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力压桩机液压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03276阅读:55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中的桩工机械,尤其是涉及一种静力压桩机的液压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自20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推出并使用静力压桩机,目前在世界上该机种主要在我国生产和使用;静力压桩机具有无噪音、无污染(电机驱动)、作业效率高的优点,特别适应于城市建筑基础施工。静力压桩机作业是使用夹桩器的液压油缸将桩体夹住,然后使用压桩油缸推动夹桩器将桩体压入地下;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还需使用设备附带的吊桩起重机。对静力压桩机的一项重要的要求是将桩体牢固夹住,但同时又不至于夹持力过大将桩体夹裂,这是影响静力压桩机正常作业的关键要素。现有静力压桩机的夹桩控制液压系统的结构包括油箱、油泵、安全阀、换向阀、液压锁、夹桩油缸、过载阀等构件连接构成;其工作原理是:在作业时,操纵换向阀,油泵来的压力油进入夹桩油缸的大腔,夹桩油缸在压力油的作用下将桩体夹紧,液压锁用于防止夹桩油缸大腔中的油泄漏,从而保持压力,夹桩器在压桩油缸作用下通过摩擦力将桩体压入地下。因静力压桩机的夹桩和压桩力较大,对夹桩油缸的压力要求极高,稍微泄压则夹不紧桩,导致压桩失败,现有技术中采用液压锁等进行保压,仍有可能存在一定的泄压,影响正常的作业。

现有技术中静力压桩机液压系统分为压桩和夹桩液压系统和起重机液压系统,两系统分开供油,而由于起重机的使用频率很低,一般只在吊桩的时候才使用,存在设备闲置或浪费能源的问题,而压桩和夹桩液压系统往往需要大流量压桩,在压桩速度较快的情况下,难以满足其流量需求,需设置大排量的泵,增加不少成本。起重机在起吊工作时,对提桩和回转的速度往往需要根据工况进行调整,现有技术中静力压桩机附带的吊桩起重机液压系统调速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静力压桩机液压控制系统,从而提高压桩作业效率,方便调节压桩和附带的吊桩起重机的速度调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静力压桩机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油箱;通过油管与所述油箱连接的第一液压泵和第二液压泵;进油口通过油管与所述第一液压泵出口连接的第一单向阀;进油口通过油管与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出油口连接,两个工作油口通过油管分别与夹桩油缸的无杆腔和有杆腔连接,回油口通过油管与所述油箱连接的第一换向阀;进油口通过油管与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出油口连接,两个工作油口通过油管分别与压桩油缸的无杆腔和有杆腔连接,回油口通过油管与所述油箱连接的第二换向阀;进油口通过油管与所述第二液压泵出口连接的第二单向阀;并联连接,分别为起重机的液压回转马达供油的第三换向阀,为卷杨液压马达供油的第四换向阀,为变幅油缸供油的第五换向阀,和为臂架伸缩液压驱动机构供油的第六换向阀;与所述第三换向阀、第四换向阀、第五换向阀和第六换向阀并连连接的脚踏阀,所述脚踏阀用于调节第二液压泵的分流流量;所述第三换向阀、第四换向阀、第五换向阀和第六换向阀的进油口通过油管与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出油口连接,回油口与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出油管连接。

为了解决在作业过程中避免夹桩油缸泄压,稳定夹桩压力的技术问题,作为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静力压桩机液压控制系统,还具有进油口与所述压桩油缸的无杆腔进油管连接,出油口与所述夹桩油缸的无杆腔进油管连接的第三单向阀;进油口通过油管与所述第一换向阀的第一工作油口连接,出油口通过油管与所述夹桩油缸的无杆腔和第三单向阀出口连接的液控单向阀;与所述第一换向阀第一工作油口的出油管连接的第一溢流阀;所述液控单向阀的控制油口通过油管与所述第一换向阀第二工作油口的出油管连接。

作为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静力压桩机液压控制系统,所述第一液压泵和第二液压泵为单向变量液压泵。

作为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静力压桩机液压控制系统,与所述第二换向阀两工作油口连接的出油管还分别设有第二溢流阀和第三溢流阀。

作为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静力压桩机液压控制系统,还具有与所述第三换向阀、第四换向阀、第五换向阀、第六换向阀和脚踏阀并联连接的第四溢流阀。

作为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静力压桩机液压控制系统,还具有与所述第二换向阀并连连接的第七换向阀。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上述改进技术方案可单独或组合实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静力压桩机液压控制系统,第三换向阀10、第四换向阀11、第五换向阀12、第六换向阀13、脚踏阀14、第四溢流阀23为并联连接,第四溢流阀23用于控制各换向阀及脚踏阀14的进油压力,脚踏阀14可以用于调节起重机作业时流经各换向阀的液压油量,有效解决起重机作业时各动作过程需要调速的技术问题;脚踏阀14还可以调节第二液压泵3进入压桩和夹桩液压系统的液压油量,使第一液压泵2和第二液压泵3可以并联为压桩和夹桩液压系统供油,提高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实施例静力压桩机液压控制系统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的静力压桩机液压控制系统,分为压桩和夹桩液压系统和起重机液压系统。压桩和夹桩液压系统包括油箱1,第一液压泵2通过油管与油箱1连接,第一液压泵2为单向变量液压泵;第一单向阀4的进油口通过油管与第一液压泵2的出口连接,第一换向阀7为可调节流量的三位四通换向阀,第一换向阀7的进油口通过油管与第一单向阀4的出油口连接,两个工作油口通过油管分别与夹桩油缸5的无杆腔和有杆腔连接,回油口通过油管与油箱1连接;第二换向阀8和第七换向阀24并联连接,它们的进油口通过油管与第一单向阀4的出油口连接,两个工作油口通过油管分别与压桩油缸6的无杆腔和有杆腔连接,回油口通过油管与油箱1连接,第二换向阀8和第七换向阀24两工作油口连接的出油管还分别设有第二溢流阀21和第三溢流阀22;第三单向阀19的进油口通过油管与压桩油缸6的无杆腔进油管连接,第三单向阀19的出油口通过油管与夹桩油缸5的无杆腔进油管连接;液控单向阀20的进油口通过油管与第一换向阀7的第一工作油口连接,出油口通过油管与夹桩油缸5的无杆腔和第三单向阀19的出口连接;第一溢流阀21与第一换向阀7第一工作油口的出油管连接;液控单向阀20的控制油口通过油管与第一换向阀7第二工作油口的出油管连接。

起重机液压系统包括油箱1,第二液压泵3通过油管与油箱连接,第二液压泵3为单向变量液压泵,第二单向阀9的进油口通过油管与第二液压泵3的出口连接;第三换向阀10的进油口与第二单向阀9的出油口连接,第三换向阀10的两工作油口分别与起重机的液压回转马达15的两油口连接,第四换向阀11的进油口与第二单向阀9的出油口连接,第四换向阀11的两工作油口分别与起重机的卷杨液压马达16的两油口连接,第五换向阀12的进油口与第二单向阀9的出油口连接,第五换向阀12的两工作油口分别与起重机的变幅油缸17的无杆腔和有杆腔连接,第六换向阀13的进油口与第二单向阀9的出油口连接,第六换向阀13的两工作油口分别与起重机的臂架伸缩液压马达18的两油口连接,脚踏阀14的进油口与第二单向阀9的出油口连接,脚踏阀14用于调节第二液压泵3的分流流量,第四溢流阀23的进油口与第二单向阀9的出油口连接,第三换向阀10、第四换向阀11、第五换向阀12和第六换向阀13的回油口,以及脚踏阀14、第四溢流阀23的出油口均通过油管与第二单向阀9的出油口连接;第三换向阀10、第四换向阀11、第五换向阀12、第六换向阀13、脚踏阀14、第四溢流阀23为并联连接。

工作原理:第三换向阀10、第四换向阀11、第五换向阀12、第六换向阀13、脚踏阀14、第四溢流阀23为并联连接,第四溢流阀23用于控制各换向阀及脚踏阀14的进油压力,脚踏阀14可以用于调节起重机作业时,流经各换向阀的液压油量,例如:可通过脚踩脚踏阀14的位移量来控制液压油从脚踏阀14的流走量,进而控制进入起重机作业时相应换向阀的液压油流量,以此来控制起重机动作的速度,当需要减速时,只需要要将脚踏阀14踏板松一点,当需要加快速度时,只需要把脚踏阀14踏板踩到底,即可实现最大速度起重作业,有效解决起重机作业时各动作过程需要调速的技术问题;脚踏阀14还可以调节第二液压泵3进入压桩和夹桩液压系统的液压油流量,使第一液压泵2和第二液压泵3并联为压桩和夹桩液压系统供油,提高作业效率。

压桩和夹桩液压系统作业时,首先操控第一换向阀7向夹桩油缸5的无杆腔进油,有杆腔回油,使夹桩油缸5夹持住所要压的桩;然后操控第二换向阀8或/和第七换向阀24,使液压油进入压桩油缸6的无杆腔,进行压桩入土作业。工作时由于压桩油缸6的工作压力本身就略大于夹桩油缸5的工作压力,故而在进行压桩作业时,与压桩油缸6无杆腔连接的管路除了向压桩油缸6供油外,还通过第三单向阀19向夹桩油缸5的无杆腔供油,从而有效保持夹桩油缸的无杆腔不掉压,获得良好的压桩效率。液控单向阀20控制夹桩油缸5的压力不至过高,起安全保护作用。

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上优选实施方式,还可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和说明书限定的精神内,进行多种形式的变换和改进,能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并取得预期的技术效果,故不重述。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或联想到的所有方案,只要在权利要求限定的精神之内,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