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缠绕内凹多面玻璃纤维弹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34970发布日期:2018-09-04 21:27阅读:45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床垫弹簧领域,尤指一种缠绕内凹多面玻璃纤维弹簧。



背景技术:

在家居生活中,目前公知的床垫大都是弹簧床垫,弹簧床垫属于现代常用的,性能较优的床垫,其垫芯由弹簧组成。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消费者变得更加注重睡眠质量,一张好的床垫不但能使人拥有舒适的睡眠,而且对身体也大有好处。

而我们常见的传统床垫的弹簧,其一般材质是钢制结构,耐用性差,易生锈,承托力度不均匀,导致床垫使用体验不佳,不但会压迫人体背部神经,也会影响血液的正常循环,时间长时还会造成腰酸背痛以及坐骨神经酸痛等情况。市场上销售的弹簧床垫的质量也良莠不齐,有些材质具有较大的毒性,床垫质量较差,不环保而且不透气,有些很容易发霉并滋生细菌,尤其是相对偏硬,通风透气性不畅,容易滋生螨虫,不舒适环保,使用者的健康和睡眠质量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使用效果不理想,影响了床垫的使用和推广。此外,传统弹簧床垫重量较重,拆洗过程中需两个成年人协力挪动,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弹性系数高、抗疲劳系数强、支撑面宽、受力均匀、中空透气、环保轻便的缠绕内凹多面玻璃纤维弹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缠绕内凹多面玻璃纤维弹簧,包括弹簧条,弹簧条通过模具缠绕成前后间隔均匀的螺旋笼状体,所述弹簧条为玻璃纤维复合条,所述螺旋笼状体的截面包括两条相互平行且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撑边和第二支撑边、两条向螺旋笼状体中心方向凹陷且对称设置的内凹边,内凹边的两端分别与位于同一侧的第一支撑边和第二支撑边的端部连接。

具体地,所述内凹边与第一支撑边和第二支撑边的连接处为圆角结构,圆角的半径为5.0mm。

具体地,所述弹簧条的直径为1.0mm,相邻弹簧条的间隔为10.0mm。

具体地,所述第一支撑边和第二支撑边之间的距离为120.0mm,所述第一支撑边和第二支撑边的长度均为100.0mm, 所述内凹边的最短距离为55.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玻璃纤维复合条缠绕成螺旋笼状体制得弹簧,螺旋笼状体的截面包括两条相互平行且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撑边和第二支撑边、两条向螺旋笼状体中心方向凹陷且对称设置的内凹边,内凹边的两端分别与位于同一侧的第一支撑边和第二支撑边的端部连接,使得弹簧弹性系数高,刚性佳,弹性限度内伸长量大且拉伸强度高,故吸收冲击能量大,缓冲效果好;抗疲劳系数强,使用寿命较长;支撑面宽,受力更均匀,承托的感觉柔和而真实,体验效果更佳;弹簧结构中空,透气性好且无异味,环保健康;弹簧重量轻,不到传统钢制弹簧重量的1/3,方便弹簧床垫的拆洗。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弹簧条;2.螺旋笼状体;3.第一支撑边;4.第二支撑边;5.内凹边。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缠绕内凹多面玻璃纤维弹簧,包括弹簧条1,弹簧条1通过模具缠绕成前后间隔均匀的螺旋笼状体2,所述弹簧条1为玻璃纤维复合条,所述螺旋笼状体2的截面包括两条相互平行且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撑边3和第二支撑边4、两条向螺旋笼状体中心方向凹陷且对称设置的内凹边5,内凹边5的两端分别与位于同一侧的第一支撑边3和第二支撑边4的端部连接。

通过使用玻璃纤维复合条缠绕成螺旋笼状体2制得弹簧,所述螺旋笼状体2的截面包括两条相互平行且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撑边3和第二支撑边4、两条向螺旋笼状体中心方向凹陷且对称设置的内凹边5,内凹边5的两端分别与位于同一侧的第一支撑边3和第二支撑边4的端部连接,使得弹簧弹性系数高,刚性佳,弹性限度内伸长量大且拉伸强度高,故吸收冲击能量大,缓冲效果好;抗疲劳系数强,使用寿命较长;支撑面宽,受力更均匀,承托的感觉柔和而真实,体验效果更佳;弹簧结构中空,透气性好且无异味,环保健康;弹簧重量轻,不到传统钢制弹簧重量的1/3,方便弹簧床垫的拆洗。

具体地,所述内凹边与第一支撑边和第二支撑边的连接处为圆角结构,圆角的半径为5.0m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内凹边5与第一支撑边3和第二支撑边4的连接处为圆角结构,连接更为柔和,弹簧的缓冲效果更好,且弹簧结构更加稳固,不易折断。

具体地,所述弹簧条的直径为1.0mm,相邻弹簧条的间隔为10.0m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结构中空,透气性好且无异味,环保健康;可根据床垫的宽度随意改变弹簧的长度,安装方便,床垫内外两侧固定即可。

具体地,所述第一支撑边和第二支撑边之间的距离为120.0mm,所述第一支撑边和第二支撑边的长度均为100.0mm, 所述内凹边的最短距离为55.0m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的第一支撑边3和第二支撑边4长度较长,从而形成的支撑面较宽,使受力更均匀,第一支撑边3和第二支撑边4受到上下压力后,内凹边5的内凹角度发生弹性形变,从而产生弹簧效应,承托的感觉柔和而真实,体验效果更佳。

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