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式离心泵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89820阅读:192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喷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式离心泵坑装置。



背景技术:

当景观专业设计旱喷泉,或者微型小水景时,需要隐藏供水水池。常规水池及泵坑做法不能实现设计要求。多年来,景观水池一直使用潜水泵作为水景循环供水动力,然而,潜水泵需要220V或380V电压工作。

近年来,时有景观水池因漏电而导致人员伤亡的事件发生。开放的水景若继续使用潜水泵,将会继续导致因安全隐患和不可预知的潜在危害,给业主或游人带来伤害和灾难。在实际工程中,由于有些景观水景需要水处理,有些景观水池土建受结构条件限制,超浅水池和镜面水池特殊的循环供水方式,北方水景冬季越冬保护等问题,使得水池中无法使用潜水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式离心泵坑装置,用于解决使用潜水泵可能带来的漏电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地下式离心泵坑装置,包括循环水池,位于地下,且其内部设置有浮球阀,所述浮球阀位于补水管的一端,当水位低于设计水位时,浮球阀自动补水,当水位高于设计水位时,浮球阀自动关闭;阀门井,位于地下,且其内部设置有离心泵,所述离心泵通过进水管与所述循环水池相连接,并通过供水管与喷泉相连接,用于将循环水池的水输送到喷泉。

作为一种地下式离心泵坑装置优选方案,所述循环水池底部设置有第一排 水管,所述第一排水管位于所述循环水池内部的一端设置有排水阀门,另一端与雨水系统相连接,当需要处理循环水池内的污物时,可通过排水阀门和第一排水管将循环水池内的水排走。

作为一种地下式离心泵坑装置优选方案,所述循环水池还设置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的上端位于设计水位的上方,下端与所述第一排水管相连接,当遇到强降雨时,多余水量通过溢流管直接流出水池排至雨水系统。

作为一种地下式离心泵坑装置优选方案,所述阀门井底部设置有第二排水管,所述阀门井通过所述第二排水管与雨水系统相连接,自动将进入阀门井的水排至所述雨水系统。

作为一种地下式离心泵坑装置优选方案,所述离心泵设置有调节阀组,所述调节阀组位于所述离心泵和所述供水管之间,通过调节调节阀组开度调整离心泵的水量和水压,以达到完美的景观出水效果。

作为一种地下式离心泵坑装置优选方案,所述离心泵还设置有调节管,所述调节管分别与所述循环水池和所述调节阀组相连接,用于将供给喷泉的多余水量经调节阀组排至调节管,进而排至循环水池。

作为一种地下式离心泵坑装置优选方案,所述喷泉通过回流管与所述循环水池相连接,所述回流管位于所述循环水池内部的一端高于所述设计水位,保证回流管顺利完成水流的循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一种地下式离心泵坑装置,采用离心泵外设于循环水池的方式,解决了使用潜水泵可能带来的漏电问题;将泵坑安装在地面下,解决旱喷泉组的景观效果需求;在循环水池内设置溢流管,解决了强暴雨天气下,循环水池无法快速排水的问题;在循环水池内设置浮球阀,解决了实际水位可 能会超过设计水位的问题;在离心泵供给喷泉时,设置调节阀组,解决了如何保证完美的景观出水效果的问题;在喷泉与循环水池之间设置回流管,解决了如何保证整个水循环的顺利流通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地下式离心泵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如下:

1、循环水池;11、浮球阀;12、补水管13、溢流管;14、第一排水管;

2、离心泵;21、调节阀组;22、进水管;23、供水管;24、调节管;

3、喷泉;31、回流管;

4、阀门井;41、第二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地下式离心泵坑装置,用于解决使用潜水泵可能带来的漏电的问题。该地下式离心泵坑装置包括循环水池1,位于地下,且其内部设置有浮球阀11,浮球阀11位于补水管12的一端,当水位低于设计水位时,浮球阀11自动补水,当水位高于设计水位时,浮球阀11自动关闭;阀门井4,位于地下,且其内部设置有离心泵2,离心泵2通过进水管22与循环水池1相连接,并通过供水管23与喷泉3相连接,用于将循环水池1的水输送到喷泉3。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一种地下式离心泵坑装置,采用离心泵外设于循环水池的方式,解决了使用潜水泵可能带来的漏电问题。

进一步地,循环水池1底部设置有第一排水管14,第一排水管(14)位于循环水池1内部的一端设置有排水阀门,另一端与雨水系统相连接,当需要处理循环水池1内的污物时,可通过排水阀门和第一排水管14将循环水池内的水 排走。

进一步地,循环水池1还设置有溢流管13,溢流管13的上端位于设计水位的上方,下端与第一排水管14相连接,当遇到强降雨时,多余水量通过溢流管13直接流出水池排至雨水系统。

进一步地,阀门井4底部设置有第二排水管41,阀门井4通过第二排水管41与雨水系统相连接,自动将进入阀门井4的水排至雨水系统。

进一步地,离心泵2设置有调节阀组21,调节阀组21位于离心泵2和供水管23之间,通过调节调节阀组21开度调整离心泵2的水量和水压,以达到完美的景观出水效果。

进一步地,离心泵2还设置有调节管24,调节管24分别与循环水池1和调节阀组21相连接,用于将供给喷泉3的多余水量经调节阀组21排至调节管24,进而排至循环水池1。

进一步地,喷泉3通过回流管31与循环水池1相连接,回流管31位于循环水池1内部的一端高于设计水位,保证回流管31顺利完成水流的循环。

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地下式离心泵坑装置的运行模式如下:

1)通过补水管12和浮球阀11,将循环水池1充水到设计水位,当水位低于设计水位时浮球阀11自动补水,当水位高于设计水位时,浮球阀11自动关闭;

2)离心泵2将循环水池1内的水通过供水管23提升至喷泉3出口处,形成特定景观,再通过回水管31自流回到循环水池1内,完成一次水循环;

3)为达到完美的景观出水效果,需调整离心泵2的循环水量和出水水压,可通过调节阀组21的几个阀门开闭程度完成匹配;

4)调节阀组21与循环水池1通过调节管24相连接,调节管24可将供给 喷泉3的多余水量经调节阀组21排至调节管24,进而排至循环水池1;

5)当系统需要检修或清理时,打开第一排水管14前端泄水阀,通过第一排水管14将池水排到附近雨水系统;

6)当遇到强降雨或其他原因,地面水通过喷泉3回水进入循环水池1时,多余水量可通过溢流管13直接流出循环水池1排至雨水系统;

7)当地面雨水进入阀门井4时,雨水通过第二排水管41自动流入雨水系统。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