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钢隔离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8268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玻璃钢隔离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隔离栅,尤其是作为高速公路隔离栅,应用在场区等需要隔离的地方。
技术背景
高速公路是全封闭公路,其封闭措施就是采用隔离栅。目前公路部门使用的隔离栅网主 要有电焊网、编织网和刺铁丝等,隔离栅立柱主要有槽钢、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制成。实际使 用中所存在的问题是
1、 金属材质的隔离栅成本高、现场施工较为复杂。
2、 金属材质的隔离栅由于其栅网和立柱均采用了钢、铁等材料,具有可作它用的价值, 致使隔离栅在使用过程中大量被盗的现象常有发生,不仅带来经济损失,而且由于隔离栅被 偷盗后极易造成兔、狗等动物进入高速公路,严重影响到高速公路的行车安全。
3、 金属材质隔离栅的表面易退色、锈蚀,并且,表面修补难度很大,极大地影响了高 速公路形象。
4、 金属材质隔离栅的防火性能差,高速公路隔离栅处于公路边坡外侧,每年秋冬季边 坡上野草着火现象时有发生,金属材质隔离栅被火烧后出现退色现象,同样很难修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回收利用价值低、防火、 不易退色、方便运输、施工简单、低成本的玻璃钢隔离栅。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是沿隔离栅走向间隔设置混凝土基座,在混凝土基座中固定设置 立柱,相邻的两根立柱之间有至少上下两根横梁与立柱固定连接,构成框型网架,在框型网 架上按不同的方向分别穿入竖丝和横丝构成栅网,竖丝、横丝、立柱和横梁均为玻璃钢构件。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也在于-
在立柱的侧部上,分别设置横梁定位孔和橫丝定位孔,横梁与横丝分别贯穿各自的定位 孔与立柱锚固连接。
在横梁上,设有竖丝定位孔,竖丝通过竖丝定位孔与横梁固定连接。 与巳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 防盗性能高本实用新型采用玻璃钢材料制成,玻璃钢不具有再利用价值,所以本 实用新型从材料本身具有极高的防盗性能。隔离栅被盗问题的解决不仅节约了大量资金,而 且确保高速公路行车安全。
2、 使用成本低本实用新型由于各构件为玻璃钢件,产品成本大大降低。
3、 防火性能好玻璃钢构件本身可以是阻燃型,防火性能加强,正常的野草火灾短时
间不会对隔离装置造成损坏。
5、不退色本实用新型的颜色可根据使用者要求设置,各部件均不退色。



图1为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柱侧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横丝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l竖丝、2横丝、3横梁、4立柱、5基础、6横梁定位孔、7横丝定位孔、8
竖丝定位孔。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l、图2和图3,沿隔离栅走向间隔设置混凝土基座5,在混凝土基座5中固定 设置立柱4,相邻的两根立柱4之间有至少上下两根横梁3与立柱4固定连接,构成框型网 架,在框型网架上按不同的方向分别穿入竖丝1和横丝2构成栅网,竖丝l、横丝2、立柱 4和横梁3均为玻璃钢构件。
具体实施中,如图2、图3所示,在立柱4的侧部上,分别设置横梁定位孔6和橫丝定 位孔7,横梁3与横丝2分别贯穿各自的定位孔与立柱4锚固连接;在横梁3上,设有竖丝 定位孔8,竖丝1通过竖丝定位孔8与横梁3固定连接。
为了使结构更为牢固,可以设置多道横梁3,图1所示共有六道横梁3,相邻的两道横 梁之间为一道横丝2,共有五道横丝2;立柱采用"C"型钢。
本实用新型采用主要部件在工厂生产,施工时只需将各部件运输至现场,在现场进行组装。
本实用新型主要适用于一般公路、高速公路、城市道路或其它需要隔离的地方。
权利要求1、玻璃钢隔离栅,其特征是沿隔离栅走向间隔设置混凝土基座(5),在所述混凝土基座(5)中固定设置立柱(4),相邻的两根立柱(4)之间有至少上下两根横梁(3)与立柱(4)固定连接,构成框型网架,在所述框型网架上按不同的方向分别穿入竖丝(1)和横丝(2)构成栅网,所述竖丝(1)、横丝(2)、立柱(4)和横梁(3)均为玻璃钢构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钢隔离栅,其特征是在所述立柱(4)的侧部上,分别设 置横梁定位孔(6)和橫丝定位孔(7),所述横梁(3)与横丝(2)分别贯穿各自的定位孔 与立柱(4)锚固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钢隔离栅,其特征是在所述横梁(3)上,设有竖丝定位 孔(8),所述竖丝(1)通过竖丝定位孔(8)与横梁(3)固定连接。
专利摘要玻璃钢隔离栅,其特征是沿隔离栅走向间隔设置混凝土基座,在混凝土基座中固定设置立柱,相邻的两根立柱之间有至少上下两根横梁与立柱固定连接,构成框型网架,在框型网架上按不同的方向分别穿入竖丝和横丝构成栅网,竖丝、横丝、立柱和横梁均为玻璃钢构件。本实用新型具有防盗、防火、不退色、低成本等优点。
文档编号E01F15/02GK201065517SQ20072003788
公开日2008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25日
发明者钟启国, 鲍传富 申请人:鲍传富;钟启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