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51674发布日期:2019-09-12 09:30阅读:726来源:国知局
折叠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户外炉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折叠锅。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居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在周末及节假日组织户外活动、休闲旅游等活动,越来越受到广大户外爱好者的青睐;其次是在科考活动中野外作业也越来越多。为了丰富户外生活,便于食物进行加工,在户外活动中需要配备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的户外炉具,其中,平底锅是一种使用比较频繁的炉具,但是目前市面上的平底锅的手柄与锅体之间采用固定连接的方式,使得平底锅要占用较大的携带空间,便携性能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一种折叠锅,旨在用于解决现有的平底锅携带不方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一种折叠锅,包括手柄以及锅体,所述锅体的外壁上设置有卡扣组件,所述卡扣组件包括与所述手柄可转动连接的转动部以及可卡合打开后手柄的卡接部,所述手柄的转动轴线水平设置且垂直于所述手柄的长度延伸方向,所述手柄靠近所述卡扣组件处设置有折叠后避让所述锅体的上边沿的凹陷部。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手柄呈U字型,所述手柄的两个相对边的相同位置均具有所述凹陷部,所述转动部具有两个位于同一直线上的轴孔,所述手柄的两个相对边的末端均弯折为直线段,两个所述直线段分别水平伸入两个所述轴孔内,所述直线段与对应的所述轴孔之间可转动连接。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转动部还包括用于限制直线段移动的两个限位板,两个所述限位板分别位于两个轴孔相互远离的一端。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直线段与对应所述轴孔的内壁之间滑动接触。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手柄的两个相对边还均包括手持部与卡入部,所述凹陷部连接所述手持部与所述卡入部,所述卡入部靠近所述直线段,所述卡接部具有相对设置且供两个所述卡入部分别对应卡入的两个卡槽。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转动部位于所述卡接部的上方,所述卡槽远离所述锅体的一侧设置有导入边沿,两个所述卡槽的导入边沿相对设置且两者组成供两个所述卡入部分别滑入对应所述卡槽内的夹口,所述夹口沿向下的方向呈渐缩状。

作为实施例之一,两个所述手持部上均包裹有绝热套。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卡扣组件包括安设于所述锅体外壁上的安装板,所述转动部与所述卡接部均位于所述安装板上。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锅体的底部为平面。

作为实施例之一,于所述平面上镶嵌有不锈钢片,所述不锈钢片呈蜂窝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叠锅,手柄与锅体之间通过转动部实现可转动连接,使得手柄具有打开和折叠两种状态,且当需要使用时,将手柄打开,此时手柄位于锅体外侧,手柄能够用于手持方便用户使用,而在携带时,手柄绕转动轴线旋转,以使手柄可以大部分旋转至锅体内侧,此时折叠锅整体的占用空间基本为锅体的体积,手柄被收容,携带非常方便,且手柄上设置的凹陷部可以避免折叠后手柄与锅体的上边沿之间产生干涉,而在另一方面由于还设置有卡接部,在手柄打开后能够限制手柄绕转动轴线转动,进而能够保证用户使用时的用户体验,此时手柄的稳定性比较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折叠锅俯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折叠锅仰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折叠锅的卡扣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折叠锅,包括手柄1与锅体2,在锅体2的外壁上设置有卡扣组件3,手柄1通过卡扣组件3与锅体2的外壁连接,具体地,卡扣组件3包括转动部31以及卡接部32,其中转动部31与手柄1可转动连接,一般来说是手柄1可相对转动部31转动,转动部31被固定于锅体2的外壁上,而卡接部32则是能够在手柄1转动打开后与手柄1卡合,进而能够限制打开状态下的手柄1转动,手柄1的转动轴线水平设置且垂直于手柄1的长度延伸方向,且手柄1在靠近卡扣组件3处设置有凹陷部11,在手柄1转动折叠后避让锅体2的上边沿,进而避免在手柄1折叠时,锅体2的上边沿与手柄1之间产生干涉,可使手柄1具有较大的转动角度,手柄1可以伸入锅体2内侧,且为了便于安装,卡扣组件3还包括有安装板33,该安装板33通过铆钉固定安装于锅体2的外壁上,上述的转动部31与卡接部32均位于安装板33上,由此使得卡扣组件3为一整体结构,卡扣组件3只需安装板33与锅体2连接固定。本实用新型中,手柄1相对锅体2之间具有两种状态,分别为打开与折叠,在使用时手柄1为打开状态,手柄1位于锅体2的外侧,此时手柄1与一般平底锅的手柄1相同,用户能够手持手柄1,而在携带时手柄1处于折叠状态,具体是控制手柄1绕其转动轴线旋转,以使手柄1的大部分均位于锅体2的内侧,当然也可能为手柄1靠近锅体2的锅口处,此时折叠锅整体的占用空间与锅体2的占用空间相近,进而能够方便用户携带,尤其适用于户外驴友携带。在另一方面,由于卡扣组件3还包括有卡接部32,在手柄1处于打开状态时,卡接部32与手柄1卡合进而能够限制手柄1绕转动轴线旋转,则可以保证该状态下手柄1与锅体2之间的稳定性,避免锅体2与手柄1之间产生晃动。在优选方案中,锅体2的底部为平面,即折叠锅为平底锅,还可以在锅体2的平面上设置有蜂窝21结构,进而可以使得锅体2的底部在受热时比较均匀,当然在平面上还可以设置有不锈钢片,而不锈钢片呈蜂窝状,进而使得这种折叠锅适用于电磁炉,或者锅体2底部采用复合材料,使其既能适合煤气炉,又能适合电磁炉。

参见图1以及图3,优化上述实施例,上述的手柄1采用U字型结构,手柄1的两个相对边的相同位置均具有上述的凹陷部11,针对这种结构,转动部31具有位于同一直线上的轴孔311,该直线平行于手柄1的转动轴线,对应地,手柄1的两个相对边的末端均弯折为直线段12,两个直线段12分别伸入两个轴孔311内,由此直线段12与对应的轴孔311之间可转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细化了手柄1与转动部31之间的可转动结构,通过这种结构表明了手柄1的两个直线段12在对应的轴孔311内旋转,且手柄1整体为弯折后形成的框架结构,直线段12与手柄1的长度延伸方向之间具有一定角度,优选为90度。当然,转动部31还包括两个限位板312,两个限位板312分别位于轴孔311相互远离的一端,通过限位板312可以限制两个直线段12沿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由于直线段12为手柄1的末端折叠形成,其与手柄1长度方向具有夹角,对此正常情况下直线段12被限位板312与手柄1的对应相对边夹设于轴孔311内,可以提高直线段12与对应轴孔311之间的稳定性。而另一方面直线段12与轴孔311的内壁之间还为滑动接触,在外力作用下两者可以相对滑动。具体为,手柄1为U字型结构,两个相对边之间具有一定的塑性变形能力,在外力挤压两个相对边时,两个相对边可相互靠近,此时两个直线段12与对应的轴孔311内壁之间产生相对移动,直线段12沿远离限位板312的一侧移动,而当解除对相对边的作用力时,两个相对边恢复原状态,则直线段12反向移动至原状态,当然在作用力足够的情况下,两个直线段12均可由对应的轴孔311内脱出,则手柄1与锅体2分离,即手柄1由锅体2上拆除也比较方便。

参见图3,在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手柄1的两个相对边还包括有手持部13与卡入部14,上述的凹陷部11连接手持部13与卡入部14,即凹陷部11位于两者之间,其中卡入部14靠近直线段12,卡入部14与直线段12之间形成弯折结构,优选为上述的90度,对应地,卡接部32具有两个相对的卡槽321,手柄1的两个卡入部14可分别卡入对应的卡槽321内,通常来说,在手持部13上应包裹有绝热套15,避免锅体2在加热的过程中,手持部13的温度不过过高。优选地,转动部31位于卡接部32的上方,手柄1向下旋转后卡入卡接部32内,针对这种结构,卡槽321远离锅体2的一侧设置有导入边沿322,两个卡槽321的两个导入边沿322相对设置,且两者组成夹口,手柄1的两个卡入部14由该夹口分别滑入对应的卡槽321内,且夹口沿向下的方向呈渐缩状。本实施例中,两个卡入部14均由两个卡槽321之间卡入对应的卡槽321内,具体地,在向下转动手柄1的过程中,两个卡入部14分别与对应的导入边沿322接触且产生相对滑动,导入边沿322给对应的卡入部14产生挤压力,可以使得手柄1挤压变形,两个卡入部14相互靠近,且由于两个导入边沿322组成的夹口呈渐缩状,则表明向下转动的过程中导入边沿322对卡入部14的挤压力逐渐增大,卡入部14沿对应的导入边沿322的上端滑动至下端,且当两者脱离后,卡入部14滑入对应的卡槽321内,导入边沿322对卡入部14的挤压力解除,两个卡入部14相互远离,进而两者均被卡合在对应的卡槽321内。由此,在上述过程中,用户只需驱使手柄1向下旋转就可以使得其与卡接部32卡合,非常方便。而在需要折叠手柄1时,则可以先挤压两个卡入部14位置,当两个卡入部14之间的距离小于两个导入边沿322之间的距离时,控制手柄1向上转动,手柄1与卡接部32之间的卡合状态解除,卡入部14能够比较轻松由对应卡槽321内脱出,继续转动手柄1至折叠状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