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车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990395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立体车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停车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垂直绿化的立体停车库。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百姓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已快速迈入了汽车社会。但汽车既为百姓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与效率,也增添了不少烦恼与痛苦,比如停车难、行车难等问题。由于缺乏前瞻性的城市管理理念、经济利益驱动以及法律法规欠缺等原因,我国各城市的停车位数量的增长远远赶不上汽车高速度增长、高强度使用、高密度聚集的发展趋势,是形成我国许多城市停车难的主要原因。目前中国不少城市停车位与汽车保有量之间的供需缺口极大,例如,上海、广州机动车停车位与机动车保有量比例为42%和32% ;北京是1: 3.3,而国际上通行的是1.2: 1,即停车位应该要多于机动车保有量。
[0003]由于停车难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市民的出行方便,因此已经越来越受到政府部门、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等多方面群体的关注,但与治理其他“城市病” 一样,缓解停车难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集全社会力量加以解决。
[0004]随着城市工业化的发展,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有害气体、灰尘、噪音等对企业员工及城市居民的生活影响越来越严重,使人们也逐渐认识到,绿色植物是自然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及调节者。
[0005]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实用新型内容】
[0006]针对上述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体停车库,其依靠现有道路结构实现空中停车,不需改造道路即可解决停车难问题,并且使用时不占据道路资源,充分保证道路交通畅通;而且停车库上覆盖有植物,绿化环境。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体车库,包括车库本体,所述车库本体的至少一个侧面之外设有用于覆盖植物的网状结构。
[0008]根据实用新型所述的立体车库,所述车库本体的前、后、左、右四个侧面都设有所述网状结构。
[0009]根据实用新型所述的立体车库,所述车库本体的顶面和/或底面设有所述网状结构。
[0010]根据实用新型所述的立体车库,所述的网状结构为金属网状结构。
[0011]根据实用新型所述的立体车库,所述网状结构与车库本体之间间隔预定距离的空隙。
[0012]根据实用新型所述的立体车库,所述空隙的底部设有用于种植所述植物的土壤层。
[0013]根据实用新型所述的立体车库,所述网状结构与车库本体之间可拆卸连接。
[0014]根据实用新型所述的立体车库,所述网状结构与车库本体之间螺接。
[0015]根据实用新型所述的立体车库,所述的植物为爬藤类植物。
[0016]根据实用新型所述的立体车库,至少包括:
[0017]支撑机构,固定设于行车道的一侧;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水平排列的若干支撑梁结构;
[0018]第一承载板,设置于所述支撑机构上且面朝所述行车道的一侧,所述第一承载板上设有第一平移机构;
[0019]第二承载板,设置于所述支撑机构上且面朝所述行车道的一侧,所述第二承载板上设有第二平移机构,所述第二承载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承载板的上方;
[0020]入口升降机构,设置于所述支撑机构的前端且面朝所述行车道的一侧,所述入口升降机构包括若干由电机驱动的第一可升降柱体,所述第一可升降柱体的底端固接有用于承载车辆的第三承载板,所述第三承载板上设有第三平移机构;当所述入口升降机构移动到第一最低位置时,所述第三承载板与所述地面水平贴合;当所述入口升降机构移动到第一中间位置时,所述第三承载板与所述第一承载板水平贴合;当所述入口升降机构移动到第一最高位置时,所述第三承载板与所述第二承载板水平贴合;
[0021]出口升降机构,设置于所述支撑机构的后端且面朝所述行车道的一侧,所述出口升降机构包括若干由电机驱动的第二可升降柱体,所述第二可升降柱体的底端固接有用于承载车辆的第四承载板,所述第四承载板上设有第四平移机构;当所述出口升降机构移动到第二最低位置时,所述第四承载板与所述地面水平贴合;当所述出口升降机构移动到第二中间位置时,所述第四承载板与所述第一承载板水平贴合;当所述出口升降机构移动到第二最高位置时,所述第四承载板与所述第二承载板水平贴合。
[0022]本实用新型为解决路边停车占用道路资源的问题以及环境污染问题,提供了一种覆盖有绿色植物的立体停车库,包括车库本体、固定在行车道一侧的支撑机构、入口升降机构和出口升降机构。所述车库本体的至少一个侧面之外设有用于覆盖植物的网状结构,所述支撑机构的前端且面朝行车道的一侧固接有用于车辆入库的入口升降机构,当车辆入库后该入口升降机构完全脱离地面,亦不占用道路资源;所述支撑机构的后端且面朝行车道的一侧固接有用于车辆出库的出口升降机构,当车辆出库后该出口升降机构完全脱离地面,亦不占用道路资源。借此,本实用新型可依靠现有道路结构实现停车,不需改造道路即可解决停车难问题,并且使用时不占据道路资源,充分保证道路交通畅通。而且停车库上覆盖有植物,绿化环境。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车库的结构图;
[0024]图2是本实用新型
[0025]图3是本实用新型立体车库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7]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立体车库的结构,所述立体车库100包括车库本体60,所述车库本体60的至少一个侧面之外设有用于覆盖植物的网状结构61。所述植物优选为爬藤类植物。
[0028]优选的是,车库本体60的前、后、左、右四个侧面都设有网状结构61。更好的是,车库本体60的顶面和/或底面设有网状结构61。网状结构61为金属网状结构,优选为不锈钢网状结构。网状结构61与车库本体60之间可拆卸连接。优选的是,网状结构61与车库本体60之间螺接,如图2所示,网状结构61与车库本体60采用若干个螺丝70固定。当然,网状结构61与车库本体60之间还可以采用卡接、枢接等。
[0029]网状结构61与车库本体60之间间隔预定距离的空隙。空隙的底部设有用于种植所述植物的土壤层。所述植物的根部埋植于土壤层,所述植物的枝叶沿着所述网状结构61向上攀沿覆盖,直至覆盖满整个网状结构61,这样整个停车库本体60都覆盖了植物,使得立体停车库更加绿色、环保、美观。
[0030]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立体车库100,至少包括:
[0031]支撑机构10,固定设于行车道的一侧。优选的是,支撑机构10垂直固定于行车道的侧边,支撑机构10的底部插入地面实现固定。支撑机构10根据停车位的多少来设置长度,且支撑机构10与行车道的道路线重合或平行。支撑机构10优选采用钢等金属材料。
[0032]第一承载板20,设置于支撑机构10上且面朝行车道的一侧,第一承载板20上设有第一平移机构。所述第一承载板20提供若干停车位供车辆停泊,第一平移机构类似于水平扶梯,可将第一承载板20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