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微气泡智能洗脸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86960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式微气泡智能洗脸盆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洗脸盆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移动式微气泡智能洗脸盆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洗脸盆是一种常用的洗脸工具,许多女性为了保养皮肤和追求漂亮,会经常在皮肤上涂抹护肤品和化妆品,所以每天睡前都要卸妆和清洗护肤品和化妆品在脸上的残留物质,但是普通水并不能对皮肤进行深度清洁,这些护肤品和化妆品中的化学元素残留在毛孔中,无法洗干净,长时间清洁不干净,一些化学物质残留在毛孔中,导致毛孔堵塞,所以普通的洗脸盆已经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移动式微气泡智能洗脸盆,能够使通过设置微型水泵、微气泡水机和加热装置,将普通水转化为微气泡水,将水温加热到温和适宜的温度,深度清洁皮肤,使用方便,清洁效果显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移动式微气泡智能洗脸盆,包括盆体、凹陷、控制面板、微型水泵、微气泡水机、加热装置和电源线,所述盆体的中部设置有凹陷,所述凹陷为半球形,所述盆体的顶部一侧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盆体内设置有微型水泵,所述盆体内还设置有微气泡水机和加热装置,所述盆体底部设置有电源线。

作为优选,所述盆体的顶面侧部设置有凹陷二,所述盆体外侧设置有扩音孔和电源开关,所述盆体上设置有提手。

作为优选,所述提手上设置有把手套。

作为优选,所述凹陷内设置有进水口、出水口一和出水口二。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面板的外部设置有防水壳。

作为优选,所述微型水泵一端和进水口通过水管配合连接,所述微型水泵另一端和微气泡水机的进口通过水管配合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微气泡水机的出口设置有转接件,所述转接件的两端分别和加热装置、出水口一通过水管配合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加热装置和出水口二通过水管配合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盆体的上部的外径大于下部的外径。

作为优选,所述盆体内设置有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有蜂鸣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蜂鸣器位于扩音孔内侧,所述温度传感器位于凹陷底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将微型水泵、微气泡水机和加热装置应用在洗脸盆设备中,能够将普通水转化为微气泡水,增大清洁力度,能够设置水温,快速加热到适宜温度,同时使用方便,效果显著。

本发明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移动式微气泡智能洗脸盆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移动式微气泡智能洗脸盆的俯视结构图。

图中:1-盆体、11-凹陷二、12-扩音孔、13-电源开关、14-提手、2-凹陷、21-进水口、22-出水口一、23-出水口二、3-控制面板、4-微型水泵、5-微气泡水机、6-加热装置、7-电源线。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和图2,本发明一种移动式微气泡智能洗脸盆,包括盆体1、凹陷2、控制面板3、微型水泵4、微气泡水机5、加热装置6和电源线7,所述盆体1的中部设置有凹陷2,所述凹陷2为半球形,所述盆体1的顶部一侧设置有控制面板3,所述盆体1内设置有微型水泵4,所述盆体1内还设置有微气泡水机5和加热装置6,所述盆体1底部设置有电源线7。所述盆体1的顶面侧部设置有凹陷二11,所述盆体1外侧设置有扩音孔12和电源开关13,所述盆体1上设置有提手14。所述提手14上设置有把手套。所述凹陷2内设置有进水口21、出水口一22和出水口二23。所述控制面板3的外部设置有防水壳。所述微型水泵4一端和进水口21通过水管配合连接,所述微型水泵4另一端和微气泡水机5的进口通过水管配合连接。所述微气泡水机5的出口设置有转接件,所述转接件的两端分别和加热装置6、出水口一22通过水管配合连接。所述加热装置6和出水口二23通过水管配合连接。所述盆体1的上部的外径大于下部的外径。所述盆体1内设置有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有蜂鸣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蜂鸣器位于扩音孔12内侧,所述温度传感器位于凹陷2底部。

本发明工作过程:

本发明一种移动式微气泡智能洗脸盆在工作过程中,首先抓住提手14将盆体1提到合适的位置,将电源线7连接电源,按下电源开关13,指示灯亮,向凹陷2内倒水,然后通过控制面板3设定普通水模式或微气泡水模式,并设置水温,若选择微气泡水模式,则凹陷2内的水在微型水泵4的作用下,由进水口21进入,经过微气泡水机5,将普通水转化成微气泡水,再经由水管到加热装置6,将水加热并从出水口二23回到凹陷2中,温度传感器检测水温,当水温达到预设值时,发送给控制电路板,停止加热,并触发蜂鸣器进行提示。

本发明一种移动式微气泡智能洗脸盆,设备通过将微型水泵4、微气泡水机5和加热装置6应用在洗脸盆中,能够将普通水转化为微气泡水,增大清洁力度,能够设置水温,快速加热到适宜温度,同时使用方便,效果显著。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说明,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任何对本发明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