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及烹饪器具与流程

文档序号:20075544发布日期:2020-03-10 09:41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及烹饪器具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生活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计算机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目前,在相关技术中食谱类应用程序(如下厨房、日日煮、kitchenstory等)里所呈现的食谱内容里,都有详细的食谱介绍、食材清单、制作步骤等,理想情况下,用户只需要按着食谱所描述的食材分量、制作步骤往往可以成功完成烹煮。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用户不一定能够很完美地按照食谱的食材准备,而且每个用户厨房也不一定有标准的称重器具或者标准的量勺,会出现食材缺失或配比不均的情况,导致最终做出来是口感并不如食谱描述如此美味,且用户也会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增减相应食材,这样会导致原食谱的烹饪程序不能适配到实际食谱烹饪中,最终做出来的食材口感欠佳,用户难以调整的烹饪参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计算机设备。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出一种烹饪器具。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烹饪器具内的待烹饪食材的食材信息;判断食材信息是否与选择的烹饪食谱中的目标食材信息相匹配;当判定结果为匹配时,根据烹饪食谱对应的烹饪曲线控制烹饪器具进行烹饪;当判定结果为不匹配时,反馈判定结果以供用户选择是否继续烹饪,并根据选择结果控制烹饪器具工作。

本发明第一方面所提供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在获取烹饪器具内待烹饪食材的食材信息后,对待烹饪食材进行判断,判断待烹饪食材的食材信息与用户所选择的烹饪食谱中目标食材信息是否匹配,如果两者相互匹配,则证明待烹饪食材信息与目标食材信息一致,此时根据烹饪食谱对应的烹饪曲线控制烹饪器具进行烹饪即可;而当待烹饪食材的食材信息与用户所选择的烹饪食谱中目标食材信息不匹配时,则证明两者不一致,可能存在有缺少食材或食材分量配比不均的情况,此时若还是按照用户所选定的烹饪食谱所对应的烹饪曲线对烹饪器具进行控制,很可能或造成烹饪出的食材口感欠佳的情况,因此,将判定结果反馈至用户以供用户选择,如果待烹饪食材的食材信息与目标食材信息不一致是用户根据自身口味而进行的调整,用户便可选择继续烹饪;如果待烹饪食材的食材信息与目标食材信息不一致是用户不当操作造成,用户便可选择停止烹饪并做控制烹饪器具运行退料程序。本发明所提供的控制方法可对待烹饪食材的食材信息进行判断,在待烹饪食材的食材信息与用户所选择的烹饪食谱中目标食材信息不一致时,对用户进行提醒,以便用户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继续烹饪,一方面可以避免最终烹饪完成的食材出现口感欠佳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满足用户根据自身喜好对目标菜谱进行调整的需求,以达到最佳的烹饪效果。进一步地,食材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或其组合:食材种类、食材重量。但,并不局限于此。

具体地,现有行业上的食谱类应用程序虽然都有详细的食谱介绍、食材清单、制作步骤等,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无法保证用户所投入的待烹饪食物与烹饪食谱中的目标食材相匹配,而本申请所提供的控制方法,可以在待烹饪食物与烹饪食谱中的目标食材不匹配时,对用户进行提醒以供用户选择是否继续烹饪,避免最终烹饪完成的食材口感欠佳的问题出现。

具体地,反馈判定结果的方式包括并不限于:以文字或者图片的方式显示在烹饪器具的显示屏上,或者发送提醒通知至用户的移动终端,或者通过语音播报的方式通知用户。用户在接到通知后,再进一步地对是否进行烹饪操作进行选择执行。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根据选择结果控制烹饪器具工作的步骤,具体包括:当选择结果为继续烹饪时,生成并下载目标烹饪曲线,并根据目标烹饪曲线控制烹饪器具进行烹饪;当选择结果为结束烹饪时,控制烹饪器具停止工作。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待烹饪食物与烹饪食谱中的目标食材不匹配的情况下,如果用户选择继续烹饪,对烹饪食谱所对应的烹饪曲线进行调整,生成与现有待烹饪食材相匹配的目标烹饪曲线,并根据该目标烹饪曲线控制烹饪器具进行烹饪,以保证最终得到的食物的口感;如果用户选择停止烹饪,则控制烹饪器具停止工作,并做退料处理,用户便可将已经投入待烹饪器具内的待烹饪食材取出。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根据待烹饪食材的食材机理属性模型和用户口感偏好模型生成目标烹饪曲线。

在该技术方案中,考虑到不同类型的食材具有不同的食材机理属性,不同的用户具有不同的口感偏好,因此,当待烹饪食物与烹饪食谱中的目标食材不匹配且用户选择继续烹饪时,综合考虑待烹饪食材的食材机理属性模型和用户口感偏好模型,生成与待烹饪食材及用户口感均符合的目标烹饪曲线,使得在待烹饪食物与烹饪食谱中的目标食材不匹配的情况下,仍然可以获得最佳的烹饪口感。其中,用户口感偏好模型是通过预设时间段内获取到用户对完成的烹饪食物的评价或者烹饪过程中的设置参数的数据进行训练得到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接收食用评价,并更新用户口感偏好模型。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目标烹饪曲线是根据待烹饪食材的食材机理属性模型和用户口感偏好模型临时生成的,因此在根据目标烹饪曲线控制烹饪器具烹饪与目标食材不匹配待烹饪食材后,对用户的食用评价进行接收,然后将其存储,并根据本次烹饪结果对目标烹饪曲线的生成方式进行调整及修订,以最大程度上符合用户的口感偏好,使得下一次烹饪达到最佳的烹饪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反馈判定结果以供用户选择的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或其组合:以文字的方式在烹饪器具的显示屏或移动终端上进行显示、语音通知;食用评价包括一下至少一种或其组合:口味、风味、咀嚼感。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烹饪器具内的待烹饪食材信息与用户所选择的烹饪食谱中所包含的目标食材信息不一致时,可以以文字的方式在烹饪器具的显示屏或移动终端上进行显示,还可以采用语音通知的方式对用户进行提示,以供用户选择,而使用评价包括:口味、风味、咀嚼感等,以最大程度上获取用户的使用口感,以对目标烹饪曲线的生成方式进行调整,达到最佳的烹饪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获取烹饪器具内的待烹饪食材的食材信息的步骤具体包括:获取待烹饪食材的图像数据;分析图像数据,以获得待烹饪食材的食材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用户将待烹饪食材放入到烹饪器具后,获取待烹饪食材的数据图像,并对数据图像进行分析,根据数据图像获取待烹饪食材的食材类型,以判断待烹饪食材的食材类型与烹饪食谱中的目标食材类型是否匹配。进一步地,通过在物料存储区设置重量传感器以获取待烹饪食材的重量,进而与烹饪食谱中对应的食材的对应重量进行比较,判断食材重量是否相一致。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本发明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技术方案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第二方面所提供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实现如本发明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技术方案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的步骤,因此具有本发明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技术方案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陈述。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技术方案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第三方面所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而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技术方案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的步骤。因此具有本发明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技术方案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陈述。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物料存储模块,用于存放待烹饪食材;数据传输模块,与服务器进行连接,用于数据传输;处理模块,与数据传输模块相连接,用于判断食材信息是否与选择的烹饪食谱中的目标食材信息相匹配;当判定结果为匹配时,根据烹饪食谱对应的烹饪曲线控制烹饪器具的烹饪模块进行烹饪;当判定结果为不匹配时,反馈判定结果以供用户选择是否继续烹饪,并根据选择结果控制烹饪器具工作。

本发明第四方面所提供的烹饪器具包括相互配合的物料存储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及处理模块,其中,将待烹饪食材放置在物料存储模块,然后通过图像采集模块等其他方式对物料存储模块内待烹饪食材的数据进行采集,通过数据传输模块将食材数据上传至服务器,以供进行处理,获得待烹饪食材的食材信息,最后,处理模块对根据获取的食材信息判断物料存储模块内的待烹饪食材的食材信息与用户所选择的烹饪食谱中目标食材信息是否匹配,如果两者相互匹配,则证明待烹饪食材与目标食材一致,此时根据烹饪食谱的烹饪曲线控制烹饪器具的烹饪模块进行烹饪即可;而当物料存储模块内的待烹饪食材的食材信息与用户所选择的烹饪食谱中目标食材信息不匹配时,则证明两者不一致,可能存在有缺少食材或食材分量配比不均的情况,此时若还是按照用户所选定的烹饪食谱所对应的烹饪曲线对烹饪器具进行控制,很可能或造成烹饪出的食材口感欠佳,因此,此时将判定结果反馈至用户以供用户选择,如果待烹饪食材的食材信息与目标食材信息不一致是用户根据自身口味而进行的调整,用户便可选择继续烹饪;如果待烹饪食材的食材信息与目标食材信息不一致是用户不当操作造成,用户便可选择停止烹饪并做相应处理。具体地,数据传输模块可通过2g、nb-iot、wi-fi、蓝牙、红外、nfc等方式进行传输。

具体地,现有行业上的食谱类应用程序虽然都有详细的食谱介绍、食材清单、制作步骤等,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无法保证用户所投入的待烹饪食物与烹饪食谱中的目标食材相匹配,而本申请所提供的控制方法,可以在待烹饪食物与烹饪食谱中的目标食材不匹配时,对用户进行提醒以供用户选择是否继续烹饪,避免最终烹饪完成的食材口感欠佳的问题出现。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烹饪器具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该技术方案中,服务器还用于:当选择结果为继续烹饪时,生成目标烹饪曲线;处理模块还用于下载目标烹饪曲线,并根据目标烹饪曲线控制烹饪器具进行烹饪;当选择结果为结束烹饪时,控制烹饪器具停止工作。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待烹饪食物与烹饪食谱中的目标食材不匹配的情况下,如果用户选择继续烹饪,服务器根据获取到的食材信息重新生成目标烹饪曲线,处理模块下载与现有待烹饪食材相匹配的目标烹饪曲线,并根据该目标烹饪曲线控制烹饪器具进行烹饪,以保证最终得到的食材的口感;如果用户选择停止烹饪,则处理模块控制烹饪器具停止工作,用户便可将已经投入待烹饪器具内的待烹饪食材取出。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服务器还用于:根据待烹饪食材的食材机理属性模型和用户口感偏好模型生成目标烹饪曲线。

在该技术方案中,考虑到不同类型的食材具有不同的食材机理属性,不同的用户具有不同的口感偏好,因此,当待烹饪食物与烹饪食谱中的目标食材不匹配且用户选择继续烹饪时,综合考虑待烹饪食材的食材机理属性模型和用户口感偏好模型,生成与待烹饪食材及用户口感均符合的目标烹饪曲线,使得在待烹饪食物与烹饪食谱中的目标食材不匹配的情况下,仍然可以获得最佳的烹饪口感。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处理模块还用于:接收食用评价,并通过数据传输模块将食用评价上传至服务器,以供服务器更新用户口感偏好模型。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目标烹饪曲线是根据待烹饪食材的食材机理属性模型和用户口感偏好模型临时生成的,因此在根据目标烹饪曲线控制烹饪器具烹饪与目标食材不匹配待烹饪食材后,对用户的食用评价进行接收,然后将其存储,并根据烹饪结果对本次目标烹饪曲线的生成方式进行调整及修订,以最大程度上符合用户的口感偏好,使得下一次烹饪达到最佳的烹饪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物料存储模块包括至少两个物料存放区,以用于存放不同食材。

在该技术方案中,物料存储模块包括至少两个物料存放区,以供用户存放多种种类的食材,丰富用户的选择。进一步地,通过设置多个物料存放区,可以根据每种食材的食材机理属性分批次地将食材投入到烹饪模块内进行烹饪,以达到最佳的烹饪效果,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进一步地,多个物料存放区,进行物料图像采集时,可以最大程度的得到每种物料的图像,以使得获取到的食材信息更加准确。

具体地,至少包括固定物料存放区和临时物料存放区。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下料模块,用于根据处理模块的控制指令,控制物料存储模块中的待烹饪食材进入烹饪模块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烹饪器具还包括下料模块,当用户想要对待烹饪食材进行烹饪时,可通过处理模块发出控制指令,此时,下料模块将存储于物料存储模块中的待烹饪食材进入烹饪模块内,以便烹饪模块对待烹饪食材进行烹饪。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图像采集模块,与数据传输模块相连接,用于采集物料存储模块内的待烹饪食材的图像数据,通过数据传输模块将图像数据上传至服务器,以供服务器图像数据,输出食材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图像采集模块设置在物料存储模块的上方,用于采集物料存储模块内的食材的图像数据,以供服务器进行分析获得物料存储模块内的食材种类。

进一步地,通过在物料存储区设置重量传感器以获取待烹饪食材的重量,进而与烹饪食谱中对应的食材的对应重量进行比较,判断食材重量是否相一致。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的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四个实施例的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五个实施例的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的示意框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示意框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示意框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工作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10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计算机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烹饪器具。

本发明提出了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一个实施例的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如图1所示,该控制方法包括:

s102,获取所述烹饪器具内的待烹饪食材的食材信息;

s104,判断所述食材信息是否与选择的烹饪食谱中的目标食材信息相匹配;当判定结果为匹配时,执行s106,否则,执行s108;

s106,根据所述烹饪食谱对应的烹饪曲线控制所述烹饪器具进行烹饪;

s108,反馈所述判定结果以供用户选择是否继续烹饪,并根据选择结果控制所述烹饪器具工作。

本发明第一方面所提供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在获取烹饪器具内待烹饪食材的食材信息后,对待烹饪食材进行判断,判断待烹饪食材的食材信息与用户所选择的烹饪食谱中目标食材信息是否匹配,如果两者相互匹配,则证明待烹饪食材信息与目标食材信息相一致,此时根据烹饪食谱的烹饪曲线控制烹饪器具进行烹饪即可;而当待烹饪食材的食材信息与用户所选择的烹饪食谱中目标食材信息不匹配时,则证明两者不一致,可能存在有缺少食材或食材分量配比不均的情况,此时若还是按照用户所选定的烹饪食谱所对应的烹饪曲线对烹饪器具进行控制,很可能或造成烹饪出的食材口感欠佳的情况,因此,将判定结果反馈至用户以供用户选择,如果待烹饪食材判定结构类型与目标食材判定结构类型不一致是用户根据自身口味而进行的调整,用户便可选择继续烹饪;如果待烹饪食材判定结构类型与目标食材判定结构类型不一致是用户不当操作造成,用户便可选择停止烹饪并做控制烹饪器具运行退料程序。本发明所提供的控制方法可对待烹饪食材的食材信息进行判断,在待烹饪食材的食材信息与用户所选择的烹饪食谱中所包含的目标食材判定结构类型不一致时,对用户进行提醒,以便用户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继续烹饪,一方面可以避免最终烹饪完成的食材出现口感欠佳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满足用户根据自身喜好对目标菜谱进行调整的需求,以达到最佳的烹饪效果。进一步地,食材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或其组合:食材种类、食材重量。但,并不局限于此。

具体地,现有行业上的食谱类应用程序虽然都有详细的食谱介绍、食材清单、制作步骤等,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无法保证用户所投入的待烹饪食物与烹饪食谱中的目标食材相匹配,而本申请所提供的控制方法,可以在待烹饪食物与烹饪食谱中的目标食材不匹配时,对用户进行提醒以供用户选择是否继续烹饪,避免最终烹饪完成的食材口感欠佳的问题出现。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二个实施例的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如图2所示,该控制方法包括:

s202,获取所述烹饪器具内的待烹饪食材的食材信息;

s204,判断所述食材信息是否与选择的烹饪食谱中的目标食材信息相匹配;当判定结果为是时,执行s206,否则执行s208;

s206,根据烹饪食谱对应的烹饪曲线控制所述烹饪器具进行烹饪;

s208,判断用户是否选择继续烹饪;当用户选择为继续烹饪时,执行s210,否则执行s212;

s210,生成并下载目标烹饪曲线,并根据目标烹饪曲线控制烹饪器具进行烹饪;

s212,控制烹饪器具停止工作。

在该实施例中,在待烹饪食物与烹饪食谱中的目标食材不匹配的情况下,如果用户选择继续烹饪,对烹饪食谱所对应的烹饪曲线进行调整,生成与现有待烹饪食材相匹配的目标烹饪曲线,并根据该目标烹饪曲线控制烹饪器具进行烹饪,以保证最终得到的食材的口感;如果用户选择停止烹饪,则控制烹饪器具停止工作,用户便可将已经投入待烹饪器具内的待烹饪食材取出。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三个实施例的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如图3所示,该控制方法包括:

s302,获取所述烹饪器具内的待烹饪食材的食材类型;

s304,判断所述食材类型是否与选择的烹饪食谱中的目标食材类型相匹配;当判定结果为匹配时,执行s306,否则执行s308;

s306,根据烹饪食谱对应的烹饪曲线控制所述烹饪器具进行烹饪;

s308,判断用户是否选择继续烹饪;当用户选择为继续烹饪时,执行s310,否则执行s312;

s310,根据待烹饪食材的食材机理属性模型和用户口感偏好模型生成目标烹饪曲线,并根据目标烹饪曲线控制烹饪器具进行烹饪;

s312,控制烹饪器具停止工作。

在该实施例中,考虑到不同类型的食材具有不同的食材机理属性,不同的用户具有不同的口感偏好,因此,当待烹饪食物与烹饪食谱中的目标食材不匹配且用户选择继续烹饪时,综合考虑待烹饪食材的食材机理属性模型和用户口感偏好模型,生成与待烹饪食材及用户口感均符合的目标烹饪曲线,使得在待烹饪食物与烹饪食谱中的目标食材不匹配的情况下,仍然可以获得最佳的烹饪口感。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四个实施例的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如图4所示,该控制方法包括:

s402,获取所述烹饪器具内的待烹饪食材的食材信息;

s404,判断所述食材信息是否与选择的烹饪食谱中的目标食材信息相匹配;当判定结果为匹配时,执行s406,否则执行s408;

s406,根据烹饪食谱对应的烹饪曲线控制所述烹饪器具进行烹饪;

s408,判断用户是否选择继续烹饪;当用户选择为继续烹饪时,执行s410及s412,否则执行s414;

s410,根据待烹饪食材的食材机理属性模型和用户口感偏好模型生成目标烹饪曲线,并根据目标烹饪曲线控制烹饪器具进行烹饪;

s412,接收食用评价,并更新用户口感偏好模型;

s414,控制烹饪器具停止工作。

在该实施例中,由于目标烹饪曲线是根据待烹饪食材的食材机理属性模型和用户口感偏好模型临时生成的,因此在根据目标烹饪曲线控制烹饪器具烹饪与目标食材不匹配待烹饪食材后,对用户的食用评价进行接收,然后将其存储,并根据本次烹饪结果对目标烹饪曲线的生成方式进行调整及修订,以最大程度上符合用户的口感偏好,使得下一次烹饪最佳的烹饪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反馈判定结果以供用户选择的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或其组合:以文字的方式在烹饪器具的显示屏或移动终端上进行显示、语音通知;食用评价包括一下至少一种或其组合:口味、风味、咀嚼感。

在该实施例中,当烹饪器具内的待烹饪食材信息与用户所选择的烹饪食谱中所包含的目标食材信息不一致时,可以以文字的方式在烹饪器具的显示屏或移动终端上进行显示,还可以采用语音通知的方式对用户进行提示,以供用户选择,而使用评价包括:口味、风味、咀嚼感等,以最大程度上获取用户的使用口感,以对本次目标烹饪曲线进行调整,达到最佳的烹饪效果。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五个实施例的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如图5所示:

s502,获取待烹饪食材的图像数据;

s504,分析图像数据,以获得待烹饪食材的食材信息;

s506,判断所述食材信息是否与选择的烹饪食谱中的目标食材信息相匹配;当判定结果为匹配时,执行s508,否则执行s510;

s508,根据烹饪食谱对应的烹饪曲线控制所述烹饪器具进行烹饪;

s510,判断用户是否选择继续烹饪;当用户选择为继续烹饪时,执行s512及s514,否则执行s516;

s512,根据待烹饪食材的食材机理属性模型和用户口感偏好模型生成目标烹饪曲线,并根据目标烹饪曲线控制烹饪器具进行烹饪;

s514,接收食用评价,并更新用户口感偏好模型;

s516,控制烹饪器具停止工作。

在该实施例中,当用户将待烹饪食材放入到烹饪器具后,获取待烹饪食材的数据图像,并对数据图像进行分析,根据数据图像信息获取待烹饪食材的食材信息,以判断待烹饪食材的食材信息与烹饪食谱中目标食材信息匹配是否匹配。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当用户投入待烹饪食材后,控制获取待烹饪食材的图像数据,并将该图像数据上传至服务器,服务器对收集到的图像数据进行解释,将其与食材物料数据库中的食材数据模型进行比较,进而获取待烹饪食材的食材信息,然后用户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所要烹饪的食谱,此时对内烹饪器具内待烹饪食材进行检查,判断待烹饪食材的食材信息与用户选择的烹饪食谱中的目标食材信息是否匹配,并通过语音提示或文字提示的方式将判断结果反馈至客户端。如果两者相互匹配,则启动烹饪程序,使得烹饪器具根据烹饪食谱对应的烹饪曲线控制进行烹饪;如果两者不匹配,则需要用户决定是否继续进行烹饪。如果用户选择结束烹饪,则控制烹饪器具结束烹饪并做退料处理;如果用户选择继续烹饪,则将食材物料数据上传至服务器,此时服务器可根据食材料理机理属性和用户口感偏好生成目标烹饪曲线,然后将该烹饪曲线下载至本地并根据该临时生成的目标烹饪曲线控制烹饪器具开始烹饪,待烹饪结束后,用户可通过食用反馈把食用感受上传至服务器,从而调整/优化算法模型,具体地,食用反馈包括口味、风味、咀嚼感受等;反馈方式可为:显示在本机屏显上、移动终端或语音。

下面“黑米杂粮粥”为例对本发明所提供的控制方法作进一步解释说明:

用户放入黑米、糯米、花生、红豆、黑豆、莲子食材至烹饪器具内,此时获取用户所放入食材的图像信息,图像信息显示待烹饪食材为黑米、糯米、花生、红豆、黑豆、莲子,此时用户将烹饪食谱选择为“黑米杂粮粥”,而“黑米杂粮粥”的食材清单为:黑米、糯米、花生、红豆、黑豆;用户所投入的食材与烹饪食谱内的食材清单不匹配,待烹饪食材相比较于烹饪食谱内的食材清单多出了“莲子”,本机反馈多了“莲子”这一种食材,烹饪程序无法适配,咨询用户是否继续烹饪,若用户选择继续烹饪,则服务器根据所识别的食材机理属性烹饪程序模型和用户口感偏好模型的结合,生成一条临时的目标烹饪曲线,下载至本地,根据该临时的目标烹饪曲线控制烹饪器具进行工作,待烹饪结束后,用户品尝“黑米杂粮粥”发觉莲子有点硬,此时将该数据通过语音反馈至服务器,服务器在接收到这一反馈数据后可对算法模块进行调整/优化,使得算法模块更加适应用户口感。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6的示意框图。

如图7所示,该计算机设备6包括:存储器62、处理器64及存储在存储器62上并可在处理器64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64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本发明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第二方面所提供的计算机设备6,可以实现如本发明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的步骤,因此具有本发明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陈述。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第三方面所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而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的步骤。因此具有本发明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陈述。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四方面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700的示意框图。

如图8所示,该烹饪器具700包括:包括:物料存储模块702,用于存放待烹饪食材;数据传输模块706,与服务器进行连接,用于数据传输;处理模块708,与数据传输模块706相连接,用于判断食材信息是否与选择的烹饪食谱中的目标食材信息相匹配;当判定结果为匹配时,根据烹饪食谱对应的烹饪曲线控制烹饪器具700的烹饪模块710进行烹饪;当判定结果为不匹配时,反馈判定结果以供用户选择是否继续烹饪,并根据选择结果控制烹饪器具700工作。

本发明第四方面所提供的烹饪器具700包括相互配合的物料存储模块702、数据传输模块706及处理模块708,其中,将待烹饪食材放置在物料存储模块702,然后通过图像采集模块704等其他方式对物料存储模块702内待烹饪食材的数据进行采集,通过数据传输模块706将食材数据上传至服务器,以供其进行处理,以获得待烹饪食材的食材信息,最后,处理模块708根据获取的食材信息判断物料存储模块702内的待烹饪食材的食材信息与用户所选择的烹饪食谱中目标食材信息是否匹配,如果两者相互匹配,则证明待烹饪食材与目标食材相一致,此时根据烹饪食谱的烹饪曲线控制烹饪器具700的烹饪模块710进行烹饪即可;而当物料存储模块702内的待烹饪食材信息与用户所选择的烹饪食谱中所包含的目标食材信息不匹配时,则证明两者不一致,可能存在有缺少食材或食材分量配比不均的情况,此时若还是按照安装用户所选定的烹饪食谱所对应的烹饪曲线对烹饪器具700进行控制,很可能或造成烹饪出的食材口感欠佳,因此,此时将判定结果反馈至用户以供用户选择,如果待烹饪食材的食材信息与目标食材信息不一致是用户根据自身口味而进行的调整,用户便可选择继续烹饪,如果待烹饪食材的食材信息与目标食材信息不一致是用户不当操作造成,用户便可选择停止烹饪并做相应处理。具体地,数据传输模块可通过2g、nb-iot、wi-fi、蓝牙、红外、nfc等方式进行传输。

具体地,现有行业上的食谱类应用程序虽然都有详细的食谱介绍、食材清单、制作步骤等,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无法保证用户所投入的待烹饪食物与烹饪食谱中的目标食材相匹配,而本申请所提供的控制方法,可以在待烹饪食物与烹饪食谱中的目标食材不匹配时,对用户进行提醒以供用户选择是否继续烹饪,避免最终烹饪完成的食材口感欠佳的问题出现。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服务器还用于:当选择结果为继续烹饪时,生成目标烹饪曲线,处理模块708还用于下载目标烹饪曲线,并根据目标烹饪曲线控制烹饪器具700进行烹饪;当选择结果为结束烹饪时,控制烹饪器具700停止工作。

在该实施例中,在待烹饪食物与烹饪食谱中的目标食材不匹配的情况下,如果用户选择继续烹饪,服务器根据获取到的食材信息重新生成目标烹饪曲线,处理模块708下载与现有待烹饪食材相匹配的目标烹饪曲线,并根据该目标烹饪曲线控制烹饪器具700进行烹饪,以保证最终得到的食材的口感;如果用户选择停止烹饪,则处理模块708控制烹饪器具700停止工作,用户便可将已经投入待烹饪器具700内的待烹饪食材取出。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服务器还用于:根据待烹饪食材的食材机理属性模型和用户口感偏好模型生成目标烹饪曲线。

在该实施例中,考虑到不同类型的食材具有不同的食材机理属性,不同的用户具有不同的口感偏好,因此,当待烹饪食物与烹饪食谱中的目标食材不匹配且用户选择继续烹饪时,综合考虑待烹饪食材的食材机理属性模型和用户口感偏好模型,生成与待烹饪食材及用户口感均符合的目标烹饪曲线,使得在待烹饪食物与烹饪食谱中的目标食材不匹配的情况下,仍然可以获得最佳的烹饪口感。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处理模块708还用于:接收食用评价,并通过数据传输模块706将食用评价上传至服务器,以供更新用户口感偏好模型。

在该实施例中,由于目标烹饪曲线是根据待烹饪食材的食材机理属性模型和用户口感偏好模型临时生成的,因此在根据目标烹饪曲线控制烹饪器具700烹饪与目标食材不匹配待烹饪食材后,可对用户的食用评价进行接收,然后将其存储,并根据烹饪结果对本次目标烹饪曲线的生成方式进行调整及修订,以最大程度上符合用户的口感偏好,使得下一次烹饪达到最佳的烹饪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物料存储模块702包括至少两个物料存放区,以用于存放不同食材。

在该实施例中,物料存储模块702包括至少两个物料存放区,以供用户存放多种种类的食材,丰富用户的选择。进一步地,通过设置多个物料存放区,可以根据每种食材的食材机理属性分批次地将食材投入到烹饪模块内进行烹饪,以达到最佳的烹饪效果,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进一步地,多个物料存放区,进行物料图像采集时,可以最大程度的得到每种物料的图像,以使得获取到的食材信息更加准确。

具体地,至少包括固定物料存放区和临时物料存放区。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四方面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700的示意框图。

如图9所示,该烹饪器具700还包括:下料模块712,用于根据处理模块708的控制指令,控制物料存储模块702中的待烹饪食材进入烹饪模块710内。

本发明第四方面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700还包括下料模块712,当用户想要对待烹饪食材进行烹饪时,可通过处理模块708发出控制指令,此时,下料模块712将存储于物料存储模块702中的待烹饪食材进入烹饪模块710内,以便烹饪模块710对待烹饪食材进行烹饪。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还包括:图像采集模块704,与数据传输模块706相连接,用于采集物料存储模块702内的待烹饪食材的图像数据,通过数据传输模块706将图像数据上传至服务器,以供服务器图像数据,输出食材信息。

在该实施例中,图像采集模块704设置在物料存储模块702的上方,用于采集物料存储模块702内的食材的图像数据,以供服务器进行分析获得物料存储模块702内的食材种类。

进一步地,通过在物料存储区设置重量传感器以获取待烹饪食材的重量,进而与烹饪食谱中对应的食材的对应重量进行比较,判断食材重量是否相一致。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四方面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烹饪器具700的工作示意框图。

在物料存储模块702内设置有图像采集模块704,当用户将待烹饪食材放入到物料存放模块后,图像采集模块704对待烹饪食材的图像数据进行采集,数据传输模块706将图像采集模块704采集的图像数据传输至服务器,服务器可根据图像数据获取待烹饪食材的食材信息,处理模块708根据服务器所提供的待烹饪食材的食材信息进行判断,判断待烹饪食材的食材信息与选择的烹饪食谱中目标食材信息是否匹配,如果两者相互匹配,则根据烹饪食谱对应的烹饪曲线控制烹饪器具700的烹饪模块710进行烹饪;如果两者不匹配,则将该结果反馈至用户以供用户选择是否继续烹饪,若用户选择停止烹饪,则控制下料模块712做下料处理;如果用户选择继续烹饪,则综合考虑待烹饪食材的食材机理属性模型和用户口感偏好模型,临时生成与待烹饪食材及用户口感均符合的目标烹饪曲线,并根据该目标烹饪曲线控制烹饪器具700进行烹饪,待烹饪完毕后,可对用户的食用评价进行接收、存储,并根据本次烹饪结果对本次目标烹饪曲线进行调整及修订,以最大程度上符合用户的口感偏好,达到最佳的烹饪效果。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述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发明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