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碗机的喷臂组件和具有其的洗碗机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9532086阅读:来源:国知局
轮54的中心的距离大于行星齿轮54的分度圆半径R2的四倍,即90mm,其运动轨迹为长幅外摆线,曲线自身不交叉,前后方外凸,左右方稍稍内凹;随着喷孔311位置向内移动,长幅外摆线运动轨迹的内凹逐渐明显,过渡圆角半径逐渐减小,四个角逐渐变得尖锐;当喷孔311与行星齿轮54的中心之间的距离等于90mm时,内凹位置的过渡圆角刚好消失,喷孔311的长幅外摆线运动轨迹整体为前后外凸的肾形线;之后,对于相对靠内的喷孔311,喷孔311与行星齿轮54的中心之间的距离小于90mm,其长幅外摆线运动轨迹的内凹位置形成交叉形状;最后,对于位于行星齿轮54的中心位置的喷孔311,其运动轨迹为公转轨迹线,即半径为30mm的圆。
[0088]该洗碗机的喷臂组件100在工作时,通过喷臂上的部分喷孔311喷水的反冲作用,驱使喷臂31连同行星齿轮54自转。由于齿轮啮合关系,喷臂31连同行星齿轮54在自转的同时在第一中心齿轮51上进行公转。自转与公转方向相同,并且转速比为1:3。
[0089]实施例二
[0090]如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中心齿轮51和行星齿轮54的齿数比为1:3,喷臂体30具有两个喷臂31,即从行星齿轮54的中心向外伸出两个喷臂31,并且两个喷臂31成对角设置,相位差角度为180°,两个喷臂31上分别开设一组喷孔311。根据第一中心齿轮51和行星齿轮54的齿数比1:3和外啮合关系,两个喷臂31的运动轨迹之间具有相位差角度,等于两个喷臂31之间相位差角度的3/2,具体为270°,即两组运动轨迹相互垂直。
[0091]而两个喷臂31上的喷孔311分别构成特征的长幅外摆线运动轨迹,其特征与实施例一的描述一致,这里不再赘述。并且,由于两个喷臂31上的两组喷孔311的运动轨迹之间相位差为270°,因此两组轨迹线垂直交叉,在长方形的中间区域内形成更好的洗涤覆盖效果。
[0092]实施例三
[0093]如图1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中心齿轮51和行星齿轮54的齿数比为1:3,喷臂体30具有三个喷臂31,即从行星齿轮54的中心向外伸出三个喷臂31。三个喷臂31之间两两相隔120°,每个喷臂31上分别开设一组喷孔311,根据第一中心齿轮51和行星齿轮54的齿数比1:3和外啮合关系,三个喷臂31的运动轨迹之间具有相位差角度,等于喷臂31间相位差角度的3/2,即180。和360。。
[0094]三个喷臂31的每组喷孔311构成特征的长幅外摆线运动轨迹,其特征与实施例一的描述一致,这里不再赘述。并且,由于三组喷孔311的运动轨迹之间相位差为180°和360°,因此三组轨迹线形状朝向一致,三组叠加成更加密集的喷孔311运动轨迹,在长方形的喷洗区域内形成更好的洗涤覆盖效果。
[0095]由此,该洗碗机的喷臂组件100可以通过调整喷臂31的数量以及喷孔311的数量等实现更好的洗涤覆盖效果,保证该洗碗机的喷臂组件100的长方形喷洗区域与洗碗机的长方形内胆适配,保证全方位、多角度的洗净率。
[0096]实施例四
[0097]如图1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中心齿轮51和行星齿轮54的齿数比为1:5,其中,洗碗机的喷臂组件100包括一个喷臂31,根据第一中心齿轮51和行星齿轮54的齿数比和外啮合关系,可知喷臂31的端部呈现比较接近正方形的长幅外摆线运动轨迹,实现对正方形喷洗区域更好的覆盖。具体地,该长幅外摆线运动轨迹的曲线方程为:
[0098]X = (R1+R2)*cos(ang)_D*cos[(Rl*ang/R2]
[0099]y = -(R1+R2)*sin(ang)+D*sin[(Rl*ang/R2]
[0100]其中,D为喷孔311与行星齿轮54的中心之间的距离,R1为第一中心齿轮51的分度圆半径,R2为行星齿轮54的分度圆半径。
[0101]例如,第一中心齿轮51和行星齿轮54的模数都是0.5,第一中心齿轮51具有20个齿,行星齿轮54具有100个齿。由此可知,第一中心齿轮51的分度圆的半径R1和行星齿轮54的分度圆的半径R2的比值也是1:5,具体为R1等于5mm,R2等于25mm,而行星齿轮54的公转轨迹的半径R3等于(R1+R2),即30mm。
[0102]进一步地,根据第一中心齿轮51和行星齿轮54的齿数比1:5和外啮合关系,以及配速齿轮系机构实现的第一中心齿轮51与喷臂座20的转速比5:1,可知行星齿轮54的转速为喷臂座20的转速的1/5,即进一步可知喷臂31上的喷孔311呈特殊的外摆线运动轨迹:对于相对靠外的喷孔311,该喷孔311与行星齿轮54的中心之间的距离大于行星齿轮54的分度圆半径R2的6倍,即150mm,其运动轨迹为四瓣长幅外摆线,轨迹曲线自身不交叉,四个角外凸;随着喷孔311位置向内移动,运动轨迹中的四处内凹逐渐明显,过渡圆角半径逐渐减小,逐渐变得尖锐;当喷孔311与行星齿轮54的中心之间的距离等于150mm,也是公转半径R3的5倍时,四处内凹位置的过渡圆角刚好消失,成为四个尖角;之后,对于相对靠内的喷孔311,喷孔311与行星齿轮54的中心之间的距离小于150mm,其长幅外摆线运动轨迹的内凹位置形成交叉形状;最后,对于位于行星齿轮54的中心位置的喷孔311,其运动轨迹为公转轨迹线,即半径为30_的圆。
[0103]该洗碗机的喷臂组件100在工作时,通过喷臂31上的部分喷孔311喷水的反冲作用,驱使喷臂31连同行星齿轮54自转。由于齿轮啮合关系,喷臂31连同行星齿轮54在自转的同时在第一中心齿轮51上进行公转。自转与公转方向相同,并且转速比为1:5。
[0104]实施例五
[0105]如图1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中心齿轮51和行星齿轮54的齿数比为1:5,喷臂体30具有两个喷臂31,即从行星齿轮54的中心向外伸出两个喷臂31,并且两个喷臂31成对角设置,相位差角度为180°,两个喷臂31上分别开设一组喷孔311。根据第一中心齿轮51和行星齿轮54的齿数比1:5和外啮合关系,两个喷臂31的运动轨迹之间具有相位差角度,等于两个喷臂31之间相位差角度的5/4,具体为225°。此时,其中一个喷臂31的运动轨迹线的内凹位置对应着另一个喷臂31的运动轨迹线的外凸位置。
[0106]而两个喷臂31上的喷孔311分别构成特征的长幅外摆线运动轨迹,其特征与实施例四的描述一致,这里不再赘述。并且,由于两个喷臂31上的两组喷孔311的运动轨迹之间相位差为225°,因此两组轨迹线在中间喷洗区域内交织成网状,达到更好的洗涤覆盖效果Ο
[0107]实施例六
[0108]如图1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中心齿轮51和行星齿轮54的齿数比为1:5,喷臂体30具有三个喷臂31,即从行星齿轮54的中心向外伸出三个喷臂31。其中,第一喷臂301c和第二喷臂302c,第一喷臂301c和第三喷臂303c之间相隔144°,即第二喷臂302c和第三喷臂303c之间的夹角为72°,并且第二喷臂302c和第三喷臂303c的长度是第一喷臂301c长度的约0.618,从而保证整个喷臂体30的平衡。每个喷臂31上分别开设一组喷孔311。第一喷臂301c和第二喷臂302c、第三喷臂303c的三组运动轨迹之间具有相位差角度,等于喷臂31间相位差角度72°和144°的5/4,即90°和180°,因此三组运动轨迹形状朝向一致。
[0109]三个喷臂31的每组喷孔311构成特征的长幅外摆线运动轨迹,其特征与实施例四的描述一致,这里不再赘述。并且,由于三组喷孔311的运动轨迹之间相位差为90°和180°,因此三组轨迹线形状朝向一致,三组叠加成更加密集的喷孔311运动轨迹,在正方形喷洗区域内形成更好的洗涤覆盖效果。
[0110]实施例七
[0111]如图1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中心齿轮51和行星齿轮54的齿数比为1:5,喷臂体30具有五个喷臂31,即从行星齿轮54的中心向外伸出五个喷臂31。其中,相邻两个喷臂31之间相隔72°,每个喷臂31上分别开设一组喷孔311,根据第一中心齿轮51和行星齿轮54的齿数比1:5和外啮合关系,五个喷臂31的运动轨迹之间具有相位差角度,等于喷臂31间相位差角度72°的5/4,即90°,因此五组运动轨迹形状朝向一致。
[0112]五个喷臂31的每组喷孔311构成特征的长幅外摆线运动轨迹,其特征与实施例四的描述一致,这里不再赘述。并且,由于五组喷孔311的运动轨迹之间相位差为90
当前第4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