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路连接结构及大流量水路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01819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路连接结构及大流量水路组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卫浴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大流量水路连接结构及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智能座便器越来越普及,产品多样性差异化日渐明显,现在市场上的智能坐便器有一些已经不使用水箱,而是直接采用系统水压实现冲刷,以减少坐便器体积。

在一体式智能座便器中,产品对水压及流量有特别要求,且各种功能水路繁多,各水路间的密封连接变得复杂庞大。

两个组件之间的连接,常用的方式之一是两个组件分别在接触部位设连接肋板,肋板之间用螺丝锁接。但这一是螺钉互锁机构占用产品宝贵的空间;二是机箱内的组件通常较小,肋板也就不能太厚和太大,而水压较大,由于水压在连接轴向产生的压力使得挂台根部易应力失效;第三是组件之间的空隙较小,人手需要在狭小的空隙里锁接螺丝,不仅装配工作量大,且效率低。另一种方式是用外螺纹和内螺纹连接,此方式不仅需额外增加密封空间,并且最终产品的方向性对螺纹副加工起始位置要求极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路组件的连接结构以及大流量水件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水路组件的连接结构,包括连接在一起的水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件单元之间采用插接的方式互相连接;连接之后的水件单元设于固定腔板(900)内,所述的固定腔板(900)包括下固定腔板(910)和上固定腔板(920);其中,下固定腔板(910)设有和各水件中下部位形状和位置对应的下固定腔单元,上固定腔板(920)设有各水件上半部形状和位置对应的上固定腔单元,下固定腔板(910)和上固定腔板(920)之间采用螺丝固定或卡扣固定。

本发明的又一技术方案为:

一种大流量水路组件,其包括前述的连接结构,还包括第一稳压单元(100),刷圈电磁阀单元(200),洗涤电磁阀单元(300),喷射电磁阀单元(400)以及洗涤稳压单元(500);

其中,第一稳压单元进水口连接水源,水流进入第一稳压单元(100)之后,进行第一次稳压,其出水口(3-1)连接一多通道管路(800),该多通道管路(800)的出口端分为中路出水(810)、左路出水(820)和右路(830)出水三道,其中中路出水(810)连接洗涤电磁阀单元(300),该电磁阀单元(300)连接至洗涤稳压单元(500)二次稳压,使水压低于第一次的压力,最后从洗涤水出口(510)流出;右路出水(830)连接至喷射电磁阀单元(400),再从喷射出水管(600)流出;左路出水(820)连接至刷圈电磁阀单元(200),再从刷圈出水管(700)流出;

所述的第一稳压单元为大流量稳压装置,其包括圆筒形的本体(3)以及设于本体(3)内的活塞组件(4),其中:

本体(3)的进水端设有密封支架(2);所述的密封支架(2)包括圆盘形状的座体(2-1),座体(2-1)的一部分为过水孔区,该过水区内设过水孔(2-2),另一部分为密封区;

本体(3)包括圆筒形状的外筒体(3-0),外筒体(3-0)的侧壁中部设有出水口(3-1);外筒体(3-0)的内部设有内筒体(3-3),内筒体(3-3)外壁和外筒体(3-0)内壁之间为环形的连接部(3-4)连接;连接部(3-4)的下方,内筒体(3-3)的侧壁设有通水口(3-5),该通水口连接内外筒体之间的间隙和内筒体的内腔;内筒体的下端距密封支架(2)的上表面有一距离;内筒体一侧端部向下延伸设挡壁(3-7),该挡壁插于密封支架(2)的过水孔区和密封区之间;

活塞组件(4)包括一活塞杆(4-4),活塞杆(4-4)上设同步运动的至少一中密封体体(4-2)以及一下密封体(4-5),所述的中密封体(4-1)位于本体(3)的内筒体(3-3)的上半部,且可相对于内筒体上下滑动;下密封体(4-5)位于内筒体下端和密封支架(2)的密封区之间;且所述的活塞最大横截面大于下密封体(4-5)的上表面面积;

还包括一活塞复位单元。

在一实施例中,座体(2-1)中央设有活塞杆活动插孔(2-4)。

在一实施例中,密封支架(2)的密封区由设于座体(2-1)上表面的密封环(2-3)包围。

在一实施例中,密封支架(2)还设有加强筋条(2-5),所述的加强筋条(2-5)左端从过水孔(2-2)左侧的座体上表面向上延伸,右端连接密封环(2-3)的侧壁。

在一实施例中,内筒体的下半部内腔(3-6)为缩小的喇叭形状。

在一实施例中,活塞组件(4)还包括上密封体(4-2),其设于中密封体的上方;上下密封体之间夹设一稳压膜片(5)。

在一实施例中,活塞杆的下半部设有一环形凸缘(4-7),且活塞杆(4-4)的下端螺旋套接一螺帽(4-6),下密封体(4-5)套接在活塞杆(4-4)上,被螺帽和环形凸缘(4-7)夹持。

在一实施例中,活塞复位单元为一复位弹簧。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1.本发明的连接结构简单,上下固定腔板之间的所用固定件少,方便装配;空间利用率高,所占空间少;可有效避免流量大时的连接失效风险。

2.家庭供水系统通过进水口后首先进入第一稳压单元,各种家庭供水压力在经过总稳压装置后水压值会降低并稳定在一个压力值;

经过总稳压的水流进入三个并列的水路,分别为刷圈水路、洗涤水路和喷射水路,三个水路均通过相应的电磁阀控制,其中刷圈水和喷射水由于水压已经稳定,可直接用于冲刷马桶而不用担心因供应系统压力异常而出现喷射现象;

3.并列于上述的刷圈水及喷射水的洗涤水通过洗涤电磁阀后直接进入洗涤稳压装置,此时洗涤水压会再次被降低并稳定在一更低的压力值,该压力值会有最优的卫生洗涤体验,且能为后续的水加热等提供理想条件。

4、使用的第一稳压单元为特别设计的大流量稳压单元,且进出水路方向互为垂直,当作模块使用节约转接空间,降低转接风险,节约成本;

5.空间利用率高,相对小的体积即能满足大流量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水路组件的连接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发明加型腔底板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加固定支架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无水箱坐便器的分水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6为本发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7为本发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8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9为本发明的大流量稳压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另一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密封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活塞组件和稳压膜片的结构示意图。

100-大流量稳压单元

200-刷圈电磁阀单元

300-洗涤电磁阀单元

400-喷射电磁阀单元

500-洗涤稳压单元

600-喷射出水管

700-刷圈出水管

800-多通道管路

900-型腔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参照图5至图8,水件主要由一种大流量稳压单元100,刷圈电磁阀单元200,洗涤电磁阀单元300,喷射电磁阀单元400以及洗涤稳压单元500等组成。

其中,大流量稳压单元100的进水口1连接水源(如自来水管),水流进入大流量稳压单元100之后,进行第一次稳压,其侧面的出水口3-1连接一多通道管路800的进水端840,该多通道管路800的出口端分为中路出水口810、左路出水口820和右路出水口830三道(参见图3),其中中路出水810连接洗涤电磁阀单元300,该电磁阀单元300连接至洗涤稳压单元500二次稳压,使水压低于第一次的压力,最后从洗涤水出口510流出;右路出水830连接至喷射电磁阀单元400,再从喷射出水管600流出;左路出水820连接至刷圈电磁阀单元200,再从刷圈出水管700流出。

参见图1至图4,水件之间的连接结构如下:多通道管路800设于电磁阀单元300底部,其设有前左右三个出水口(820、830、850)其中,这几个出水口和其它水件:刷圈电磁阀单元200,喷射电磁阀单元400以及洗涤稳压单元500之间分别采用对插的方式连接;同样,进水口840和大流量稳压单元100的出水口3-1之间也采用对插的方式连接。具体是,对接的两个端部,一个口径大,另一口径小,小口径的端部插入口径大的端部,连接处用密封圈密封(如密封圈610)。

此外,还包括固定腔板900,所述的固定腔板900包括下固定腔板910和上固定腔板920.其中,下固定腔板910设有和各水件中下部位形状和位置对应的下固定腔单元,如和大流量稳压单元100对应的第一固定腔911,和刷圈电磁阀单元200对应的第二固定腔912,和喷射电磁阀单元400对应的第四固定腔914等。在固定腔区域外还设有螺丝固定柱915。

上固定腔板920设有各水件上半部形状和位置对应的上固定腔单元,且设有和下固定腔板上的老师固定柱915位置对应的螺丝柱或螺丝孔。上下固定腔板用螺丝固定。

其中,参见图9至图12,大流量稳压单元100,主要由进水接头1、密封支架2、本体3、活塞组件4、稳压膜片5、稳压弹簧6、压盖7等组成。

参见图11,密封支架2包括圆盘形状的座体2-1,座体2-1中央设有活塞杆活动插孔2-4,活塞杆活动插孔2-4的左侧设有过水孔2-2,过水孔2-2和活塞杆活动插孔2-4之间设有突出于座体2-1上表面的密封环2-3。在本实施例中,该密封环包围活塞杆活动插孔2-4区域。在本实施例中,还设有加强筋条2-5,所述的加强筋条2-5左端从过水孔2-2左侧的座体上表面向上延伸,右端连接密封环2-3的左侧壁。这样,既不影响过水孔的过水面积,又起到加强的作用。

参见图10,本体3包括圆筒形状的外筒体3-0,进水接头1和压盖7分别密封地设在外筒体3-0的两端,进水接头1的出水端和密封支架2连接;外筒体3-0的侧壁中部设有出水口3-1。外筒体3-0的内部设有内筒体3-3,内筒体3-3外壁和外筒体3-0内壁之间为环形的连接部3-4连接。连接部3-4的下方,内筒体3-3的侧壁设有通水口3-5,该通水口连接内外筒体之间的间隙和内筒体的内腔。内筒体的下端距密封支架2的上表面有一距离。内筒体的下半部内腔3-6为缩小的喇叭形状。内筒体一侧(在本实施例中,为左侧),端部向下延伸设挡壁3-7,该挡壁的形状和密封支架2的密封环2-3的形状匹配,挡壁下端插接于密封支架2的密封环外侧,使外筒体内壁和内筒体外壁之间形成进水腔3-2,而内筒体3-3的下端和密封支架的上表面之间形成出水腔3-8。

参见图12,活塞组件4包括三个圆盘形的密封体,从上到下依次为上密封体4-2,中密封体体4-2以及下密封体4-5,且这三个密封体的横截面积也由大到小。其中中密封体4-1位于本体3的内筒体3-3的上半部,且可相对于内筒体上下滑动;上密封体4-2密封地设于压盖7的内腔,且可相对于压盖7的内腔上下滑动;稳压膜片5夹设于上下密封体之间,上下密封体用固定螺丝4-3连接固定。中密封体4-1的中央套接在一活塞杆4-4的上半部,螺丝4-3插入于该活塞杆4-4的头部。活塞杆的下半部设有一环形凸缘4-7,下密封体4-5套接在活塞杆4-4上,环形凸缘4-7底面,且活塞杆4-4的下端螺旋套接一螺帽4-6,下密封体4-5被螺帽和环形凸缘4-7夹持而不易松动。该螺帽4-6插于活塞杆活动插孔2-4内。下密封体4-5位于内筒体下端和密封支架2之间。

稳压弹簧6的一端顶靠在压盖7的顶端内部,另一端顶靠在上密封体4-2上。

本发明使用如下,水流从进水接头1进入,再经过密封支架2的过水孔2-2。之后进入进水腔3-2,再从内筒体3-3的侧壁的通水口3-5进入内筒体3-3内腔,之后再从内筒体3-3下端的出水腔3-8流出,最后从出水口3-1流出。

在水压变化的情况下,1)如果水压变大,由于活塞组件的活塞最大横截面大于下密封体4-5的上表面面积,因此整个活塞组件被向上推,稳压弹簧被压缩,此时下密封体也随着上升,其上表面和内筒体下端之间的出水间隙变小;2)如果水压变小,水流加速,在稳压弹簧的复位作用下,整个活塞组件被向下推,此时下密封体也随着下降,其上表面和内筒体下端之间的出水间隙变大,水流变缓。以此达到调节水压的目的。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发明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