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速装式幕布防洪护坝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50104发布日期:2018-06-22 12:02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防洪防汛减灾器材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速装式幕布防洪护坝装置。



背景技术:

每年一度的汛期,使长江、黄、淮三大流域下游沿江城镇险情频现,尤其近些年来,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及江淮、西南东部等地出现强降雨过程,使得河流发生超警戒水位、超保证水位,多处堤坝出现的险情等情况时有发生,防汛抗洪形势面临严峻地考验。

对于大水来临前出现的超警戒水位、漫坝等险情,防汛设备老旧,手段单一,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兵力,也多是利用沙包、沙袋、、石块、木桩等填堵,不仅效果一般,而且需要时间长,遇到紧急情况不能快速地进行固坝、筑堵,容易导致重大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目前越来越严峻的防汛形势,提供速装式幕布防洪护坝装置,其能针对大水来临前出现的超警戒水位、漫坝等险情,实施快速加高堤坝、固坝、筑堵,运用得当,可以大大提高防汛效率,减少损失。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速装式幕布防洪护坝装置,其包括:

立柱、上横梁、下横梁、固定压板、幕布和止水板;

所述立柱对称布置在左右两侧,两个立柱之间的上下端分别固定有上横梁和下横梁;两个立柱相对的一侧固定有连接板;

所述幕布的周边通过固定压板固定在立柱的连接板、上横梁和下横梁的前侧;

所述止水板设置在所述两个立柱之间并固定在立柱的连接板的后侧,其下端伸出下横梁最底部并向后延伸。

更优选地,所述速装式幕布防洪护坝装置还包括:

蜂窝增重部件;

所述蜂窝增重部件固定在所述立柱或者所述下横梁的前面且靠近底部位置。

更优选地,所述蜂窝增重部件包括:

基板以及自下向上固定于基板上的多个蜂窝桶;

所述蜂窝桶与所述基板之间形成空腔。

更优选地,所述幕布包括:钢丝和尼龙橡胶布;所述钢丝交织形成钢丝层,且所述钢丝层的外部由所述尼龙橡胶布包裹;

或者,

所述幕布选用不锈钢板、合金板、PC板材、CPVC、PEEK板材、加强尼龙板材或者环氧层压玻璃布板。

更优选地,所述的速装式幕布防洪护坝装置还包括:

密封件;

所述密封件设置在止水板与所述连接板之间;或者,

所述密封件设置在所述固定压板与所述连接板之间。

更优选地,在对称布置的两个立柱中,其中左侧立柱的外侧还固定有横向连接件,右侧立柱外侧固定有滑道;

其中一个速装式幕布防洪护坝装置的滑道与其相邻的下一个速装式幕布防洪护坝装置中的横向连接件配合,完成两个横速装式幕布防洪护坝装置的横向连接。

更优选地,所述滑道内部设置有密封压条。

更优选地,在对称布置的两个立柱中,其中位于左侧的立柱的外径小于位于右侧的立柱的内径。

更优选地,所述速装式幕布防洪护坝装置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立柱上端的母接头以及设置在所述立柱下端且与所述母接头配合使用的公接头;二者配合使用完成所述速装式幕布防洪护坝装置的上下连接。

更优选地,所述的速装式幕布防洪护坝装置还包括:

支撑杆、横杆、活页连接件、固连件和地桩;

横杆设置在堤坝顶面上;地桩插入堤坝,通过活页连接件与横杆相连接,且其上端通过固连件与支撑杆相连接;所述速装式幕布防洪护坝装置贴于堤坝侧边,并通过活页连接件固定在横杆和支撑杆的另一侧。

由上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本发明布防快速:在险情来临时,可以迅速加高堤坝、固坝、助力筑坝、筑堵,完成布防,从而有效减少、降低洪涝灾害带来的损失,大大提高防汛效率,本发明投入使用后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

2、、本发明通过在立柱与上横梁和下横梁之间固定幕布,可以减轻整个速装式幕布防洪护坝装置的重量,使得运输以及组装更为便利。

3、本发明通过蜂窝增重部件,可以随着水势涨落的水压变化自动调节增重。

4、本发明可以作为一个单元使用,当防汛堤坝遇险的长度超过此单元时,可以通过在其中一个单元的立柱一侧设置的横向连接件以及另一单元中立柱一侧设置的滑道12相互配合,可以轻松实现多个单元的横向连接,从而可以接续以适合防汛堤坝的长度。因此本发明的横向扩展性非常好。

5、本发明可以作为一个单元使用,当防汛堤坝的高度超过此单元时,通过公接头和母接头就可以快速再加装,轻松实现数个单元的上下连接,任何高度的堤坝都可使用。因此本发明的纵向扩展性非常好。

6、本发明结构简单,各个部件标准成型,组装、安装迅速,布设简单,快捷便利,方便存储,运输便捷,相对于现有的防汛设备,实施成本大大降低。新型材料的应用,使用寿命更长久,更绿色环保,本发明投入使用后将减少大量取沙、取土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其长久的耐用性更可以极大的减少减轻每年一度的防汛抗洪带来的方方面面的压力和损失。故可说本发明是顺应新时代的绿色环保防洪设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B-B视图;

图4为图1的A-A视图;

图5-1为蜂窝桶的主视图右视图俯视图;

图5-2为蜂窝桶的右视图;

图5-3为蜂窝桶的俯视图;

图6-1为幕布的主视图;

图6-2为幕布的横截面图;

图7为本发明的应用示意图;

图8-1为母接头的主视图;

图8-2为母接头的俯视图;

图9为公接头的主视图。

附图中:

速装式幕布防洪护坝装置100;支撑杆200;横杆300;活页连接件400;固定件500;地桩600;锚件700;立柱1、连接板11、滑道12、横向连接件13;上横梁2;下横梁3;固定压板4、密封件41;柱上蜂窝增重部件5、蜂窝桶51;幕布6、钢丝61、尼龙橡胶布62;下横梁蜂窝增重部件7;止水板8;母接头91、套筒911、母接头柱912;公接头92、公接头上端头921、挡环922、公接头下端头92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文件中的上、下、左、右、前和后等方位用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而建立的。附图不同,则相应的位置关系也有可能随之发生变化,故不能以此理解为对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一种速装式幕布防洪护坝装置,其结构如图1至图9所示,包括:

立柱1;上横梁2;下横梁3;固定压板4;柱上蜂窝增重部件5;幕布6;下横梁蜂窝增重部件7;止水板8。

立柱1为两个,对称布置在左右两侧,两个立柱1之间的上下端分别固定有上横梁2和下横梁3,两个立柱1、上横梁2和下横梁3对整个结构起着主要的支撑作用。立柱1可以用矩形钢管,也可以为圆形钢管,采用合金材料,坚固耐用。

对称布置在左右两侧的两个立柱1相对的一侧固定有连接板11;幕布6的周边通过固定压板4固定在立柱的连接板11、上横梁2和下横梁3的前侧。

止水板8设置在所述两个立柱1之间并固定在立柱的连接板11的后侧,其下端伸出下横梁3最底部并向后延伸。该止水板8根据需要可选用不锈钢板、合金板、优质PC板材、CPVC、PEEK板材、优质加强尼龙板材、3240环氧层压玻璃布板等,使得设施质轻、抗冲击、抗老化,并且具有优良的耐碱性、耐酸性和耐溶剂性特殊的化学稳定性能。

该止水板8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就地选用各种石板、水磨石板等坚固耐用、经济的实用板材,以节省抗洪费用。

柱上蜂窝增重部件5和下横梁蜂窝增重部件7构成本设备的蜂窝增重部件。其中的柱上蜂窝增重部件5固定在立柱1的前面且靠近底部位置。下横梁蜂窝增重部件7固定在下横梁3的前面且靠近底部位置。

这些蜂窝增重部件均包括基板以及自下向上固定于基板上的多个蜂窝桶51;蜂窝桶51的结构如图5-1至5-3所示,其上部由中空的半个圆柱和下部中空的圆锥型构成,蜂窝桶51与基板固定连接后,蜂窝桶51与基板之间形成空腔。当水位高于该蜂窝桶51后,该蜂窝桶51内就会充满水,从而使得整个设备的重量得以增加,其下部中空的圆锥型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消除蜂窝捅自身的浮力。因此通过该蜂窝增重部件可以随水位高低水压的变化自动调节整个设备的重量,无需人为添加配重块,且在设备制作前期可以保持设备的轻量处理,使得整个设备的用料成本降低,且运输成本降低。

上述幕布6由钢丝61和尼龙橡胶布62构成。为了增强幕布6的强度,上述钢丝61交织形成钢丝层,且所述钢丝层的外部由尼龙橡胶布62包裹。该钢丝层可以为一层,也可为多层;当钢丝层为多层时,每两层之间还设置有一层所述尼龙橡胶布62。

上述幕布6也可以根据需要选用不锈钢板、合金板、PC板材、CPVC、PEEK板材、加强尼龙板材或者3240环氧层压玻璃布板等。

为了使得速装式幕布防洪护坝装置更加稳定的防止水流出,本申请在止水板8与所述连接板11之间设置有密封件41;在所述固定压板4与所述连接板11之间也设置有密封件41。

上述速装式幕布防洪护坝装置可以作为一个单元使用,当大坝长度需要多个单元横向连接时,需要在两个立柱1的基础上加装横向连接部件,具体如下:

在对称布置的两个立柱1中,其中左侧立柱1的外侧还固定有横向连接件13,右侧立柱1外侧固定有滑道12。

当需要多个速装式幕布防洪护坝装置100横向连接时,其中一个速装式幕布防洪护坝装置100的滑道12与其相邻的下一个速装式幕布防洪护坝装置100中的横向连接件13配合,完成两个横速装式幕布防洪护坝装置100的横向连接。

为了保证相邻两个速装式幕布防洪护坝装置100连接的紧密型,在滑道12内部设置有密封压条。

当大坝高度需要多个单元上下连接时,,需要在两个立柱1的基础上加装纵向连接部件,具体如下:

在立柱1上端设置母接头91以及在立柱1下端设置公接头92;母接头91和公接头92二者配合使用,完成所述速装式幕布防洪护坝装置100的上下连接。

上述母接头91的结构如图8-1至8-2所示,包括套筒911和母接头柱912;套筒911固定在母接头柱912的上部分的外侧,其中的套筒911的两侧有开口,该开口大于立柱1上固定的滑道开口,以便在横向组装多个单元时,能够顺利将下一单元的横向连接件13装配于其相邻上一单元的滑道12中。母接头柱912的下部分小于立柱1的内径,以便母接头柱912的下部分能够穿入位于底部的立柱1中,母接头柱912与立柱1之间的固定通过螺栓完成。

上述公接头92的结构如图9所示,包括公接头上端头921、挡环922和公接头下端头923。公接头上端头921小于立柱1的内径,以便公接头上端头921能够从立柱1的底部穿入立柱1内部,并用螺栓固定。挡环922在公接头上端头921和公接头下端头923之间。公接头下端头923的外径小于上述母接头柱912的内径,以便能够穿入上述母接头柱912中,实现上下两个速装式幕布防洪护坝装置100的连接。

使用本设备布防时,如图7所示,横杆300设置在堤坝顶面上;地桩300从堤坝的上方插入堤坝,通过活页连接件400与横杆300相连接,且其上端通过固连件500与支撑杆200相连接;速装式幕布防洪护坝装置100贴于堤坝侧边,并通过活页连接件400固定在横杆300和支撑杆200的另一侧。速装式幕布防洪护坝装置100与堤坝侧边之间的角度可依靠该活页连接件400调节。速装式幕布防洪护坝装置100的底部通过锚件700插进水坝底。

架装好速装式防洪护坝装置100后,辅用沙石料打底,再用速干水泥混凝土浆填灌速装式防洪护坝装置100与堤坝坝体间的缝隙,并填满至与堤坝的坝顶平齐,使速装式防洪护坝装置100与堤坝严密地连成一体。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之处在于,该实施例二中,右侧立柱的外侧不再包括滑道12,左侧立柱的外侧不再包括横向连接件13。该实施例二中,左侧立柱外径小于右侧立柱的内径,这样横向连接多个速装式幕布防洪护坝装置100时,将下一个速装式幕布防洪护坝装置100的左侧立柱1穿于其相邻的上一个速装式幕布防洪护坝装置100右侧立柱1中。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实施例并不限定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之精神和范围内,所做的任何等效变化或润饰,同样属于本发明之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内容为标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