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匀出风的背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85125阅读:519来源:国知局
均匀出风的背垫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增强靠背座椅背部支撑功能的垫体,特别是指一种均匀出风的背垫。



背景技术:

背垫因其舒适、支撑性良好、包裹性较强等特性而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采用,然而目前常见的背垫(填充物背垫、编制类背垫等)功能较为单一,其主要其支撑作用。而部分背垫配置有风扇部件而使其具有出风功能,然而由于空间、成本、功率等因素的限制,使得风扇的数量配置通常只有一个或者两个,风扇出风吹出的风直接吹向使用者的背部,致使正对风扇的背部部位受风量较大,而其他部位受风量虽距离的增大而变小,使用者背部不同部位的受风量存在较大差异,甚至部分位置吹不到风,而降低使用者使用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均匀出风的背垫,以克服现有的背垫功能单一,部分具备吹风功能的背垫出风不均匀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均匀出风的背垫,包括背垫主体和吹风装置,该背垫主体包括框架和网布,吹风装置设于该网布的背面一侧;该吹风装置包括导风板、鼓风机以及插头;导风板正面设有导风凹腔,导风凹腔开口朝向上述网布;导风凹腔内设有至有复数个呈矩阵排布的凸起,相邻凸起之间的间隙形成导风槽;鼓风机出风口与导风凹腔连通,插头与电源连接并通过导线为鼓风机供电。

更为具体地:

上述导风板正面设有匀风层,匀风层覆盖上述导风凹腔的开口,匀风层设有复数个排风孔。

上述导风板还配设有加热装置,该加热装置用于为流经上述导风凹腔的气流加热。

上述加热装置包括电热丝,上述匀风层由两层石棉层叠合构成,该电热丝固定夹设于两层石棉层之间。

复数个上述排风孔呈矩阵排列,相邻两列排风孔之间布设有上述电热丝。

上述导风板还配置有振动按摩装置,该振动按摩装置设于上述匀风层的背侧。

上述导风板还配置有汇线盒和控制手柄,上述鼓风机、上述加热装置、上述振动按摩装置的供电导线于汇线盒汇合并分别与控制手柄导电连接,控制手柄用于控制鼓风机、加热装置和振动按摩装置的启闭,控制手柄与上述插头导电连接。

上述插头为车充插头、USB插头、两脚插头、三角插头中的一种。

上述凸起呈长方体,所有凸起同向排布。

上述框架弯曲成符合人体工学的弧形,其后部拉设有张紧带、横向拉设有松紧带,上述网布张设于上述框架内,网布的周缘固定在框架上,框架周缘还套设有可拆卸的套边。

上述网布直接缝制在框架上。

上述套边包括带有U型口的环行弹性橡胶层及固定覆盖在上述橡胶层外表面的装饰层。

上述套装饰层采用绒布制成。

上述张紧带纵向拉设于上、下框边之间。

上述网布上镶嵌有磁铁颗粒或者装设有竹碳包。

在上述张紧带与松紧带之间的框架背部还张设有装饰布面,该装饰布面的周缘固定在框架上。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背垫通过吹风装置的导风板的结构设置,使得鼓风机吹出的风通过导风槽的导向分流作用而均匀分散地吹向使用者的背部,而匀风层的配置能够进一步改善吹风装置出风的均匀性,使得使用者背部受风风力强度更为均匀,也有效增大使用者背部的受风面积,提高使用者使用的舒适指数;另外,本实用新型的背垫的加热装置和振动按摩装置的配置使其具备更为丰富的功能,能够为使用者在寒冷天气提供暖风以及为使用者提供按摩功能,有效提高了使用者的舒适度,具备良好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背垫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背垫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吹风装置的导风板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未设置匀风层的导风板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设置匀风层的导风板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未设置振动按摩装置的导风板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均匀出风的背垫,包括背垫主体1和吹风装置2,该背垫主体1包括框架11和网布12,吹风装置2设于该网布12的背面一侧。本实用新型的背垫适用于普通的背靠座椅,更适合汽车座椅的配套使用。参照图3至图6,该吹风装置2包括导风板21、鼓风机22以及插头23;插头23优选为车充插头(如图3至6所示)、USB插头、两脚插头、三角插头中的一种。参照图4,导风板21正面设有导风凹腔20,导风凹腔20开口朝向上述网布12;导风凹腔20内设有至有复数个呈矩阵排布的凸起24,凸起24呈长方体,所有凸起24同向排布,相邻凸起24之间的间隙形成导风槽25;如图3、图6所示,凸起24优选为空心凸起24,导风凹腔20内的凸起24与导风板21背面的盲孔26一一对应。参照图5,导风板21正面设有匀风层27,匀风层27覆盖上述导风凹腔20的开口,上述匀风层27由两层石棉层叠合构成,匀风层27设有复数个排风孔28。鼓风机22出风口与导风凹腔20连通,插头23与电源连接并通过导线为鼓风机22供电。

另外,继续参照图5,上述导风板21还配设有加热装置3,该加热装置3用于为流经上述导风凹腔20的气流加热。上述加热装置3包括电热丝31,该电热丝31固定夹设于两层石棉层之间。复数个上述排风孔28呈矩阵排列,相邻两列排风孔28之间布设有上述电热丝31,电热丝31的位置分布优选如图5所示的弯曲结构形式。

此外,继续参照图3、图4,上述导风板21还配置有振动按摩装置4,该振动按摩装置4设于上述匀风层27的背侧。上述导风板21还配置有汇线盒29和控制手柄5,上述鼓风机22、上述加热装置3、上述振动按摩装置4的供电导线于汇线盒29汇合并分别与控制手柄5导电连接,控制手柄5用于控制鼓风机22、加热装置3和振动按摩装置4的启闭以及鼓风机22的风力强弱,控制手柄5与上述插头23导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背垫通过吹风装置2的导风板21的结构设置,使得鼓风机22吹出的风通过导风槽25的导向分流作用而均匀分散地吹向使用者的背部,而匀风层27的配置能够进一步改善吹风装置2出风的均匀性,使得使用者背部受风风力强度更为均匀,也有效增大使用者背部的受风面积,提高使用者使用的舒适指数;另外,本实用新型的背垫的加热装置3和振动按摩装置4的配置使其具备更为丰富的功能,能够为使用者在寒冷天气提供暖风以及为使用者提供按摩功能,有效提高了使用者的舒适度,具备良好的市场前景。

最后,继续参照图1、图2,上述框架11弯曲成符合人体工学的弧形,其后部拉设有沿纵向延伸的张紧带13和沿横向延伸的松紧带14,上述网布12张设于上述框架11内,网布12的周缘固定在框架11上,框架11周缘还套设有可拆卸的套边15。上述网布12直接缝制在框架11上。上述套边15包括带有U型口的环行弹性橡胶层及固定覆盖在上述橡胶层外表面的装饰层。上述张紧带13纵向拉设于上、下框边之间。上述网布12上还可以镶嵌有磁铁颗粒或者竹碳包。本实用新型的背垫主体1的框架11的框边弯曲成符合人体工学的弧形,在框架11内张设有透气网布12,使与人体腰背部接触的网布12面与人体背部形状相适应,利用框架11背部的松紧带14可将背垫套设在椅背上,框架11支撑在椅背上,网布12不与椅背直接接触而具有间距,通气性好,因此使用时十分舒适、拆装方便,特别适用于汽车坐垫。利用框架11背部的张紧带13,可拉紧框架11增强框架11的受压力,可作为受力支撑点以适用于不同大小的椅背。在框架11周缘还套设有套边15,使背垫更美观、更具有弹性。网布12面上装有磁铁颗粒、竹碳包,磁铁颗粒可对腰部进行按摩、磁疗,促进人体微循环,竹碳包具有除湿功能,适用于风湿症病人。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