承C (21)、第二直线轴承D (22)连接到固定框架上(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式双层升降车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剪刀叉A(12)、第一剪刀叉B (13)的一端通过滚轮A (36)、滚轮B (32)以及固定在下载车板(2)两侧的第一吊耳A (6)、第一吊耳B (27)以及第一滑轨A (14)、第一滑轨B (28)连接到下载车板(2)的两侧,另一端通过两对第一直线轴承A (23)、第一直线轴承B (24)以及第一直线轴承C (25)、第一直线轴承D (26)连接到托架(3)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式双层升降车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轨道A(9)、旋转轨道B (29)为角形,其中一边为轨道杆,另一边为支撑杆,其中两者的支撑杆和轨道杆分别通过第一转轴A (41)、第一转轴B (39)以及第二转轴A (42)、第二转轴B (40)铰接在固定框架(4)上,此外两者的轨道杆分别通过连杆A(30)、连杆B(31)铰接到固定框架(4)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剪式双层升降车位,特别是能使上下两层汽车独立进出的剪式双层升降车位。这种车位包括位于固定框架轨道上的上载车板、下载车板、托架以及旋转轨道A、旋转轨道B。下载车板和托架分别通过剪刀叉连接到固定框架上。上载车板通过剪刀叉连接到托架上,并可以随着托架平移。旋转轨道A、旋转轨道B连接到托架轨道的末端。车位工作时旋转轨道A、旋转轨道B旋转到与托架轨道共线,用于延长托架轨道;不工作时与托架轨道垂以节约空间。车位通过剪刀叉的角度变化来带动下载车板和托架沿轨道平移,并且实现上载车板的提升和下降。本实用新型可有效利用土地资源,缓解车位紧张问题,并且上下汽车独立进出,可增加停车的效率和便捷度。
【IPC分类】E04H6-06
【公开号】CN204492279
【申请号】CN201420767802
【发明人】陈旭, 胡智超, 欧阳帆, 黄兆炜, 国创
【申请人】陈旭, 胡智超, 欧阳帆, 黄兆炜, 国创
【公开日】2015年7月22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9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