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浮笼压力杆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41946阅读:558来源:国知局
防浮笼压力杆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防浮笼压力杆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由于钢筋笼在桩孔内处于悬挂状态,浇灌水下混凝土时,经常会发生钢筋笼上浮,从而引起桩身配筋发生改变,影响成桩质量。钻孔灌注桩灌注过程中钢筋笼上浮现象时有发生,轻者上浮几厘米到几十厘米,重者上浮数米,甚至全部浮起,对于工程质量有很大危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浮笼压力杆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浮笼压力杆结构包括连接管、夹持器;

连接管的一端与钢筋笼主筋相连,另一端与夹持器相连,夹持器可拆卸固定于桩孔上方的护筒。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浮笼压力杆结构,能够有效抑制钢筋笼的轴向运动,防止钢筋笼上浮,保证了桩身质量,同时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提高施工效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夹持器包括用于夹持护筒侧壁的夹具,夹具的一侧连有螺杆,夹具设有与螺杆相匹配的螺丝孔,螺杆在螺丝孔旋入、旋出调节夹具的间距。

如此,通过调整螺杆,可以将夹具固定在护筒上或者拆下,操作简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夹具的另一侧连有横杆,横杆的另一端设有用于固定连接管的扣件。

如此,通过扣件将连接管快速固定于夹具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管与钢筋笼主筋采用螺纹连接。

如此,连接简便、牢固,便于提高施工效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管由若干空心钢管可拆卸连接而成,拼接处采用螺纹连接。

如此,可以根据长度需求递增连接管的长度或减小长度,使用灵活。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管和钢筋笼主筋的螺纹连接与空心钢管拼接处的螺纹连接方向相反。

如此,施工结束后,通过旋转连接管可以整体取下连接管而同时不会导致连接管间的空心钢管拆卸,拆卸极为简便、快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防浮笼压力杆结构在施工中接入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防浮笼压力杆结构的夹持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防浮笼压力杆结构,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管3、夹持器4。其中,连接管3的一端与钢筋笼1主筋相连,另一端与夹持器4相连,夹持器4可拆卸固定于桩孔上方的护筒2。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管3将钢筋笼1和护筒2连接,连接管3对钢筋笼1施加轴向的压力阻止钢筋笼1上浮,解决了钢筋笼1的上浮造成桩身质量变差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护筒2在施工工程中是埋入土层中,护筒2的外壁是压实的土层,利用土和护筒2壁的摩擦力将护筒2固定,同时加上护筒2自身的重力,所以护筒2完全能够承受住钢筋笼1上浮的浮力。由此,采用现有的护筒2通过连接管3与钢筋笼1的连接,达到对钢筋笼1上浮的抑制,在工程施工中带来了极大的有益效果,施工中拆装也极为简便,不会耽误工程的进度。

具体的,夹持器4包括用于夹持护筒2侧壁的夹具41,夹具41的一侧连有螺杆42,夹具41设有与螺杆42相匹配的螺丝孔,螺杆42在螺丝孔旋入、旋出调节夹具41的间距。这样,夹具41夹持护筒2的侧壁,通过螺杆42在螺丝孔的旋入、旋出进行调整螺杆42对护筒2的压力,可以实现将夹持器4固定或者拆卸于护筒2,不需要在护筒2上打孔,则可完成夹持器4在护筒2上的固定,保护了护筒2完整。

具体的,夹具41的另一侧连有横杆43,横杆43的另一端设有用于固定连接管3的扣件5。这样,通过将连接管3固定与扣件5,则可以将连接管4固定在护筒2上,操作简便。

其中,连接管3与钢筋笼1主筋采用螺纹连接。这样通过在钢筋笼1主筋和连接管3连接处车螺纹进行配合,配合稳固,还可以便于连接管3的拆卸,使得连接管可以重复利用。

其中,连接管3由若干空心钢管31可拆卸连接而成,拼接处采用螺纹连接。这样,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以将过长的连接管3逐步由空心钢管31连接,便于施工以及随时根据生产需要调整连接管3的长度,使用灵活。

进一步的,连接管3和钢筋笼1主筋的螺纹连接与空心钢管31拼接处的螺纹连接方向相反。如此,当施工结束后,通过旋转连接管3可以整体取下连接管3而同时不会导致连接管3的空心钢管31拆卸,拆卸极为简便、快速。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