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食品料理机的研磨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090891阅读:来源:国知局
意图;
[0044]图28和图2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用于食品料理机的粉碎组件的结 构示意图;
[0045]图30和图3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的用于食品料理机的粉碎组件的结 构示意图;
[0046] 图32和图3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再一个实施例的用于食品料理机的粉碎组件的结 构示意图;
[0047]图34和图3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用于食品料理机的粉碎组件的结 构示意图;
[0048] 图36和图3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的用于食品料理机的粉碎组件的结 构示意图;
[0049] 图38和图3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再一个实施例的用于食品料理机的粉碎组件的结 构示意图;
[0050] 图4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食品料理机的机头的剖视图;
[0051] 图4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食品料理机的机头的剖视图;
[0052] 图4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再一个实施例的食品料理机的机头的剖视图;
[0053] 图4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的食品料理机的机头的剖视图;
[0054] 图4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食品料理机的剖视图;
[0055] 图4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食品料理机的剖视图;
[0056] 图4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再一个实施例的食品料理机的剖视图;
[0057] 图4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的食品料理机的剖视图。
[0058] 附图标记:
[0059] 研磨器100;粉碎组件200;机头300;食品料理机400;
[0060] 容器本体10 ;顶壁101 ;底壁102 ;侧周壁103 ;顶壳104 ;底壳105 ;棱形结构106 ; 凸起107 ;
[0061] 研磨腔11;第一料口 12;第二料口 13;轴孔14;凹口 15;凹槽16;
[0062] 旋转轴20;第一端21;第二端22;传动耦合器23;
[0063] 粉碎件30;机头本体40;机头下盖41;电机50;电机轴51;桶身60。
【具体实施方式】
[0064]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 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 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 的限制。
[0065] 下面首先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食品料理机的研磨器 100〇
[0066] 如图1至图2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食品料理机的研磨器100包括 容器本体10,容器本体10内具有研磨腔11,研磨腔11具有第一料口 12和第二料口 13,第 一料口 12和第二料口 13中的一个为进料口,第一料口 12和第二料口 13中的另一个为出 料口。
[0067] 换言之,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研磨器100包括一个容器本体10,容器本体10 内限定有研磨腔11,容器本体10设有与研磨腔11导通的第一料口 12和第二料口 13,其中 第一料口 12可以为进料口,也可以为出料口,第二料口 13也既可以为进料口,又可以为出 料口。
[0068] 具体地,当第一料口 12为进料口时,则第二料口 13为出料口,当第一料口 12为出 料口时,则第二料口 13为进料口。第一料口 12和第二料口 13可以为分别独立的料口,也 可以为同一个料口,即容器本体10上可以分别设置第一料口 12和第二料口 13,也可以将第 一料口 12和第二料口 13设置为同一个料口,即该料口既可以作为进料口,也可以作为出料 □ 〇
[0069]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食品料理机的研磨器100,由于容器本体10 内具有研磨腔11,使用时,研磨腔11内可以形成负压,食材可以从第一料口 12和第二料口 13中的进料口进料,食材在研磨腔11内被粉碎后,从出料口出料,研磨过程在研磨腔11内 完成,工作噪音小,制浆效率和制浆效果好、制浆浓度高、能耗低。
[007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容器本体10具有顶壁101、底壁102和侧周壁 103,第一料口 12和第二料口 13为同一开口,开口为形成在底壁102上的单个或多个,开口 的总面积小于底壁102的面积。
[0071] 如图1和图2所示,容器本体10由顶壁101、底壁102和侧周壁103构成,第一料 口 12和第二料口 13设置为同一个料口,该料口设在底壁102上,既可以作为进料口,又可 以作为出料口。
[0072] 开口可以由多个与研磨腔11导通的小孔构成,也可以由一个大孔构成,开口的总 面积小于底壁102的面积,当开口由一个大孔构成时,则与研磨腔11导通的开口在底壁102 上形成为缩口结构,食材从该缩口进入研磨腔11进行研磨,研磨完成之后,再从该缩口流 出。
[0073]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研磨器100可以在容器本体10的顶部的中心设有轴孔 14,该结构的研磨器100在使用时,食品料理机的旋转轴可以穿过轴孔14,旋转轴上的粉碎 件伸入研磨腔11内,在旋转轴带动粉碎件旋转时,制浆可以在研磨腔11内进行。
[0074] 在粉碎件设在研磨腔11内时,粉碎件转动,研磨腔11内可以形成负压,即研磨腔 11内的压力低于食品料理机的桶身内的压力,从而食材可以从容器本体10的下方的缩口 被吸入研磨腔11内,食材在研磨腔11内被粉碎,降低了噪声,提高了粉碎效率和效果,制浆 浓度提高。
[0075] 容器本体10的缩口结构可以使容器本体10内限定出一个相对比较封闭的研磨腔 11,该结构的容器本体10在粉碎件转动时,可以更好地在研磨腔11内形成负压,从而可以 更好地将食材在研磨腔11内粉碎。另外,粉碎完成的食材又从缩口结构排出,排出过程中 会对进入缩口的食材起到一定的扰流作用,也可以进一步提高粉碎效果。
[0076]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容器本体10具有顶壁101、底壁102和侧 周壁103,第一料口 12形成在底壁102上且第一料口 12的总面积小于底壁102的面积,第 二料口 13形成在侧周壁103和顶壁101之一上或从侧周壁103延伸到顶壁101。
[0077] 如图3至图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料口 12和第二料口 13为两个 分别独立的开孔,其中,第一料口 12设在底壁102上,并且同样形成为缩口结构,第二料口 13则可以设在顶壁101上,也可以设在侧周壁103上,还可以同时设在侧周壁103和顶壁 101 上。
[0078] 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底壁102上设置的第一料口 12为缩口结构,该缩口 结构既可以作为进料口,也可以作为出料口。该缩口结构与上述实施例中的缩口结构类似, 因此不再详细描述。
[0079] 第二料口 13与第一料口 12为互相独立的两个料口,第二料口 13设在容器本体10 上除了设置第一料口 12的底壁102之外的其他部位,即既可以设在顶壁101上,也可以设 在侧周壁103上,也可以同时设在两者上。
[0080] 具体地,如图3和图4所示,在该实施例中,第二料口 13包括多个,多个第二料口 13分别间隔开设在顶壁101上。如图5和图6所示,在该实施例中,第二料口 13则设在侧 周壁103上。在图7和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料口 13则从容器本体10的侧周壁103 上延伸至顶壁101上。
[0081]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研磨器100,当第一料口 12为进料口时,则第二料口 13 为出料口,当第一料口 12为出料口时,则第二料口 13可以作为进料口,进料口和出料口之 间的互换可以通过旋转轴上粉碎件的转动方向来调节,该调节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 说是可以理解并且容易实现的,因此不再详细描述。
[0082] 该结构的研磨器100在使用时,无论第一料口12作为进料口还是出料口,从进料 口进入的食材与从出料口流出的食材之间可以区分开来,进料口可以正常进入食材,出料 口可以正常流出食材,两者不会相互干扰,从而可以提高食品料理机的制浆速度和制浆效 率。
[0083] 如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容器本体10的顶壁101、底壁102和 侧周壁103可以为一体形成的结构,即容器本体10为一体形成的结构,该容器本体10结构 简单,成型方便,并且结构稳定性强,成本低廉。
[0084] 而如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容器本体10也可以为组 装而成的结构,容器本体10可以包括顶壳104和与顶壳104可拆卸地相连的底壳105,顶壳 104与底壳105可以通过螺纹连接。
[0085] 其中,底壳105可以形成为上端敞开的桶状,第一料口 12可以设在底壳105的底 壁上,顶壳104可以形成为下端敞开的桶状,第二料口 13可以设在顶壳104的周壁上,轴孔 14设在顶壳104的顶壁上,底壳105与顶壳104的两个敞开端互相螺纹连接。
[0086] 由此,该结构的容器本体10可以通过组装形成,顶壳104和底壳105在使用完成 之后可以拆卸,在保证结构简单和装配方便的基础上,便于将容器本体10进行清洗。
[0087]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容器本体10具有顶壁101和侧周壁103, 容器本体10的底面敞开以构成第一料口 12,第二料口 13形成在侧周壁103和顶壁101之 一上或从侧周壁103延伸到顶壁101。
[0088] 换言之,如图14至图2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容器本体10是没有底壁的,只具有 侧周壁103和顶壁101,容器本体10的底端敞开形成第一料口 12,侧周壁103和顶壁101 的至少一个上设置第二料口 13,轴孔14则设在容器本体10的顶壁101上。
[0089] 本实施例的容器本体10相对于上述实施例而言,容器本体10的底部敞开形成第 一料口 12,侧周壁103和顶壁101的至少一个上设置第二料口 13,进料口和出料口相互独 立设置。
[0090] 该结构的容器本体10的第一料口 12尺寸较大,作为进料口或者出料口时,食材进 出速度较快,进料口与出料口互相独立,食材进出不会产生干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食 品料理机的制浆速度和制浆效率。
[0091] 具体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容器本体10为碗状,侧周壁103的横截面 为正多边形或由多个弧形线段首尾相连构成的环形。
[0092] 如图14和图15所示,在该实施例中,容器本体10为碗状,容器本体10的下端敞 开形成第一料口 12
当前第2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