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式混凝土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27751发布日期:2020-05-20 03:23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平衡式混凝土桩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制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平衡式混凝土桩。



背景技术:

目前,不少混凝土预制的桩子得到了极大应用。但是,常见的混凝土桩在使用时,易于出现下移不畅、到位后不更平衡和稳定等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平衡式混凝土桩,它具有打桩方便,且使用时较为稳定的特点。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平衡式混凝土桩,包括外管,该外管具有上部开口、下部封闭的内腔,且该外管的下端为具有圆锥形的尖底,

所述外管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上端靠左、下端靠右的条状的左倾斜孔,有左倾斜块的下端通过左倾斜旋转轴枢接在相应的左倾斜孔内,且左倾斜块的内侧面上设有向该外管的中心位置延伸的左倾斜凸块;

所述外管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上端靠右、下端靠左的条状的右倾斜孔,有右倾斜块的下端通过右倾斜旋转轴枢接在相应的右倾斜孔内,且右倾斜块的内侧面上设有向该外管的中心位置延伸的右倾斜凸块;

以及,

该内腔的侧壁上设有呈竖向延伸的且断面呈方形的条形槽;

左倾斜孔的内端开口位于该内腔侧壁上非条形槽所处的位置,右倾斜孔的内端开口位于该内腔侧壁上条形槽所处的位置;

该内内可移动的穿设有圆柱体,左倾斜凸块和该圆柱体的圆周侧面相配;

条形槽内可移动的穿设有方形条,右倾斜凸块和方形条的外侧面相配。

所述条形槽的下端延伸至该尖底的圆周侧面上,同时,条形槽的下部设有辅助定位条,辅助定位条的上端和方形条的下端相配。

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打桩方便,且使用时较为稳定。本发明的平衡式混凝土桩在打桩时,首先将左倾斜凸块顶出,使混凝土桩在下沉的同时,具有微小的旋转,便于混凝土桩向下移动。当打桩到位后,将右倾斜凸块顶出,和左倾斜凸块形成平衡,降低了混凝土桩倾斜的几率。以及,再将辅助定位条顶出,使混凝土桩和下部规则或不规则的岩石层形成更好的结合,进一步确保桩子的平衡和稳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平衡式混凝土桩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图3是图2的c—c向视图(左倾斜块未凸出时);

图4是图2的c—c向视图(左倾斜块凸出时);

图5是图2的e部放大图;

图6是图1的b向视图;

图7是图6的d—d向视图(右倾斜块未凸出时);

图8是图6的d—d向视图(右倾斜块凸出时);

图9是图6的f部放大图。

图中:

10、外管,11、内腔,111、条形槽,12、尖底,13、左倾斜孔,14、右倾斜孔;

20、左倾斜块,21、左倾斜旋转轴,22、左倾斜凸块;

30、右倾斜块,31、右倾斜旋转轴,32、右倾斜凸块;

40、圆柱体;

50、方形条;

60、辅助定位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见图1至图9所示:平衡式混凝土桩,包括外管10。该外管10采用混凝土制备,且其内设置有必要的钢筋网。该外管10具有上部开口、下部封闭的内腔11,且该外管10的下端为具有圆锥形的尖底12。

进一步的讲:

该外管10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上端靠左、下端靠右的条状的左倾斜孔13。有左倾斜块20的下端通过左倾斜旋转轴21枢接在相应的左倾斜孔13内,且左倾斜块20的内侧面上设有向该外管10的中心位置延伸的左倾斜凸块22。即,在平时,左倾斜块20的外侧面平齐于或者不凸出于该外管10的圆周侧面,如图3所示。一般而言,左倾斜旋转轴21和该圆管10的竖向轴心线之间具有15°左右的倾角,从而左倾斜块20的延伸方向和该圆管10的竖向轴心线所具有的夹角同样是15°左右。

该外管10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上端靠右、下端靠左的条状的右倾斜孔14。有右倾斜块30的下端通过右倾斜旋转轴31枢接在相应的右倾斜孔14内,且右倾斜块30的内侧面上设有向该外管10的中心位置延伸的右倾斜凸块32。即,该平时,右倾斜块30的外侧面平齐于或者不凸出于该外管10的圆周侧面,如图7所示。一般而言,右倾斜旋转轴31和该圆管10的竖向轴心线之间具有15°左右的倾角,从而右倾斜块30的延伸方向和该圆管10的竖向轴心线所具有的夹角同样是15°左右。

该左倾斜块20和右倾斜块30均采用混凝土预制而成。

更具体的:

该内腔11的侧壁上设有呈竖向延伸的且断面呈方形的条形槽111。

左倾斜孔13的内端开口位于该内腔11侧壁上非条形槽111所处的位置。即,左倾斜孔13的内端开口位于该内腔11侧壁上相邻条形槽111之间的位置。右倾斜孔14的内端开口位于该内腔11侧壁上条形槽111所处的位置。

该内腔11内可移动的穿设有混凝土预制的圆柱体40。比如,圆柱体40和该内腔11间隙配合。左倾斜凸块22和该圆柱体40的圆周侧面相配。即,当圆柱体40从上至下的穿设在该内腔11内时,该圆柱体40的圆周侧面能够向外顶相应的左倾斜凸块22,使原本完全位于该外管10内部的左倾斜块20的上部向外凸出至该外管10的圆周侧面之外,如图4所示,不仅增加了该外管10向下打压时的稳定性,且该外管10在下移的过程中,会有少许旋转,使其更易于下移。

条形槽111内可移动的穿设有混凝土预制的方形条50。右倾斜凸块32和方形条50的外侧面相配。即,当该混凝土桩向下移动至合适的位置后,使方形条50沿着相应的条形槽111向下移动后,方形条50的外侧面会向外顶右倾斜凸块32,迫使右倾斜块30的上部向外凸出,如图8所示。由于右倾斜块30和左倾斜块20的倾斜方向相反,消除了单纯左倾斜块20凸出造成的不平衡因素,确保了混凝土桩整体的平衡和稳定。

优化的:

条形槽111的下端延伸至该尖底12的圆周侧面上。同时,条形槽111的下部设有辅助定位条60,辅助定位条60的上端和方形条50的下端相配。即,随着方形条50的进一步下移,原先位于该尖底12内部的辅助定位条60会向下透出,支撑在较为坚实的部位,即便是混凝土桩下方的地质不均衡,岩石层或高或低,亦可进一步确保混凝土桩的稳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平衡式混凝土桩,包括外管(10),该外管(10)具有上部开口、下部封闭的内腔(11),且该外管(10)的下端为具有圆锥形的尖底(12),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管(10)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上端靠左、下端靠右的条状的左倾斜孔(13),有左倾斜块(20)的下端通过左倾斜旋转轴(21)枢接在相应的左倾斜孔(13)内,且左倾斜块(20)的内侧面上设有向该外管(10)的中心位置延伸的左倾斜凸块(22);

所述外管(10)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上端靠右、下端靠左的条状的右倾斜孔(14),有右倾斜块(30)的下端通过右倾斜旋转轴(31)枢接在相应的右倾斜孔(14)内,且右倾斜块(30)的内侧面上设有向该外管(10)的中心位置延伸的右倾斜凸块(32);

以及,

该内腔(11)的侧壁上设有呈竖向延伸的且断面呈方形的条形槽(111);

左倾斜孔(13)的内端开口位于该内腔(11)侧壁上非条形槽(111)所处的位置,右倾斜孔(14)的内端开口位于该内腔(11)侧壁上条形槽(111)所处的位置;

该内腔(11)内可移动的穿设有圆柱体(40),左倾斜凸块(22)和该圆柱体(40)的圆周侧面相配;

条形槽(111)内可移动的穿设有方形条(50),右倾斜凸块(32)和方形条(50)的外侧面相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式混凝土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槽(111)的下端延伸至该尖底(12)的圆周侧面上,同时,条形槽(111)的下部设有辅助定位条(60),辅助定位条(60)的上端和方形条(50)的下端相配。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平衡式混凝土桩,包括外管,该外管具有上部开口、下部封闭的内腔,且该外管的下端为具有圆锥形的尖底,所述外管的侧壁上设有能够凸出的左倾斜块和能够向外凸出的右倾斜块。优点是:打桩方便,且使用时较为稳定。

技术研发人员:苪傲年;桂清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瑞澳混凝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01
技术公布日:2020.0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