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通锥码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7343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交通锥码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 明涉及一种机械设备,尤指一种交通锥码放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公路里程的迅速增加,交通锥(路锥)的应用已越来越广泛。无论是在道路施工,还是在交通救援、事故处理,交通锥都是必不可少的,并且在维护车辆行驶安全、保持交通顺畅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交通锥(路锥)的码放工作主要是由人工来完成,即在道路维修、施工现场,机动车的车斗里放着一堆交通锥,机动车缓慢行驶,工人在车旁随车一路小跑,根据目测估算,每经过一段距离,就从车斗中取下一个交通锥,放置在路面上。这样的结果带来的是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且不能保证交通锥等距离均匀码放,难以码放在一条直线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交通锥码放装置,其可以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使交通锥(路锥)的码放工作得以高效、准确地完成。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设计方案
一种交通锥码放装置,其包括有
一机架,为框式结构,固定于行走单元之上,一侧设有用于悬挂在作业车槽帮板上的联接钩,后侧设有用于承接升降机构的连接支点;
一行走单元,至少包括有一对可随车一同行走的行走轮;
一变速机构,包括一随行走单元的行走轮联动的传动轮系;
一曲柄连杆单元,包括一曲柄盘及与曲柄盘联接的连杆,所述的曲柄盘与变速机构的传动轮系末端固结并可随该传动轮系联动;
一升降机构,至少由一个升降平台构成,该升降平台的前端与机架后侧的连接支点活性连接并可绕该支点转动,升降平台上的又一支点与连杆活性联接;
一固定在升降平台尾端的托盘机构,包括由支撑架和底端托盘组合构成的托盘架,在托盘架上还设有可将码到托盘上的交通锥拨出的拨动杆组。所述的交通锥码放装置中,在升降机构上安装配重装置。该配重装置可以是在升降平台的前端上固定一向前延伸的螺杆,螺杆上置有配重块,该配重块由其上、下两侧的螺母调整并锁定位置,或直接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可将交通锥拨出的拨动杆组包括一顶杆、一中间杆和一拨动杆;所述的拨动杆的上端活性连接在托盘机构支撑架的顶杆的一支点上并可以该支点为圆心摆动;所述的中间杆一端活性连接在拨动杆的一支点上,另一端与顶杆活性连接;在底端托盘上开长条形槽口,在底端托盘的一端设置一个带有一组挡箍的立柱,所述的顶杆置于一组挡箍中并可沿其上下移动,该顶杆的上端与中间杆活性连接,下端自然垂入底端托盘的长条形槽口内。顶杆的下端固结一个小滚轮,当其接触地面时,可在地面上滚动,减小摩擦力。
所述交通锥码放装置的变速机构的传动轮系包括一对安装轴,还有分别安装在该对安装轴上的两组V型带轮,各组的两个V型带轮间通过V型带联动;其中,前一组中的两个V型带轮优选采用塔轮。本发明交通锥码放装置是一种纯机械装置,不含任何电器控制元件。可作为附属装置挂在卡车(亦可是其他形式的车辆)上进行工作,适用于各种不同形状、不同规格尺寸的交通锥(路锥)。该装置结构简单,工作稳定,操作方便。码放交通锥(路锥)距离一致性好。可根据不同的工程需要,方便调节交通锥(路锥)的码放间距。制造成本低,运行费用低,节能环保。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的优点是
1.工作效率高,且能极大地减轻码放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2.能保证交通锥等距离均匀码放,并保证其码放在一条直线上;
3.可调节交通锥的码放距离,以能满足不同场合的各种需求。


图I为本发明交通锥码放装置结构示意图(主视图)。图2为本发明交通锥码放装置结构示意图(左视图)。图3为本发明的支架结构示意图(立体结构视图)。图4为本发明的传动系统单元的结构示意图(主视图)。图5为本发明的传动系统单元的结构示意图(俯视图)。图6为本发明曲柄连杆单元的曲柄盘结构示意图(主视图)。图7为本发明曲柄连杆单元的曲柄盘结构示意图(立体视图之一)。图8为本发明曲柄连杆单元的曲柄盘结构示意图(立体视图之二)。图9为本发明升降机构的下层升降平台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升降机构的上层升降平台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托盘机构的托盘架结构示意图(立体视图之一)。图12为本发明托盘机构的托盘架结构示意图(立体视图之二)。图13为本发明托盘机构的整体结构结构示意图(立体视图)。图14为本发明托盘机构极限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拨出交通锥的状态)。图15为本发明托盘机构极限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承载交通锥的状态)。图16为本发明升降机构及托盘机构的极限位置示意图(从车斗中取交通锥)。图17为本发明升降机构及托盘机构的极限位置示意图(交通锥放置地面)。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I和图2所示的是本发明交通锥码放装置一较佳实施例。本发明交通锥码放装置主要由机架I、传动系统单元(包括行走单元、变速机构、曲柄连杆单元)、升降机构5和固定在升降机构尾端的托盘机构6组合构成。参见图I、图3所示,所述的机架I可为框式结构,固定于行走单元之上,一侧设有用于悬挂在作业车槽帮板上的联接钩1-1,后侧设有用于承接升降机构的连接支点1-2,底端上设有用于一对安装轴的两对轴承支座1-3、1-4。参见图I、图2、图4和图5所示,所述的行走单元至少包括有一对(亦可是两对或更多)随车同行的行走轮2,本实施例中,该对行走轮2通过固定在机架I底端的安装轴2-1可实现随车一同行走。参见图I、图2、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变速机构的具体构成采用的是随行走单元的行走轮2联动的传动轮系,本实施例中,该传动轮系包括一对安装轴(包括安装轴2-1和安装轴3-4),还有分别安装在该对安装轴上的两组V型带轮(包括V型带轮
3、V型带轮3-3、V型带轮3-1和V型带轮3-2),V型带轮3与V型带轮3_1位于前一组,V型带轮3-2与V型带轮3-3位于后一组;各组的两个V型带轮间通过V型带联动,其中,V型带轮3-3在安装轴2-1上可以自由转动。在本设计方案中,前一组的V型带轮3、3-1均采用塔轮更佳,这样可以调整带传动的传动比,调整升降机构的运行速度,进而调整交通锥(路锥)之间的码放距离,使之适应不同的工程需求。参见图I所示,所述曲柄连杆单元包括一曲柄盘4及与曲柄盘联接的连杆4-1。所述的曲柄盘4安装在安装轴2-1上,其具体结构可参见图6至图8,本实施例中,曲柄盘4采用了一特制的专用轮盘,在曲柄盘4的主轮体的外侧端上开设供连杆4-1连接用的T型槽,连杆4-1的连接端插入其内并可在其内滑动,使得曲柄摇杆机构中的曲柄长度整体可调,从而可以调节升降机构的运行速度,控制托盘的运行速度。即达到可调节交通锥(路锥)的码放距离;在曲柄盘4主轮体的另一侧固接的是V型带轮3-3 (两者可以是一体构成;亦可是两个分体固接,相互无转动)。参见图I和图2所示,所述的升降机构应至少由一个升降平台5构成,本实施例中,该升降机构由位于上下两层的两个升降平台组合构成,采用双平行四边形机构,可以保证交通锥在码放过程中始终处于垂直于地面的方向,而不会倾覆、翻倒。同时也可保证其运动的平稳性。图9示出了下层升降平台的结构,图10示出的上层升降平台5-4的结构,各升降平台呈平行四边形,升降平台的前端与机架后侧的连接支点(即连接支点1-2)分别活性连接并可绕这些支点转动;各升降平台上的后端与托盘机构活性连接;其中的一升降平台(本实施例中选用下层的升降平台)上的一支点与连杆4-1活性联接。在上层升降平台安装配重装置,该配重装置可以是在升降平台的前端上固定一向前延伸的螺杆,螺杆上螺纹连接配重块,或在螺杆上套有配重块,再由其两侧的螺母锁定位置;本实施例选用后者,包括螺母5-1、配重块5-2、螺杆5-3。其作用是大幅降低升降机构运动过程中的驱动力,以防止行走轮2打滑而影响装置正常工作。参见图I和图2所示,所述的托盘机构6活性连接在升降平台后端,包括由支撑架和底端托盘组合构成的托盘架(参见图11和图12),在托盘架上还设有可将码到托盘上的交通锥拨出的拨动杆组(参见图13),该拨动杆组包括顶杆6 — I、中间杆6 — 2和拨动杆6 - 3 ;所述的拨动杆6 — 3的上端活性连接在托盘机构支撑架的顶杆的一支点上并可以该支点为圆心摆动;所述的中间杆6 — 2 —端活性连接在拨动杆的一支点上,另一端与顶杆6 - I活性连接;在底端托盘上开长条形槽口 6 - 4,在底端托盘的一端设置一个带有一组挡箍的立柱6 - 5,所述的顶杆6 - I置于一组挡箍中并可沿其上下移动,该顶杆的上端与中间杆6 — 2活性连接,下端自然垂入底端托盘的长条形槽口内6 - 4。顶杆的下端固结一个小滚轮,当其接触地面时,可在地面上滚动,减小摩擦力。图14和图15示出了托盘机构的两种极限位置,图14中示出的是拨出交通锥的状态,图15中示出的是承载交通锥的状态。本发明交通锥码放装置的工作原理及过程是交通锥(路锥)整齐地放置在作业车(多选用汽车)车斗内,码放交通锥(路锥)的操作工人进入汽车车斗内,将与汽车驾驶员同侧的槽帮板打开、放下,将机架I上的联接钩I 一 I挂在放下的槽帮上。汽车开动后,带动交通锥码放装置与汽车一 同行走。行走轮2与地面接触而转动,并带动安装轴2 - I同步转动,安装轴2 — I带动同轴上的V型带轮3转动,V型带轮3通过V型带带动V型带轮3 -I转动,V型带轮3 - I带动同轴上的V型带轮3 - 2转动,V型带轮3 — 2通过V型带带动与安装轴2 - I同轴但在安装轴2 — I上自由转动的V型带轮3 - 3转动,与V型带轮3 — 3固结的曲柄盘4转动,与曲柄盘4联接的连杆4 一 I在曲柄盘4的带动下推动平等四边形的升降机构5运动,带动托盘6作上下运动。当托盘6运行到与车厢等高(最高点,参见图I和图16)时,工人将交通锥(路锥)放在托盘上,托盘6开始向下运动,当托盘6上的顶杆6 - I下端接触地面时,顶杆6 - I开始向上运动,顶杆6 — I带动中间杆6 — 2运动,中间杆6 — 2推动拨杆6 — 3运动,拨杆6 — 3以支点为圆心摆动,拨杆6 - 3下端开始拨动交通锥(路锥),当托盘6底部接触地面时拨杆行程达到最大(参见图I和图17),将交通锥(路锥)沿水平方向拨出托盘6,一个交通锥(路锥)码放完成。上述各实施例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下加以若干变化,故以上的说明所包含及附图中所示的结构应视为例示性,而非用以限制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ー种交通锥码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机架,为框式结构,固定于行走単元之上,ー侧设有用于悬挂在作业车槽帮板上的联接钩,后侧设有用于承接升降机构的连接支点; 一行走単元,至少包括有ー对可随车一同行走的行走轮; ー变速机构,包括一随行走单元的行走轮联动的传动轮系; 一曲柄连杆单元,包括一曲柄盘及与曲柄盘联接的连杆,所述的曲柄盘与变速机构的传动轮系末端固结并可随该传动轮系联动; 一升降机构,至少由ー个升降平台构成,该升降平台的前端与机架后侧的连接支点活性连接并可绕该支点转动,升降平台上的又一支点与连杆活性联接; 一活性连接在升降平台尾端的托盘机构,包括由支撑架和底端托盘组合构成的托盘架,在托盘架上还设有可将码到托盘上的交通锥拨出的拨动杆组。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交通锥码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升降机构上安装配重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通锥码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重装置是在升降平台的前端上固定一向前延伸的螺杆,螺杆上置有配重块,该配重块由其上、下两侧的螺母调整并锁定位置,或直接通过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交通锥码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将交通锥拨出的拨动杆组包括ー顶杆、一中间杆和一拨动杆;所述的拨动杆的上端活性连接在托盘机构支撑架的顶杆的一支点上并可以该支点为圆心摆动;所述的中间杆一端活性连接在拨动杆的一支点上,另一端与顶杆活性连接;在底端托盘上开长条形槽ロ ;在底端托盘的一端设置ー个带有ー组挡箍的立柱,所述的顶杆置于一组挡箍中并可沿其上下移动,该顶杆的上端与中间杆活性连接,下端自然垂入底端托盘的长条形槽口内。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交通锥码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的下端固结ー个用干与地面接触时可减小摩擦力的小滚轮。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交通锥码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机构的传动轮系包括ー对安装轴,还有分别安装在该对安装轴上的两组V型带轮,各组的两个V型带轮间通过V型带联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交通锥码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组中的前ー组中的两个V型带轮采用塔轮。
全文摘要
一种交通锥码放装置,包括一机架,固定于行走单元之上,一侧设有用于悬挂在作业车槽帮板上的联接钩,后侧设有用于承接升降机构的连接支点;还设有行走单元、变速机构、曲柄连杆单元和升降机构,在升降平台尾端铰接一托盘机构,包括由支撑架和底端托盘组合构成的托盘架,在托盘架上还设有可将码放到托盘上的交通锥拨出的拨动杆组。其可以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码放交通锥(路锥)距离一致性好,可根据不同的工程需要,方便调节交通锥(路锥)的码放间距。
文档编号E01F9/014GK102660928SQ201210188000
公开日2012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8日
发明者谷勇霞, 郭舜福 申请人:北京工商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