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用寿命长的电磁加热式料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04813发布日期:2018-10-09 19:28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料理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使用寿命长的电磁加热式料理机。



背景技术:

现有电磁加热式料理机,通过在机座上设置电磁线圈、在搅拌杯底部设置含铁质的金属盘实现加热。工作时,搅拌杯安装在机座上,电磁线圈通电后产生交变磁场,金属盘因切割交变磁感线产生无数小涡流,这些小涡流使金属盘本身自行高速发热,从而实现加热搅拌杯内食物的目的。

同时,料理机在工作时电磁线圈会对有些无需加热的金属元件也产生了交变磁感线,使得这些金属元件也被加热了,从而导致这些金属元件产生形变而失去原有的功能,使得这些金属元件失效或损坏,从而降低了料理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的电磁加热式料理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使用寿命长的电磁加热式料理机,包括具有电机和控制板的机座、设于机座上方的搅拌杯、位于搅拌杯内的粉碎刀、盖合于搅拌杯上方的杯盖,电机设有电机轴,机座的上端设有电磁线圈盘,其中,所述搅拌杯底端设有与电磁线圈盘对应的金属盘,金属盘包括导磁部和隔磁部,导磁部与电磁线圈盘对应设置,粉碎刀的刀轴穿过隔磁部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盘包括环形侧壁和底壁,金属盘呈倒锥台形,电磁线圈盘对应呈倒锥台形。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侧壁整体为导磁部,底壁整体为隔磁部,环形侧壁与底壁焊接固定且焊接点位于环形侧壁与底壁的过渡连接处。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侧壁部分为导磁部,底壁整体为隔磁部,底壁包括与环形侧壁连接的侧翻边,环形侧壁与侧翻边焊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侧壁整体为导磁部,底壁部分为隔磁部,环形侧壁包括与底壁连接的底翻边,底壁与底翻边焊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底翻边呈“L”形,底壁搭设于“L”形底翻边的横边上;或者,所述底壁与底翻边连接的端部呈“L”形,底翻边搭设于“L”形底壁端部的横边上。

进一步的,所述底壁中心设有通孔,粉碎刀穿过通孔且位于底壁的中心。

进一步的,所述粉碎刀设有刀轴,底壁的中心部分向上凸出形成环形凸台,环形凸台的上端面设有供刀轴穿过的通孔,刀轴上套设有轴承,环形凸台设有容纳轴承的容纳腔。

进一步的,所述料理机还包括与控制板电连接且纵向设置的感温探头,搅拌杯安装到位后感温探头的感温端抵触于隔磁部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隔磁部为SUS304不锈钢隔磁部,导磁部为SUS430不锈钢导磁部;或者,导磁部为JEF443CT不锈钢导磁部;或者,导磁部为SUS444不锈钢导磁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通过将金属盘设置成由导磁部和隔磁部组成,且导磁部与电磁线圈盘对应设置,而粉碎刀的刀轴穿过隔磁部设置,这样在电磁线圈盘对金属盘产生磁感线时,仅对导磁部产生磁感线,即仅导磁部产生发热,而隔磁部是不发热的,同时隔磁部还能对电磁线圈盘产生的磁感线有阻挡作用,使得设于或位于隔磁部上的导磁金属部件不会因磁感线而发热,如粉碎刀等其他导磁金属部件,可很好的防止其他导磁金属部件因受热变形而失效或损坏,从而提升料理机的使用寿命。

2、金属盘包括环形侧壁和底壁,金属盘呈倒锥台形,电磁线圈盘对应呈倒锥台形,这样不仅增加了电磁线圈盘与金属盘的接触面积,提升了电磁线圈盘的发热效率,进而提升了料理机的加热效率。

3、环形侧壁整体为导磁部,底壁整体为隔磁部,环形侧壁与底壁焊接固定且焊接点位于环形侧壁与底壁的过渡连接处,这样仅环形侧壁发热以对搅拌杯内的食物进行加热,实现了侧加热,且底壁不被直接加热,使得食物不易糊底,很好的保证了食物的烹饪效果,同时设于底壁上或位于底壁周围的可导磁的其他金属部件则被底壁阻挡磁感线,很好的降低了被电磁线圈盘产生的磁感线切割而发热的机率,即很好的避免了其他金属部件因发热变形而失效或损坏的问题,保证了料理机正常的使用寿命;或者,环形侧壁部分为导磁部,底壁整体为隔磁部,底壁包括与环形侧壁连接的侧翻边,环形侧壁与侧翻边焊接固定;又或者,环形侧壁整体为导磁部,底壁部分为隔磁部,环形侧壁包括与底壁连接的底翻边,底壁与底翻边焊接固定,这样均能很好的实现隔磁效果,避免其他金属部件的失效或损坏,提升料理机的使用寿命。

4、底翻边呈“L”形,底壁搭设于“L”形底翻边的横边上;或者,底壁与底翻边连接的端部呈“L”形,底翻边搭设于“L”形底壁端部的横边上,这样方便底壁与环形侧壁之间的焊接固定,且固定可靠,不易脱落。

5、底壁的中心设有通孔,粉碎刀穿过通孔且位于底壁的中心,这样粉碎刀在转动时能很好起到搅动食物的作用,容易产生涡流,以提升食物与粉碎刀接触的机率,使得食物被粉碎的更细,提升料理机的粉碎效果。

6、粉碎刀设有刀轴,底壁的中心部分向上凸出形成环形凸台,环形凸台的上端面设有供刀轴穿过的通孔,刀轴上套设有轴承,环形凸台设有容纳轴承的容纳腔,通过设置轴承,这样粉碎刀在转动时更加灵活,减小了刀轴转动时的阻力,从而提升了粉碎刀的转速,即在同一转速的电机带动下,设置轴承的粉碎刀转速更快,同时底壁为隔磁部,电磁线圈盘工作时不会使轴承、环形凸台发热,提升了轴承、环形凸台及粉碎刀的使用寿命。

7、料理机还包括与控制板电连接且纵向设置的感温探头,搅拌杯安装到位后感温探头的感温端抵触于隔磁部的底部,由于隔磁部不受电磁线圈盘的影响,而只受搅拌杯内的食物温度的影响,即感温探头检测到隔磁部的温度即搅拌杯内食物的真实温度,提升感温探头检测的准确性,这样保证加工出来的食物一定是熟的,不会存在不熟等问题,即保证了料理机的烹饪效果,同时可避免金属盘干烧,保证料理机使用时的安全性。

8、导磁部为SUS430不锈钢导磁部或JEF443CT不锈钢导磁部或SUS444不锈钢导磁部,隔磁部为SUS304不锈钢隔磁部,由于前述几种材料都是普通材料,很容易就能获取到,无需通过特殊渠道,降低了采购成本,同时采用前述材料,便于金属盘的加工成型,且导磁效果好,隔磁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料理机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料理机实施例一中搅拌杯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料理机实施例一中粉碎刀与金属盘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料理机实施例一中金属盘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A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料理机实施例二中金属盘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料理机实施例三中金属盘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料理机实施例四中金属盘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料理机实施例五中金属盘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料理机实施例六中粉碎刀与金属盘的分解示意图。

图中所标各部件名称如下:

1、机座;11、电机;111、电机轴;2、搅拌杯;21、杯体;211、手柄;22、杯盖;23、底座;24、环形密封圈;25、塑料手柄壳;251、第一手柄壳;252、第二手柄壳;3、粉碎刀;31、刀轴;4、电磁线圈盘;5、金属盘;510、导磁部;520、隔磁部;51、环形侧壁;511、底翻边;52、底壁;521、环形凸台;5211、通孔;522、侧翻边;53、焊接点;61、上连接头;62、下连接头;71、轴承;72、轴承支架;81、第一垫片;82、第二垫片;9、密封圈;10、感温探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至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的电磁加热式料理机,包括具有电机11和控制板(图中未示出)的机座1、设于机座1上方的搅拌杯2、位于搅拌杯2内的粉碎刀3,搅拌杯2包括杯体21、盖合于杯体21上方的杯盖22及设于杯体底部的底座23,电机11设有电机轴111,机座1的上端设有电磁线圈盘4,杯体21底端设有与电磁线圈盘4对应的金属盘5,金属盘5与底座23之间设有环形密封圈24,金属盘5与电磁线圈盘发生磁感线切割以被加热,进而对杯体内的食物进行加热,采用电磁的加热方式,不仅加热效率高,加热块,且热缓冲快,能快速降温和升温,很好的提升了现有料理机的烹饪效果。

杯体21为玻璃杯体,杯体21侧壁设有玻璃的手柄211,手柄212与杯体21一体加工成型,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通过在杯体侧壁设置玻璃的手柄,由于玻璃导热系数低,传热慢,将手柄设置成玻璃的手柄,这样在食物制作完成后,用户可直接通过手柄拿取杯体,便于用户取放,也不会被烫到。

当然,为了更好的起到防烫作用,手柄211外部设有塑料手柄壳25,塑料手柄壳25包括第一手柄壳251和第二手柄壳252,第一手柄壳251与第二手柄壳252通过卡扣扣合成一体,卡扣设有多个且分别设于第一手柄壳251和第二手柄壳252相对的边缘处,这样方便塑料手柄壳安装于手柄外部,且塑料手柄壳固定可靠,不会脱落,还有塑料隔热性好,且耐高温,并且成本低,降低了料理机整体的制造成本。

本实施例中,按功能分,金属盘5包括导磁部510和隔磁部520,导磁部510与电磁线圈盘4对应设置,粉碎刀3的刀轴31穿过隔磁部520设置,这样在电磁线圈盘对金属盘产生磁感线时,仅对导磁部产生磁感线,即仅导磁部产生发热,而隔磁部是不发热的,同时隔磁部还能对电磁线圈盘产生的磁感线有阻挡作用,使得设于或位于隔磁部上的导磁金属部件不会因磁感线而发热,如粉碎刀等其他导磁金属部件,可很好的防止其他导磁金属部件因受热变形而失效或损坏,从而提升料理机的使用寿命;同时,具体的,导磁部由SUS430不锈钢制成,隔磁部由SUS304不锈钢制成,由于这两种材料都是普通材料,很容易就能获取到,无需通过特殊渠道,降低了采购成本,同时这两种材料,便于金属盘的加工成型,且各自的导磁和隔磁效果好。

具体的,按结构分,金属盘5包括环形侧壁51和底壁52,金属盘5整体呈倒锥台形,电磁线圈盘4对应呈倒锥台形,这样不仅增加了电磁线圈盘与金属盘的接触面积,提升了电磁线圈盘的发热效率,进而提升了料理机的加热效率。

其中,环形侧壁51整体为导磁部510,底壁52整体为隔磁部520,即环形侧壁51由SUS430不锈钢制成,底壁52由SUS304不锈钢制成,且环形侧壁51与底壁52焊接固定,并且焊接点53位于环形侧壁51与底壁52的过渡连接处,环形侧壁51与底壁52之间通过圆弧过渡连接,焊接点位于圆弧的中间位置处,这样仅环形侧壁发热以对搅拌杯内的食物进行加热,实现了侧加热,且底壁不被直接加热,使得食物不易糊底,很好的保证了食物的烹饪效果,同时设于底壁上或位于底壁周围的可导磁的其他金属部件则被底壁阻挡磁感线,如粉碎刀、上连接头等,很好的降低了被电磁线圈盘产生的磁感线切割而发热的机率,即很好的避免了粉碎刀、上连接头因发热变形而失效或损坏的问题,保证了料理机正常的使用寿命。

底壁52的中心设有供粉碎刀3的刀轴31穿过的通孔,并且粉碎刀3位于底壁52的中心处,刀轴31下端设有上连接头61,电机轴111上端设有下连接头62,电机11带动电机轴111转动,并通过下连接头62与上连接头61的配合以带动粉碎刀3转动,从而实现对杯体21内食物的粉碎,这样粉碎刀在转动时能很好起到搅动食物的作用,容易产生涡流,以提升食物与粉碎刀接触的机率,使得食物被粉碎的更细,提升料理机的粉碎效果。

还有,料理机还包括与控制板电连接且纵向设置的感温探头10,搅拌杯2安装到位后感温探头10的感温端抵触于隔磁部的底部,由于隔磁部不受电磁线圈盘的影响,而只受搅拌杯内的食物温度的影响,即感温探头检测到隔磁部的温度即搅拌杯内食物的真实温度,提升感温探头检测的准确性,这样保证加工出来的食物一定是熟的,不会存在不熟等问题,即保证了料理机的烹饪效果,同时可避免金属盘干烧,保证料理机使用时的安全性。

当然,可以理解的,为了起到防止水或食物从刀轴与通孔的配合间隙漏出,可在通孔内设置密封圈;还有,可将底壁52的中心部分向上凸出形成环形凸台521,并将通孔5211设置于环形凸台521的上端面,同时还在通孔5211内设置密封圈,这样可更好的保证水或食物不会从刀轴与通孔的配合间隙漏出,从而保证料理机的正常工作。

可以理解的,导磁部也可以由JEF443CT不锈钢导或SUS444不锈钢制成。

可以理解的,杯体也可以为金属杯体或塑料杯体。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金属盘具体结构不同。

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环形侧壁51部分为导磁部510,底壁52整体为隔磁部520,底壁52包括与环形侧壁连接的侧翻边522,环形侧壁51与侧翻边522焊接固定,且焊接点53位于环形侧壁51上。

本实施例的好处在于,增加了隔磁部的面积,即底壁的面积增大了,这样能更好的起到隔磁的效果,使得粉碎刀、刀轴、上连接头等其他金属部件可避免被电磁线圈盘加热,保证正常的使用寿命,从而提升料理机的正常使用寿命。

其他未述部分结构及其有益效果均与实施例一相同,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金属盘具体结构不同。

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环形侧壁51整体为导磁部510,底壁52部分为隔磁部520,环形侧壁51包括与底壁52连接的底翻边511,底壁52与底翻边511焊接固定,且焊接点53位于底壁52上。

本实施例的好处在于,增加了导磁部的面积,即环形侧壁的面积增大了,这样使得金属盘与电磁线圈盘接触的面积增大,从而提升了金属盘的发热效率,即提升了杯体内水或食物的加热效率,从而提升了料理机整体加工效率,节省了加工时间。

其他未述部分结构及其有益效果均与实施例一相同,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三的区别在于,底翻边与底壁的焊接方式不同。

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底翻边511呈“L”形,底壁52搭设于“L”形底翻边511的横边上,此种方式增加了底翻边与底壁之间的焊接面积,使得环形侧壁与底壁之间的焊接更加牢固,不易脱落。

其他未述部分结构及其有益效果均与实施例三相同,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三的区别在于,底翻边与底壁的焊接方式不同。

本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底壁52与底翻边511连接的端部呈“L”形,底翻边511搭设于“L”形底壁端部的横边上,此种方式增加了底翻边与底壁之间的焊接面积,使得环形侧壁与底壁之间的焊接更加牢固,不易脱落。

其他未述部分结构及其有益效果均与实施例三相同,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至五的区别在于,粉碎刀与金属盘之间的连接配合结构不同。

本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粉碎刀3设有刀轴31,底壁的中心部分向上凸出形成环形凸台521,环形凸台521的上端面设有供刀轴31穿过的通孔5211,刀轴31上套设有轴承71,环形凸台521设有容纳轴承71的容纳腔,通过设置轴承,这样粉碎刀在转动时更加灵活,减小了刀轴转动时的阻力,从而提升了粉碎刀的转速,即在同一转速的电机带动下,设置轴承的粉碎刀转速更快,同时底壁为隔磁部,电磁线圈盘工作时不会使轴承、环形凸台发热,提升了轴承、环形凸台及粉碎刀的使用寿命。

具体的,轴承71设有两个且装设于轴承支架72内,轴承支架72装设于容纳腔内,轴承支架72的上端与环形凸台521的内端面之间设有密封圈9,密封圈9位于通孔5211的下方,环形凸台521的上端面与粉碎刀3之间设有第一垫片81,刀轴31的下端依次穿过第一垫片81的中心孔、通孔5211、密封圈9的中心孔、轴承支架72的中心孔、轴承71的中心孔,并在刀轴31的下端连接有上连接头61,且上连接头61与环形凸台521的下端面之间设有第二垫片82,此种结构的粉碎刀、金属盘及连接配合结构组成的刀盘组件,不仅结构简单,且能起到更好的加热、粉碎效果,极大了提升了用户的使用感受及满意度。

其他未述部分结构及其有益效果均与实施例一至五相同,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