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理机的杯体与杯座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66231发布日期:2019-05-15 22:43阅读:827来源:国知局
料理机的杯体与杯座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料理机的杯体与杯座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破壁料理机的杯体一般采用玻璃制成,杯体底部设有用于搅拌料理的刀片,同时在杯体的底部设置电热盘以加热杯体内的料理。然而,上述结构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1、由于电热盘需要避让刀轴、温控器等零部件,导致电热盘的有效加热面积小,单位面积的热量大,当料理的蛋白质或淀粉成分沉淀导杯体底部时,容易出现糊底现象。

2、刀片高速旋转时,料理不断撞击杯体的玻璃壁,为了增大杯体的强度,就得增大玻璃厚度,但杯体的重量随之增大,不利于用户使用。

3、刀轴需要穿过电热盘与杯体底部,伸进杯体与刀片连接,刀轴的高度越高,刀片在高速旋转时,晃动就越大,噪音也越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料理机的杯体与杯座安装结构,它不仅能实现杯体轻量化,而且能降低料理机的工作噪音。

上述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行解决,一种料理机的杯体与杯座安装结构,包括杯体和杯座,杯体内设置有刀片,刀片的刀轴穿过杯体和杯座,其中杯体包括玻璃杯身和金属底罩,玻璃杯身为筒状结构,金属底罩封闭玻璃杯身的底部,金属底罩与杯座同轴安装并可拆式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杯体采用玻璃杯身和金属底罩组合而成,有助于缩短玻璃杯身,同时,由于金属的硬度比玻璃大,刀片工作过程中,料理对杯体的撞击集中在金属底罩,从而可将玻璃杯身的厚度降低,杯体的玻璃杯身变短变薄,实现了杯体轻量化;此外,金属底罩与杯座同轴安装并固定连接,有效保证了刀片工作过程中金属底罩的稳定性,避免金属底罩晃动,从而降低料理机的工作噪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底罩向下延伸出定位销,定位销在金属底罩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杯座设有与定位销配合的底罩定位孔。

有益效果:采用定位销与底罩定位孔的配合方式,不仅能避免金属底罩晃动,降低料理机的工作噪音,而且装拆效率高,有助于提高料理机的生产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杯座向上延伸出凸柱,底罩定位孔设置在凸柱上。

有益效果:底罩定位孔设置在凸柱上,有助于减少定位销的延伸长度,从而实现料理机结构的紧凑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玻璃杯身与金属底罩通过套环固定连接,套环朝圆心延伸出套环折边,金属底罩的顶部朝圆心反向延伸出悬挂翻边,金属底罩穿过套环并通过悬挂翻边挂在套环折边上,套环与玻璃杯身相套并螺纹连接,玻璃杯身与金属底罩之间设有密封圈。

有益效果:套环与玻璃杯身螺纹连接,实现金属底罩与玻璃杯身的密封配合,不仅配合可靠,而且装拆方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套环向下延伸出支撑脚,支撑脚在套环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杯座设有与支撑脚配合的套环定位孔。

有益效果:将套环与杯座定位配合,不仅保证了杯体与杯座连接结构的牢固性,而且能防止在刀片工作过程中,杯体大幅晃动,导致料理机工作噪音增大,定位销与底罩定位孔配合、支撑脚与套环定位孔配合双重定位结构,有效防止了金属底罩和杯体的晃动,从而保证了料理机工作的安静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杯座向上延伸出凸台,套环定位孔设置在凸台上。

有益效果:套环定位孔设置在凸台上,有助于减少支撑脚的延伸长度,从而实现料理机结构的紧凑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底罩为锥台状,母线与中心轴的夹角a为0度~60度,仅在金属底罩的外侧壁紧贴有发热带,发热带的外围设置隔热棉。

有益效果:金属底罩的锥台设计,不仅有效增大了金属底罩侧壁的面积,从而有助于增大发热带的面积和有效加热面积,使发热带的热量更加均匀快速地向杯体的金属底罩传递,而且杯体的底部缩窄了,有助于减少刀片的长度,从而提高刀片工作时的稳定性,降低刀片工作噪音。此外,仅在金属底罩的外侧壁紧贴发热带,金属底罩的底壁与杯座之间没有盘状发热体,即使料理的蛋白质或淀粉成分沉淀到杯体底部,也能不会出现糊底现象,更进一步减少了金属底罩底壁与杯座之间的厚度,从而使刀片的刀轴变短,降低晃动,进而降低了刀片的工作噪音。隔热棉的设置则不仅有助于提高发热带的热量利用率,从而提高料理机的能效,还能阻隔刀片工作噪音,起到降噪作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热带为通过胶水或导热膏粘贴在杯体外侧壁的铝箔发热片或PI电热膜,发热带的展开形状为扇形或矩形。

有益效果:采用铝箔发热片或PI电热膜作为发热带,不仅有效缩小了发热带的体积,使料理机的整体结构更紧凑,而且采用粘贴安装,有助于提高装配效率,发热带的展开形状为扇形或矩形,有助于提高发热带与金属底罩的配合度,以充分利用金属底罩的侧壁面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底罩高度至少为玻璃杯身高度的1/5,且金属底罩由不锈钢或铝合金或锌合金或镁合金或铁制成,金属底罩的内侧壁均匀设有凸棱。

有益效果:不锈钢或铝合金具有传热特性高的特点,可快速将发热带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杯体内的料理,而凸棱的设置有助于提高刀片的搅拌效率,使杯体内的料理搅拌更均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刀片的刀轴高度L1为20-40mm,刀片的刀片长度L2为40-60mm,金属底罩的底面直径L3为40-110mm。

有益效果:对于直筒形的杯体、并在杯体底部设置盘状发热体的料理机,其对应的刀轴高度普遍在30-60mm,刀片长度普遍在60-80mm,本技术方案有效将刀轴的高度减少了约30%,并将刀片的长度减少了约25%-30%,刀片变矮变短,从而显著改善刀片工作时的稳定性和噪音。

以上各实施例,在保证不矛盾的前提下,可以任意组合构成组合式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半剖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分解状态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分解状态结构图;

图5是实用新型中刀片的组合状态结构示意图。

其中:1杯体,2杯座,21底罩定位孔,22套环定位孔,11玻璃杯身,12金属底罩,13悬挂翻边,14定位销,15凸棱,3刀片,4发热带,5套环,51套环折边,52支撑脚,6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包括杯体1和杯座2,杯体1内设置有刀片3,刀片3的刀轴穿过杯体1和杯座2,刀片3的刀轴高度L1为20-40mm,刀片3的刀片长度L2为40-60mm,金属底罩12的底面直径L3为40-110mm。根据杯体1的形状和测试效果调节刀轴高度L1,根据杯体1的底面直径L3调节刀片长度L2。

如图1-图4所示,杯体1包括玻璃杯身11和由不锈钢制成的金属底罩12,玻璃杯身11为筒状结构,金属底罩12封闭玻璃杯身11的底部,金属底罩12高度至少为玻璃杯身11高度的1/5,金属底罩12的内侧壁均匀设有凸棱15。

金属底罩12为锥台状,母线与中心轴的夹角a为0度~60度,仅在金属底罩12的外侧壁紧贴有发热带4,发热带4的外围设置隔热棉。发热带4为通过胶水或导热膏粘贴在杯体1外侧壁的铝箔发热片或PI电热膜,发热带4的展开形状为扇形或矩形。

金属底罩12与杯座2同轴安装并可拆式固定连接。如图2和图4所示,为保证金属底罩12安装的稳定性,减少料理机工作过程中金属底罩12的晃动,金属底罩12向下延伸出定位销14,定位销14在金属底罩12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杯座2设有与定位销14配合的底罩定位孔21。杯座2向上延伸出凸柱,底罩定位孔21设置在凸柱上。

玻璃杯身11与金属底罩12通过套环5固定连接,套环5朝圆心延伸出套环折边51,金属底罩12的顶部朝圆心反向延伸出悬挂翻边13,金属底罩12穿过套环5并通过悬挂翻边13挂在套环折边51上,套环5与玻璃杯身11相套并螺纹连接,玻璃杯身11与金属底罩12之间设有密封圈6。为提高杯体1在料理机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减少杯体1的晃动,套环5向下延伸出支撑脚52,支撑脚52在套环5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杯座2设有与支撑脚52配合的套环定位孔22。杯座2向上延伸出凸台,套环定位孔22设置在凸台上。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杯体1的金属底罩12的外侧壁粘贴发热带4,金属底罩12的底壁与杯座2之间没有盘状发热体,即使料理的蛋白质或淀粉成分沉淀到杯体1底部,也能不会出现糊底现象;而且,由于金属的硬度比玻璃大,刀片3工作过程中,料理对杯体1的撞击集中在金属底罩12,从而可将玻璃杯身11的厚度降低,同时缩矮玻璃杯身11的高度,实现杯体1轻量化;此外,由于金属底罩12的底壁与杯座2之间没有盘状发热体,有效减少了杯体1底部的厚度,从而可使刀片3的刀轴高度L1变矮,而且金属底罩12的锥台状结构,也可使刀片3的长度L2变短,刀片3变矮变短,有效减少了刀片3工作时的晃动,提高了刀片3的稳定性,降低了刀片3的工作噪音,还能使刀片3的驱动电机负荷随之减小,进而更换用小功率驱动电机,降低成本。

此外,本实用新型中金属底罩12除了由不锈钢制成外,还可以由铝合金或锌合金或镁合金或铁制成。发热带4除了采用铝箔发热片或PI电热膜外,还可以为通过铆接、焊接、压铸或紧固件固定在杯体1外侧壁的云母发热圈、铝箔发热圈、硅胶发热圈、电热管或PTC陶瓷发热体,甚至还可以为印刷在杯体1外侧壁的发热厚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