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管廊滑移体系的导向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00792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现浇管廊滑移体系的导向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滑移体系的导向系统,特指一种现浇管廊中用于支设模板的滑移体系用的导向系统。



背景技术:

地下综合管廊,是实施统一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的设施,建于城市地下用于敷设市政公用管线的市长公用设施。一般综合管廊沿着基础道路配套设置,即综合管廊设于基础道路的下方并与基础道路并行,该综合管廊用于容置地下管线,解决地下管线的敷设问题。

综合管廊一般采用矩形结构,其施工过程为先挖掘出管廊隧道,然后在管廊隧道内施工处管廊结构,管廊结构为混凝土结构,现有的常规做法为采用预制构件拼接而成,或者是现浇混凝土而成,采用预制构件施工时,需要吊装运送至施工位置再拼接等操作,施工繁琐,采用现浇混凝土施工,需要支模浇筑再拆模运送至下一施工区域再进行支模浇筑等操作,施工的作业量大,施工效率低。

为解决现浇混凝土施工中需要支模浇筑再拆模运送至下一施工区域再进行支模浇筑等操作的作业量大的问题,采用滑移体系可滑动的设于管廊底板上,将模板吊装在滑移体系上,而后通过移动滑移体系实现模板的移动,减轻了拆模运送的作业量,但是滑移体系滑设在管廊底板上,需要铺设轨道满足滑移体系的滑移,这样轨道的铺设耗费材料及人力,增加成本,且若滑移体系上吊装了过多的模板,加重了滑移体系的负担,滑移体系的稳定性会受到影响,严重时还会影响到施工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现浇管廊滑移体系的导向系统,解决现有的滑移体系需铺设滑移轨道而耗费材料即人力的问题,和因吊装过多的模板而影响稳定性进而影响施工安全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现浇管廊滑移体系的导向系统,滑移体系立设于管廊底板上,所述管廊底板上于管廊墙体的位置处形成有向上凸伸的管廊导墙,所述导向系统包括:

装设于滑移体系的第一侧的第一水平支撑结构;

装设于所述滑移体系上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的第二水平支撑结构,所述第二水平支撑结构与所述第一水平支撑结构相对设置;

装设于所述第一水平支撑结构端部处的第一导向机构,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包括立设于所述管廊底板上且可自由转动的第一滑轮和贴设于对应的管廊导墙上且可自由转动的第一导向轮;以及

装设于所述第二水平支撑结构端部处的第二导向机构,所述第二导向机构包括立设于所述管廊底板上且可自由转动的第二滑轮和贴设于对应的管廊导墙上且可自由转动的第二导向轮。

本实用新型的导向系统对滑移体系起到了导向和加固的作用,通过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可自由转动的支设在管廊导墙上,一方面提高了滑移体系的稳定性,加大了滑移体系的强度,另一方面还不会影响滑移体系的移动,且在移动过程中能够防止滑移体系在滑移过程中产生偏移,保证滑移体系能够顺利的沿着管廊的布设方向平稳的移动。利用导向系统可省去轨道的铺设,节省了材料也节省了人力。

本实用新型现浇管廊滑移体系的导向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包括可调节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水平支撑结构第一连接杆和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杆端部的第一安装块,所述第一安装块上形成有槽口向下设置的第一U型槽和槽口相对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第一水平安装槽,所述第一滑轮通过连接轴安装于所述第一U型槽内且所述第一滑轮部分凸伸出所述第一U型槽的槽口,所述第一导向轮通过安装轴安装于所述第一水平安装槽内且所述第一导向轮部分凸伸出所述第一水平安装槽的槽口。

本实用新型现浇管廊滑移体系的导向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水平支撑结构包括横向固设于所述滑移体系第一侧的第一套管、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一套管端部的第一竖杆以及斜向支设于所述第一竖杆端部和所述第一套管之间的第一斜撑杆,所述第一竖杆与所述滑移体系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现浇管廊滑移体系的导向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套管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螺母,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一连接螺母螺合连接并部分插入所述第一套管内,通过螺合连接调节所述第一连接杆凸伸出所述第一套管的长度,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导向轮抵靠于对应的管廊导墙上。

本实用新型现浇管廊滑移体系的导向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导向机构包括可调节地连接于所述第二水平支撑结构的第二连接杆和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杆端部的第二安装块,所述第二安装块上形成有槽口向下设置的第二U型槽和槽口相对远离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第二水平安装槽,所述第二滑轮通过连接轴安装于所述第二U型槽内且所述第二滑轮部分凸伸出所述第二U型槽的槽口,所述第二导向轮通过安装轴安装于所述第二水平安装槽内且所述第二导向轮部分凸伸出所述第二水平安装槽的槽口。

本实用新型现浇管廊滑移体系的导向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水平支撑结构包括横向固设于所述滑移体系第二侧的第二套管、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二套管端部的第二竖杆以及斜向支设于所述第二竖杆端部和所述第二套管之间的第二斜撑杆,所述第二竖杆与所述滑移体系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现浇管廊滑移体系的导向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套管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螺母,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螺母螺合连接并部分插入所述第二套管内,通过螺合连接调节所述第二连接杆凸伸出所述第二套管的长度,从而使得所述第二导向轮抵靠于对应的管廊导墙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现浇管廊滑移体系的导向系统装设于滑移体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现浇管廊滑移体系的导向系统中的第一水平支撑结构与第一导向机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现浇管廊滑移体系的导向系统中的第一导向机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现浇管廊滑移体系的导向系统,用于对滑移体系提供导向作用和加固作用,确保滑移体系的稳定性。该导向系统与滑移体系连为一体,使得滑移体系的强度更大、稳定性更高、使用寿命更长,导向系统能够防止滑移体系在滑移过程中产生偏移,保证滑移体系的稳定性和模板的整体性,降低了成本。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现浇管廊滑移体系的导向系统进行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现浇管廊滑移体系的导向系统30用于滑移体系21,对滑移体系21起到导向作用和加固作用,该滑移体系21用于现浇管廊施工,管廊包括浇筑形成的管廊底板11、形成于管廊底板11之上的管廊导墙12和浇筑形成于管廊导墙12之上的管廊墙体13,管廊导墙12的设置用于定位管廊墙体13,管廊导墙12与管廊底板11一同浇筑形成,该管廊导墙12的设置位置与管廊墙体11的位置相对应,在浇筑管廊墙体11时,将墙体模板支设在管廊导墙12的两侧,而后再浇筑形成管廊墙体11。墙体模板吊装在滑移体系21上,滑移体系21立设在管廊底板11上,该滑移体系21为便于墙体模板的移动周转。本实用新型的导向系统30包括第一水平支撑结构31、第二水平支撑结构32、第一导向机构33、以及第二导向机构34,第一水平支撑结构31装设在滑移体系21的第一侧211上,第二水平支撑结构32装设在滑移体系21上与第一侧211相对的第二侧212上,第二水平支撑结构32和第一水平支撑结构31相对设置。第一导向机构33装设在第一水平支撑结构31的端部处,该第一导向机构33包括立设在管廊底板11上且可自由转动的第一滑轮331和贴设于对应的管廊导墙12上且可自由转动的第一导向轮332。第二导向机构34装设在第二水平支撑结构32的端部处,第二导向机构34包括立设在管廊底板11上且可自由转动的第二滑轮341和贴设于对应的管廊导墙12上且可自由转动的第二导向轮342。第一导向轮332和第二导向轮342贴设在相对的管廊导墙12上,使得第一导向机构33和第一水平支撑结构31、第二导向机构34和第二水平置支撑结构32作为滑移体系21的横向支撑,将滑移体系21稳固的支撑在两个相对的管廊导墙13之间,且与管廊导墙13相贴的为可自由转动的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一方面支撑了滑移体系,另一方面又方便了滑移体系的移动,且在移动过程中能够防止滑移体系在滑移过程中产生偏移,保证滑移体系能够顺利的沿着管廊的布设方向平稳的移动。

结合图3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第一导向机构33包括可调节地连接于第一水平支撑结构31第一连接杆333和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杆333端部的第一安装块334,第一安装块334上形成有槽口向下设置的第一U型槽3341和槽口相对远离第一连接杆333的第一水平安装槽3342,第一滑轮331通过连接轴安装于第一U型槽3341内且第一滑轮331部分凸伸出第一U型槽3341的槽口,第一滑轮331凸伸出第一U型槽3341的部分能够确保第一滑轮331在管廊底板11上自由滑动,第一导向轮332通过安装轴安装于第一水平安装槽3342内且第一导向轮332部分凸伸出第一水平安装槽3342的槽口,第一导向轮332上凸伸出第一水平安装槽3342的部分能够确保第一导向轮332在管廊导墙12上自由滑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第一水平支撑结构31包括横向固设于滑移体系21第一侧211的第一套管311、垂直连接于第一套管311端部的第一竖杆312以及斜向支设于第一竖杆312端部和第一套管311之间的第一斜撑杆313,第一竖杆312与滑移体系21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较佳实施方式,第一套管311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螺母314,第一连接杆333与第一连接螺母314螺合连接并部分插入第一套管311内,通过螺合连接调节第一连接杆333凸伸出第一套管311的长度,从而使得第一导向轮332抵靠于对应的管廊导墙13上。通过第一连接杆333和第一连接螺母314的螺合连接,实现了第一连接杆333可调节地连接于第一套管311,该可调节的连接实现了导向系统30的支撑宽度的调节,使得该导向系统30能够适应不同宽度的管廊导墙间的支设。

如图1和图2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较佳实施方式,滑移体系21包括立柱213、装设于立柱213底部的底梁214以及装设在底梁214底部的滚轮215,通过滚轮215实现滑移体系21的自由移动。第一水平支撑结构31的第一套管311置于底梁214上并与底梁214固定连接,第一竖杆312与立柱213相贴合并与立柱213固定连接。第二水平支撑结构32的第二套管321置于底梁214上并与底梁214固定连接,第二竖杆322与立柱213相贴合并与立柱213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另一较佳实施方式,第二导向机构34包括可调节地连接于第二水平支撑结构32的第二连接杆343和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杆343端部的第二安装块344,第二安装块344上形成有槽口向下设置的第二U型槽3441和槽口相对远离第二连接杆的第二水平安装槽3442,第二滑轮341通过连接轴安装于第二U型槽3441内且第二滑轮341部分凸伸出第二U型槽3441的槽口,第二滑轮341凸伸出第二U型槽3441的部分能够确保第二滑轮341在管廊底板11上自由滑动,第二导向轮342通过安装轴安装于第二水平安装槽3442内且第二导向轮342部分凸伸出第二水平安装槽3442的槽口,第二导向轮342凸伸出第二水平安装槽3442的部分能够确保第二导向轮342在管廊导墙13上自由滑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又一较佳实施方式,第二水平支撑结构32包括横向固设于滑移体系21第二侧212的第二套管321、垂直连接于第二套管321端部的第二竖杆322以及斜向支设于第二竖杆322端部和第二套管321之间的第二斜撑杆,第二竖杆322与滑移体系21固定连接。

第二套管321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螺母324,第二连接杆343与第二连接螺母324螺合连接并部分插入第二套管321内,通过螺合连接调节第二连接杆343凸伸出第二套管321的长度,从而使得第二导向轮342抵靠于对应的管廊导墙13上。

本实用新型中的导向系统包括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两个导向轮直接顶在两侧的管廊导墙上,起到导向作用,防止滑移体系产生偏移,保证滑移体系在滑移过程中路线顺直,加强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稳定性。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与滑移体系可调节的连接,根据不同管廊的宽度调节导向系统的宽度以适应管廊施工。

以管廊每段长度为25米,总长为7.2千米,约为288段计算利用导向系统的现浇管廊滑移体系经济效益:

使用传统工艺进行轨道铺设作业每段约为3个人工,使用滑移体系导向系统每段约为1个人工,每个人工为150元。每段节约成本为(3-1)*150=300元,288段共节约成本约为300*288=8.64万元。

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