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沙棘果汁渣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7107阅读:591来源:国知局
一种沙棘果汁渣分离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果果汁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沙棘果汁渣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沙棘为药食同源植物,极耐干旱,极耐贫瘠,极耐冷热,为植物之最。但沙棘对降水有一定的要求,一般应在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上,不喜积水,降水量不足400毫升的河漫滩地、丘陵河谷等地亦可生长。对沙棘果实的加工利用,首先要对其完成从果实到果浆的加工,为后续的深加工、营养物质的提取等做好物料准备,而从果实到果浆的加工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是对果汁的提取,也就是将果实破碎后对果汁和果渣完成分离。目前都采用机械方法进行果汁的分离提取,现有的提取机械如打浆机、压榨机、磨浆机等,由于不能很好的适应沙棘果实的果汁分离,使得无法对其彻底的分离提取,出汁率低,很多果肉液无法利用,浪费严重。而有部分厂家为了提高出汁率,往往渗入一定量的水分进行打浆后再进行浓缩,造成原料浪费并影响出汁质量。申请号为2013201011470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沙棘纯果果汁分离机,其技术方案包括机架1,以及设置在机架1上的动力装置和果汁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果汁提取装置包括设置有进料口2和分离筒3,以及设置在分离筒3内的搅拌轴4和过滤筛5,过滤筛5将分离筒3内部上下隔为打浆室6和集液室7,打浆室6一侧下方设置有排渣口8,集液室7下部设置有出汁口9,搅拌轴4置于打浆室6中央并与动力装置连接,其表面均匀设置有呈螺旋排列的的若干刮板10,中央设置有固定刀板11,固定刀板11的半径小于刮板10的长度。此技术方案使果浆在向排渣口运动的过程对其进行挤压与摩擦,以提高出汁率,但是只靠挤压与摩擦不能将果浆中的果汁完全分离出来,排出的果渣中仍含有少量果汁。因此设计了一种沙棘果汁渣分离装置,能充分分离沙棘果浆中的果汁,提高出汁率,使沙棘果肉充分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沙棘果汁渣分离装置,能充分分离沙棘果浆中的果汁,提高出汁率,使沙棘果肉充分利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沙棘果汁渣分离装置,包括壳体1和盖在壳体1上的盖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呈圆筒形,壳体1内设置有隔板3,隔板3由中心板301和围绕中心板301的弧形凹槽302组成,弧形凹槽302上设有漏汁孔303,所述中心板301与壳体1的底板之间设有电机罩4,电机罩4内设有电机5,电机5的输出轴501通过轴承与中心板301连接,输出轴50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凸台6,第一凸台6上设有第一滤汁筒7,第一滤汁筒7由第一底盘701和第一滤网702组成,第一底盘701的上方设有第二凸台704,第二凸台704上设有第二滤汁筒8,第二滤汁筒8由第二底盘801和第二滤网802组成,所述隔板3、壳体1的底板以及电机罩4围成集汁腔14,集汁腔14的侧壁上设有出汁口11,出汁口11上设有控制阀12。

所述壳体1的下方设有支撑板13,电机5上的电源插线9穿过支撑板13伸出壳体1。

所述壳体1的侧壁上设有第一把手101,第一把手101上设有与电源插线9连接的控制开关10。

所述第一滤网702比第二滤网802的网孔小。

所述第一底盘701的底部设有与第一凸台6相配合的第一凹槽703,第二底盘801的底部设有与第二凸台704相配合的第二凹槽803。

所述盖体2包括盖体本体,盖体本体的上方设有第二把手201,盖体本体的下方设有若干第一刮板202和第二刮板203,所述第一刮板202与第一滤汁筒7的内表面相切,第二刮板203与第二滤汁筒8的内表面相切。

所述盖体本体的上方设有报警灯208,盖体本体内设有控制器206和蓄电池207,盖体本体的下方中央通过支杆204连接有湿度传感器205,所述蓄电池207与控制器206连接,控制器206与湿度传感器205和控制器206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电机5带动第一滤汁筒7和第二滤汁筒8转动,使装在第二滤汁筒8内的果浆在离心运动的作用下将果汁从第二滤网802甩出,然后再由第一滤网702甩出落到弧形凹槽302内,在第一滤汁筒7和第二滤汁筒8转动的同时,盖体2上的第一刮板202与第一滤汁筒7的内表面相切,第二刮板203与第二滤汁筒8的内表面相切,可在第一滤汁筒7与第二滤汁筒8转动的时候将粘在第一滤网702与第二滤网802上的果渣刮下,避免滤网堵塞,同时盖体2的下方通过支杆204连接有湿度传感器205,可用于测量果渣的湿度,从而了解果渣中果汁的含量,当果渣的湿度达到控制器206的规定值时,控制器206可控制报警灯208开始闪烁,提醒工作人员关闭控制开关,停止电机转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爆炸图。

图3为图1的正剖图。

图4为图2的正剖图。

图5为第一凸台与第二凸台的形状。

图6为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壳体1,盖体2,隔板3,电机罩4,电机5,第一凸台6,第一滤汁筒7,第二滤汁筒8,电源插线9,控制开关10,出汁口11,控制阀12,支撑板13,集汁腔14,第一把手101,第二把手201,第一刮板202,第二刮板203,支杆204,湿度传感器205,控制器206,蓄电池207,报警灯208,中心板301,弧形凹槽302,漏汁孔303,输出轴501,第一底盘701,第一滤网702,第一凹槽703,第二凸台704,第二底盘801,第二滤网802,第二凹槽80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至附图6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其有益效果进一步说明。

实例1:

一种沙棘果汁渣分离装置,如图1至图6所示,包括壳体1和盖在壳体1上的盖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呈圆筒形,壳体1内设置有隔板3,隔板3由中心板301和围绕中心板301的弧形凹槽302组成,弧形凹槽302上设有漏汁孔303,所述中心板301与壳体1的底板之间设有电机罩4,电机罩4内设有电机5,电机5的输出轴501通过轴承与中心板301连接,输出轴50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凸台6,第一凸台6上设有第一滤汁筒7,第一滤汁筒7由第一底盘701和第一滤网702组成,第一底盘701的上方设有第二凸台704,第二凸台704上设有第二滤汁筒8,第二滤汁筒8由第二底盘801和第二滤网802组成,所述隔板3、壳体1的底板以及电机罩4围成集汁腔14,集汁腔14的侧壁上设有出汁口11,出汁口11上设有控制阀12。

所述壳体1的下方设有支撑板13,电机5上的电源插线9穿过支撑板13伸出壳体1。

所述壳体1的侧壁上设有第一把手101,第一把手101上设有与电源插线9连接的控制开关10。

所述第一滤网702比第二滤网802的网孔小。

所述第一底盘701的底部设有与第一凸台6相配合的第一凹槽703,第二底盘801的底部设有与第二凸台704相配合的第二凹槽803。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首先将第一滤汁筒7通过第一凹槽703与第一凸台6的配合安装在壳体1内,然后将第二过滤筒8通过第二凹槽803与第二凸台704的配合安装在第一滤汁筒7内将打好的果浆装入第二滤汁筒8内,然后将打好的沙棘果果浆装入第二滤汁筒8内,盖上盖体2,将电源插线9查到电源上,按下控制开关10,电机5带动第一滤汁筒7和第二滤汁筒8转动,使装在第二滤汁筒8内的沙棘果果浆在离心运动的作用下将果汁从第二滤网802甩向第一滤网702,然后果汁再由第一滤网702甩向壳体1,最后落到弧形凹槽302内由于第一滤网702的网孔比第二滤网802小,沙棘果果汁经过两层过滤,可使沙棘果果汁更加纯正,同时由于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可使果汁与果渣分离的更加彻底。

实例2:

如图1-图6所示,所述盖体2包括盖体本体,盖体本体的上方设有第二把手201,盖体本体的下方设有若干第一刮板202和第二刮板203,所述第一刮板202与第一滤汁筒7的内表面相切,第二刮板203与第二滤汁筒8的内表面相切。

所述盖体本体的上方设有报警灯208,盖体本体内设有控制器206和蓄电池207,盖体本体的下方中央通过支杆204连接有湿度传感器205,所述蓄电池207与控制器206连接,控制器206与湿度传感器205和控制器206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由于盖体2上的第一刮板202与第一滤汁筒7的内表面相切,第二刮板203与第二滤汁筒8的内表面相切,可在第一滤汁筒7与第二滤汁筒8转动的时候将粘在第一滤网702与第二滤网802上的果渣刮下,避免滤网堵塞,同时盖体2的下方通过支杆204连接有湿度传感器205,可用于测量果渣的湿度,从而了解果渣中果汁的含量,当果渣的湿度达到控制器206的规定值时,控制器206可控制报警灯208开始闪烁,提醒工作人员关闭控制开关,停止电机转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