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途保健养生杯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569953阅读:来源:国知局
结合力,旨在使阀式转盘9与下杯筒3更容易脱离;即向泡茶筒4中更换茶料或清除茶渣时,手持上杯筒2与下杯筒3反向牵引,使下杯筒3携带泡茶筒4从阀式转盘9上脱离下来即可,而上杯筒2与阀式转盘9仍结合在一起;而仅需在对本多用途保健养生杯进行彻底清洗时将阀式转盘9从上杯筒2底部取下,由此可降低使用过程中拆组操作步骤。
[0049]本多用途保健养生杯的工作原理是:
[0050]泡制茶料前,参看图11所示,将下杯筒3携带泡茶筒4从阀式转盘9上分离下来,从而四个泡茶筒4的上端口从下杯筒3上部暴露出来,将多份茶料分别置入四个泡茶筒4中,而后如图4所示,将下杯筒3与阀式转盘9插接组合;
[0051]泡制茶料时,参看图4、7所示,通过旋转下杯筒3而带动阀式转盘9随其同步转动,使第一偏心孔10与一第二偏心孔8对接,即上杯筒2与对应的一泡茶筒4连通,进而实现泡茶目的;待泡茶筒4中的茶料以达到冲泡次数后,可旋转下杯筒3,使上杯筒2与另一泡茶筒4连通,进而可逐个的对四个泡茶筒4中的茶料进行泡制;
[0052]在泡制过程中,参看图6、7所示,为防止茶料浸泡时间过长,可稍微旋转下杯筒3,使第一偏心孔10被两相邻第二偏心孔8的孔间区域22封堵,即上杯筒2与泡茶筒4隔离,防止茶料中有害成分的大量溶出;
[0053]在泡制不宜高温冲泡的茶料时,参看图6、7所示,可先旋转下杯筒3,使上杯筒2与泡茶筒4处于隔离状态,向上杯筒2中加入热水,待水温冷却至适温后,再旋转下杯筒3使上杯筒2与对应的泡茶筒4连通,从而可避免高温对茶料造成破坏;
[0054]在使用其存放白开水时,参看图6、7所示,可旋转下杯筒3,使上杯筒2与泡茶筒4处于隔离状态,然后使用上杯筒2来存储开水,而无论泡茶筒4中是否存有茶料,均不会对开水造成影响。
[0055]参看图2、3、4所示,由于本多用途保健养生杯具有多个泡茶筒4,故具有存储多份茶料的功能,外出携带时无需再另外携带茶料及茶料存储容器;其简化了茶料更换的操作步骤,尤其在外出携带使用时可方便快捷的更换茶料,保证茶汤的口感及功效;由于上杯筒2、阀式转盘9及下杯筒3三者采用了科学的可拆卸方式组合连接,便于清洗;由于第一盘状磁铁16、第二盘状磁铁20与第三盘状磁铁15间隔分布,可对茶汤提供一定的磁化作用,对养生保健功效具有促进作用。
[0056]在本多用途保健养生杯中,下杯筒3与阀式转盘9组合连接后不可相对旋转,在现有技术中实现该技术要求具有诸多手段,如采用常规的定位槽与定位键配合机构即可实现,具体实施如下:
[0057]参看图6、8、9所示,在阀式转盘9外侧壁上开有两个以中心轴对称的竖向定位槽14,而下杯筒3的内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分别与两竖向定位槽14插入配合且位于安置架6上侧的竖向定位键25,竖向定位槽14与竖向定位键25配合可防止阀式转盘9与下杯筒3发生相对转动,但不对阀式转盘9与下杯筒3的轴向相对移动构成限定;由此一来下杯筒3与阀式转盘9可方便的进行拆组,而组合后两者无法相对转动。
[0058]参看图2、3、4所示,在本多用途保健养生杯中,需保证上杯筒2与阀式转盘9组合后,上杯筒2、圆形凸台13、阀式转盘9及圆形凹坑5四者同轴,由于圆形凸台13与圆形凹坑5插入配合,两者配合可维持上述同轴关系,但由于上杯筒2与阀式转盘9相对旋转过程中,圆形凸台13与圆形凹坑5发生磨损不可避免,一旦磨损一定程度后则难以继续维持上述的同轴关系,故为了阀式转盘9与上杯筒2的配合更加精确、稳定,也为了缓解圆形凸台13与圆形凹坑5的磨损,阀式转盘9与上杯筒2之间还设有另外的同轴定位机构,具体结构如下:
[0059]参看图3、6、7所示,所述的阀式转盘9的圆形凹坑5底部中心处设有一与其同轴的定位销23,而所述的上杯筒2的圆形凸台13的下侧则设有与定位销19可插入配合的销孔19 ;由此一来定位销23与销孔19配合更有利于确保圆形凸台13与圆形凹坑5同轴,可减少圆形凸台13与圆形凹坑5的径向作用力,降低圆形凸台13与圆形凹坑5的磨损速度。
[0060]参看图6、7所示,在本多用途保健养生杯中,上杯筒2与泡茶筒4的连通情况由阀式转盘9的旋转来控制,由前述多用途保健养生杯的结构可明确阀式转盘9相对于上杯筒2共有八个关键位置,分别是第一偏心孔10与四个第二偏心孔8 对接时及第一偏心孔10被四个孔间区域22 —一封堵时;
[0061]—方面,为了确保阀式转盘9可精确的在各个关键位置进行转换,避免半连通、半封堵状态的出现,另一方面,为了使阀式转盘9与上杯筒2处于每个关键位置时均可被锁定,上杯筒2与阀式转盘9之间设有一位置定位机构,具体结构如下:
[0062]参看图5、6、7所示,在阀式转盘9中安设有一弹簧柱塞21,弹簧柱塞21的定位球头凸出于阀式转盘9的上端面且位于圆形凹坑5的外侧,而上杯筒2的底部下侧则在圆形凸台13的外侧均布有8个可与定位球头配合的定位孔17 ;当第一偏心孔10与任一第二偏心孔8对接时及第一偏心孔10被任一两相邻第二偏心孔8之间的孔间区域22封堵时,均有一定位孔17与弹簧柱塞21的定位球头配合而锁定上杯筒2与阀式转盘9的相对位置,即上杯筒2与阀式转盘9的被锁定于关键位置;根据弹簧柱塞21的特性,用力驱使阀式转盘9与上杯筒2相对转动时,上杯筒2与阀式转盘9的锁定即可被打破,故阀式转盘9与上杯筒2可方便的、精确的在各个关键位置间进行转换。
[0063]参看图5、6、7所示,在本多用途保健养生杯中,圆形凸台13下端面与圆形凹坑5底面需保持旋转密封配合,一般而言,只需将圆形凸台13的下端面与圆形凹坑5的底面加工足够平滑即可实现旋转密封配合,但由于旋转密封配合为动密封,需考虑耐磨因素,而多用途保健养生杯在使用时需盛放热水,故还需考虑配合面的耐热性,故为保证密封配合面的工作寿命,所述的圆形凸台13的下端面及圆形凹坑5的底部均设有陶瓷涂层18或耐热耐磨密封垫24。
[0064]参看图2、3、4所示,在本多用途保健养生杯中,四个泡茶筒4由下杯筒3中的安置架6支撑固定,向泡茶筒4中进行更换茶料或清除茶渣等操作时,一般需将下杯筒3拆下而使泡茶筒4的上端口暴露出来;若上茶筒为空杯时,可直接将下杯筒3拆下;若上茶筒中存有茶汤时,则需先旋转下杯筒3,使上杯筒2与泡茶筒4隔离,避免下杯筒3拆下后上杯筒2中的茶汤从第一偏心孔10中泄漏;
[0065]参看图11所示,问题在于,若欲对少数泡茶筒4进行更换茶料或清除茶渣操作时,将下杯筒3拆下后,其他泡茶筒4中或存有茶料、茶渣,使得上述操作不便于进行,尤其当某一泡茶筒4正与上杯筒2连通而进行茶料泡制时,更是无法进行上述操作;为此,泡茶筒4与安置架6还具有进一步的改进;
[0066]参看图10、11所示,四个泡茶筒4与安置架6的四个安置孔7分别经螺纹组合固定,泡茶筒4可从安置孔7下端旋出,泡茶筒4的底部下侧设有便于手持旋转的一字筋28 ;由此一来,欲对少数泡茶筒4进行更换茶料或清除茶渣等操作时,可单独将其由下杯筒3下端取出,操作完成后再安置回原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