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动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11541发布日期:2021-03-19 10:48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滑动座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具,尤其是涉及一种滑动座椅。



背景技术:

公共场所的座椅大多靠背角度固定,无法调节,长时间固定位置坐着会体验不舒适。

现有技术中可调节的座椅多为电动或者手动调节,一般在座椅上将座椅合坐垫分离,在此之间设置机械的驱动件,通过手动或者电动调节使其坐垫合座椅的角度发生变化,此种可调节的座椅往往结构复杂带来造价相对昂贵,往往用于高档的私家车中或者家庭内部以舒适为主的配置中,由于此类结构复杂易损坏,同时价格昂贵,所以不适合被用于使用频率较高、人员较杂的公共场所。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以通过用户自身发力调整座椅角度的滑动座椅。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滑动座椅,包括左右平行设置的两个支撑框,两个所述支撑框通过与其所在面垂直的前侧的坐垫支撑杆和后侧的靠背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坐垫支撑杆的水平高度低于靠背支撑杆;

还包括坐垫板和靠背板,所述坐垫板最内边和靠背板最下边通过第一转轴连接,所述坐垫板设于坐垫支撑杆上,靠背板设于靠背支撑杆上,所述靠背板的中部通过第二转轴与靠背支撑杆连接,通过朝靠背板上部施加推力即可使得坐垫板在坐垫支撑杆上往前滑动,从而增大靠背角度;

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中的一个或者两个为限位转轴,通过对转轴转动角度的限定,控制靠背的调整角度范围。

在实际使用时,根据大多数用户的需求,选择限位转轴合适的限位角度,保证用户躺下的角度在合理的范围内。

进一步的,所述靠背板上下部沿着连接靠背支撑杆的位置向后弯折,形成朝着座椅前方的折角,形成腰托,也更利于后背发力调整靠背角度。

进一步的,所述坐垫支撑杆在与坐垫板的接触侧设有限位滑块,所述坐垫板上对应限位滑块的滑动轨迹开设限位滑槽。保证坐垫板在坐垫支撑杆上滑动稳定的同时,也可通过调整滑槽的长度,对座椅角度起到进一步的限定。

为了减缓坐垫板在调整至两端的极限位置时的撞击力,在所述限位滑槽两端设置阻尼器或者缓冲器。

进一步的,所述坐垫板、靠背板以及两个支撑框的两侧边设有软垫。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本滑动座椅不需要通过任电子部件或者手动操作传动组件,用户在座椅上仅依靠自身腰部发力即可灵活调整座椅的坐式角度;整个装置结构简单,带来可靠的稳定性,成本低廉,适合在公共场合普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坐垫板的背面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坐垫板和坐垫支撑杆连接处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的滑动座椅,包括左右平行设置的两个支撑框1,两个所述支撑框1通过与其所在面垂直的前侧的坐垫支撑杆2和后侧的靠背支撑杆3固定连接,所述坐垫支撑杆2的水平高度低于靠背支撑杆3,两个支撑框1的上边形成手扶边。

还包括坐垫板4和靠背板5,所述坐垫板4最内边和靠背板5最下边通过第一转轴6连接,角度可调节的l型座椅。所述坐垫板4设于坐垫支撑杆2上,靠背板5设于靠背支撑杆3上,所述靠背板5的中部通过第二转轴7与靠背支撑杆3连接,通过朝靠背板5上部施加推力即可使得下部往前移动,从而带动坐垫板4在坐垫支撑杆2上往前滑动,实现增大靠背角度的效果。

为了防止坐垫板4和靠背板5之间的夹角被调过小或者过大,将所述第一转轴6和第二转轴7中的一个或者两个设置为限位转轴,限位转轴为现有技术中常用的限角度转轴。本实施例中将第一转轴6和第二转轴7均设置成限位转轴,用户坐在坐垫板4上,背部往后用力,即可使得的座椅倚角增大,通过对转轴转动角度的限定,控制靠背的调整角度范围。

为了增加座椅的舒适度,所述坐垫板4、靠背板5以及两个支撑框1的两侧边设有软垫10,同时,所述靠背板5上下部沿着连接靠背支撑杆3的位置向后弯折,形成朝着座椅前方的折角,形成腰托的同时,也更利于后背发力调整靠背角度。

如图2和图3所示,为了保证坐垫板4在坐垫支撑杆2上滑移时足够稳定,在所述坐垫支撑杆2在与坐垫板4的接触侧设有半圆形的限位滑块8,所述坐垫板4上对应限位滑块8的滑动轨迹开设半圆形的限位滑槽9,可以通过调整限位滑槽9的长度,对靠背角度调节范围进行进一步限定,为了减缓坐垫板4在调整至两端的极限位置时的撞击力,可在所述限位滑槽9两端设置阻尼器或者缓冲器。



技术特征:

1.一种滑动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右平行设置的两个支撑框(1),两个所述支撑框(1)通过与其所在面垂直的前侧的坐垫支撑杆(2)和后侧的靠背支撑杆(3)固定连接,所述坐垫支撑杆(2)的水平高度低于靠背支撑杆(3);

还包括坐垫板(4)和靠背板(5),所述坐垫板(4)最内边和靠背板(5)最下边通过第一转轴(6)连接,所述坐垫板(4)设于坐垫支撑杆(2)上,靠背板(5)设于靠背支撑杆(3)上,所述靠背板(5)的中部通过第二转轴(7)与靠背支撑杆(3)连接,通过朝靠背板(5)上部施加推力即可使得坐垫板(4)在坐垫支撑杆(2)上往前滑动,从而增大靠背角度;

所述第一转轴(6)和第二转轴(7)中的一个或者两个为限位转轴,通过对转轴转动角度的限定,控制靠背的调整角度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板(5)上下部沿着连接靠背支撑杆(3)的位置向后弯折,形成朝着座椅前方的折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支撑杆(2)在与坐垫板(4)的接触侧设有限位滑块(8),所述坐垫板(4)上对应限位滑块(8)的滑动轨迹开设限位滑槽(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滑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滑槽(9)两端设置阻尼器或者缓冲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板(4)、靠背板(5)以及两个支撑框(1)的两侧边设有软垫(10)。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滑动座椅,包括左右平行设置的两个支撑框,两个支撑框通过垂直的前侧坐垫支撑杆和后侧靠背支撑杆固定连接;还包括坐垫板和靠背板,所述坐垫板最内边和靠背板最下边通过第一转轴连接,所述坐垫板设于坐垫支撑杆上,靠背板设于靠背支撑杆上,所述靠背板的中部通过第二转轴与靠背支撑杆连接,通过朝靠背板上部施加推力即可使得坐垫板在坐垫支撑杆上往前滑动,从而增大靠背角度;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中的一个或者两个为限位转轴,通过对转轴转动角度的限定,控制靠背的调整角度范围。本滑动座椅不需要通过任电子部件或者手动操作传动组件,仅用户在在座椅上仅依靠自身腰部发力即可灵活调整座椅的坐式角度。

技术研发人员:李张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07.21
技术公布日:2021.03.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