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途保健养生杯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569953阅读:来源:国知局
储容器;由于上杯筒与泡茶筒可逐个单独连通,简化了茶料更换的操作步骤,进而在外出携带使用时可方便快捷的更换茶料,保证茶汤的口感及功效;由于上杯筒可与泡茶筒调整至隔离状态,进而在泡制过程中具有将茶汤与茶料分离的功能,可避免茶料浸泡时间过长,从而防止茶料中有害成分的大量溶出;同时,利用本多用途保健养生杯泡制不宜高温冲泡的茶料时,可预先将上杯筒与泡茶筒调整至隔离状态,而后将开水接入上杯筒中,待水温冷却至适温后,再将上杯筒与泡茶筒连通,从而可避免高温对茶料造成破坏,保证茶汤的营养价值;另外,由于上杯筒与泡茶筒处于隔离状态时,其内部的水不会与泡茶筒中的茶料接触,故在外出时本多用途保健养生杯还可作为普通杯子来盛放白开水使用;由于上杯筒、阀式转盘及下杯筒三者采用了科学的可拆卸方式组合连接,便于清洗,且由于上杯筒与阀式转盘在轴向上的结合力大于阀式转盘与下杯筒在轴向上的结合力,使得补充或清除泡茶筒中的茶料时仅将下杯筒取下即可,进而降低了组装繁琐性;与此同时,在茶料泡制过程中,可将未与上杯筒连通的其他泡茶筒由下杯筒下端取出,进行换茶或清除茶渣等操作,进而可保证了本多用途保健养生杯的连续使用;在本多用途保健养生杯中,第一盘状磁铁、第二盘状磁铁与第三盘状磁铁间隔分布,可对内容的茶汤提供一定的磁化作用,对于养生保健功效具有促进作用。其结构合理,操作方便,功能完善,可适用于泡制各类茶料,可保证茶料泡制效果而保证茶汤的保健养生功效,其尤其适合外出携带使用,具有显著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多用途保健养生杯整体外观示意图。
[0024]图2为多用途保健养生杯的分解示意图之一。
[0025]图3为多用途保健养生杯的分解示意图之二。
[0026]图4为多用途保健养生杯部分剖开后的示意图。
[0027]图5为多用途保健养生杯之上杯筒结构示意图。
[0028]图6为多用途保健养生杯之阀式转盘结构示意图。
[0029]图7为上杯筒与阀式转盘的组合示意图。
[0030]图8为多用途保健养生杯之下杯筒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9为阀式转盘与下杯筒的组合示意图。
[0032]图10为多用途保健养生杯之泡茶筒结构示意图。
[0033]图11为下杯筒与泡茶筒的组合示意图。
[0034]图12为上杯筒与下杯筒插接密封组合结构示意图。
[0035]图13为多用途保健养生杯外部增设标识示意图。
[0036]图中,1、杯盖,2、上杯筒,3、下杯筒,4、泡茶筒,5、圆形凹坑,6、安置架,7、安置孔,8、第二偏心孔,9、阀式转盘,10、第一偏心孔,11、滤网,12、密封垫,13、圆形凸台,14、竖向定位槽,15、第三盘状磁铁,16、第一盘状磁铁,17、定位孔,18、陶瓷涂层,19、销孔,20、第二盘状磁铁,21、弹簧柱塞,22、孔间区域,23、定位销,24、耐热耐磨密封垫,25、竖向定位键,26、下支架,27、上支架,28、一字筋,29、接洽台阶,30、0形密封圈,31、指针标记,32、连通标记,33、隔断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0037]参看图1-3所示,本发明所公开的一种多用途保健养生杯,其主要由上杯筒2、阀式转盘9、下杯筒3以及泡茶筒4四大部分构成;
[0038]其中,参看图2、3、5所示,所述的上杯筒2呈圆筒状,上端设有杯盖1,底部内嵌有第一盘状磁铁16,底部下侧设有一下凸形成的圆形凸台13,圆形凸台13上设有一将底部洞穿的第一偏心孔10 ;所述的第一偏心孔10顾名思义,其不位于底部的中心,而是偏离于底部的一侧;
[0039]其中,参看图2、3、6、7所示,所述的阀式转盘9呈圆盘状,其外径较上杯筒2的外径小,其上端面设有下凹形成的供圆形凸台13插入的圆形凹坑5 ;阀式转盘9的内部嵌有第二盘状磁铁20,所述的第二盘状磁铁20上端与上杯筒2底部的第一盘状磁铁16的下端相互吸引,两者的吸引力使阀式转盘9以可旋转的方式组合于上杯筒2下端,且该吸引力驱使圆形凸台13下端面与圆形凹坑5底面紧贴而实现旋转密封配合;上杯筒2、圆形凸台13、阀式转盘9及圆形凹坑5组合后四者同轴;所述的圆形凹坑5底部开有四个将阀式转盘9上下洞穿的第二偏心孔8,四个第二偏心孔8等角度分布,且每个第二偏心孔8内均设用于将茶汤与茶料隔离的滤网11 ;旋转阀式转盘9,四个第二偏心孔8可逐个单独与第一偏心孔10对接,两相邻第二偏心孔8之间的孔间区域22则可逐个将第一偏心孔10封堵;阀式转盘9的下端面固定有密封垫12 ;
[0040]其中,参看图2、3、9所示,所述的下杯筒3呈柱筒状且外径与上杯筒2相同,其腔中固定有安置架6,安置架6上嵌有第三盘状磁铁15,第三盘状磁铁15的上端与第二盘状磁铁20的下端相互吸引,两者的吸力使下杯筒3上部与阀式转盘9以插接的方式组合连接,即阀式转盘9插入下杯筒3的上部腔内,下杯筒3与阀式转盘9组合连接后不可相对旋转,安置架6上设有四个上下通透且分别位于四个第二偏心孔8正下方的安置孔7 ;
[0041]其中,参看图3、4、11所示,所述的泡茶筒4设有形状相同的四个,泡茶筒4为上端开放而底部封闭的柱筒结构;四个泡茶筒4分别经四个安置孔7固定于下杯筒3内,泡茶筒4的上端口与阀式转盘9下侧的密封垫12严密抵顶,且四个泡茶筒4的上端口分别与四个第二偏心孔8 一一连通,泡茶筒4内腔用于存储茶料及泡制茶料;
[0042]上杯筒2与阀式转盘9在轴向上的结合力大于阀式转盘9与下杯筒3在轴向上的结合力。
[0043]参看图2所示,在上述的上杯筒2中,由于其用于储放茶汤,故其可采用耐热的复合材料、玻璃材质或金属材质等现有杯具常规材料制成。
[0044]在上述的上杯筒2中,第一盘状磁铁16可预先开孔,然后在加工上杯筒2时经预埋的方式嵌入上杯筒2底部;也可如图5所示,当上杯筒2加工时在底部预留容置第一盘状磁铁16的槽座,而后在将第一盘状磁铁16封装于对应的槽座之中。
[0045]参看图3、7所示,在上述的阀式转盘9中,由于上杯筒2、圆形凸台13、阀式转盘9及圆形凹坑5四者同轴,故四个第二偏心孔8的偏心距与第一偏心孔10的偏心距相等即可满足第一偏心孔10与四个第二偏心孔8的配合关系;为了更加便于第一偏心孔10与第二偏心孔8精确对接,第一偏心孔10与第二偏心孔8的孔径应一致。
[0046]参看图4、7所示,在上述的阀式转盘9中,由于圆形凸台13下端面与圆形凹坑5底面需保持旋转密封配合,故阀式转盘9与上杯筒2组合后,阀式转盘9的圆形凹坑5外侧的上端面与下杯筒3底部圆形凸台13外侧的下端面应保持有一定间隙,由此来保证圆形凸台13下端面与圆形凹坑5底面可紧密抵顶。
[0047]在上述的阀式转盘9中,由于其为转动件,且具有一定的严密性要求,故其优选采用耐热耐磨的材料制成。
[0048]参看图4、11所示,在本多用途保健养生杯中,上杯筒2与阀式转盘9在轴向上的结合力大于阀式转盘9与下杯筒3在轴向上的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