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牡蛎开壳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34332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一种牡蛎开壳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水产食品加工设备,尤其是一种牡蛎开壳器。



背景技术:

牡蛎是味道鲜美的海产品,因其含有的各种营养物质多,尤其是锌元素的富含量,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很多好处。目前,水产食品行业使用的牡蛎开壳工具,一般都采用简单刀具进行开壳,由于牡蛎壳坚硬,形状各异,规格大小差距大,特别是鲜活牡蛎,在开壳过程中甚至会用到不同的刀具分别进行开壳和取肉,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效率低下,开壳过程各种刀具的使用容易造成打滑,甚至造成伤手等事故。因此,针对以上方面,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合理的改进,比如公开号为CN 103330454 A,名称为便携式铡刀型牡蛎开壳器的中国发明专利就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铡刀型牡蛎开壳器,包括底座、支架、弹簧、夹壳机构、开壳机构,支架安装 在底座一端,夹壳机构设置在底座上面,开壳机构设置在支架上方,所述夹壳机构包括夹壳 件、固定件、导滑件,夹壳件设有 V 型槽,固定件设置在夹壳件一端,导滑件设置在夹壳件内 部,并固定在底座上,使夹壳件能平稳滑动,所述开壳机构包括摇把以及依次以一定距离设 置在摇把上的铲肉刀、起壳刀、旋转件,旋转件固定在支架上方,摇把末端用弹簧与支架连 接。该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在底座上设置可活动的夹壳机构,夹壳件上面设置V行槽,并通过导滑件移动,使用固定件随时可将夹壳件固定,在夹稳牡蛎的同时,可随意调整开壳角度,实现对不同形状不同规格的牡蛎进行开壳。2、本发明使用杠杆原理,通过在摇把上设置起壳刀、铲肉刀,操作者只需要把牡蛎置于夹壳件的V形槽上,用手将摇把轻轻下压即可将牡蛎壳开启,再利用铲肉刀将牡蛎肉剔出,不仅劳动强度低,而且效率大大提高。 3、本发明通过铡刀型结构,并设置夹壳机构,操作者将牡蛎置入夹壳件的 V 型槽后,即可离手,另一只手操作摇把进行开壳,有效避免了工伤事故的发生,提高操作安全性,保障操作者的人身安全。 但这种技术方案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分别进行起壳和铲肉动作时需要将起壳刀和铲肉刀的位置重新找位,影响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牡蛎开壳器,包括头部1、固定柄2、开壳部3、活动柄4,所述头部1为四棱台结构,其底部与固定柄2固接,顶部固接有截面为三角形的刃部12,所述头部1的一个侧面设置有向内凹陷、截面为三角形的槽部11,所述槽部11内设置有开壳部3,所述开壳部3与槽部11吻合后其外侧面与开有槽部11的头部1的剩余外面表齐平,所述开壳部3朝向固定柄2的一侧与活动柄4固接,所述固定柄2上设置有朝向活动柄4方向突出的固定轴5,所述活动柄4上设置有与固定轴5相配合的套接轴6,套接轴6与固定轴5相互卡接。

本技术方案可以优化为,所述所述槽部11与头部1相连接的位置设置有导向槽7,所述开壳部3朝向槽部11的方向设置有与导向槽7相配合的导向突起8。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柄2和活动柄4之间设置有回位弹簧9,所述回位弹簧9设置在套接轴6与固定轴5卡接处背离头部1的一侧。

再进一步的,所述刃部12的尖锐边缘中间位置向外突出,形成圆弧状的尖锐边缘。

更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柄4背离开壳部3的末端向固定柄2方向弯曲,形成握把部1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结构简单、杠杆式原理,实用、方便、可靠,使用过程简捷,维护简单,制造成本低、加工过程简便,开壳、取肉过程快速完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 本实用新型开壳部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头部;2、固定柄;3、开壳部;4、活动柄;5、固定轴;6、套接轴;7、导向槽;8、导向突起;9、回位弹簧;10、握把部;11、槽部;12、刃部。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例:下面结合图1、图2及图3对本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牡蛎开壳器,包括头部1、固定柄2、开壳部3、活动柄4,所述头部1为四棱台结构,其底部与固定柄2固接,顶部固接有截面为三角形的刃部12,所述头部1的一个侧面设置有向内凹陷、截面为三角形的槽部11,所述槽部11内设置有开壳部3,所述开壳部3与槽部11吻合后其外侧面与开有槽部11的头部1的剩余外面表齐平,所述开壳部3朝向固定柄2的一侧与活动柄4固接,所述固定柄2上设置有朝向活动柄4方向突出的固定轴5,所述活动柄4上设置有与固定轴5相配合的套接轴6,套接轴6与固定轴5相互卡接。为了使开壳部3及时、顺利进入到槽部11内,并与槽部11吻合好,所述槽部11与头部1相连接的位置设置有导向槽7,所述开壳部3朝向槽部11的方向设置有与导向槽7相配合的导向突起8。在导向突起8和导向槽7的配合下,可以使开壳部3快速进入到槽部11内。

所述固定柄2和活动柄4之间设置有回位弹簧9,所述回位弹簧9设置在套接轴6与固定轴5卡接处背离头部1的一侧。回位弹簧9的设立可以本产品在完成一个牡蛎的开壳、取肉任务周期后,快速准备好本产品的工作状态,进入到下一个工作周期,并减少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所述刃部12的尖锐边缘中间位置向外突出,形成圆弧状的尖锐边缘,圆弧状的突出边缘设计可以在找到牡蛎壳插入缺口时迅速将头部插入,使开壳工作相对变得容易一些。。

所述活动柄4背离开壳部3的末端向固定柄2方向弯曲,形成握把部10。向固定柄2方向弯曲的握把部10可以使操作人员的大拇指在向固定柄2方向压下活动柄4时更加容易,更加省力。

使用方法:操作人员一手执准备开壳的牡蛎,另一手的大拇指轻握活动柄4,另外四指把住固定柄2,将头部1前方的刃部12的中间突出部分插入到牡蛎两壳的中间缝隙中,如果缝隙较紧,不易使刃部12中间突出部分插入,也可以使刃部12两侧的尖角部分先行撬入两壳的缺口或缝隙内,然后转动头部1,使刃部12完全插入,再使固定柄4垂直向牡蛎方向推进,利用头部1的四棱台上细下粗的结构,使牡蛎两壳打开细口,再使大拇指压下活动柄4,使开壳部3探出槽部11,利用开壳部3将牡蛎壳彻底打开,再将手执的牡蛎变换合适的角度,进一步利用刃部12将牡蛎肉取下,松开大拇指,活动柄4在回位弹簧10的作用下回位,带动开壳部3回到槽部4内,完成一个开壳、取肉周期。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