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开度门缓冲铰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3825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大开度门缓冲铰链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大开度门缓冲铰链,包括固定座、连接臂、连杆组件、活动座和自复位式阻尼器,连接臂与固定座连接,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其中第一连杆和第三连杆的一端分别与连接臂的中部和前端铰接,第一连杆和第三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连杆和第四连杆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杆和第四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活动座铰接,第二连杆的中部还与第三连杆的中部铰接,阻尼器安装在连接臂上,且第三连杆能驱动阻尼器。当活动座沿关门方向摆动至设定的角度时,第三连杆开始驱动阻尼器,由于阻尼器的阻尼作用,使得活动座往家具主体靠拢的速度变慢,达到缓冲作用,避免门体与家具主体发生强力碰撞。
【专利说明】大开度门缓冲铰链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铰链,特别涉及一种家具门用的大开度门缓冲铰链。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家具行业在制造家具时,普遍使用铰链连接柜门,这种门铰链设有弹簧装置,使开关门时带有压紧力,免去了以往合页式门铰需要磁吸或插销固定的麻烦,使用十分便捷。其不足是由于弹簧的回弹力作用,在关门时会发生门和柜体的碰撞,发生响声,甚至将柜内摆放不好或者易碎的物品打破,因此,市场上产生了带缓冲功能的铰链。现有家具带缓冲功能铰链的阻尼器有两种:一种是自动复位式阻尼器,其活塞杆始终具有一个往外伸出的力。假设阻尼器的缸体固定,当活塞杆受到将其往内推的外力时,产生缓冲,抵御外力的冲击;当外力撤离时,活塞杆又能自动伸出。另一种是非自动复位式阻尼器,其活塞杆的运动需要外力驱动,当受到拉动或推动的外力时,活塞杆产生缓冲;当外力撤离时,活塞杆停止在当前位置,不能自动恢复到初始状态。
[0003]中国专利申请号201010520335.8和201010139381.3公开了一种具有缓冲功能
的铰链,铰链包括固定座、连接臂、自动复位式阻尼器、连杆组件和活动座;连接臂与固定座连接,并通过连杆组件与活动座摆动连接,其连接臂呈槽钢型,阻尼器设置在连接臂的内腔中,阻尼器的活塞杆朝活动座方向伸出,关门时,当家具门板还差小角度关闭时,活动座凹腔内底面与阻尼器活塞杆碰撞,阻尼器开始对关门的力作出抵抗,形成缓冲。上述这种结构的缓冲铰链,由于阻尼器活塞杆裸露在外,不仅不美观,而且是通过活动座关门时摆动而碰撞阻尼器活塞杆实现缓冲,缓冲时,活动座对活塞杆会产生一定径向力,而这径向力对活塞杆和缓冲效果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为了减小活动座对活塞杆的径向力,需要对活塞杆与活动座之间的传动部位有一定的要求,也需要保证活塞杆的刚度,导致铰链的结构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的问题提出一种结构简单,缓冲可靠、效果好大开度门缓冲铰链。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大开度门缓冲铰链,包括固定座、连接臂、连杆组件、活动座和自复位式阻尼器,连接臂与固定座连接,活动座通过连杆组件与连接臂摆动,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其中第一连杆和第三连杆的一端分别与连接臂的中部和前端铰接,第一连杆和第三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连杆和第四连杆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杆和第四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活动座铰接,第二连杆的中部还与第三连杆的中部铰接,阻尼器安装在连接臂上,且第三连杆能驱动阻尼器。
[0006]上述方案中,当门体带动活动座沿关门方向摆动至设定的角度时,第三连杆开始驱动阻尼器,由于阻尼器的阻尼作用,使得活动座往家具主体靠拢的速度逐渐变慢,直至门体完全关闭,达到缓冲作用,避免门体与家具主体发生强力碰撞,当打开门体时,阻尼器开始自动复位,为下次关门缓冲做准备。
[0007]上述连接臂在对应阻尼器的安装位置设有阻尼座,阻尼器安装在阻尼座上,阻尼器的活塞杆与阻尼座静止接触,第三连杆能推动阻尼器的缸体相对阻尼座移动。关门至设定角度时,第三连杆开始推动阻尼器的缸体相对阻尼座移动,实现关门缓冲。
[0008]上述阻尼座在对应阻尼器的活塞杆的外端位置开设有固定槽,阻尼器的活塞杆的外端插于固定槽内。本方案可以使阻尼器稳定安装在阻尼座上,而且便于阻尼器的定位。
[0009]上述连接臂呈槽钢型,阻尼器置于连接臂的内腔中,且阻尼座与连接臂两侧壁连接。阻尼器置于连接臂的内腔中,一方面避免阻尼器容易脱落,另一方案可以提高铰链的美观性。
[0010]为了便于拆装,上述阻尼座通过销轴穿过阻尼座上的铰接孔与连接臂两侧壁连接。
[0011]上述第三连杆推动阻尼器的缸体的部位为驱动部,阻尼器的缸体能与第三连杆的驱动部接触的部位为斜面,把阻尼器的缸体与驱动部接触的部位设置成斜面,从而保证驱动部可以顺利推动阻尼器的缸体移动。
[0012]上述第三连杆上设有弹簧座,第四连杆设有连接件,弹簧座与连接件之间设有弹簧。弹簧可以使铰链在开门或关门状态位置的稳定性,同时也为铰链在开门或关门过程中提供作用力。
[0013]上述弹簧置于弹簧座上,弹簧的一端与弹簧座接触,弹簧的另一端与连接件之间设有触头,连接件能与触头接触,关门时,连接件通过触头对弹簧产生压缩力。
[0014]为了减小连接件与触头摩擦产生噪音,上述触头为橡胶材料制成。
[0015]为了便于调节门体与家具主体的相对位置,上述连接臂与固定座之间还设有连接座,连接臂能相对连接座移动,连接座与固定座相接,所述连接臂的顶部通过螺钉和调节丝与连接座相接。
[0016]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杆组件中的第三连杆在关门过程中向连接臂所处方向靠拢,利用第三连杆的驱动部推动阻尼器的缸体移动,实现关门缓冲,开门时,第三连杆远离阻尼器的缸体,阻尼器自动复位。由于在关门缓冲时,连杆组件中的第三连杆是直接推动阻尼器的缸体移动而实现缓冲功能,活塞杆几乎是不受径向力,而缸体是在阻尼座上滑动,因此缸体受第三连杆的径向力作用影响是较小的。本实用新型的铰链缓冲结构比较简单,而且传动可靠。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铰链的轴测示意图。
[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铰链开门时的打开状态图。
[00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铰链关门时的收合状态图。
[00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铰链的爆炸图。
[0021]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铰链开始缓冲状态图。
[0022]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铰链闭合时缓冲状态图。
[0023]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铰链中缓冲组件结构示意图。[0024]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铰链中缓冲组件结构爆炸图。
[0025]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铰链的阻尼座结构图。
[0026]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铰链的阻尼器结构图。
[0027]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铰链的第三连杆结构图。
[0028]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铰链的弹簧座结构图。
[0029]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铰链打开时缓冲组件的状态图。
[0030]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铰链将要缓冲时的缓冲组件状态图。
[0031]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铰链缓冲中的缓冲组件状态图。
[0032]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铰链缓冲结束时的缓冲组件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下列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0034]实施例1
[0035]本实用新型的大开度门缓冲铰链的结构如图1、2、3、4、7、8所示,包括固定座17、连接臂1、连杆组件、活动座14和自复位式阻尼器6,其中连接臂I与固定座17连接,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5、第二连杆7、第三连杆8、第四连杆13、弹簧座9,连接件12,弹簧10,其中第一连杆5和第三连杆8的一端分别与连接臂I的中部和前端铰接,第一连杆5和第三连杆8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连杆7和第四连杆13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杆7和第四连杆13的另一端分别与活动座14铰接,第二连杆7的中部还与第三连杆8的中部铰接,阻尼器6安装在连接臂I上,连接臂I在对应阻尼器6的安装位置设有阻尼座18,阻尼器6安装在阻尼座18上表面,阻尼器6的活塞杆61位于靠近固定座17的一侧,阻尼器6的缸体62位于靠近活动座14的一侧,阻尼座18的上表面两侧设有凸起182,凸起182可以对缸体62的两侧限位,阻尼座18的上表面在对应缸体62的尾端设有限位凸起183,限位凸起183可以对缸体62的尾部限位,如图9所示,活塞杆61的外端与阻尼座18静止接触,阻尼器6的缸体62在受到指向固定座17—侧的力作用能在阻尼座18上向固定座17方向移动,本实施例中,连接臂I呈槽钢型,阻尼器6置于连接臂I的内腔11中,且阻尼座18通过销轴19穿过阻尼座18上的铰接孔与连接臂I两侧壁连接,如图7、8所示。弹簧座9安装在第三连杆8上,连接件12安装在第四连杆13上,弹簧10安装在弹簧座9上,如图12所示,弹簧座9对应弹簧10的端部位置设有凸包91,凸包91起到对弹簧10的端部的限位,弹簧座9的两侧设有凸起92,凸起92起到对弹簧10的两侧限位,且弹簧10位于弹簧座9与连接件12之间,关门时,连接件12能对弹簧10进行压缩,当关门至设定的角度a时,第三连杆8会与阻尼器6的缸体62尾部接触并推动缸体62向固定座17方向移动,如图5、6所示。
[0036]上述第三连杆8推动阻尼器6的缸体62的部位为驱动部81,阻尼器6的缸体62尾部的顶部为斜面621,如图10、11所示。当关门至设定的角度a时,第三连杆8的驱动部81会与缸体62的斜面621接触,随着关门的角度越来越小,第三连杆8推动缸体62移动的距离越大,直接门板完全关闭,缸体62才停止移动。[0037]本实施例的铰链工作原理,如图5、6、图13至16所示,铰链的固定座17与家具主体21连接,活动座14与家具门板20连接。当家具门板20关闭至设定的缓冲角度a时,第三连杆8的驱动部81与缸体62的斜面621接触,阻尼器6开始对关门的力作出抵抗,形成缓冲。当家具门板20继续向关门方向转动时,第三连杆8推动缸体62向固定座17方向移动,直至家具门板20完全关闭,缸体62才停止移动;当打开家具门板20时,缸体62自动复位,为下次关门缓冲做准备。
[0038]实施例2
[0039]本实施例的大开度门缓冲铰链的结构与实施例1类似,其区别,上述弹簧10对应连接件12的一端设有触头11,触头11位于连接件12与弹簧10之间,关门时,连接件12通过推动触头11而压缩弹簧10,本实施中,为了减小连接件12与触头11摩擦产生噪音,触头11优选采用橡胶材料制成。另外,为了使阻尼器6稳定安装在阻尼座18上,而且便于阻尼器6的定位,阻尼座18在对应阻尼器6的活塞杆61的外端位置开设有固定槽181,阻尼器6的活塞杆61的外端插于固定槽181内。
[0040]上述所述连接臂I与固定座17之间还设有连接座3,连接臂I能相对连接座3移动,且连接臂I的顶部通过螺钉2和调节丝4与连接座3相接,连接座3与固定座17连接。松动螺钉2,可以向左或右移动连接臂1,旋转调节丝4,可以实现改变连接臂I与连接座3的距离,从而便于调节门板20与家具主体21的相对位置。
[0041 ] 上述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于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大开度门缓冲铰链,包括固定座、连接臂、连杆组件、活动座和自复位式阻尼器,连接臂与固定座连接,活动座通过连杆组件与连接臂摆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其中第一连杆和第三连杆的一端分别与连接臂的中部和前端铰接,第一连杆和第三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连杆和第四连杆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杆和第四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活动座铰接,第二连杆的中部还与第三连杆的中部铰接,阻尼器安装在连接臂上,且第三连杆能驱动阻尼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开度门缓冲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在对应阻尼器的安装位置设有阻尼座,阻尼器安装在阻尼座上,阻尼器的活塞杆与阻尼座静止接触,第三连杆能推动阻尼器的缸体相对阻尼座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开度门缓冲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座在对应阻尼器的活塞杆的外端位置开设有固定槽,阻尼器的活塞杆的外端插于固定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开度门缓冲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呈槽钢型,阻尼器置于连接臂的内腔中,且阻尼座与连接臂两侧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开度门缓冲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座通过销轴穿过阻尼座上的铰接孔与连接臂两侧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的大开度门缓冲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杆推动阻尼器的缸体的部位为驱动部,阻尼器的缸体能与第三连杆的驱动部接触的部位为斜面。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大开度门缓冲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杆上设有弹簧座,第四连杆设有连接件,弹簧座与连接件之间设有弹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大开度门缓冲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置于弹簧座上,弹簧的一端与弹簧座接触,弹簧的另一端与连接件之间设有触头,连接件能与触头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大开度门缓冲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为橡胶材料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大开度门缓冲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与固定座之间还设有连接座,连接臂能相对连接座移动,连接座与固定座相接,所述连接臂的顶部通过螺钉和调节丝与连接座相接。
【文档编号】E05D3/06GK203640462SQ201420024044
【公开日】2014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15日
【发明者】戴贵阳 申请人:戴贵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