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停车设备应用的二维停车动力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06145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停车设备应用的二维停车动力平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停车设备。
【背景技术】
[0002]在停车领域,自然停车场平均一辆车泊位要占据约35?45平方米的面积,而一个泊位实际面积只有13平方米左右,大量的面积都被车场通道占据,平面移动类停车设备可以改善这一问题,理论上在同样面积不增加高度的情况下可增加I倍以上的停车数量,有效地节约土地资源、建筑成本。
[0003]现有一种平面移动类停车设备专利号ZL2015201710101,这种停车动力平台能够解决载车板二维移动的问题,其动力是由3组传送装置提供,3组传送装置呈“工”布局。这种布局方式,在实际使用中对“工”形横向俩传送装置的同步率要求很高,一旦出现横向俩传送装置不同步现象载车托盘就会跑偏,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要达到较高的同步率就要用步进电机及其它监控系统,这就会增加动力成本、系统稳定性风险。另外在同步性不出问题的情况下这种动力平台载车托盘出现偏出现象也比较多。

【发明内容】

[0004]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停车设备应用的二维停车动力平台,设备结构结构更简化、造价低、同步率要求低、稳定性更高,载车托盘不会出现偏出现象。
[0005]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停车设备应用的二维停车动力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台轨道A,平台轨道A内分别安装传送装置B和传送装置C,传送装置B与传送装置C垂直,呈现“T”字形布局,传送装置B、传送装置C的传送带外表面呈现锯齿状,锯齿状外表面凹陷槽为条形槽F,载车托盘D在平台轨道A上,载车托盘D下部有拨齿E,载车托盘D下部的拨齿E插入传送装置B和传送装置C的传送带外表面的条形槽F,载车托盘D下部有拨齿E,载车托盘D下部安装四组承载滚动部件H,承载滚动部件H在平台轨道A上移动,载车托盘D下部的拨齿E排布成若干列,每列包含若干拨齿E,
[0006]载车托盘D下部的拨齿E可以布满载车托盘D下表面,也可以局部排布,承载滚动部件H的滚动部可采用滚轮、万向牛眼、万向滚轮、滚轮组、牛眼阵、滚珠万向轮,平台轨道A可采用平轨、U字形轨、T字形轨、弧面轨,传送装置使用的传送带的类型,可采用橡胶传送带、链条链板式传送带或帆布传送带形式,也可使用滚筒表面带有锯齿的滚筒式传送带,或若干个齿轮形成的滚筒式传送带。
[0007]所述动力平台是这样运行的:当要实现载车托盘横向移动时,传送装置C不运动,传送装置B运动,带动插在传送装置B条形槽内的拨齿E横向运动,传送装置C条形槽内的拨齿E在其条形槽中滑动,拨齿E带动整体载车托盘做横向运动;当要实现载车托盘纵向移动时,传送装置B不运动,传送装置C运动,带动插在传送装置C条形槽内的拨齿E纵向运动,传送装置B条形槽内的拨齿E在其条形槽中滑动,拨齿E带动整体载车托盘做纵向运动,通过这种方式载车托盘就可以横、纵方向上下左右自由移动。
[0008]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拨齿E插入传送装置B和传送装置C的传送带外表面的条形槽F,拨齿E最下端不与条形槽F底接触,传送装置不受载车托盘D压力,承载滚动部件H在平台轨道A内运动,承载载车托盘D的压力。
[0009]传送装置带动拨齿上下左右运动,从而带动整个载车托盘上下左右运动,提供载车托盘移动的动力,承载滚动部件H在轨道内运动,承载载车托盘压力。
[0010]平台轨道A内安装的传送装置的采用以下多种布局,可采用“回”字布局,传送装置B和传送装置C个两条首尾相接形成一个“回”字,可采用“十”字布局,一条传送装置B和两条传送装置C十字交叉形成一个“十”字,可根据动力输出和平稳性要求采用不同布局,载车托盘D下部的拨齿E根据相应布局进行排布,在动力要求高、精度度要求高的情况下使用“回”字形布局用步进电机提供动力,在载板重量大的情况下使用“十”字形布局。
[0011]将若干个所述二维停车动力平台紧密的、无接缝的铺满一个空间,就形成了一个停车系统,该停车系统内每个载车托盘可以自由的在每个平台内移动,载车托盘数量少于平台数量,这样就为载车板移动留出了周转空间,其特征在于,任意载车托盘D能够自由任意的在任何平台轨道A移动,载车托盘D的数量少于传送装置B或传送装置C的数量。
[0012]因为载车托盘可以任意移动,停车系统四周的所有外边沿均可设置出入口,停车时只要将车开上载车托盘就可以了,系统自动将车移入,取出时系统自动将车送出出口。
[0013]车辆无需进入停车区内部,而且也无专用移车设备,节约了大量通道面积,实现了高密度停车。
[0014]所述传送装置可根据需要设置刹车、自锁机构,到达预定位置刹车停止后设备就锁死不可运转。
[0015]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用普通电动机就能达到,其它动力装置也可使用,传送定位可采用旋转编码器、红外定位、机械定位、接近开关、计数器等现有技术实现,这里不在阐述。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传送装置由工字型布局变为T字形布局,结构更简化,原技术同步性的要求也没有了,设备稳定性得以提高,增加轨道系统,从而使载车板不会再偏出。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图
[00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不含载车托盘的平面图
[0019]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载车托盘平面图
[0020]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载车托盘立面图
[0021]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传送装置B、C平面图
[0022]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传送装置B、C立面图
[0023]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立面图
[0024]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动力平台、传送托盘组成的停车系统简单示意图
[0025]其中包括:A为平台轨道A,B为传送装置B,C为传送装置C,D为载车托盘,E为拨齿E,F为条形槽F,H为承载滚动部件H。
[0026]【具体实施方式】:
[0027]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